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高校這些標誌性建築集中亮相!哪一棟勾起了你的回憶?

2020-12-17 上海發布

對於學子們而言,母校的建築就如同知識一樣,一磚一瓦都是堆砌在學子心中的一份情懷。這些建築或沉澱了歷史或張揚著個性,成為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區域的符號。

上海高校眾多,擁有各具特色的校園建築,下面的這些高校標誌性建築中,有沒有哪一座勾起了你的回憶呢?在你的相冊中,是否有一張照片記錄了你與母校的一段記憶,給小布發送一張你最愛的學校照片(標註校名哦),說說你和TA的故事吧,將有機會登上小布的微信哦!

復旦大學

相輝堂

相輝堂是復旦大學校園內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之一。她以復旦創校先賢馬相伯和李登輝的名字命名,堂額由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題寫。於1947年在原第一宿舍的廢墟上建成的相輝堂自落成以來,一直是全校師生重要集會的場所、重要賓客的演講場所,同樣也是復旦歷史變遷的見證者。相輝堂見證了復旦最真實的歷史,與復旦風雨同路,其傳承大學文脈,長期承擔禮堂功能,擁有厚重的歷史感和豐富的時代氣息。

今年,這座有著70年歷史的老建築展現新容,再次煥發活力。總建築面積5047平方米,其中修繕建築面積1777平方米,擴建建築面積3270平方米……承載復旦人記憶的南堂,與時代接軌的北堂,改擴建後的相輝堂,是70年光陰的一次穿越。

上海交通大學

東大門

東大門位於閔行校區歷史文化東西軸線的東部起點,校門秉承徐匯校區東大門之傳統,以中國古典建築形式和現代結構相結合。大門建築屋頂為九脊頂,威嚴端莊,引重致遠;飛簷翹角,猶如大鵬展翅;紅牆綠瓦、紅漆廣亮大門、簷下鬥影淖淖、大點金旋子彩畫、雕梁畫棟,襯託出喜氣洋洋、吉祥如意的氛圍。

同濟大學

大禮堂

建於1961年的同濟大學大禮堂,曾是遠東最大的禮堂,它淨跨40米的拱形網架結構曾被譽為「遠東第一跨」。它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同濟人,又目送他們奔向不同的人生旅程。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後,又在新一代同濟人手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華東師範大學

群賢堂

群賢堂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該建築為學校前身大夏大學於1930年建成,定名「群賢堂」,寓意為「師生合作」辦學的理念和群策群力、薈集群賢之期望。群賢堂由費力伯、董大酉設計,為三層鋼骨水泥混合框架結構,建築面積3643平方米。

1951年,華東師範大學以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為主要基礎正式成立,以大夏校園為校址,群賢堂更名為文史樓。2004年,文史樓被列為上海市普陀區首批不可移動文物。2010年,恢復群賢堂舊名,並復原了由大夏大學校長王伯群題寫的「群賢堂」匾額。

華東理工大學

奉賢校區圖文信息中心

華東理工大學奉賢校區圖文信息中心位於校園正中心,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總面積為32200平方米,目前是奉賢校區地標性的建築物。鳥瞰奉賢校區校園美景,淺色的圖文信息中心點綴在一片紅色樓宇之間,顯得勁美挺拔、氣勢雄偉;又因毗鄰風景秀美的通海湖,為清水碧波所環繞,陽剛與柔美兩種氣質完美融合,使得圖文信息中心成為整個校區最富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建築。

東華大學

圖文信息大樓

東華大學標誌性建築圖文信息大樓於2004年11月建成,位於松江校區中心偏西北區域,臨鏡月湖而建,碧波漣漪、柳枝輕垂、荷葉飄香、樓影微蕩。

圖文信息大樓建築總面積達4.1萬平方米,由圖書館、學術會議中心、計算中心和網絡中心、冰蓄冷中央空調系統等組成,是一座綜合體建築,功能較多,且使用方式不一致,巧妙設計、靈活分隔,各功能部分具有獨立出入口,儘管是綜合體,但各功能部分的交通均能做到互不幹擾,人流、車流路線清晰可見。作為高校能量補給站,圖書館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分為5層。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松江校區圖文信息中心

