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寶寶擺脫厚重衣物束縛的季節,是寶寶在戶外撒歡奔跑的季節。
但是,夏天又是寶寶皮膚備受考驗的季節。
惱人的蚊子總能抓住一切時機,攻擊寶寶裸露在外的細嫩肌膚,
印下一個個紅紅的印記,讓寶寶癢痛,更讓爸媽心痛。
夏天,家有寶寶的爸媽們,該如何打響防蚊大戰?
寶寶被蚊子叮咬後,又要如何處理?
蚊子為何愛咬寶寶:
有研究認為,出汗多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的胺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
這些物質對蚊子很有吸引力;
而蚊子對此也非常敏感,一旦嗅到這些氣味就會大舉進攻。
寶寶一般比較好動、精力旺盛。
夏天,大量的活動讓寶寶更容易出汗,導致皮膚表面的分泌物增多,
因此,更容易成為蚊子的叮咬對象。
蚊子可引發的疾病:
被蚊子叮咬,有時並不是留下一個奇癢難忍的印跡而已。
蚊子是許多疾病的傳播媒介,在蚊子傳播的疾病中,下面幾項尤為嚴重:
1.登革熱
登革熱病毒在人與蚊子間傳播。感染上登革熱會導致一系列疾病,
登革熱對寶寶尤為危險,如果遭遇一次後又因再次叮咬而被更嚴重的病毒侵犯,將導致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會引起嚴重的內出血、休克和循環衰竭,通常是致命的。
2.瘧疾
蚊子能傳播瘧疾。人感染瘧疾後,可出現發燒、寒戰、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早期可能有類似流感的發作。
這些症狀可在被感染蚊子叮咬後6-8天逐步顯現,也可能在數月後發作。
因此,爸媽最好不要帶寶寶去瘧疾流行的地區旅遊。
3.腦炎
如果不幸被感染了腦炎的蚊子叮咬,2-10天可出現高熱、脖子僵硬、頭痛、無力等症狀,其中腦部水腫是最危險的症狀。
提醒爸媽們:平時經常開窗通風,儘量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不與發病的寶寶接觸。
4.黃熱病
當蚊子叮咬了感染黃熱病的人,再叮咬另一個,就會傳播黃熱病。
其症狀包括發熱、寒戰、頭痛、背痛、噁心、嘔吐,嚴重時可能影響血液、肝和腎。
黃熱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案,只能減輕症狀,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和預防被蚊子叮咬。
寶寶被咬怎麼辦:
1.
寶寶被叮咬後,最普遍的反應就是:癢。
這時,媽媽可將肥皂、小蘇打稀釋後,衝洗叮咬處,並外用綠藥膏、花露水、無極膏等塗洗叮咬處來止癢。
也可塗抹牙膏、仙人掌汁、蘆薈汁等,都能達到消炎、消腫、止癢的目的。
塗抹這些藥物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是否過敏,如果抹上後紅腫得更厲害,就停用。
2.
寶寶被蚊子叮咬後,叮咬部位很癢,寶寶會忍不住去撓。
爸媽要防止寶寶抓撓患處,幫助寶寶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
3.
有時寶寶被蚊子叮咬後,會腫起一個很大的包。
這時爸媽可以用涼水浸溼毛巾,或用毛巾包上冰塊,敷在腫包處。
冷敷不但能幫助消腫,還有止癢的作用。
4.
如果寶寶被蚊子叮咬後,症狀較重或者寶寶情緒煩躁,說明情況嚴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清洗、消毒被叮咬的部位,適量塗抹紅黴素軟膏等外用藥物,並根據需要內服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