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羽生結弦啊,果真是話題製造者、印鈔機及錢包收割機。3月5日,是的,也就是昨天。他今年為3.11東日本大地震災區捐贈的冰鞋的拍賣活動正式開拍,短短一天,拍賣價格就又破紀錄了!
日本時間3月5日上午10時,他今年捐贈的冰鞋義賣活動剛剛啟動,短短一天時間,截止到日本時間3月6日晚19時,這雙連冰刀的冰鞋,拍賣價格已經超過300萬日元!去年,他捐贈的冰鞋(不含冰刀)最終的成交價格為850萬1千日元,今年,這個記錄看來可以輕鬆打破了!
嗯,看來又是貴婦(大商家)之間的競爭了,和普通的粉絲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呢,沒有關係沒關係,畢竟大家可以藉此近距離欣賞一下羽生結弦的冰鞋、冰刀的照片了,顯微鏡女孩們又拿出了各種挖掘精神,來探究冰鞋的秘密。
首先呢,是尺碼問題。因為近距離寫真,看得出冰鞋的尺碼是26.5碼,對應我們普通的運動鞋,應該是41碼。但羽生結弦曾說過,因為EADA鞋型偏窄,所以他通常會選稍微大一碼。而他正常的鞋碼,是25.5碼,也就是不到40碼。嗯,對於男生來說,這個腳是挺小了。
接下來是這雙鞋的新舊問題。昨天看到小圖時,雞架我也以為他捐了一雙新的EADA出來,因為乍看上去真的沒有什麼劃痕!但今天仔細一看,其實還是有使用痕跡的。比如鞋頭有劃痕,冰刀的刀齒前端也有劃痕,這應該都說明這雙鞋和刀,是他在訓練中使用過的冰鞋。
因為對於花滑選手來說,冰鞋,真的是「舊」的好。 因為要承載著運動員旋轉、跳躍、落冰時產生的巨大衝擊力,並在這樣的衝擊力下為腳踝提供最好的保護,所以花樣滑冰的冰鞋設計,都是內裡柔軟、但表層非常非常硬的設計。而即便是內裡柔軟,運動員和新鞋也都需要一個很長的磨合期。花滑選手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一雙鞋,就算設計的再好,也要從腳尖到腳跟整個腳「磨個遍」,才算好。
冰鞋真的是「鞋是舊的好」。就這個問題,羽生結弦在日前接受採訪時也回答:冰演的時候我也和普魯申科先生以及其它的花滑選手們討論過這個問題。「換冰鞋意味著有可能會導致受傷、變得不能好好跳躍、滑行技術變差,會有這樣的風險,所以我不是很喜歡換冰鞋。「
新賽季2018年公示練習中,羽生結弦的這雙冰鞋,就能看出很多的劃痕和使用痕跡了。但是否意味著他就這一雙鞋呢?並不是的。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選手們日常一般都會選擇多雙冰鞋輪著「養」,在正式比賽時會挑選自己最合腳、最舒服的一雙鞋上場比賽。
所以啊,好不容易養好的一雙鞋,自然是不會輕易換掉啦!而且近年來羽生結弦在訓練和比賽中也經常會穿著鞋套,鞋套也會有效的保護鞋子。
那麼多長時間換一次比較好呢?對此,羽生結弦說,「我自己在跳躍和落冰的時候,不是靠著鞋子的力量而是靠著自身的力量跳躍的類型,所以鞋子的損傷比較小,就覺得不用更換那麼頻繁也可以。「
嗯,這當然也是和個人技術息息相關的。別人不說,就是羽生結弦自己,在小蘑菇青年組時期,冰鞋換得也會更勤一些呢。而且也會有因為跳躍失敗不足留給鞋子累累傷痕的時期。用他自己當年的話說,都是不擅長跳躍的證據呢~
綜合看來,羽生結弦應該是把自己一雙沒怎麼穿過幾次,狀態很新的冰鞋捐出來做公益啦!想著當年還沒有成為GOAT的小朋友心疼買冰鞋的錢,希望如果比賽贏了能得到新冰鞋的獎勵時的期待,再看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最頂級冰鞋、冰刀品牌的代言人,能夠一次此捐出自己心愛的冰鞋做公益的羽生結弦,真的要感慨,時光啊,命運啊,好奇妙。
而今這些冰鞋、冰刀上留下的痕跡,而今也不再是「不擅長跳躍」的證據,而成了他拼盡全力、一生懸命的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