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馬曉光邀請記者提問。尹賽楠攝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1月29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記者「近日巴拿馬總統訪華時表示,巴中建交將對臺灣在拉美地區所謂的『邦交國』起到表率的作用」的問題,發言人馬曉光回答,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有記者問,美國候任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近日表示,美國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美臺軍艦互訪完全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應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更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石。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符合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我們堅決反對美臺發展軍事關係,美方人士應該充分認識到,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不要做損害中美關係大局的事情。
有記者問,日本最近正在全力推進CPTPP(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島內盛傳臺灣當局有可能以開放日本受核輻射汙染地區的食品進口為敲門磚,爭取加入CPTPP第二輪談判,發言人對此如何看待?
馬曉光回應表示,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臺灣方面發展官方往來,籤署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議。至於說臺灣島內在經濟政策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臺灣民眾和輿論自有評論。
針對近期島內有部分媒體炒作所謂的「解放軍戰機一周四次繞臺」,人為製造兩岸緊張氣氛的相關問題,馬曉光回應表示,據了解,近期解放軍軍機的有關活動是計劃內的例行性訓練。臺海穩定的最大保障是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
大陸系列惠臺政策助力臺商投資
有記者問,日前商務部發布統計數據,今年1至9月,臺商投資大陸的金額同比上漲37%,但臺灣有關方面統計數據是相反的。有輿論認為,很多臺商是通過海外第三地資金來投資大陸,大陸再次成為臺商投資的熱點。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答問時表示,十八大以來,大陸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臺商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紮根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開拓了新的空間,臺商投資因而持續保持良好勢頭。同時,他指出統計數據方面的差異可能與雙方統計口徑不一致有關。
有記者問,作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廈門航空聘用的首批臺籍乘務員日前上機飛行。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回答說,近年來,大陸方面採取各種措施,積極為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便利。廈門航空方面積極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率先實現了他們所招收的臺灣空服人員上崗,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對於「前不久福建省委書記、省長于偉國表示,將率先推動臺企與大陸企業、臺灣居民與大陸居民實現基本相同待遇,請問發言人福建未來是否會成為兩岸居民同等待遇的先行試點」的提問,馬曉光回應,目前,各地方、各部門都在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對臺工作精神,特別是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在這方面率先落實,走在前面,我們給予支持。
更多臺胞將認識到兩岸是命運共同體
針對臺灣媒體最新民調顯示,島內支持統一民意比例上升,傾向「臺獨」比例下降,民眾對大陸印象更加正面,赴大陸就業和求學意願增強,馬曉光表示,相信會有越來越多臺灣民眾認識到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他說,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大陸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奉行的對臺方針政策,使越來越多臺灣民眾認識到,我們為臺灣同胞謀福祉是真心實意的,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的發展對臺灣不是威脅,而是機遇;認識到「臺獨」損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有利於增進自身福祉。我們相信,隨著大陸的繁榮進步,這個趨勢還會發展。
針對有臺灣高中使用兩岸合編的語文教材,被「臺獨」人士指稱是大陸「統戰」,馬曉光在答問時表示,所謂「統戰」一說毫無根據。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僅在海峽兩岸根深葉茂,而且在全世界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近年來兩岸教育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加強,不斷取得可喜成果。凡是有利於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事情,我們都給予肯定和支持。
對於馬英九日前表示統一不是由政治人物決定而要由兩岸人民決定,馬曉光應詢表示,實現兩岸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也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們相信,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所以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我們寄希望於臺灣人民。臺灣政治人物至少不要做阻撓統一的事情,更不能做分裂國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