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小雪。
小雪,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農曆十月廿六。
進入小雪節氣後,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將明顯降溫,冷空氣活動頻繁,黃河中下遊地區常伴有入冬的第一次降雪。
北方的冷空氣來了是這樣的 ↓↓↓
然而,珠海的冷空氣來了是這樣的↓↓↓
異木棉粉了,稻子熟了。這樣的珠海,你pick了嗎?
根據珠海氣象局發布的消息,目前珠海氣溫正逐步回升,預計未來三天珠海市天氣大致晴好,氣溫也將回升至26℃。
雖然已經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但目前珠海仍未達到氣象學的入秋標準。
新一股冷空氣將在26日前後影響珠海,「入秋」的希望還要寄托在下周,要看新一輪冷空氣能否帶來較明顯降溫。從目前看,
屆時全市大部地區氣溫可至18℃。
雖然天朗氣清,但是久晴無雨的珠海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信號仍在生效中,小夥伴們仍需注意森林防火及家居用火安全。
「小雪入冬天未寒,滋養肺腎防耗傷」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那該如何在「小雪」調養進補呢?
曆書記載:「鬥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由於秦嶺和大巴山對冷空氣南下造成屏障,大大削減了冷空氣在秦嶺以南的強度,南方地區相對仍較暖和,特別是珠三角附近城市目前仍以深秋的乾燥氣候為主,白天最高氣溫可達26℃,而清晨及夜晚溫度偏低,寒意涼風徐徐相送,日夜溫差一般在10℃以上。此時養生調理仍以「秋冬養陰」為主旋律,可適當進補,滋養肺腎,起居勞作切勿過度耗傷。
早臥晚起待日光隨著冬季的腳步走近,自然界陽氣趨於潛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與天地相應,隨著氣溫逐漸下降,人體氣血由外向裡收斂,精、氣、神趨向伏藏,機體新陳代謝變慢。小雪時節,日出時間繼續推遲,日照時間持續變短。此時珠三角地區日出時間推遲到06:45左右,而17:40左右就已經天黑了。
「冬三月,此謂閉藏……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則傷腎」。起居養生亦當順應四時變化而養「藏」,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臥晚起以助陽氣閉藏、精氣充養。
老年人精血易虧,小孩臟腑嬌嫩,均經不起熬夜耗傷,建議早睡,於22:00前上床。年輕人雖氣血充盛,但學習、加班、娛樂、聚會等活動較多,經常晚睡熬夜同樣耗傷精血,損人正氣,易致腎氣虧虛,身體痿弱,為日後各種疾病種下病根,故也建議早睡,儘量於23:00前臥床休息。
冬季本來就是一個靜養藏守的季節,有效的休息當是這個季節調養的重點。這裡建議「晚起」並不等於提倡「賴床」,需以日出時間作為尺度。
素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清晨起床應當及時穿上外套保暖防寒。因為早上氣溫偏低,驟然受到寒冷刺激,會引起機體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溫潤膳食滋肺腎小雪時節在意義上代表著冬季已然來臨,但對於廣東大部分地區,入冬仍言之尚早。然而隨著日照時間變短,地面接收太陽照射的熱量減少,氣候由深秋向冬季的轉變逐漸明顯,清晨及夜晚氣溫明顯偏低,若有涼風冷雨猝然來襲,則寒意更是明顯。同時由於降雨不多,空氣溼度低,整體氣候以涼爽乾燥為主,膳食調養當以溫暖滋潤為要。
熱粥、熱湯等膳食佳餚由於水分充足,湯液中富含各種食材的營養物質,易於消化吸收,一般更符合「秋冬養陰」的養生要求。
