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適時而食。在某個瞬間,奔波疲倦的你是否幻想過這樣的生活?
李子柒也是一樣。「我的視頻拍的是我在過以及想過的生活,我的理想就是完全過上自己視頻中無憂無慮自給自足的生活。院子裡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每天清晨褲子一穿就奔到地裡摘夠一天要吃的蔬菜水果,再剪一些應季的鮮花插在房間,太陽出來就不出門了!」
14歲輟學闖蕩社會,29歲成為全球超級IP,李子柒的神話還在繼續。
2020年4月29日,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成為歷史上首個訂閱破千萬的YouTube中文創作者,全網粉絲破億。至此,李子柒的合作夥伴微念科技為其資方帶來的回報堪稱豐厚。
近期,投中網獨家對話李子柒身邊親友、微念科技及微念科技A輪領投方華映資本,試圖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視頻創作者」李子柒及資本對於「超級IP」李子柒的助推力及想像空間。
李子柒曾說,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同,自己從沒有考慮過所謂「內容生產者」應該產出什麼樣的內容吸引觀眾。
但是,資本對於下一代爆紅IP的期待,卻已呼之欲出。
維繫生計的偶然嘗試
視頻中優雅淡然的李子柒是個「苦孩子」。
「她爸爸媽媽走得早,奶奶爺爺帶著養,後來爺爺也走了。這個娃就自己上山挖各種草藥,拿到我們這收中草藥的攤上賣,給各家掙學費,一塊兩塊的掙,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但那時我們每家條件都不是很好,只能是看到她上來挖藥就給她吃口飯。」李子柒親戚回憶稱。
14歲,李子柒外出打工,維持她和奶奶的生活。做過服務員,當過洗碗工,在李子柒最艱難的時候,她連續兩個月啃饅頭,睡公園椅子。
22歲,因為奶奶的一場病,李子柒放棄漂泊的生活,回到了奶奶身邊。生活還是要繼續,李子柒開始以經營淘寶店為生,但經營狀況並不理想。
正在玩短視頻的表弟,決定拉上「能幹」的表姐試一試。「她那時候從外地回來有開個淘寶店維持她和她婆婆(奶奶)的生計,後來我在耍短視頻平臺,有了些粉絲。所以我喊她要不要試一下,她那麼能幹,啥都會做,結果她就開始拍了嘛。」李子柒表弟告訴投中網。
2016年,李子柒第一次正式拍攝視頻,主題為「桃花酒」。
「因為那個時候剛好桃花盛開,所以就地取材選擇這個主題。」李子柒在回答媒體關於如何選擇拍攝內容時稱,「一般情況下決定要拍視頻的時候也是剛好身邊有這些素材。畢竟這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我了解這裡什麼時候、哪個地方是最美的,快速確定素材後就可以開拍。」
李子柒的拍攝從無腳本,只是手機上會簡單記錄一些拍攝信息。
於是,點點素材、幾個想法、一部手機,「現象級博主」李子柒的第一則視頻宣布開拍。2016年3月,「桃花酒」視頻發布,「畫質不清晰」成為了一大槽點。
之後,李子柒好友「密碼大叔」建議換一個單反來拍。從那時起,單反、三腳架才第一次被列入這個「視頻製作者」的購買清單之中。
「剛開始拍攝真的什麼都不懂。」李子柒在微博上坦言,「一個人拍攝,過程可以說是蠻艱難的,設備、拍攝技術、剪輯、畫質的問題都要一點點解決,時間長了視頻的質量才好了起來。」
2017年5月,李子柒一個人做內容的第16個月,除了身體上的疲倦,她還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包括粉絲強行闖進家門推倒奶奶導致奶奶臥床半個多月的事情以及網上各種聲音,她一度發布了停更聲明。
她提到,她真心誠意把視頻創作當作一份事業。
「我雖不過是凡塵粒子,可就是這樣小小的一粒凡塵,也想在有限的生命力儘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我那個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通過我的視頻愛上中國美食愛上中國的遠大理想能實現的話,那更會讓我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白活。」
這一次,她組建了三人的內容團隊,內容依舊是自己主導,剪輯也是自己剪輯。但是這一次,就不需要她再來來回回自己去按相機開關了。
「柒姐自己腦子裡有畫面,沒有腳本,所以拍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有時候是視頻出來了,我們才明白當時她為什麼要那樣拍。」李子柒的攝影師告訴投中網。
資本入局的超級IP
