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語的形成和發展,教育事業緊跟歐洲,高等學府開始興起

2020-12-16 魚天說歷史

歷史講述者:魚天說歷史

哈嘍大家好小編跟大家講一下白俄羅斯的語言,白俄羅斯語的起源和形成。白俄羅斯語最初被稱為俄語,即立陶宛語,是區別於斯拉夫語(教會斯拉夫語)和莫斯科語的普通語言,而白俄羅斯人則被稱為羅斯人或立陶宛人。一些研究者認為,東斯拉夫語的每一種語言都可以從古老的、共同的斯拉夫語言中找到自己獨立的起源。

立陶宛大公國的建立者——立陶宛大公轉而使用斯拉夫東正教民族的語言。白俄羅斯文字已經不使用古老的基裡爾字母,這使白俄羅斯的文字區別於莫斯科和烏克蘭的文字。斯科林納在宗教改革浪潮中倡議出版白俄羅斯語的宗教文獻。他出版了斯拉夫語的白俄羅斯教會《聖經》。他的繼承者C布德內和B.奇亞平斯基達成了東斯拉夫地區宗教改革運動的目標,把宗教經典翻譯成白俄羅斯語。

16世紀初,在文藝復興浪潮的影響下,白俄羅斯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傳播,提高了白俄羅斯語的地位。大公國的少數族裔猶太人和韃靼人開始失去自己的禮儀語言能力。16世紀,古白俄羅斯書面語言所有最重要的語音學、語法和詞彙特徵已經形成。書寫的三種形式—宗教形式、世俗-藝術形式和商務形式獲得發展,這證明白俄羅斯語的風格不斷豐富。使用白俄羅斯語最多的是商務文本白俄羅斯語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越來越多的寫作實踐促進了白俄羅斯語的標準化。東正教文獻和世俗-藝術原始作品—編年史、回憶錄、詩歌作品廣泛用白俄羅斯語出版,外國文獻也被翻譯成白俄羅斯語出版。

在立陶宛大公國人和波蘭人逐漸融合的條件下,白俄羅斯貴族努力在法律方面與波蘭趨同,因而越來越波蘭化。為了保護白俄羅斯語,立陶宛大公國的法典規定了相應的條款。1569年盧布林合併後,除了白俄羅斯語外,在各領域開始更多使用波蘭語和立陶宛語。根據166年波蘭立陶宛王國等級聯盟的規定,官方語言是波蘭語,但白俄羅斯語也沒有完全被取代。1722年,出版了最後一本白俄羅斯語書籍。之後,古白俄羅斯語的影響力開始下降,意味著白俄羅斯書面文學傳統的停頓。在持續一段時期後,18世紀下半期,在民間基礎上產生了新的白俄羅斯文學語言。新白俄羅斯語不是人為創造的教會斯拉夫書面語,而是在民間發音基礎上形成的,反映出口語的特點。

13世紀下半期至16世紀上半期,教育保持著保守性。東正教教堂內有教區學校,天主教教堂內也有相應的機構。但是宗教沒有絕對壟斷教育。大地主和有文化的貴族對教育活動表現出興趣奧金斯基、拉濟維爾、薩佩格、斯盧茨克和霍德克維奇等大地主的官邸開始變成獨特的教育中心。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初,主要宗教的教育體系有顯著發展。中等學校開始被廣泛推廣。立陶宛大公國致力於積極運用歐洲的經驗來創建自己的大學。

對於歐洲文藝復興的回應明顯體現在新學校的人文教育方向上,這既符合普通教育的目標,也符合實踐中不同宗教組織辯論和傳教的需求。立陶宛大公國的宗教改革運動首先表現為在境內創建新的教育體系。伴隨著宗教改革的勝利,立陶宛大公國建立了明確的耶穌會教育體系。在耶穌會教學計劃的基礎上設置了人文學科。依靠大地主和貴族的物質支持,耶穌會引進受過專業訓練的高校教師(往往擁有歐洲大學的文憑)開展工作,建立了許多高水準的中學。

1579年建立維爾諾學院後,在貴族和部分市民接受大學教育方面取得真正的進展。16~18世紀,維爾諾學院的大印刷廠出版了很多神學、哲學、法學、教學和文學方面的著作。維爾諾學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白俄羅斯貴族的資金支持。接受過良好大學教育的立陶宛大公國特權階層可以積極參與國家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完善國家立法、修訂立陶宛大公國法典,以及參與外交、議會、司法和政治軍事活動。

自17世紀30年代起,白俄羅斯部分貴族、神職人員和市民在基輔一莫吉廖夫學院學習,這所學院的知名度不如維爾諾學院和其他學院高。基輔一莫吉廖夫學院最著名的畢業生之一是西梅奧恩·波洛茨基。在立陶宛大公國的所有學校裡都有持不同宗教信仰、社會地位迥異的青年人在接受教育。學校、中學、神學院和維爾諾學院在日常活動中使用白俄羅斯語,這足以證明在這裡學習的有許多白俄羅斯人。16~18世紀,與宗教教育體系相配合的還有私人教師的活動,以及與職業技能直接相關的手工業學校和職業培訓的獨特形式。

