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大學發布了一則英語翻譯測試題,題目是:「這誰頂得住啊」用英語翻譯。
因為題目是漢語中常用的句子,所以引來了大量網友的圍觀,但因為「這誰頂得住啊」沒有固定的英語翻譯,所以網友們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網友給出的翻譯是:「who can hold it gang gang di」,甚至還有網友直接說:「dingbuzhu」。
那麼,這句「這誰頂得住啊」該怎麼翻譯呢?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腦洞大開的答案都有哪些。
一網友奇特的理解方式獲得了最多的贊成:boys,this is36E(男孩,這是36E的……)!
一網友用純正的中式英語翻譯是這樣的:who can hold it gang gang di。
一網友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他說:Who can refuse it??(我可以拒絕它嗎?)
一網友翻譯不出來,他說:Too hard to stand it(太難去理解它!)
一網友給出的變異過的翻譯是:hold down, hold down, motherfucker(按住混蛋)。
一網友真的思考過後的翻譯是:this who can hold on?(這誰能堅持住)。
一網友對這個題目表示:dingbuzhu(頂不住)。
一網友獨闢蹊徑的翻譯是:who can stand here(這誰能理解)。
一網友對是否有人能翻譯出來表示質疑:Who can handle it?(誰能完成它)。
一網友對此問題表示無能為力:sorry,I'm out my league here(對不起,我在這裡無能為力)。
一網友用偷換概念的方式翻譯:This is beyond my bottom line(這已經接近了我的底線)。
一網友的中式英語翻譯:Who can dingable(誰能頂住)。
一網友接近詞意的翻譯:who can hold that(誰能堅持住)。
反正到最後,也沒能有一個翻譯被認定為最終的答案。
那麼,這句話真的不能用英語翻譯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雖然我們可能不能用英語的方式去翻譯它,但用中式英語的方式翻譯也不一定是不可行的。
在最新的牛津詞典中,就收錄了不少中式英語,例如:add oil (加油)、qipao(旗袍)、qigong(氣功)、tuina(推拿)、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tuhao(土豪)、dama(大媽)等。
由此可見,漢語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語言,相比其它語言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就像我們可以不同的詞組表示不同的意思,而英語則只能按照語法和單詞去疊成句子。
如果誰能把「這誰頂得住啊」用中式英語翻譯出來,或許也有機會被收錄進牛津詞典中,成為一個英語詞彙的首創者哦!
大家有沒有人能做到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