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感言「高腳屋」(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2020-12-20 搜狐網

  「解放軍叔叔住在海上的木房子裡,要是颳風了,海上起浪了,房子會倒嗎?」孩子們帶著天真的表情問身邊的家長。

  在國防和軍隊成就展展廳中,南沙礁堡陣地設施今昔景觀前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小觀眾駐足觀看。

  1988年,人民解放軍進駐南沙群島,官兵們居住的海上營房——第一代高腳屋,面積只有10平方米,它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高腳屋中沒有電燈電話,海上補給能力有限,官兵們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食品,條件非常艱苦,官兵們形象地稱之為「海上貓耳洞」。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是駐南沙群島官兵們在海上生活的真實寫照,剛進駐的時候,官兵之間對陌生的環境還有點新鮮感,時間久了海上滋生的寂寞和孤獨油然而生,除了工作,有時沉悶得一連幾天都說不了幾句話。一名前來參觀的海軍大校軍官對當初進駐南沙群島的生活記憶猶新。

  1989年初,守礁官兵住上了30平方米的第二代鐵皮高腳屋,這種高腳屋以鋼樁作柱,鐵皮當牆,海上營房的穩定性大大增強,同時它還可以防風防雨抗浪,可是一旦遇上酷暑季節,鐵皮屋不但不隔熱還吸收太陽熱量,屋內酷熱難耐,像火爐一樣。

  一名曾在南沙群島上當過兵的北京籍退伍老兵,在南沙礁堡陣地設施今昔景觀前,久久佇立。他深情地說:「我曾在這樣的鐵皮屋中生活工作過,夏天一般氣溫都在40攝氏度以上,鐵皮屋的溫度高得像要蒸發人一樣,守礁官兵沒有一個不被太陽灼傷的,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官兵們每天要喝大量的水,出大量的汗,可大家又不敢多喝,因為當時的補給條件還跟不上,官兵們喝的自來水和其他食品每次都是補給船定期定量送來的。」

  1989年7月至1990年7月,第三代高腳屋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名稱也由「高腳屋」換為「礁堡」。這種在汪洋大海中構築的第三代永固式礁堡,集海水收集、食品冷藏、衛星通信、數位電視、網上大學、室內空調、文體活動室等現代化設施於一體,極大地豐富了駐礁官兵的文化生活,島上室內大棚保障駐礁官兵一年四季有新鮮蔬菜供應,提高了守礁部隊生存、防護和作戰能力。

  在留言簿上,有一位名叫李晨清的初中三年級學生寫道:在祖國的千裏海防線上,有我們祖國美麗的現代化島礁——永暑礁,有我們光榮的守礁戰士,我願意成為守礁戰士中的一員,在這裡為祖國站崗放哨,為人民執勤,我願意把我美好的青春奉獻給祖國的海防,奉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