有了團隊以後,李子柒的視頻更新穩定下來:她開始接觸電腦剪輯,視頻質量也在提升。
隨著超百則視頻的發布,「李子柒現象」在全球蔓延。
2017年8月,微念科技開始引入資本:華映資本入局,並成為微念科技A輪領投方。
「華映投資微念時,融資計劃書上的子柒只有70萬粉絲。」微念科技創始人劉大雄告訴投中網。但是,在投資人看來,這是個特別的團隊。
「首先是因為品類稀缺,當時市面上缺少這樣垂直的東方田園題材的精品內容。」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其次,彼時MCN的變現路徑大都是傳統的帶貨模式,微念科技突破同質化的窠臼,從一開始就認可品牌本身的價值,選擇了一條『看上去更難』的路,這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國民IP的長久生命力。」
於是,在看過50餘家MCN後,華映資本項目負責人追上劉大雄回杭州的高鐵,當天便確認了投資意向。
資本的嗅覺在被印證,微念科技的影響力在行業內凸顯。
2018年8月,李子柒品牌成立。「柒姐作為品牌創始人,除了拍視頻以外還需要抽出一部分精力參與到品牌工作裡。在品牌發展的不同階段裡,柒姐會提出她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包括品牌合作、產品聯名等。」微念科技告訴投中網。
尤其在產品研發方面,李子柒對產品要求頗高,對於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甚至是我們完全不會想到的創新點,我們就會嘗試去實現她的想法。除此以外,一個產品的口味打樣二十次、三十次,都是常有的事。每一次打樣柒姐都會我們非常細緻的試吃反饋。」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微念科技表示,「在這一點上,公司和柒姐的觀點都是一致的。柒姐擅長內容創作,內容是柒姐自己來主導、把控,公司負責推廣,不幹預創作。」
2019年12月6日,話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7.5億;2020年1月10日,李子柒再度在微博引起熱議,討論焦點是「李子柒方否認收入1.68億」。
2020年1月,李子柒YouTube粉絲超800萬,與CNN相當,遠超過BBC、Fox News等媒體。
2020年4月29日,李子柒YouTube粉絲破千萬,成為歷史上首個訂閱破千萬的YouTube中文創作者,全網粉絲破億。「這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出圈實力,在世界最主流的平臺上收穫了大眾『用腳投票』的認可。」華映資本對投中網表示。
然而,作為當下爆紅全網的「超級IP」,李子柒註冊YouTube卻引來了國內的一些爭議。投中網向微念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詢問了事情原委。
該工作人員表示,起初李子柒並未有海外分發視頻的規劃,但隨著視頻被盜用、被私自搬運到海外平臺,甚至出現有人篡改她的國籍、冒充本人的情況,她的想法逐漸改變。
「有了正式的帳號和視頻,才可以去投訴盜版的帳號以及視頻。」該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當時,李子柒針對此事專門發過視頻澄清自己是中國人,同時正式委託一個有資質的海外運營商來進行視頻分發。
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子柒在YouTube發布視頻後,得到了國外網友的支持。儘管李子柒視頻並沒有配任何英文字幕,但觀看過其視頻的網友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訴說著對這個中國女孩的喜愛,以及對中國的嚮往。
「人生的種種經歷都是一種機緣,冥冥指引你走這條路。」李子柒在微博中寫道。
疫情催化的溢價爭議
疫情期間,李子柒再上熱搜。
螺螄粉製作視頻僅外網播放5500萬+,全網播放1.5億+。在李子柒帶動下,「外國人尋螺螄粉代購」掀起了全球美食界的又一波浪潮。
微念科技相關工作人員卻感慨「太難了」。
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調研時,我們和柒姐匯總了100多家柳州螺螄粉店,篩選出23家店鋪,從早上7點吃到晚上12點多,分別從口味、粉質、辣度、湯底、酸筍脆度與酸度等8個維度測評。2天調研結束,吃完23家店鋪,本子記了一疊,打車打了153.7公裡。」
2020年1月,李子柒柳州螺螄粉銷售異常火爆(月銷超500萬袋,1月類目排名第一)。
由於和李子柒品牌合作,原來籍籍無名的供應商一躍成為當地第一大螺螄粉供應商,巨大的訂單量反向要求整個產業供應鏈升級來滿足訂單量需求。
