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飛理髮店:讓人有一種穿越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感覺

2021-01-11 浙江在線

  斑駁的牆面烙上了歲月的痕跡

  這樣的梳子現在很少見了

  來的都是常客

  張振國在給顧客修面

  成雲飛在給顧客洗頭

  合影(左起)方志龍、成雲飛、姚文玉、謝國利、張振國、傅國光

  走進江北區莊橋大街上的「莊橋雲飛理髮店」,仿佛讓人有一種穿越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感覺。店門透明的隔簾,店裡斑駁的牆壁,青綠色的長條椅,鑄鐵的理髮椅,發黃的洗髮臺……無不散發著舊時光的味道。

  雲飛理髮店面積約100多平方米,八把老式鐵製理髮椅擺放在店的兩側,椅子表層的黑皮早已裂開,海綿的柔軟暴露無遺。工作檯上,鉛皮盒子裡擺放著推子、梳子、刮臉刀等理髮工具。後面一間是洗頭室,三個發黃的搪瓷洗臉盆緊靠著牆壁,前面放著一把木凳供顧客使用。

  雲飛理髮店是1976年開張的,原來叫莊橋供銷社代營理髮店。開業之初,有十一位師傅在這裡工作,他們的理髮手藝都是在原寧波前進理髮店、青春理髮店學來的。現在,師傅們仍保留著老派的理髮方法。歲月如梭,店裡已有五位師傅相繼退休,現在成雲飛、姚文玉、謝國利、張振國、方志龍、傅國光六位平均年齡60歲左右的師傅,還在老店堅守。

  莊橋大街29號的店鋪是他們共同租下的,經過了一番簡單的裝修,他們共同分擔租金、水電費等日常開支。

  來這裡理髮的顧客大多是本地中老年人,有不少是回頭客,有的顧客在這裡理髮已有三十多年了。店裡的師傅都有自己固定的顧客群,顧客也有自己認準的師傅,碰上自己認準的師傅在忙,即使別的師傅空著,他們也願意在一旁聊天等待。

  每天來理髮的顧客數量基本保持穩定,雙休日比平時人會多些。早上店門還沒開就有人排隊,忙起來時,他們一天要服務20位顧客。

  雲飛理髮店的師傅個個都有一項絕活,那就是給男顧客修面。老師傅先將熱毛巾焐在顧客鬍鬚上,幾分鐘後取下,把剃刀在刮刀布上刮幾下,然後從額頭、眼皮、鼻梁、唇上、下巴、耳廓緩緩地遊移,臉上的鬍鬚、汗毛就被颳得乾乾淨淨了。刮好後,師傅會遞上一把熱毛巾給顧客擦臉,並拿出雪花膏潤膚。最後臉部、肩膀做個按摩,整個修面過程就算結束。

  雲飛理髮店一直以平民的價格和實在的手藝吸引著新老顧客。剛成立時,小孩理一次髮只收1角3分,成年男性每次2角5分,女性略微貴一點。現在價格保持在15-20元一次。

  成雲飛師傅說:「理髮店能堅持到現在非常不容易,我們六個人一起工作都40多年了,這都是緣分。現在年紀都大了,每天來店裡也不全是為了掙錢,更多的是對老店的情感。有客人時,各忙各的,空閒時就講講大道。如果我們不是合在一起理髮,店門早就關掉了。」

  40多年來,雲飛理髮店不知接待過多少顧客,老師傅們用各自的頂上功夫給顧客帶來了清新的形象。老式的店鋪與現代的髮廊相比顯然不合時宜,但這裡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那些看似過時的場景,師傅們的老派手藝,令許多人懷念。

