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 一個名叫「楊霞」的女人火遍朋友圈。
在不少地方號上,都能看到這樣一篇售賣蜂蜜的軟文投放,以《那個叫楊霞的女人,你在XX火了》為標題,切換各種城市名稱,反覆向用戶推薦「自己家產的土蜂蜜」。
圖片來自公號「防騙大數據」
在宣傳片和相關文案中,楊霞淳樸的笑容和手中金黃濃稠的蜂蜜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稱,楊霞從小生活在大山裡,後帶著女兒前往大城市打拼,在有了一番事業後,有感於市場上所售蜂蜜質量不佳,決定回鄉賣土蜂蜜,「找回兒時純真的味道。」
在這些文案結尾,無一例外會展現一個二維碼,引導用戶添加「蜜蜂霞」——楊霞的個人微信號進行諮詢。與普通二維碼不同,這些文章中提供的二維碼均為動態二維碼,不同二維碼所對應用戶名稱不同,頭像均為視頻中「楊霞」的照片。
一周前,反詐騙公眾號「防騙大數據」推文《揭秘 | 微信裡賣蜂蜜的楊霞騙了所有中國人,眾多地方大號成騙局推手!》,文章揭露楊霞的土蜂蜜實為毫無食品安全保障的「三無產品」,直指「楊霞」本人很可能並不存在,「楊霞土蜂蜜」只是一場典型的「營銷騙局」。
圖片來自公號「防騙大數據」
公眾號「防騙大數據」運營者稱,上個月頻繁推送相關詐騙文案的時候,他們就有注意到這種情況,在他們公號後臺,收到很多讀者投訴舉報,之後他們進行了一些信息匯總。「數量並不是太多,有些人投訴無門,到我們這裡投訴舉報的也多是老粉絲。」
1
媒體跟進報導
起底神秘的賣蜂蜜網紅楊霞
11月27日,《北京青年報》推文《起底神秘的賣蜂蜜網紅楊霞 》表示,這個「楊霞」的採蜜地點多次變更,當地查無此人。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為「楊霞」走紅髮聲的,除了以地方資訊為主的自媒體帳號,還有不少垂直細分領域的營銷號,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也在為其背書。
報導稱,北青報記者聯繫到鳳縣橋頭莊村村委會。據該村村主任介紹,村裡並沒有名叫「楊霞」的村民,這幾年也沒有聽說過誰家有人辭掉大城市的工作專門來村裡賣蜂蜜。北青報記者隨後又請村主任辨認了「楊霞」朋友圈發布的風景照、視頻等,得到答覆稱,均不是橋頭莊村景觀。
北青報記者又以記者身份再次添加了自稱「楊霞」本人的微信帳號,但表明身份後不久,就被對方拉黑。
11月27日,「新京報評論」推文《那個叫「楊霞」的女人,你賣的蜂蜜也該「涼涼」了》,文章表示「沒有食品安全相關證件,也沒有工商註冊,甚至連所謂的養蜂合作社地址都是假的……面對記者的百般調查,『楊霞』始終還只是一個生活在朋友圈的女人,只有一張微信頭像和質量不佳的蜂蜜成為她生存在這個世界為數不多的證據。」
文章表示,謊言終究會被揭穿,真相總會浮出水面,網紅「楊霞」其實只是當下網際網路營銷套路的一個典型。
2
微信官方:
對這些微信號進行封號處理
在媒體進行報導後,今晚,公眾號「防騙大數據」推文表示,那些為「騙局」推波助瀾的推手大號們,其中不乏一些電視臺的官方號和地方報紙媒體,如果加以甄別,嚴控審核機制,這種惡意營銷的詐騙廣告是不會被登上的,全國百萬消費者也不會上當的。
對於蜜蜂女「楊霞」事件,微信官方相關負責人告訴新榜說:「經核查,相關個人微信號為批量惡意註冊帳號,且部分帳號被舉報有欺詐行為,我們已經對這些微信號進行了封號處理。」
同時,微信官方表示,對於存在虛假廣告、詐騙行為的文章,一經核實,微信公眾平臺將按照違規程度對文章進行相應處理。
針對「楊霞」事件,《法制晚報》跟進報導《「楊霞」究竟是誰? 必須查明白》稱,對於蜂蜜一類的農產品,在質量方面其實是需要嚴格把關的,不可以隨便推向市場,「楊霞」出產的蜂蜜究竟是不是三無產品,有待於相關部門的權威定論。無論如何,「楊霞」提供的陝西這個產地,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有責任開展徹查。
來源:新榜
新聞推薦
·交通部:限滴滴兩周整改,未整改前繼續下架順風車
·還敢「刷新聞賺現金」?當心碰觸到法律底線
·「雄安新區公寓開盤30萬元一套起」?消息不實
·省委網信辦領導調研滄州市網絡媒體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