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課標大語文】公眾號
回復「課件2018」,即可下載本篇內容
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語文教師,教育碩士研究生,注重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積極參與省市級課題研究,發表論文多篇。堅守教育初心,不忘育人使命。
主編:王濤
欄目主編:劉廣彥、楊文慧 / 責編:孟麗
審校:孫夢霞 / 美編:張新雨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年輕、有活力、有朝氣、有闖勁、有使不完的勁兒……這些都是青年人的資本,都是青春的優勢與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的姿態應該是怎樣的姿態呢?應該是「奮鬥、擔當、開放、包容」的姿態。期待我們的青年都能擔負使命,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青年的姿態決定未來與希望
(題目即論點,語氣堅定,充滿號召力。)
①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做了個「你怎麼看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的調查。在青年的社會責任感方面,97.8%的受訪青年表示「我感到很榮幸身處這樣的國家」,97.1%的受訪青年明確表示「我和我的民族命運與共」,96.5%的受訪青年確認「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有我的擔當」。在青年國家認同感方面,97.9%的受訪青年表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97.5%的受訪青年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97.0%的受訪青年認為「關心國家大事是青年的義務和責任」。
②這樣的調查結果,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見過了無數青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認同感。少年強,則國強。梁啓超先生的那篇《少年中國說》言猶在耳。一個關於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調查,用數字告訴了世界——中國青年願意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這種文化命脈的傳承,孕育著希望和無窮的潛能。今日青年的姿態,就是中國現在和未來的姿態。(開篇以中國青年報社的調查,引出今日青年的姿態話題。)
③青年,請繼續保持奮鬥的姿態。中國成就舉世矚目,但我們要謹記,中國之大並不代表中國之強。從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青年一代,有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能夠親身參與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歷程,惟以時刻保持一個奮鬥者的姿態去開拓自己人生美好的未來。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的人生才是出彩的人生。所有青年都積極向上,以奮鬥的姿態去努力,國家必將也呈現出向上的姿態與激情,也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奮鬥,就是在學習的課堂上、在科學實驗室裡、在艱苦的工作一線、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農村的廣袤的大地上拼搏;奮鬥,就是用汗水與智慧澆灌未來。(必要性分析一。青年,請繼續保持奮鬥的姿態。)
④青年,請繼續保持擔當的姿態。「17年前,你們保護我們;現在,我們來保護你們!」疫情之下,一個年輕的群體始終活躍在抗疫一線,他們就是「90後」等新生代。在大疫面前,青年們表現出勇敢、不畏犧牲與敬業的精神,是新時代青年擔當的生動寫照。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有黃文秀那樣的先進代表。同時,我們年輕一代工程師,新生代教師、年輕的社區服務者和志願者、城市快遞小哥等等,正在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書寫著自己的擔當。無數的青年,正在將國家、社會、家族的重擔穩穩地扛在肩上。在困難面前,青年不慫;在壓力面前,青年已懂得負重前行。(必要性分析二。青年,請繼續保持擔當的姿態。)
⑤青年,請繼續保持開放的姿態。我們的革命先烈成功地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改革開放四十餘載,我們積極融入世界,創造出了令世人震驚的發展成就。今日中國,我們已縱深融入世界。眼下,仍有些人和國家給我們製造矛盾和困難,但「一帶一路」倡議等舉措,讓中華民族逐步走向世界的舞臺中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抗「疫」中國經驗的分享等等告訴我們,青年仍然需要學會「走出去」和「引進來」。中華民族的振興,必須根植於我們青年一代抱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必要性分析三。青年,請繼續保持開放的姿態。)
⑥青年,請繼續保持包容的姿態。世界很大,人心也很複雜。我們青年要有一份包容的姿態,樂見友善的人與國家和我們一起進步,一起分享發展的成果。青年人也許暫時還無法像長者那般虛懷若谷,但也該以包容姿態對待不同的意見者。這份包容就是對弱者的同情與幫助,對強者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胸襟向之學習並敢於與之競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人戲言,人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今日之青年,還要耐得住寂寞與等待,容得下他人的過錯,受得了委屈,以包容的姿態笑對人生,淡定而從容。(必要性分析四。青年,請繼續保持包容的姿態。)
⑦青年,最有活力,應該對未來和未知領域充滿好奇與探究之心;青年,最有拼勁,不妨多演繹人生的速度與激情;青年,最為純粹,請遠離鑽營與精緻的利己主義;青年,最富創造,請到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奮鬥,實現無悔人生。(總結全文,勉勵號召。)
青年,最有活力,應該對未來和未知領域充滿好奇與探究之心;青年,最有拼勁,不妨多演繹人生的速度與激情;青年,最為純粹,請遠離鑽營與精緻的利己主義;青年,最富創造,請到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奮鬥,實現無悔人生。
1.下列對原文論證思路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段從「你怎麼看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的調查切入,簡介調查情況,以引起議論,進一步提出觀點。