圖文信息中心位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的中央位置,建於2001年,建築面積達2.9萬平方米,是整個校區體量最大、格局最高的建築,由南北兩棟樓宇組成,高低錯落,南樓共5層,為文獻館藏與閱覽區域,北樓共7層,為語音實驗、多媒體教學管理區域,並設東、西兩座大型報告廳。

上海財經大學

老校門

原上海商學院老校門建於1935年。當時的江灣校區已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毀於一旦。1935年8月,校區在原址重建完成,並特別請知名建築大師楊錫鏐先生設計了新校門。然而,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投入使用僅僅兩年多的重建新校舍在「淞滬會戰」中再遭日軍轟炸,精美院舍僅剩一片瓦礫,惟「老校門」尚存,屹立不倒。2015年11月,學校決定重建「老校門」。2016年,僅75平方米的建築,在技術嫻熟的工匠師傅們精雕細琢下,歷時4個月而告闕成。如今的校門,方寸之間,端莊、質樸、雅致、鳩工龍材、層次豐富、尺度適宜,只磚片瓦、芝草石髓,「故門依舊、光澤更美」。

上海大學

圖書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由校本部圖書館,東區圖書館和延長校區文薈圖書館、嘉定校區聯合圖書館組成。校本部圖書館的造型從整體看是個底邊與中軸垂直的正三角形,與館基上的玻璃金字塔形成一大一小兩個正三角。該圖書館建於2000年,館舍面積34900平方米,擁有11個閱覽室,可提供閱覽座位1530多個。

上海中醫藥大學

圖書館

1956年9月,上海中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前身)建校之初就創辦了圖書館,經過50餘年的建設與積累,文獻總藏量由初創時的4萬冊增長到目前的100萬餘冊,各類中外文期刊994種,資料庫20餘個。該校圖書館是被國務院命名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擁有古籍36663冊件,包括特藏善本1110部6196冊,10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上海理工大學

滬江國際文化園

滬江國際文化園是位於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主校區的歷史建築群,是目前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建築群之一,分別建於1907-1936年間,曾經是學校早期的教師住宅。2011年10月29日,滬江國際文化園正式投入使用,向全校師生以及公眾開放。如今,滬江國際文化園內設有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北歐、澳大利亞、法國等7個文化交流中心,分布在七幢風格迥異的歷史建築當中,共同構成了國內首創的獨特的校園國際文化社區,同時也是一張滬上百年名校雋永的文化名片。

華東政法大學

長寧校區韜奮樓

韜奮樓原名「懷施堂」,當時為紀念施約瑟主教而取名,後改名「韜奮樓」,為紀念我國近代著名的記者、出版家、愛國主義人士鄒韜奮先生。鄒韜奮先生是聖約翰大學知名校友,華政是在聖約翰大學舊址上建立的,二者頗有淵源。韜奮樓古樸典雅、古色古香,韜奮鐘聲悠遠綿長,迴蕩在寧靜蘇州河上,成為很多華政人的校園記憶。

上海師範大學

第一教學大樓

坐落在徐匯校區西部校園中央的第一教學大樓,簡稱「一教」,是學校幾代學人、學子心中的地標建築。建於1955年的「一教」總建築面積為9368平方米。大樓造型樸實大氣,由主樓向兩翼呈對稱性展開,紅黃相間的牆面和拱圓形走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當時乃是漕河涇地區的「制高點」。

1956年,為適應教學需要,學校又在「一教」東西兩端增建了兩層高的四個階梯教室,總面積為1322平方米。此樓建成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學校主要的教學場所,分布著100多個大大小小的教室、實驗室、辦公室。尤其是四個可容納200人左右的階梯教室,時時客滿,人氣旺盛。

