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進冬月,寒冷咻的一下,席捲大地。冬雪一點點覆蓋,萬物寂靜,蓄勢待發。
回望2018,年初那些小目標很多依然沒有實現。我們習慣性在開始的時候躊躇滿志,但結局卻以灰心喪氣收場。
這是現代人常犯的一種病,我們稱之為「間歇性努力症」。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上學的時候,會有老師和家長逼著你,有明確的目標擺在那裡,然後你的努力時間還算持久。開始上班之後,反而不會努力了。
剛剛踏入這個社會的時候,踏上這個人人都在奮鬥的熱土裡,我們興致高昂,像打了雞血一樣。帶著初出茅廬不怕虎的勁兒,幻想著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可偶爾回頭看看,突然發現自己每天在談論的是用什麼牌子的包包和口紅,每天關心的是哪些流量明星又出了什麼花邊新聞,堅持最久的事情是追劇,最大的成就是又長胖了。
本應該努力的日子,都被渾渾噩噩的度過。
有人下決心早睡早起,做正經事,但每晚10點躺在床上就開始刷手機,直到十二點才睡覺。
有人想開始學英語,英語學習軟體下了好幾個,除了開始的時候堅持打卡了三天,軟體再沒打開過。
有人下定決心,要去報某某課程班,為自己的人生充電增值,但錢花了,完課率卻很慘澹。
有人說我要努力工作,但是加了兩天班就嫌太累了。
我們常立志卻不能立長志。
不能說你沒有努力過,只是你的努力是間歇性的發作,用來在焦慮的時候假裝自己還有藥可救。發作完了,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
有沒有一件事,是你每天都堅持做的?
我有一個考研的朋友,他以排名第二的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學校。但是在考研前不久,他差點放棄參加考試。
那段日子,他每天埋身在卷帙浩繁的書海和啃不透的數學題裡。模擬成績的每一次浮動,一個個背過又忘的英文單詞,都一點點蠶食他的信心。
他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擔心此刻所有的努力終將被辜負。
幸好,那個時候,他的指導老師和他說,再堅持一下下。
幸好,他沒有放棄,為這段艱苦時光,畫上了圓滿句號。
學習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我們要捨棄安逸的休閒時間,也要承受求而不得的壓力。「間歇性努力」不難,但為一件事堅持不懈的努力,很難。
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裡淌過了多少泥沼,2019才剛剛開始,讓我們鄭重而豁達的和「間歇性努力」告別, 真正為未來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