相關焦點

  • 近200萬人參觀《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大型主題展
    觀眾盛讚展方服務熱情文明周到《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7月16日開展後,迅速成為建軍8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個亮點,至今日已接待觀眾近200萬人,觀眾留言達3.8萬餘條。觀眾盛讚展覽舉辦方服務熱情、文明周到,並對在赤日炎炎下服務觀眾的解放軍官兵、公安幹警、保安員表示敬意。此次展覽,軍博總結以往大型主題展覽的經驗,積極改進創新,全方位加強了對觀眾的接待服務工作。他們在售票處前修建了永固的不鏽鋼遮雨棚,上百個不鏽鋼指示牌、6個警衛崗亭,在展廳入口增設觀眾服務臺,引導參觀、提供輪椅、解答問題。
  • 紀念建軍8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紀念建軍8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4日 20:08 來源:解放軍報 專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網上展覽館   本報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周奔報導: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由中宣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聯合主辦的大型主題展覽《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將於7月16日至8月20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隆重展出。
  •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團長命令:「我們的兩條腿要跑過敵人的汽車輪子。」秦山穿草鞋,把腳磨破了。漸漸地落在急行軍的隊伍後邊。於是,他聽見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方歌站在路邊的一個小土坡上,齊耳短髮,她旁邊還站著兩個女兵,是師文工團的團員。秦山踏著歌聲,趕上了隊伍。
  • 南沙高腳屋
    《南沙衛士之歌》中有這樣的歌詞:「在遼闊南海的高腳屋上/有一群好男兒手握鋼槍/戰風鬥浪守國門/一顆紅心永向黨……在遼闊南海的高腳屋上/南沙衛士團結如鋼/敵人膽敢來侵犯/戰士鐵拳讓他嘗……」歌詞中的「高腳屋」就是南沙戰士們的軍營,南沙戰士們的「家」。讓我們走近南沙高腳屋,了解南沙高腳屋的變遷,感受南沙將士們的生活。
  • 高腳屋的變遷
    據了解,第一代高腳屋是用竹棚搭建的,現在已經找不到它的影子了,我現在看到這兩個鐵架子就是第二代高腳屋留下的遺址。而我現在處的位置就是第三代的高腳屋,我們請陪同我們前來的南沙守備部隊的方副政委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方副政委:這個是我們南沙守備部隊建礁初期建立的第二代高腳屋,使用時間大概兩年左右,之後,馬上建立起了第三代高腳屋,就是我們腳下所站的。
  • 南海礁盤三代高腳屋今昔對比,我們的戰士們始終像鋼釘一樣牢牢地鉚...
    可是在南沙要建起"高腳屋",絕不是聽起來的那麼浪漫和輕鬆。汪洋大海上,官兵們無寸土之地可以立足,伴隨著高溫、高溼、颶風、狂濤,一座座"高腳屋"在人民海軍進駐的各個礁盤上堅強地矗立起來。
  • 「高腳屋」升級「水上浮船」
    不僅如此,不少違章搭建者變換花樣,在河道上搭建起水上休閒浮船,堤防邊架起鐵圍欄,把人民群眾的「生命線」變成私家休閒領地,將河道資源視為己宅。「水上浮船」引人注目近日上午,記者沿新津河東岸金津大橋上遊堤防暗訪,短短5公裡堤防河岸旁邊,就有高腳屋、水上浮船、觀賞亭、竹棚屋、「別墅」、休閒農莊和禽蓄養殖場等約45間違章搭建物,這些違章搭建物全部都在堤防邊架起鐵圍欄並上了鐵門大鎖,部分違章搭建物外還安裝了路燈、空調、亭臺樓閣、植樹造景等,外觀異常豪華,令人膛目結舌。
  •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中國刑警學院又迎來了德州學子!
    充電進行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TOP級公安院校都是怎麼充電的學>>>充實的課程贏得教授和同學們的掌聲當然,面對難題難免也有「翻車」的時候這不,三個「臭皮匠」最終沒能敵過「諸葛亮」雖然敗下陣來但同學們敢於「亮劍」的精神還是得到了教授的認可△課間間隙向專家教授虛心請教
  • 軍報頭版刊發「解辛平」文章: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軍歌嘹亮而抒懷!(一)90年前,南昌第一槍,「染紅了東方的黎明」。如今,在南昌市於固路,一座教堂的青磚西牆上,3個彈痕清晰可辨。讓我們尋根溯源,去看看人民軍隊當初是「為什麼出發的」。
  • 中國駐南海三代高腳屋曝光:從木屋變海上堡壘
    近日,軍方公開海軍南沙守島礁部隊三代高腳屋對比圖。條件改善明顯。第一代高腳屋,補給困難、生活條件異常簡陋。第二代高腳屋,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但補給仍然很困難。圖為南沙第一代高腳屋,守礁初期換班補給物資都靠官兵肩扛手提。