上海海事大學

中國海事·南匯嘴燈塔

中國海事·南匯嘴燈塔矗立於東海之濱、上海海事大學校園內,是首座位於高校校園內的固定航標,它發揮著指引船舶航行、定位、標示危險區和航行障礙物等作用,為進出洋山深水港的船舶指明方向。

作為上海海事大學標誌性建築之一,中國海事·南匯嘴燈塔除發揮航標作用外,還對全校師生具有傳承海洋文明、弘揚海洋文化的教育意義。燈塔為白色圓柱形,高31.35米,由塔基、塔身和燈籠組成,六層以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七層為鋼結構。

上海海洋大學

圖文信息中心

總建築面積31600平方米,塔樓12層,裙樓3層,高60米,是校園的標誌性建築。位於校園中心位置、三條校園景觀步行街道交匯處,北望學院樓群,南倚公共實驗樓,西臨校園湖泊,東南側是教學樓群。圖文信息中心是全校的圖書、檔案資料和信息中心,內有圖書館、檔案室和現代信息與教育中心三個主要部門,另設有學術報告廳和校史館。

上海音樂學院

專家樓

汾陽路20號上海音樂學院內的專家樓為德國式花園住宅。孟莎式雙摺屋面,雙坡老虎窗,屋頂錯落有致。底層為磚牆,水泥粗拉毛牆面,部分牆體採用毛石飾面,半圓拱券門洞和窗洞,券身突出毛石間隔點綴,整體極富特色,局部帶有北歐風格。券廊、門、窗洞口為不規則毛石砌築,具有德國青年風格派特徵。二層東、南立面設有連通外廊,露臺欄杆雕飾精美,與毛石材質產生強烈對比效果。內部樓梯、護壁、壁爐等裝飾為西式風格,做工考究。先用作教工之家和藝術家公寓。

上海體育學院

綠瓦大樓

綠瓦大樓,前身為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是民國時期「大上海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1931年破土動工,1933年正式竣工落成。這座中國清代宮殿樣式,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出自設計師董大酉之手,別致創新的設計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

1956年,上海體育學院遷至江灣,飽經風霜的舊政府大樓被師生們親切地喚作「綠瓦大樓」,大樓從此成為了上海體育學院的象徵。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學思樓

學思樓坐落於松江校區校園東側,是學校的教學樓。龍興港河水環抱,有A、B、C、D四幢,建築結構以巨大圓形立柱、流線型拱牆為特徵。學思樓東側由長100餘米、高10餘米的28根弧長型柱廊貫通;西側由長154米、高23米的西山牆聯結。西山牆由3個直徑達24米的圓景洞組成,三圓左右並行,寓意在航海貿易的行程中,朝氣蓬勃的太陽從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構築了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圖文信息中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圖文信息中心於2004年3月28日開工建設,2005年10月20日竣工,建築面積27155m,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圖文信息中心工程榮獲上海市「白玉蘭」獎、市標化工地、市文明工地、市優質工程,松江茸城杯,松江九峰杯以及上海市裝飾精品工程獎。

圖文信息中心由圖書館、網絡中心、會議中心、教材中心、檔案館等五大部份組成。建築呈「M」型造型,將古典與現代和中西方文化底蘊有機融合。在晨光和晚霞中宛如古埃及金字塔樹立於校園之中,而在平時嫣然是一座簡潔明快的現代建築。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圖文信息中心

圖文信息中心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坐北朝南、一層拔起,磅礴恢弘、大氣莊重,也是整個校區規劃的視覺中心。南向「大眼睛」(千座劇場)與北側歐陸風格的建築(圖書館)反差強烈,其設計理念詮釋了當代藝術與經典美學的碰撞與兼容。

上海海關學院

校史館

上海海關學院校史館按汾陽路45號老建築複製。原樓始建於1932年,是一幢西班牙建築風格的獨立式兩層樓花園住宅,由匈牙利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1989年被核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校史館內展示了學校前身1906年稅務學堂的建立、1953年關校的設立以及學校2007年升本至今的歷史,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