1596年建立布列斯特教堂後,依靠白俄羅斯東正教市民的組織和資金支,立陶宛大公國在一些大城市(維爾諾、布列斯特、莫吉廖夫和平斯克等)建立了較多的兄弟會學校,在小城市建立的兄弟會學校較少。兄弟會確定了計劃,邀請教師,提供資金,出版教材。教會斯拉夫語言知識受到特別關注,拉丁語和波蘭語成為研究對象。兄弟會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的改革和民主化,對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民族意識施加顯著影響,建立地方藝術學校和擴大與烏克蘭的文化聯繫,以便克服白俄羅斯的地方封閉性和文化孤立。

在東儀天主教學校明顯體現出「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兩種宗教文化的結合。15~16世紀,在教會和封建主監護下建立的白俄羅斯教育體系中,長期以來沒有高等教育學校。16世紀中期以前,克拉科夫大學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高等教育的需求。1544年,建立了柯尼斯堡路德大學。1569年以前,這所學校至少有66名立陶宛學生。 18世紀下半期,教會一修道院的保守教育體系發生顯著變化,連長期執行人文一神學教育計劃的天主教會也開始擴充自然和實踐科學的課程。

根據小編知道的當時白俄羅斯還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國民教育部——教育委員會(1773~1775由議會建立)在20年內為公共教育所做的事情比過去幾個世紀還多。按照委員會計劃,主要建立了三種公共教育形式: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社會各界共同領導公共教育。學校的教學計劃設置了物理數學、地理、歷史和法律等課程。學生們能夠掌握對市民和農民出身的孩子而言必需的一些生活實踐技能。教師向他們傳授農業、植物學和礦物學等基礎知識。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素材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白俄羅斯語專業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開課
    今天的白俄羅斯語開班實現了外語和外語的複合。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各國間經濟合作日益加強,具有多種外語知識的複合型高級人才倍受青睞。白俄羅斯作為歐洲的重要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開設白俄羅斯語專業,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增強學生在當前就業中的競爭能力,成為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的多語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 白俄羅斯
    【地理和氣候】    白俄羅斯是個內陸國家,地處歐洲中心,西臨波蘭,東與俄羅斯接壤,北接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南毗烏克蘭,總面積20.76萬平方公裡,在歐洲領土面積居第13位。白俄羅斯南北長560公裡,東西寬650公裡,邊境線全長2969公裡。境內地勢平坦,平均高度160米,最高峰為Dzerzhinskaya山,海拔345米。
  • 白俄羅斯的宿命:是回歸歐洲,還是做「斯拉夫兄弟」?
    白俄羅斯此次抗爭運動是否能夠成為破局的契機,不妨先來撥開30年來的濃霧看清白俄羅斯深陷什麼樣的身世迷陣。近些年,白俄羅斯經濟發展雖然不是突飛猛進,但是也小有成就,教育水平較高,這些都是民主發展的先決條件,但獨立建國迄今近30年以來經歷所謂的倒退,統治仿佛牢不可破,那麼,白俄羅斯的死結究竟在哪裡?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我國首個白俄羅斯語專業開課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4月21日,北二外舉行了白俄羅斯語專業開班儀式。這是我國首次開設白俄羅斯語專業。開課儀式上,來自白俄羅斯的外教М·卡莉茨卡婭進行了首次課程教學展示。學生主要是俄語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通過學習,將具有俄語和白俄羅斯語複合的優勢。
  • 歐洲名校——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一、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簡介: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位於歐洲東部白俄羅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創立於1921年10月30日。白大共有7000多名教職員工,其中教師2500多名,科研工作人員618名,有博士近300名,副博士近1350名,白俄羅斯科學院院士6名,通訊院士7名。擁有20個院系、附屬中學、專業學院、3個教育實驗站、3個博物館、4個研究所、115個研究實驗室、25個研究中心、12所校辦企業。大學現在有28440名在校大學生,其中包括2000多名外國留學生。
  • 薛凱桓:白俄羅斯示威者為何如此嚮往波蘭?
    與此同時,1385年到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從一開始的鬆散聯盟、邦聯直至形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當時東歐最強大的國家。彼時,在距離莫斯科600公裡,以現今白俄羅斯境內的波洛茨克為中心,建立了波洛茨克公國,並逐漸被當時的強國立陶宛所控制。
  • 歐洲國家基本上都親美,為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與美國如此敵視呢?
    自從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歐洲國家基本和美國關係不錯,雖說不是事事都聽美國的,但基本上都是和美國一個陣營的。當然,也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親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就很美國關係很差。但是美國並不願意接納俄羅斯,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首先接納俄羅斯將挑戰美國在北約和西方世界的中的地位。其次,美國也非常擔心歐洲與俄羅斯和解,這樣會削弱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
  • 留學丨白俄羅斯國立大學「1+4」招生簡章