平素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之人,或是容易口乾咽燥、口瘡粉刺、大便乾結等肺胃燥熱之人,一般不能耐受過度滋膩或大溫大熱的補品,需要通過溫和平補的食療方式進行調養。
所謂「五穀為養」,可以小米、黑米、糯米、紅豆、黑豆、眉豆、玉米、燕麥等五穀為基礎,取青、紅、黃、白、黑五色與五臟相應,再適當加入紅棗、杞子、桂圓、蓮子等食材靈活搭配製成原料豐富的五穀雜糧粥,是益中氣、潤肺燥、滋脾腎的溫潤食療佳品,最適合秋冬之交胃腸功能偏弱、容易上火等不宜大補的人群。
適當吃「苦」把腎補苦味之品分兩類,一類苦溫,如紅茶、杏仁等,火能生土,因而苦溫之品能溫脾土而具有燥溼健脾之功;一類苦寒,如綠茶、蓮子芯等,能清心與小腸之燥熱、邪火。
冬天陽氣趨於內斂,陽旺於內,平素體格強健或辛辣肉食較多之人,可能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口乾口渴、咽喉腫痛、心胸煩熱、小便黃赤、失眠多夢等內熱上火的症狀,此時可適當飲用綠茶,食用柚子、西柚、慈菇、苦瓜、苦苣、萵筍等食物,有助於清熱瀉火、利尿潤腸。
而素體手足不溫、畏寒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長之人體質偏於虛寒,則不宜過多食用此類苦寒之品,否則容易加重陽氣虛衰。紅茶、杏仁、芥菜、艾葉、白豆蔻、陳皮、遠志等苦溫之品,既能溫脾燥溼又能溫腎堅陰,可於茶飲、食療當中加以搭配。
品音賞樂暢情志隨著氣候向冬季過渡,草木枯黃,景物蕭瑟,萬物活動趨於休止,一些人容易出現悲觀消極、愁悶抑鬱等負性情緒。在現代醫學中,這種現象被稱作「季節性情緒失調症」或「冬季抑鬱症」,事實上並不等同於抑鬱症,但需要引起足夠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排遣消極情緒,以免進一步發展成嚴重的精神心理疾患。
此時適當增加戶外運動,進行日光浴,參加社交或團體娛樂等活動可起到放鬆身體、舒暢情緒的效果。除此以外,還可通過欣賞柔美的音樂過濾情緒雜質,煥發心靈活力。
三灶君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款適合進補的食譜,趕緊查收吧。小雪食療方。
【材料】黑豆、紅豆、眉豆各30克,綠豆20克,小米70克,蓮子20克,百合15克,紅棗3枚。
【製法】黑豆、紅豆、眉豆、綠豆提前浸泡6小時,紅棗去核,蓮子去芯,小米、百合洗淨。把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轉小火,煮至豆類熟爛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氣,滋肺腎,安心神。適合脾腎偏虛、肺陰不足或兼有夜寐欠安之人。
五穀雜糧粥
【材料】石斛6克、麥冬10克、綠茶3克。
【製法】將石斛、麥冬洗淨切碎,與綠茶一起放入杯中,用開水衝泡,蓋上蓋子焗15分鐘即可。
【功效】養陰和胃,醒腦提神。適合平素嗜食辛辣、胃燥陰傷、口乾便秘之人。
石斛麥冬茶
【材料】雞腳4對,瘦肉50克,花生30克,紅棗5枚,生薑3片。
【製法】以上材料洗淨後,雞腳斬開,瘦肉切塊,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湯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小火續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潤燥養陰,補血養顏。適合陰血虧虛、皮膚乾燥之人。
花生紅棗雞腳湯
【材料】塘蝨魚500克,黑豆100克,枸杞15克,陳皮5克,生薑3片。
【製法】塘蝨魚宰殺去鱗、鰓、內臟後洗淨,黑豆提前3小時浸泡,將所有材料一同放入湯煲中,大火煮開,用小火續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滋陰養血。適合脾腎兩虛、陰血不足之人。
黑豆枸杞塘蝨湯
「小雪」伴著即將到來的周末,小夥伴們閒暇之餘也可以多去曬曬「冬日」裡的太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