B.文章有四個分論點。四個分論點中有四個核心詞,即「奮鬥、擔當、開放、包容」,每段緊緊圍繞核心詞論述,中心突出,有說服力。
C.文章第三段運用事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證明青年請繼續保持奮鬥的姿態這一觀點。
D.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論證青年的姿態決定未來與希望,著力寫的是「怎麼樣」,講方法,解決問題。
2.讀寫一體化訓練 (開放性試題)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陳獨秀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徵服歷史。
——李大釗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魯迅
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500字。
在最好的年華砥礪奮鬥
——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②
「最重要的不是『幾零後』,而是『努力後』『奮鬥後』。」面對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疫」,一大批「90後」「95後」甚至「00後」完成了一次超凡脫俗的集體亮相,讓世界共同見證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成人禮」。這是代際更替的規律,也是歷史規律的必然,更是青春奮鬥的榮光。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是毛澤東同志對青年人的比擬與勉勵,何其生動、貼切,又何其陽光、感人。這個時候,「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萍」,大地生機勃勃,萬物拔節生長。這個時候,「人勤春來早,再期大有年」,最適合揮灑汗水、辛勤耕耘,也最需要拼搏奮進、幹事創業。「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這個時候的「太陽」,正是「滿堂青年,朝氣蓬勃」,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勇氣、有銳氣、有生氣,最能幹大事,也最能成大事。「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如果這個時候避勞就逸、蒙頭大睡,不僅影響當下,更會貽害未來。
「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解析「青年」的含義,可以是愛國,可以是擔當,可以是自強,但歸根結底是拼搏、努力、奮進。青年是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軍隊的未來,奮鬥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最醒目的註腳。青年人不奮鬥,誰來引領時代?青年人不拼搏,誰來開拓未來?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鬥者。真正有意義的青春,必然是用奮鬥來打磨的。火總向上騰,人要往前走。同時代一起奮鬥,青春才能亮麗;同軍隊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的確,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只有拼來的精彩,沒有等來的輝煌。也許是巧合,激情的英文單詞passion,也含有酷愛的意思。回望我黨我軍的鐵血徵程,處處閃耀著璀璨的青春光芒,時時迴響著激昂的青春壯歌。「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壯烈犧牲時楊靖宇35歲,趙一曼31歲,江姐29歲,邱少雲26歲,黃繼光21歲,劉胡蘭15歲……「你活在我們的記憶裡,我們奮鬥在你為之奮鬥的事業中。」一代代革命青年前赴後繼、無畏前行,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創建了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軍隊。
青年人最大的資本,恰恰是最容易被自己忽視的青春和奮鬥。知乎上有篇帖子問:當你老了,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是什麼?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後悔年輕時的努力不夠,導致現在一事無成。「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然而,個別軍隊青年的青春卻早早染上了暮氣,喜歡打「青春牌」、吃「青春飯」,或坐享其成、小富即安,或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或未老先衰、隨波逐流。「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這些看似「佛系」的生活,其實是提前預支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舒適,「你以為是妥協一次、將就一回,其實卻是妥協一世、將就一生」。
「安逸的生活已經不再適合這個高速進步的時代。」軍隊是要打仗的,軍營是最不能選擇安逸的地方,這個時代也是最不敢選擇安逸的時代。血火戰場最無情也最公平,今天你偷過的懶、欠下的帳,明天就可能變成給自己挖下的坑,需要用血汗來填平。當今世界,軍事革命風起雲湧,戰爭形態加速演變;今日中國,一面是承平日久、國力日昌,一面是強敵環伺、虎狼覬覦。過去,一覺醒來就可能落後於時代;現在,打一個盹就可能全盤皆輸。我們唯有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忍不拔的毅力,敢於擔當、勇挑重擔,馳而不息、砥礪奮鬥,方能不辱時代使命、不愧青春韶華、不負人民重託。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現在不奮鬥,將來憶什麼?青年戰友們,千萬別為貪圖一時的安逸,就縱容自己的懶散,軍旅和人生的路還很長,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步履鏗鏘。我們不妨記住那句勵志的話:逆風更適合飛翔,不懼風雨,不怕風浪,讓青春出彩,讓事業輝煌。
來源:2019年07月02日《光明日報》
作者:張立文
考點精練答案將於明天中午在留言區置頂,記得來查看哦~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編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申請轉載或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微信聯繫張老師:18910870020。
教師交流群:631473210
讀寫計劃官方交流2群:498866907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留言專區,參與千校留言PK,精選展示不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