    自中白建交以來,兩國關係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發展,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頻率達到空前密度,特別是在教育領域,「2019中國—白俄羅斯教育年」的啟動,標誌著兩國教育交流合作邁向新的臺階,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預科學院也將以 2019 中白教育年為契機,在中白雙向聯動下為兩國培養更多
  • 大學為什麼會在中世紀歐洲興起?
    興起的大學又產生了何等影響呢?大學是歐洲中世紀的產物,具體地說是歐洲城市的產物。它於12世紀末至 13世紀初首先出現在巴黎、博洛尼亞和牛津等城鎮中。大學出現之前的西歐,教育幾乎被教會所壟斷。在中世紀早期和中期,修道院學校、主教座堂、學校和教區學校是教育的主要承擔者。不同於坐落在僻靜山間的修道院,中世紀大學最先出現於城市中。
  • ...高考丨詳解世界名校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省內學子可無俄語基礎入讀
    自中白建交28年以來,兩國關係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發展,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達到空前高度,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白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重視教育」的傳統,擁有十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底蘊。
  •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校史簡介
    1928年,該大學積極參與了白俄羅斯文化研究所的創建,該研究所後來改組為白俄羅斯科學院。 到1930年,該大學由六個學院組成:工人,醫學,教育學,國民經濟,法律和蘇維埃發展,化學技術。教職員工已擴大到49名教授,51名助理教授,44名講師和300多名研究人員。
  • 白俄羅斯英語授課學校
    從1975年到2013年,白俄羅斯國立文化大學的畢業生數量達到了25000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學校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更注重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如今白俄羅斯國立文化大學的發展聚焦於21世紀,採用最新型的課程設置和最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及教學方法。白俄羅斯國立文化大學在國際上享有聲譽,並擁有現代大學的一切優點。
  • 白俄羅斯語專業首家落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月22日下午,白俄羅斯語專業開班儀式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這也成為國內首個開設白俄羅斯語專業的學校。任課教師由白俄羅斯語言大學的外教擔任。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二外正在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外語+」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 學俄語和東歐文化,不妨考慮下白俄羅斯
    《環球時報》記者今年夏天前往白俄羅斯時有一個新發現:這裡還是中國學生學習俄語和東歐文化的一個優質選擇。與俄羅斯旅遊勝地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相比,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如圖)經濟發展稍遜一些,卻也是個旅遊與留學暫住的好地方。明斯克的街道較空曠乾淨,但同樣擁有前蘇聯的文化韻味。
  • 白俄羅斯開設英語授課的高校介紹
    目前白俄羅斯大學教學體系存在英語授課和俄語授課兩種授課方式存在一年制和兩年制度英語授課專業。白俄羅斯即將實施新的教育標準以儘快融入歐洲一體化教育進程,屆時將普遍採取4年本科+2年碩士的學制。所以想讀一年制度研究生的學生建議早點準備還能趕上一年制度研究生制度的尾巴。
  • 它山遊資: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無可否認的是,「羅斯人」這個稱呼開始更多用於稱呼東斯拉夫人,也正是從這個詞上延伸出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  這是目前歐洲和俄羅斯史學界的主流看法,也有專家認為起源於北歐海盜即瓦良格人或稱諾曼人的證據不足,基輔公國可能是各民族融合的產物。
  • 白俄羅斯2020-2021年開設英語授課的高校介紹
    目前白俄羅斯大學教學體系存在英語授課和俄語授課兩種授課方式存在一年制和兩年制度英語授課專業。白俄羅斯即將實施新的教育標準以儘快融入歐洲一體化教育進程,屆時將普遍採取4年本科+2年碩士的學制。所以想讀一年制度研究生的學生建議早點準備還能趕上一年制度研究生制度的尾巴。
  • 歐洲城市興起的雙向根源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世紀以來,歐洲經歷了三次「城市化」浪潮,分別發生在11—13世紀的中世紀盛期、16—18世紀的轉型時期和18世紀末以來的工業革命時期。三次城鎮化過程的總體特點是:越到後期,對外貿易在城市興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大。這是因為在16世紀之後,歐洲經濟已經與世界市場緊密聯繫在一起,城市作為商人和商品的聚散地,不能不與海外市場即對外貿易捆綁在一起。
  • 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秋季招生開始啦
    如今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的發展聚焦於21世紀,採用最新型的課程設置和最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及數學方法,白羅斯國立文化大學在國際上享有聲量,並擁有現代大學的一切優點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擁有豐富、先進的教學經驗,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法。教育和學習為了培養高質量的學生,大學採用獨特的教育方法。在大學學習的頭3年,學生們會接觸一系列的藝術課程,這些課程將會對他們以後的專業做出基礎的和總體的準備。同時學生還需要根據以後的領域學習一些特殊的課程,這些課程將為以後所要從事的職業掌握更全面的知識打好基礎。
  • 分分鐘讀懂白俄羅斯
    說起原蘇聯地區,大眾熟悉俄羅斯和烏克蘭,還有就是中亞的幾個「斯坦」國家。至於白俄羅斯,大多數人還真不清楚。雖然面積只有20多萬平方公裡、又沒有出海口,但白俄位於歐洲地理中心和歐洲東西文化交匯點,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