回眸雙甲子 奮進新時代
蘇州大學舉行紀念建校120周年發展大會
陳竺視頻講話 華建敏出席 婁勤儉致信 朱永新出席 許昆林致辭
蘇報訊(記者 趙焱 崔陽陽)回眸雙甲子,奮進新時代。昨天,蘇州大學紀念建校120周年發展大會在獨墅湖校區恩玲藝術中心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視頻講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原會長華建敏出席。省委書記婁勤儉致信。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出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致辭。蘇州大學著名校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視頻致賀。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孫碩鵬,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呂建,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國務院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出席。
建校120年以來,蘇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先後入選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成為省部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累計培養了50多萬名各類專業人才。目前,學校共有入選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全球前1%學科14個、全球前1‰學科2個,建成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14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73個、國際合作學術平臺22個,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連續8年位列全國高校前二十位。
陳竺在視頻講話中向蘇州大學建校12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向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致以誠摯問候。他指出,建校以來,蘇州大學秉持「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校訓,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的蘇州大學精英薈萃、人才輩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不斷提升,重大成果不斷湧現,各項事業呈現出厚積薄發、生機盎然的良好發展態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蘇州大學確立了建設「人民滿意、國際認可、世界尊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奮鬥目標。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搶抓機遇,不斷豐富和發展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開拓創新,努力匯聚一流教師隊伍,培養一流拔尖俊傑,創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會服務,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等教育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婁勤儉在信中向蘇州大學全校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致以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他指出,蘇州大學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建校120年來桃李天下、芝蘭滿室,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傑出人才,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科研成果,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向新時代新徵程,蘇州大學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胸懷兩個大局,牢記立德樹人、為國育才使命,主動順應世界變化變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新要求,更加堅定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創新發展,更加突出學科建設,更加聚焦人才培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努力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許昆林在致辭中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向蘇州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致以親切問候和美好祝願。他說,跨越雙甲子、歷經三世紀,蘇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基礎雄厚、特色鮮明、享譽海內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為蘇州、江蘇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蘇州市委、市政府將緊抓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深入推進名城名校融合發展,全力支持蘇州大學早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一流大學。希望蘇州大學繼續發揮特色學科優勢,在匯聚創新要素、引育卓越人才、增強城市能級等方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為蘇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始終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作出新貢獻。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在致辭中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蘇大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他說,站在第三個甲子的新起點上,未來蘇大將努力建設成為拔尖人才培養的豐沃之地、科學技術創新的蝶變之地、思想火花迸發的策源之地、世界文明交流的融會之地和大學形態重塑的引領之地。
大會上,臺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及海外友好人士、校友代表等通過各種方式向蘇州大學建校120周年送上了祝賀與祝福。大會還設置了致敬祖國、教師、抗疫英雄和感恩助力等環節,凝聚師生力量,不斷書寫蘇州大學建設一流大學新篇章、鑄就新輝煌。
兩院院士代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市領導吳慶文、俞杏楠、徐美健、金潔、曹後靈、王竹鳴、程華國;蘇州大學部分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負責人,長期關心支持蘇大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代表,校友、師生代表等參加大會。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