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新聞晨報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在上海保寧路一家養護院四樓的一間房裡,住著多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大年初一,老人們的子女紛紛前來看望老人。王先生在順手整理他90多歲母親的被褥時,意外發現了一隻紅包,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是200元。各床位一交流,發現居然每位老人都收到了這樣的紅包。而這些紅包來自——該房間52歲的看護仇玉娟。
仇玉娟在這家養護院,共負責兩間房共八位老人的照料工作。這是一家結合了醫療和養護的養老機構,因此被送到這裡的老人往往高齡行動無法自理。仇玉娟負責的這八位老人,過半數都是90歲以上,剩下的也在80歲以上。因為腦梗或腰椎問題等等疾病,他們每天都躺在床上,其中狀況最好的一位阿婆,也只是能坐起來而已。「昨天我看見紅包後,真的很感動。」王先生對周到君說,「八個老人,就是1600元。她收入也不高,卻能給每位老人準備紅包,甚至給過年來看老人的曾孫輩小孩子們紅包。」
仇玉娟說,感覺老人們就像她自己的親人一樣。她也的確做到了這點,把自己的整個生活都奉獻給了護工工作。她和老人們同吃同住,就睡在這間房間的摺疊床上,堪稱24小時「『極限』護工」,還一年到頭幾乎沒有休息日。更為難得是,即使如此,她也沒有絲毫地怠慢厭倦,而是日復一日地給老人最細心周到的照料。
仇玉娟來自盛產大米的江蘇射陽,原本在家務農,十多年前來到上海。當時,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養老院的護工。仇玉娟稱剛開始做護工沒多久,她還差點放棄這個工作。當時,她也是和老人們同宿一間房。結果有一天,她一睜眼,發現一位老先生居然坐在她的床邊!這把她嚇得不輕,連護工都不想做了。
養老院的管理人員來安慰她,告訴她很多老人腦力退化,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需要護工更多的包容和關心。仇玉娟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要繼續把這份工作做下去。這一做,就是十多年。
如今,她每天要給八位老人一天三頓餵飯,餵香蕉、餵牛奶……有的老人插了胃管,她怕老人一直插著難受,有時就會幫老人取下,等要吃飯了再戴。
八位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處理便溺是最髒的活,仇玉娟說習慣了就好。為了防止老人得褥瘡,每兩個小時就要幫忙翻一下身。即使是冬天,仇玉娟也每隔一天就會給老人們更換乾淨衣服。即使長期臥床,有些眼睛看不見,有些無法開口說話,但在仇玉娟眼裡,老人們還是有著各自的性格特點。
「我房裡的老人特別愛乾淨,有的房間一周給老人換一次衣服,但我這裡隔天就要換。」一次,她剛給一位老婆婆換了衣服,老婆婆女兒餵水時把衣服打溼了,她就立刻又給老婆婆換了套乾淨的。平日裡,她對老人們噓寒問暖,摸到有出汗的,就關了空調通風;要換尿片怕老人冷,又把空調打開;誰指甲長了就要修剪……前陣子,有位老人發燒40℃,她就徹夜不睡地陪護。
不僅如此,她還自學了許多技能,比如理髮,「承包」了這八位老人的髮型;她還學會了量血壓,最近王先生的母親血壓不太穩定,為了安全用藥需要每天量血壓,她也自告奮勇地承擔了……
今年過年,仇玉娟沒有回老家。「家裡沒什麼大事就不回去。」春節裡隔壁房間的護工回去了,仇玉娟還要幫她兼看一下隔壁的老人們。仇玉娟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她喜歡這裡的熱鬧。曾經有人高價想請她去家裡當私人護工,她謝絕了,「怕悶壞了」。雖然做著在大眾眼中又髒又累的活,但是仇玉娟樂在其中,還認為「也沒有日曬雨淋的,比種地輕鬆多了。」
仇玉娟看護老人,一個床位每天30元,都是她辛勤的勞動所得。今年給老人們自費包了紅包,不僅子女們感動,有一位94歲的阿婆也感懷不已,說不好意思拿仇玉娟的紅包,要女兒還禮。以真心換真心。在老人的子女們眼裡,仇玉娟是個非常勤勞的人。「有些人對自己父母都不能做到這麼耐心細緻。懶怠的人是做不了好護工的,我們能遇到她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