  • 拆除「高腳屋」 保護母親河
    在新津河沿岸,違法搭建的「高腳屋」不僅影響河道暢通,還危及飲水安全。昨天下午,龍湖區新津街道再次組織人力對河道堤防違章搭建物進行強制拆除。
  • 國畫創思 | 我眼中的高腳屋
    到現在,南沙的高腳屋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了第四代。滄海桑田,南沙守礁官兵們見證了高腳屋的變遷。  1988年建起的第一代簡易高腳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南沙群島所居住的海上營房。第一代高腳屋沒有抗風能力,面積只有10平方米,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每當海風一刮、波浪掀起,高腳屋就如同漂浮在海上的搖籃,左右不停搖晃。
  • 「縣區文藝」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作者:丁喜福 朗誦:衣金紅
    當災害來臨的時候,又是你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火速結集,衝到了抗洪救災的第一線,似一道道亮麗的彩虹,把黨的溫暖撒向了災區人民的心坎兒上。看!在那轉移被洪水圍困的衝鋒舟上,在那運送沙袋的長堤上,在那圍堵決口的戰場上,那橘紅色的衝鋒衣和解放綠,在風雨中穿行,像一道道閃電,震撼著民族的魂魄,像一縷縷陽光溫暖人民的心房。看!
  • 中國經略南海歷史系列之高腳屋
    隨著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克服了高溫、高溼、高鹽和湧浪、颶風的惡劣環境,一座座「高腳屋」在人民海軍進駐的各個礁盤上堅強地矗立起來。南沙的「高腳屋」已經從第一代,第二代,發展到了第四代。30年來,南沙守礁官兵見證了南沙四代高腳屋的變遷,也是南沙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人民海軍的滄桑巨變。1988年2月5日,南沙第一座高腳屋在永暑礁誕生。這是一種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簡易竹棚高腳屋,面積只有10平方米,空間十分狹小,加之海上補給困難,官兵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被稱為海上貓耳洞。
  • 中國南海守礁人的三代高腳屋 早期生活讓人心酸
    中國守礁官兵在南海島礁上的家,叫做高腳屋。高腳屋給守礁官兵留出了一塊高於海面的固定空間,使他們在島礁上生活成為可能。
  • 全臺唯一的水上高腳屋
    全臺唯一的水上高腳屋,仿若國外的渡假村風情好迷人!臺江國家公園,在這裡的遊客中心,『臺江學園』,最近在建築大師─郭英釗先生的設計之下,成了全臺第一座的水上高腳屋,其時尚俐落的建築線條,以及以黑白雙色拼貼出的現代感,讓此處剛完工就成了最新的拍照旅點,走~我們一起往臺南出發去!
  • 南海艦隊工程兵為南沙守礁士兵構築三代高腳屋
    一艘艘載滿水泥和碎石的小艇脫離了倒駁船,向高腳屋工地靠近,距離礁盤1500米,小艇擱淺了,官兵們「撲通」「撲通」地跳入海中,推著小艇向前移動。水下的珊瑚礁犬牙交錯,暗溝密布,鋒利的珊瑚,像一把把無情的匕首,劃破了他們的腳、小腿和衣褲……他們忍著鑽心的疼痛,咬著牙關,推著小艇,一步一步地向高腳屋工地靠近,1.5公裡的路程,他們一步一頭汗,一步一溜血,整整艱難跋涉了1個多小時……就這樣,他們連續奮戰84個小時,把1000噸水泥和1500噸碎石如期卸上工地。
  • BIGBANG太陽發表首次參演《Fantastic Duo》感言
    韓國男子組合BIGBANG成員太陽發表了首次參演綜藝節目《Fantastic Duo》的感言。  國際在線專稿: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太陽日前在個人照片共享空間「Instagram」上發帖稱,「李仙姬前輩、任昌丁前輩,還有範秀哥!很榮幸能夠和帥氣的前輩們一起同臺。學到了很多。另外要感謝前來支持我的粉絲們,我愛你們」,並附上一張和任昌丁、金範秀的合照。  網友看到紛紛稱,「三位可以一起出專輯了」「三位看起來很像一個組合啊」。
  • 南沙守島官兵換了四代高腳屋,用行動捍衛著祖國主權
    同年2月,永暑礁建立海洋氣象站成立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始終堅守在礁盤上人員輪換了100多批駐守的高腳屋也更換了四代一代代好男兒無私地把青春熱血撒在這片祖國的海域用實際行動捍衛了祖國主權第一代高腳屋:它是用竹竿、草蓆和油毛氈搭建起來的,軍事上稱為「海上簡易觀察哨所
  • 南海艦隊工程兵為守礁士兵築三代高腳屋(圖)(全文)
    資料圖:解放軍守礁部隊的高腳屋一艘艘載滿水泥和碎石的小艇脫離了倒駁船,向高腳屋工地靠近,距離礁盤1500米,小艇擱淺了,官兵們「撲通」「撲通」地跳入海中,推著小艇向前移動。水下的珊瑚礁犬牙交錯,暗溝密布,鋒利的珊瑚,像一把把無情的匕首,劃破了他們的腳、小腿和衣褲……他們忍著鑽心的疼痛,咬著牙關,推著小艇,一步一步地向高腳屋工地靠近,1.5公裡的路程,他們一步一頭汗,一步一溜血,整整艱難跋涉了1個多小時……就這樣,他們連續奮戰84個小時,把1000噸水泥和1500噸碎石如期卸上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