上海紐約大學

教學樓

上海紐約大學教學樓坐落於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555號。這座沒有圍牆的「垂直大學」集教學與辦公於一體。

教學樓裡有符合不同教學要求的教室、自習室和討論室。地下一層有餐廳、健身房、桌球臺和桌式足球,二樓設有咖啡廳,七樓是生物、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及多媒體等多個實驗室。八樓開闢了琴房、舞蹈房和藝術工作室。四樓的圖書館囊括了紐約大學百萬餘冊的電子圖書、期刊及資料庫。

資料:上海各高校

編輯:孔建宏

相關焦點

  • 這些高校的標誌性建築如今已成為打卡景點
    在我國,不僅有歷史古蹟、自然景觀可以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甚至連各大高校的標誌性建築也可以成為人們心中必不可少的打卡景點。 細數中國高校裡那些美到極致的 標誌性建築及景點, 看看「別人家的大學校園」。
  • 看高校黑科技集中亮相工博會
    上海中醫藥大學展臺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在今年特設的高校防疫科技展區,還有南京師範大學的移動式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車、山西大學的新冠肺炎疫情預測預警大數據平臺、燕山大學的智能轉運護理機器人系統等眾多展品集中亮相。
  • 大江東|眾多高校「黑科技」集中亮相,助力生活更美好
    上海中醫藥大學展臺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在今年特設的高校防疫科技展區,還有南京師範大學的移動式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車、山西大學的新冠肺炎疫情預測預警大數據平臺、燕山大學的智能轉運護理機器人系統等眾多展品集中亮相。
  • 這些建築,有你的南開回憶嗎?
    從當初的一棟教學樓到如今的「一校三區」,它們承載並見證了南開大學百年來的發展建設歷程。在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我們對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的代表性建築——主樓、文中館、海冰樓的相關檔案進行整理,深入發掘其背後所蘊藏的校園文化內涵,展示一代代南開人的精神風貌。
  • 丹東標誌性建築黃海明珠塔新裝亮相
    丹東標誌性建築黃海明珠塔新裝亮相 遼寧日報 2021年01月05日 10:50
  • 泰晤士河風光秀麗,是英國的母親河,兩岸集中了倫敦的標誌性建築
    古老的建築大多集中在北岸,保留得相當完好,周邊還有金融圈,許多白領站在大街上邊喝咖啡邊聊天,一起來看看吧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橫穿倫敦市,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流動的歷史。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登塔遠眺,可盡情欣賞泰晤士河上下遊十裡風光。
  • 又一標誌性建築主體封頂!就在青島這個區!|青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西海岸新區又一標誌性體育場館拔地而起!近日,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核心區內的體育館項目主體封頂暨鋼結構吊裝儀式舉行。點擊播放 GIF 0.4M建成後既能滿足國家級單項比賽、省市級地區性綜合運動會使用,又面向周邊高校和社會開放
  • 滬上8所高校165套服裝設計類優秀作品「動態秀」精彩亮相
    滬上8所高校165套服裝設計類優秀作品「動態秀」精彩亮相 2017-04-13 22:01: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哪些經典歌曲會勾起你的回憶?
    經典好看的動漫作品,再加上熱血燃情的主題音樂,優秀的動漫作品不僅能給我們帶來視覺的上的享受,更會是一場音樂的盛宴。熟悉的旋律響起,馬上就能帶你回到童年的那些時光。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回顧一下我心中的動漫燃曲Top 5。
