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肖婉,90後,國企職員,喜歡徜徉書海,業餘碼碼文字。
母親的教誨
我膽子小,睡前如果聽了鬼故事,就會很難入睡。
我的父母不善言辭,但鄰居們總是很高興來我家坐坐。
夏日傍晚,火燒雲還未褪去,天空一大片橘紅光影,隔壁左右的大人們端著碗,就來我家院子裡說話。不一會兒,天色漸暗,鄉親打著蒲扇三三兩兩地來到我家。家裡的凳子有時不夠用,大家直接坐在地上的大石頭上。冬天,大人們喜歡圍著火盆夜談,時常夜裡九、十點還捨不得離去。他們的聊天內容,一年四季都離不開農作物。這些我們小孩子不關心,感覺自己瘋著玩的時間都不夠呢。
我很驕傲我們家的「人氣」一直很旺。有次,我當著母親的面佯裝生氣地說,「哎呀,西邊倩倩的媽又來了,真煩人。」母親聽到了,當時並沒有發作,只是狠狠的剜了我一眼,讓我趕緊去搬凳子和倒茶。母親和倩倩媽聊了很久,我看到倩倩媽用手抹了抹眼角,好像是哭了。倩倩媽走的時候,母親還塞了一卷錢,雖看不清多少,但是看到有零有整。那時我家並不富裕,因為我是超生,家裡還罰了款,欠了鄉親不少錢。這幾年爸爸承包果園,辛辛苦苦賺點血汗錢,我們的日子才稍微好過一點,但是相比於同齡人,我仍是買不起一點像樣的零食,所以在倩倩媽走後,我問母親,「你把錢都給倩倩媽了,我們怎麼辦啊?」母親看著我說:「我們家有困難,別人二話不說就來幫忙,你倒好,別人還沒走,你就擺臉色給誰看呢?你去對著牆,站兩個小時,好好想想。」這是母親慣用的懲罰。我的母親雖沒什麼文化,但卻懂得運用面壁思過之法。
我最喜歡穀雨這個節氣。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穀雨是插秧的節氣。村裡附近都是大片水田,遠遠看去跟明鏡似的,運氣好時還能看到白鷺。節氣很短,農田很多,這個時候的父母可忙了。鄉親們自動形成了一個插秧隊,今天去你家插秧,明天來我家插秧,和和睦睦的,好不熱鬧,父母無暇顧及我們,只是叮囑注意安全。
春風拂面,楊柳低垂,小孩子們個個跟撒野似的,在田埂上到處亂跑,中午累了,就去「插秧發起人」家裡吃飯,輪到我家時,母親清晨就起床去鎮上買肉買菜,甚至還會買平日裡很少吃到的牛肉,我問母親:「為什麼別人家裡都沒有牛肉,我們家要花大價錢去買呢」,母親說:「雖然別人家裡沒有牛肉,但是也有我們平時捨不得吃的菜啊,這不是價錢可以衡量的,都是下力氣幹活的人,咱們不能虧待了。做事,咱們要對得起良心。」媽媽的話雖簡短,我卻銘記了一生。
前些年,倩倩媽去世,我送母親回了趟老家。那時我才知道,倩倩媽不幸患上紅斑狼瘡,夫妻二人在村裡養雞,靠賣雞蛋度日,我的母親這麼多年一直用遠遠高於市場的價格購買他們家的土雞蛋,只因為在我們家有難時,倩倩媽幫助了我們。我從母親身上學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但是沒有一件事是母親用書本上的知識教育我的,都是自小的耳濡目染,若我身上有半點溫順和睦的氣質,那一定是我母親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