相關焦點

  •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5個職業被稱為金飯碗工作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剛經歷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市場也就像是春天的花朵一般逐漸綻放,一股股思潮在沿海城市逐漸盛行,下海創業經商被逐漸允許,所謂的金飯碗工作也不同過去那麼單一,變得多樣,在國家相繼成立了銀行體系和證券體系之後,金飯碗工作更是多了不少。
  • 走進南環路這間理髮店,就像穿越回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當老式的理髮店成為久遠的時代記憶時,位於萬秀區南環路的這家理髮店就像一位老人,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滄桑,依然保持著當年理髮店的本色,街坊仍樂此不疲地到店裡理髮。 ——它就是新又新美發廳。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男女老少都生了蝨子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蝨子生在所有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輕人身上,其中一些人還長著跳蚤,上世紀代末以來,蝨子基本上從人體內消失,現在蝨子基本絕跡。首先,蝨子從哪裡來?蝨子是一種寄生昆蟲,他的生產與環境衛生有關,他的大小就像芝麻顆粒,頭上長著鬍鬚,橢圓形身體兩側有許多爬行的腳。蝨子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他們的幼蟲通常被稱為「几子」,是白色的。
  • 七八十年代學生時代文具用品,圖一必備之物,圖十二已被淘汰了
    學生時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看到這些曾經用過的文具,感覺好像穿越時空,又回到了快樂無憂愁的學生時代。那時候總盼著能快點長大,好去過自己認為的沒有人念叨著學習、成績的夢想生活,可是現在真滴長大了,才發現那再也回不去的當年有多好啊。只剩下無限的懷戀了。
  • 《常春藤詩叢》再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詩壇
    最近,由人天書店集團旗下的人天兀魯思策劃製作、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常春藤詩叢》在京首發。《常春藤詩叢》分為五卷三十八冊,呈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活躍在中國,且至今仍在全國詩壇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的成就以及他們詩歌創作的面貌,是表彰新時期新詩創作成果,紀念「五四」以來新詩百年的重要作品。
  • 花果園這家餐廳,一不小心穿越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沿著延安南路一直走到S區靠近阿哈湖溼地公園的地方,有一家主題餐廳,店名頗有詩意,叫做「漁下·醉後一公裡」。走進店內,推開「五好家庭」的大門,一本「新華字典」放在桌上,老式自行車掛在牆邊,碟機裡一張黑膠唱片已經放好,一盤盤磁帶堆在一旁。餐廳內擺放的上千件不同年代的老物件,仿佛讓人穿越時光,瞬間回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 為什麼很多人懷念八十年代的教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教育,被好多人津津樂道,懷念不已。那是一個樸素的年代,也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年代,在那個年代,家長都在忙著工作、種地、生產,根本不可能像現在的家長,有時間有精力陪伴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寫作業。
  • 現在4000元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多少錢
    【原創】現在4000元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多少錢(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用現在的4000元跟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真的不大好比。如果比購買力,八十年代是物質貧乏的年代,縱然有錢,也難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是靠計劃供應,價格公道,但品種和數量滿足不了需要。此時的購買力,就沒有比較的基礎。另一方面是市場購買,原本就數量很少,能夠投放到市場的商品,就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價格失真現象十分嚴重,購買力在這時也很難得到公正體現。而現在,啥都有,只要有錢,什麼都能買到。
  • 七八十年代的麥乳精,當年的「奢侈品」,香甜無比,你還記得嗎?
    美食是有記憶的,特別是在多年以後,回想起當年吃過的美食,總能給人帶來甜美的回憶,這確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比如說三十多年前我們喝過的麥乳精,相信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是會非常深刻。七八十年代的麥乳精,當年的「奢侈品」,香甜無比,你還記得嗎?
