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約敦煌:「微型百科全書」呈現絲路之韻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9月26日,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頒獎活動在甘肅敦煌大劇院舉行,此次活動以「交響絲路『郵』約敦煌」為主題。 楊豔敏 攝

中新網甘肅敦煌9月26日電 (記者 楊豔敏)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頒獎活動26日在甘肅敦煌大劇院舉行,此次活動以「交響絲路『郵』約敦煌」為主題,集中展現集郵文化、甘肅文化、敦煌文化和絲路精神。

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在頒獎活動現場說:「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微型百科全書和袖珍藝術的寶庫。酒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郵政驛使圖就出土於嘉峪關的魏晉墓,酒泉與郵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郵政發行過許多酒泉元素的郵票,絲綢之路、敦煌壁畫、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鐵人王進喜等等,都成為郵票上的主角,特別是多次取材於敦煌,以敦煌壁畫為題材的郵票就發行過8組35枚,作為國家名片的敦煌已經成為絲路文化和集郵文化的寶貴資源和重要載體。莫高窟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是敦煌文化最具標誌性的文化奇蹟,研究中國歷史的珍貴史料。今天即將發行的《莫高窟》特種郵票即是對敦煌文化最好的展示和傳播。」

據了解,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獲獎者是全國廣大集郵愛好者通過傳統選票(明信片)投票、網絡投票、手機簡訊投票與手機微信投票等方式評選產生,參與人次達75萬之多,比39屆的評選活動增加了3萬餘人。

此次活動將對評選出的2019年度「最佳郵票」「優秀郵票」「最佳印刷獎」「最佳設計獎」4個獎項的獲獎者進行公布並頒獎。同日,中國郵政還發行了《莫高窟》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小型張一枚。

圖為當日發行的《莫高窟》特種郵票。 楊豔敏 攝

第一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1981年舉辦,以後每年都舉辦一次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該活動是與「中國電影百花獎」「體育十佳明星評選」等活動並列為全國極具影響、深受大眾喜愛的三大評選活動之一,深受全國各界人士尤其是集郵愛好者的關注。

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全國集郵愛好者的熱情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成功舉辦了39屆。

39年來,評選活動不斷創新形勢,豐富載體,保持了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已經成為倍受社會關注、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的一項廣泛的大眾性文化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集郵文化的發展,使集郵這項獨特的文化活動,更好地發揮了傳承人類文明、頌揚時代精神、豐富人民生活的積極作用。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趙曉光致辭說:「郵票作為國家名片,方寸之間涵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自然風貌、民族風情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記錄著國家發展中一個個無比精彩的瞬間,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文化。一年一度的國家郵票評選活動,旨在提高我國郵票的設計創作和印製水平,培育廣大集郵愛好者的藝術欣賞能力,推動集郵文化的繁榮發展,深厚廣大集郵愛好者和民眾的喜愛。敦煌是千年古道上的璀璨明珠,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門戶,滋養了燦爛多彩的歷史文化。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敦煌舉辦,必將呈現絲路之韻、敦煌之魅,必將為弘揚絲路文化和集郵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發揮積極作用。」

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人民日報社、甘肅省委宣傳部等11家單位主辦,酒泉市人民政府、甘肅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甘肅省集郵協會等4家單位承辦,敦煌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酒泉市分公司、酒泉市集郵協會等4家單位協辦,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冠名。(完)