「螺獅粉的銷售火爆不僅使廠商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螺螄粉供應鏈上下遊產業發展也被帶動——米粉製作廠商、螺螄養殖戶等,皆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微念科技表示。
華映資本同樣看到,業內的馬太效應在加速凸顯。「長久來看,頭部品牌上升、尾部品牌下沉、中間品牌萎縮的三級分化將形成,頭部品牌將獲得優質的點位撿漏機會和空缺市場。」
然而,「品牌溢價嚴重」的質疑隨之而來。
對此,微念科技相關工作人員對投中網回應稱,「這個在去年回應年收入問題的時候提到過,提出質疑的作者混淆視聽,一個是拿我們的標價來算,另一個是拿我們多瓶裝的價格來算。其次,我們的大部分產品價格都在市場的中等價格範圍內,部分產品價格高偏高也是由於選材標準更高導致的。」
該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李子柒品牌一向更注重產品的性價比,而非絕對價格。「在這個價格範圍裡,我們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品質。就像不會有人拿西湖龍井跟不知名的茶葉對比價格,時間會證明一切。」
優質MCN沒有天花板
面對質疑,李子柒向來不喜歡辯駁。
「你覺得有用嗎?」在新浪《微訪談》提及為何不回應質疑時,李子柒略顯無奈,「其實很早以前我就有說過,我的視頻早期是MCN機構給的推廣資源,然後內容是我自己做,我甚至當時還特別傻的放了很多那種來來回回跑著按開關鍵的原素材。」
但是,「他們會完全忽略這個事情,就開始說,哎,你把你這麼辛苦做的東西放出來,是不是想要賣慘,立人設什麼的。」
漸漸,她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既然爭議不可避免,「選對同路人」便成為了李子柒的一大要義。
李子柒從前談到,之所以牽手微念科技,是因為這個機構理解和包容她,願意給她更多時間一起成長,陪她一起婉拒大幾千萬的廣告,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尋找邊界和拓展邊界,是一個貫穿始終的命題。」季薇告訴投中網,「這和微念對於李子柒品牌的探索與堅持是一脈相承的,也是華映在投資微念後並沒有急功近利的主觀原因。」
對於李子柒來說,接廣告顯然是最快最簡單的變現之路,但她和微念科技的目標遠不止於此。
「如果只是靠流量轉化電商或是純接植入廣告,商業天花板很低。」在微念科技創始人劉大雄看來,內容生產者的商業探索應主要圍繞消費品牌孵化。
正如季薇認為,依靠內容孵化出消費品牌,是MCN機構真正突破天花板的路徑之一。
劉大雄透露稱,微念科技的未來願景是全球化的東方新消費品牌集團,將繼續抓住「前端流量」及「後端供應鏈」兩條主線:一方面,繼續通過孵化、籤約、資源置換的方式布局涵蓋頭部至中腰部的KOL矩陣;另一方面,在提供優質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供應鏈端的產品和品牌矩陣。
「MCN要具備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如創造和維護獨特IP的能力,圍繞平臺構建私域流量的能力,圍繞IP的多元化變現能力,以及圍繞變現打造產業鏈的能力。」華映資本對投中網表示,「這樣才能拉長KOL的生命周期,保證不斷有好的內容產出,保持一定影響力並進行流量轉化。」
具有長久生命力的IP才可為品牌帶來更長的生命周期和增長空間,而品牌的本質是注意力和心智的競爭:成功的消費新品牌都同時具備了品類機會,以及渠道和媒介的歷史級機遇。
在媒介側,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從過去在百度、電商平臺等的帶目的搜索,到千人千面的大數據推薦,再到今天的邊逛邊買、瀏覽種草,購買行為逐漸內容化、娛樂化、社交化。「內容和消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且在消費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技術加持下,內容成為品牌加強認知和提升粘性的有利方式。」季薇分析稱。
李子柒爆紅背後,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經過短視頻等新形式的包裝,越來越被大眾認可和喜愛,並通過購買形成閉環。
「我們不覺得資本就一定急功近利,不覺得資本邏輯就應當冷酷。」華映資本對投中網表示,「我們在意的是真正做好內容、講好品牌故事,突破MCN的天花板。」
來源: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