  • 萬元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現在的70、80後也許還記得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人們對當時最早的一批富起來的人有一個形象的稱呼,那就是「萬元戶」。哪麼當時第一位「萬元戶」是誰?「萬元戶」這個形象的稱呼又是從什麼時候在當時的社會上傳開的?那時候的萬元戶對於當時的普通人是什麼概念?
  • 為什麼七八十年代,人身上會長蝨子,這些寄生蟲是怎麼來的?
    只見,王胡卻是一個又一個,兩個有五個地,只放在嘴裡畢畢剝剝地響。孔乙己新生嫉妒,憑什麼你的蝨子多。現在的大多數人是無法想像,坐在牆角跟上,捉身上、頭髮裡的蝨子這樣的場景。作為一個80年代尾巴上出生的農村人。我非常「有幸」長過蝨子。前幾天,我問我家姑娘,你知道什麼是蝨子嗎?她一臉茫然。
  • 路遙——《平凡的世界》: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本文發布於07年,今特此找出來,讓我們一起懷念路遙,懷念那個永遠也不回不去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些天正是路遙去世十五年的日子。著名的或非著名的大小人等紛紛撰文紀念。我趕個熱鬧,把一直想說的話一併說出吧。
  • 重慶交通茶館,一個保持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格的老茶館
    交通茶館在重慶黃角平的四川美院老校區的旁邊,大門出來往左手邊走上300米左右,其間會經過一些小門面和當地出名的「胡蹄花」,來到標註有交通茶館的門匾處,徑直走進去,就到了交通茶館。這裡的一碗茶不貴,3元到8元不等,別看售價便宜,但每天泡茶的水卻很講究,都是頭一晚澄清過的,這樣會更甜,甚至有些茶客自己帶茶,只需要付2元錢的水錢,也可以坐上一天。交通茶館人很多,每天幾乎都是座無虛席,特別是下午時分,更是如此。除了零散的遊客外,大多數還是當地大老爺們,聊天下棋打牌不亦樂乎。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的身上為何會有蝨子?現在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蝨子#人們在新的時代,吃的、穿的,跟70、80年代是沒法比的,七八十年代,有時候飯都吃不上,住的是茅草房,穿的是破衣服,家裡的衛生那就不用說了,更談不上在冬天能洗澡的事了。然而,那個時候許多人的身上會生蝨子,身上生了蝨子後,蝨子會把人身上咬的痒痒難受,有時候用手撓的破了皮,然後就疼得難受,那麼問題來了,那時候的蝨子到了如今,怎麼突然不見了。這是怎回一事呢?蝨子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別小看蝨子這種生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恐龍時期。早在6500萬年前,恐龍作為大型動物之一,蝨子是寄生在恐龍身上的。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六種飲料,每一種都很「老」,都叫大爺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客道棧,又到與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每天帶你們走進不一樣美食世界和熟知更多的美食知識~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六種飲料,每一種都很「老」,都叫大爺。如今已經進入了夏季,雖然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但是溫度也越來越高。尤其到了中午,燈還亮著。這個季節,一些雪糕和飲料很受歡迎。只要一塊雪糕或者冰鎮飲料,就能讓你感覺到大量熱量的流失。隨著每個人對食品的要求的提高,飲料和點心也在改變。儘管一些兒時喝的酒已經不能買到,但那種味道還是很讓人懷念。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火的霹靂舞,你還有印象嗎?
    酷炫的霹靂舞現在五十歲左右年紀的人,對上世紀80年代末紅遍大江南北的霹靂舞估計應該是記憶非常深刻吧。據說這一舞蹈起源於美國,上世紀80年代傳到我國,因為該舞蹈包含大量的高難度動作,再配合動感十足的音樂,所以深受受年輕人的喜愛。記得當時我還在上初中,十六七歲的樣子,那時候跳霹靂舞真是新潮啊,只要是男孩子,估計都會來那麼兩下子。感覺那動作特別特別的酷,特別特別的帥。如果一個男孩子會來幾下霹靂舞,那麼一定會贏得女孩子的青睞。
  • 女主重生七八十年代軍婚文
    本不該相遇的兩人,相遇在八十年代的小村子,激蕩出一系列溫情而勵志的生活。 作為一代寵妃,薛蘿表示自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關鍵是她不會種田!「滾遠點兒……」「來,滾到我懷裡……」某人笑的肆意……《穿越七十年代之軍嫂成長記》作者:小碩鼠5030八零後的沈飛揚辛苦拼搏,卻在年過半百的時候慘遭車禍,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看到的不是醫院的白牆,也不是到了陰曹地府,反而是穿越到了五零後小姑娘沈雲芳身上。
  • 年代+軍婚文,重生到八十年代農村,成前世救命兵哥的新婚媳婦!
    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小說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年代+軍婚文,重生到八十年代農村,成前世救命兵哥的新婚媳婦!(點擊下方閱讀更多免費章節)第二本:美食辣媳:重生八零甜蜜蜜魚程程文案:重生到八十年代農村,成前世救命兵哥的新婚媳婦。
  • 上世紀八十年代景泰藍花絲工藝賞盤~有鳳來儀
    《上世紀八十年代景泰藍花絲工藝賞盤~有鳳來儀》拉花絲工藝為景泰藍製作工藝中較為獨特的技術形式,其依據所需銅絲粗細而作模具,拉出大小不一之銅絲,加以鍍金工藝,再把所拉銅絲,手工編織出各種銅繩,再根據盤面圖案,手工掐製成所需圖形,從而使其具雍容華貴、富麗堂皇之宮庭風格。其工藝繁複,手工程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