相關焦點

  • 千年文化之約:杜永衛與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金共同守藝敦煌
    8月16日晚,六桂福珠寶攜手敦煌博物館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在天貓新文創掌上博物館活動直播間開啟新品首秀,與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杜永衛老師共同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在直播期間,杜永衛老師更是盛讚福韻·敦煌系列傳承了敦煌藝術之美,以匠心工藝傳遞千年文明的精粹。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千年文化之約: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國家提倡"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 六桂福「福韻·敦煌」系列全新上市,六韻古法工藝匠心打造
    六桂福珠寶繼與"故宮文創"聯名後,現攜手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打造,傳敦煌藝術之美。在十一黃金周期間新品一經上市,敦煌文化珠寶便受到大眾消費者的熱捧和喜愛。
  • 國潮已千年,敦煌博物館IP官方授權機構:絲路手信
    」之說。 絲路手信不斷尋找具有相同使命感的品牌,共同以一種與時代融合、多元、包容的姿態,開啟這個時代與敦煌文化的對話之旅,讓大眾愛上敦煌,從敦煌文化走進普通大眾的生活中開始。在挖掘和平衡敦煌博物館IP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間,絲路手信通過品牌跨界的手法來呈現「活了千年的藝術」。
  • 60餘種絲路特色美食齊聚甘肅敦煌「爭奇鬥豔」
    60餘種絲路特色美食齊聚甘肅敦煌「爭奇鬥豔」 2019-09-02 16:19: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不朽的敦煌: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呈現大型敦煌展
    敦煌,在絲綢之路上佇立千年,是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大文化交匯之所。敦煌莫高窟內蘊藏的不只是宗教的藝術,更有無數生靈的生活日常。此次展覽,在上海「重現」神秘敦煌莫高窟的同時,亦將「擁抱」當下,展開敦煌瑰寶與當代藝術的對話,共同奏響這一曲延綿不絕之「生靈的歌」。
  • 《大夢敦煌》:用悲壯愛情演繹中國絲路文化精髓
    中新社蘭州十月九日電 (賈莉麗 王進穎)絲路愛情千年不朽,敦煌文化萬代不枯。今晚,素有「移動的敦煌」之稱的大型舞劇《大夢敦煌》在國家大劇院首輪試演,該劇以優美的舞蹈徵服觀眾,以悲壯的愛情演繹中國絲路文化的精髓。
  • 敦煌風雲際會 千戈絲路燃情
    「千人走戈壁」已成敦煌規模第一徒步賽事 敦煌因其厚重的人文之美、壯闊的自然之美、恬靜的生活之美,日益成為新興徒步運動和體育旅遊的福地熱土。2018年,敦煌市共接待徒步運動愛好者20萬人,帶動成長起一個10億元的體育旅遊業態,成為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外敦煌旅遊業長盛穩增、轉型升級的第二大動能。 目前,敦煌市全年各項徒步賽事已達1000場次左右,規模以二、三百人居多,千人規模賽事活動屈指可數。
  • 「意象絲路」敦煌文化講座與藝術體驗活動在京舉辦
    9月12日中秋節前夕,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文創產業專項基金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意象絲路」敦煌文化講座與藝術體驗活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據悉,活動旨在推廣和促進絲綢之路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豐富公眾對敦煌文化和藝術的了解和欣賞。
  • 敦煌莫高窟,演繹絲路愛情故事
    ①9月13日,在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範麗娟(左)和韓衛盟在畫室內修線描稿。  ②在敦煌研究院食堂,韓衛盟給妻子範麗娟夾菜。2003年從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後,受到《敦煌研究文集》的觸動,他們懷揣著藝術家的夢想,從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出發,前往絲路重鎮敦煌探尋莫高窟的無窮魅力。由於大學專業相關,他們在到達敦煌後,進入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從事臨摹壁畫工作。  莫高窟地處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在很多人看來,這裡有些偏僻與荒涼,但對韓衛盟和範麗娟來講,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卻是一種享受。
  •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臺北揭幕 走進臺灣大學校園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10月11日下午在臺灣師範大學揭幕,這是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展覽首次進入臺灣的大學校園。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攝   中新社臺北10月11日電 (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11日下午在臺灣師範大學揭幕。這是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展覽首次進入臺灣的大學校園。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以及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該展覽,將依序在臺灣師範大學、屏東大學和中興大學分別展出,到12月初結束。
  • 《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上線 200餘幅手繪講述絲路故事
    《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上線 200餘幅手繪講述絲路故事每日甘肅網4月1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5日,記者從敦煌研究院獲悉,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老少鹹宜的科普繪本《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據悉,《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由繪本作家蘇小芮用200餘幅彩鉛手繪,以溫柔細膩的筆觸,將縱穿數千年的敦煌歷史畫卷徐徐展開。該繪本包括了299條9大類別知識點,跨越學科壁壘,綜合理解。包括歷史、地理、政治、軍事、民族、宗教、藝術、生物、建築等豐富內容,全景呈現了敦煌的前世今生。
  • 「文化視點」為敦煌立傳 為絲路抒懷?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
    所以,看敦煌,看《敦煌本紀》,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在看中國,也是給我們一個看中國的視野。中國之了不起,中國之大,不僅僅是幅員廣大,還表現在有敦煌這樣一個巨大的空間和精神上的迴旋之地,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的來源。
  • 央視持續聚焦「春綠隴原」 《大夢敦煌》再掀絲路風潮
    央視持續聚焦「春綠隴原」 《大夢敦煌》再掀絲路風潮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古韻書《排字韻》 失傳已久的存世孤本
    韻書,是把漢字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字典。主要是為分辨、規定文字的正確讀音而作,同時它有字義的解釋和字體的記載,也能起辭書、字典的作用。為寫作詩﹑賦﹑詞﹑曲者檢索韻字之用。排字者,排字整齊以利查檢;排列詞語備採擇;韻者,韻略。 根據文獻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亡佚。
  • ...追夢敦煌 ——關於敦煌數字文化體驗中心策劃設計和影片腳本...
    位於中國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有著一個寓意「盛大、輝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從一千多年前起、在這裡交融互鑑,孕育出盛大輝煌、流經千年的文化奇蹟。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鎮,南枕祁連山,西接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背靠北塞山,東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處在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 「敦煌壁畫精品」搭乘「文化貨櫃」闖歐洲 絲路瑰寶6月亮相德國
    原標題:「敦煌壁畫精品」搭乘「文化貨櫃」闖歐洲 絲路瑰寶6月亮相德國  中國甘肅網4月1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記者 高宏梅) 4月11日,記者從敦煌研究院獲悉,2018年6月「新絲路上的藍色貨櫃『一帶一路建設』國際文化經濟博覽會
  • 首本全面論述敦煌藝術,細說四大文明、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關聯之巨著
    敦煌十餘年,他在學術上對敦煌藝術的研究成果,全部收錄在了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30餘萬字的皇皇巨著中——《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修訂版)。這是首本全面論述敦煌藝術,細說四大文明、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關聯的巨著;12載敦煌歲月沉澱,300餘幅珍貴彩圖;全新修訂,再講絲路上的千年藝術殿堂。
  • 2019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絲路敦煌時空穿越親子營"結營
    歷經幾百年的風霜,這顆絲綢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敦煌,以滄桑歷史與燦爛傳奇吸引著人們。今夏,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攜手一群家長和孩子踏足敦煌,探訪了雄偉的嘉峪關城樓,領略千年莫高窟的精湛技藝,穿越一望無垠的沙漠,感受迤邐的大西北,開展了一段時空穿越的親子旅程。
  • 絲路多奇美
    您可否想過置身於千裡之外的大漠戈壁,體會真正的莫高神髓,領略大西北的陽剛之美呢?別再猶豫,利用「五一」長假,挎上您的背囊,與我們一起「絲路行」吧!     嘉峪關到敦煌一線,是甘肅著名的旅遊區。嘉峪關樓閣凌空,飛簷重疊,巍峨壯觀,與「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遙相對峙,共同聞名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