  • 滬上40多所高校藝術作品亮相全國第六屆大藝展上海展演活動
    滬上40多所高校藝術作品亮相全國第六屆大藝展上海展演活動 12月15日,來自上海40多所高校的大學生藝術作品及藝術實踐工作坊項目在上海圖書館進行展示、展演。
  • 深巷中的文化遺產 滬上十大特色的文化建築
    深巷中的文化遺產 滬上十大特色的文化建築悠悠華夏,無數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址代表著歷史和藝術。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滬上十大特色的文化建築。枕流公寓枕石漱流,海上名樓枕流公寓位於華山路731號。
  • 師大附中銀杏樹照美哭 勾起眾多校友回憶
    昨日,網友「沈爺__」發的一組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師大附中)內的銀杏樹照片,勾起眾多校友的回憶。有網友感慨:「千萬棵銀杏都不如你。」從「沈爺__」發的照片上看,學校的銀杏樹只有一棵,位於一棟教學樓的臺階上。據了解,這些照片並非都是今年拍的,拍照時樹葉都已全部變黃,在一旁綠樹的襯託下格外醒目,黃葉落了一地,還有學生用葉子在樹下擺出各種圖案。
  • 高校的標誌性建築和特色學位證,你都懂嗎?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一所大學的主要建築就是她的主題曲了。高校的地標建築代表著一所學校的氣質與特色,也凝結著無數學子的校園情懷,這種情懷或源於一湖、一景,或源於一個口口相傳的故事,一旦談及,心生百想。提起大北大的標誌性建築,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未名湖和博雅塔。
  • 一代人的回憶,泉州惠安縣標誌性建築被拆除,但未來可期!
    近日,在惠泉片區拆除現場,圖片中的這棟樓是位於惠泉片區內的供銷大廈,隨著其轟然倒地,多少人的記憶,隨著一聲巨響,倒在了煙塵中。供銷大廈的拆除,附近不少居民覺得惋惜,畢竟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但為了之後更好發展和建設,供銷大廈只能夠騰出位置,為了片區能夠更好的發展。
  • 上海外灘最傳奇的老建築,標誌性綠屋頂,2個曾用名很多人不知道
    但上海真正最吸引人的,反倒是老建築。那些永不拓寬的老舊街道,沉默佇立在黃浦江畔的歐式大廈,才是城市歷史真正的見證者。這些年,上海對於歷史建築的保護,不僅限於形貌上,還做了很多建築本身歷史故事的挖掘和宣傳。所謂「建築可閱讀」,給這座城市添加了一份文化底蘊。
  • DNF小遊戲樂園寵物外觀集中展示 是否勾起你的阿拉德回憶
    開啟禮盒得到隨機1個無屬性的活動寵物,那麼這些寵物的外觀是什麼樣子的呢?玩家開啟能得到的寵物有這些:外觀匯總如下:騎士貞德、巫女桔梗、忍者千代火舞、女僕十六夜正宗、村正、村雨中華小妞迷你主人公、迷你伊扎貝拉、迷你艾琳、迷你凱薩琳、迷你路易斯
  • 大學裡的那些標誌性建築,你去過哪些?
    這都不但得益於高校校園較好的綠化和風景,與其代表的歷史和文化符號也不無關係。那些甚至發展處了自己的標誌性建築的校園,更是值得學生們一觀。本篇即介紹了大學標誌景觀中的雕塑系列和故居系列。石雕基座上「奔騰」二字為陳雲同志所題,深寓「奮進」之意。
  • 【回憶殺】哪些經典歌曲 能勾起你的回憶?
    每當夜晚來襲,對前路和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那些充滿「回憶殺」的音樂,總能陪伴著你找回當年的純真。回首那些年,各式各樣的「回憶殺」歌曲,究竟哪首最能勾起你的回憶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帶著你,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經典歌曲吧!
  • 40年的肇慶故事,哪一張勾起了你的回憶?
    40年的肇慶故事,哪一張勾起了你的回憶?而這些民生小事,卻是時代的印記。朱健興▲「憑票年代」結束聽故事1982年5月,布票定量供應制度取消後的第一個夏天,廣東省新興縣集成公社的集貿市場上,開始出現個體成衣檔。20世紀物質奇缺的計劃經濟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購買小到牙膏、肥皂、火柴等生活用品,都離不開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