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的風、深夜的星,稻花飄香,布穀鳥歌唱,咕咕咕……」10月2日晚,在章丘區文祖街道石子口村,坐在齊長城烽火臺邊的原創歌手張博,一邊手彈琵琶,一邊唱起自己剛剛寫好的新歌《山野的素描》。彈至興起處,清風徐來,陰雲散去,明月高懸,歌聲在山谷間迴蕩,遠望章丘城區,如繁星點點,如此場景讓張博心潮澎湃。
「難忘的秋月,即興彈奏一首。這次藝術節很難忘,年底我還要來。」曲罷,張博擦乾眼角的淚水,用手機拍下月下小山村的美景,將圖片和留言發送給了時養山居民宿負責人孫同山。
作為濟南原創音樂協會主席,張博每天最愛的事就是騎著摩託車,到濟南周邊的小山村去尋覓創作靈感。這些年,他發表過多張音樂專輯,代表作品《流浪的船長》《瑪吉阿米》,疫情防控期間還專門為濟南和武漢創作了歌曲《濟南到武漢》。
去年10月,在石子口村第一屆「齊長城鄉村藝術節」上,他第一次來到這裡,潺潺的溪水、石頭小屋、巍峨聳立的齊長城,靜謐自然的鄉村庭院生活讓他陶醉,並結識了好友孫同山。
「這裡不僅是世外桃源,更是傳統鄉村文化與都市休閒文化的交融之地,你可以聽到非遺文化五音戲、山東落子、章丘梆子,欣賞旗袍和漢服秀,還能觀看國內外的現代話劇,攝影展、遊戲動漫,傾聽搖滾音樂,別具風味。」張博說。
早在2016年,正在投資民宿的孫同山便看中了石子口村,一年時間,他將山坡上40多座殘破的石頭房,改造成了古樸典雅的「二十四節氣」民宿,每棟院落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實現歸居田園。
在孫同山看來,過去的鄉村遊,市民們往往爬爬山、拍拍照,吃頓野味一走了之,要想留住遊客,必須打造以休閒、度假、養生、體驗為主的文化旅遊,才能讓他們真正愛上這裡的慢生活,享受「清淡養生」的意境。
「老一輩追求『好生活』,現代人追求『美生活』,以有品質的生活來升華有質量的生活,於是我們將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融合打造石子口村,而不是簡單復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鄉村生活。」他說。
這兩年,在街道的幫助下,全村對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修繕,房前屋後的「三大堆」進行了徹底清理,先後引進了「CS實訓基地」、「無人機培訓」、「石洞咖啡廳」、戶外瑜伽和太極拳等多種業態,如今這裡不僅是大家休閒度假的好去處,也成了研學遊學、公司團建會議的首選之地。
去年9月26日,濟南市首批「泉城人家」民宿掛牌儀式舉行,時養山居民宿成為5家首批掛牌的「泉城人家」民宿之一。一時間,石子口村名聲在外,遊客紛至沓來,小院一房難求;今年6月27日,山東輝煌書院創作基地在此設立;8月9日,籤約「美麗鄉村中國行」網紅攝影地;9月29日,章丘區齊魯古道文旅走廊旅遊節暨第二屆齊長城鄉村藝術節在這裡開幕,圍繞石子口村規劃的「齊魯古道·文旅走廊」的宏偉藍圖正在徐徐展開。如今,全村正緊抓機遇,以文祖街道青石山鄉村振興聯盟為平臺,加快文旅項目建設,實施高端民宿、特色美食街和拓展基地等配套設施建設,村集體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鄉村振興呈現新氣象。
「有優美環境,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文化氛圍,引來的不僅是普通大眾,更是文藝青年和重量級的藝術家,我們有能力、有信心,爭當濟南民宿NO.1。」孫同山說。
(本報記者 時曄然 通訊員 張健)
[責任編輯:楊凡、單提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