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年3月14日,創建記憶雜貨鋪以來,我們不斷收集著同學們寫的記憶卡片以及實體物品。本以為隨著自己的畢業,記憶雜貨鋪將會隨之淡出大家的視線。但種種原因,我又回到了西大,並重新拾起了它。如同承諾過的:不管鋪子能做多久,我一定會寄出最後一份記憶。
在此,感謝諸位對記憶雜貨鋪的信任,將您寶貴的記憶儲存在這裡。
此後記憶雜貨鋪收到的物品,都將在這裡展出,這些物品的背後,都藏著令人心碎的,遺憾的或是釋然的故事。這是一個線上展覽,也是今後做平臺的第一步。
這是三年前的春天了。
因為不甘於平庸,所以想促使自己不斷去做一些未曾嘗試過的事情,蹦極,騎行川藏線,還有,這第一次的全馬。從小在農村,跑步就是我們的主要娛樂,小夥伴們分成兩隊,圍著操場跑道你追我趕,這單調的遊戲現在想起來還會覺得十分有趣。
剛上大學時,因為哥哥即將外出工作,只剩母親孤身在家,我來到西大求學頗有一種離鄉背井背水一戰的濃烈情緒,夜跑成了我舒緩壓力的最好方式,漸漸就成了一種習慣。但42.195km的距離,105圈標準跑道的軌跡,不禁令我望而生畏。但我深知自己又必須去克服它。正如自己必須去克服父親早逝的悲痛,克服自己天賦平平的局限,克服那種在困難面前「算了吧」的看似佛系實則怯懦的退縮。
在數萬名參賽者的歡呼聲和吶喊聲中,我們出發了。
重慶三月的晴朗天氣讓人心情格外舒暢,春風吹拂著每一名洋溢著自由與活力的跑者,所有的思緒都被放空了。但奔跑逐漸禁錮了我的雙腳,在後半程,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這種感覺像極了騎行時綿綿無期的上坡路,和蹦極時被推到懸崖邊的心驚膽戰。然而兩旁的志願者一直為我們遞水、加油,身邊的小夥伴們依然並肩向前,正如在我成長的路上,那麼多的親人、朋友、老師,給過我那麼多的陪伴和扶持。
我是幸運的。從我身上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固然沉重但可愛。噴上藥酒,我繼續邁開步子,因為終點線已在前方等著我。
1996年春,不知道什麼喜事讓父親有拍這張合照的想法。
當時的我只有一歲多,穿著兩樣子布鞋,手裡拿著一朵剛才從院裡牡丹樹上摘的花,三姐戴著紅領巾,應該剛放午學吧,四姐也從她的新家跑來(四姐3歲多的時候送給我二爸家了),哥哥穿著一雙五姐穿過的紅鞋,此時的大姐已經出嫁敦煌(以後16年她們家都沒讓她回來過),六姐也已送給姨姨家,後來這張照片流落於幾個姐姐的相冊裡,14年因去重慶讀書,就偷偷從二姐的相冊裡帶走。
家裡的合照只有這麼一張,父親也沒那份錢閒花在這上面,畢竟讓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吃飽才是他考慮的,一輩子跟莊稼打交道,家裡有一點錢都用在我們幾個的讀書上,由於鄉村教育的落後與不重視,幾個姐姐和哥哥都沒有考上高中,二姐初中畢業就帶三姐去鄭州打工,哥哥還花錢上了一個當地的技校,可能最幸運的是我吧,初二的時候被二姐帶走,從村裡轉到市裡讀初中,後面也一直通過努力,考上了大學,圓了我們家的夢。
多年以來,總拿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比較,覺得父母給予的太少,總抱怨父母,但卻沒有和幾個姐姐和哥哥比較,或許我是一個幸運兒。
2016年10月,一次意外的機會使得我堅定了回老家重慶上高三的決心,從石家莊到重慶兩千多公裡的距離,對於我自己而言也是第一次獨自遠行。
對於長年在北方生活的我,自我活動也就是石家莊市區內或者北京,那是還未滿十八歲的我踏上了自己一個人的求學之路,自己辦了轉學手續,看著同學們還在努力的緊張複習,簡略的告別,便匆匆來到一個陌生的學校,一個人面對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環境,還有高考的壓力、知識的磨合、父母不在身邊等,卻在生日之際收到了原來班級同學寄來的信。欣喜的打開,每個人都是對我的想念和鼓勵,給我在當時環境下一份安穩的心。
就這樣,我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後便回到北方。再相聚,我們都是已經圓夢的孩子,我的感激之情由心而生,這也是我的一份珍貴的回憶。現在近三年了,時間匆匆,不變的是那份同學情。
喜歡寫信的女孩遇上另一個男生,會產生什麼故事?
一切開始都是美好的。
42張車票,843km,18-21歲的青春,13小時的硬座,來回的奔波,仿佛離幸福不遠。那麼固執的認定一個人,曾經商量要把車票掛滿一面牆,說好畢業就不異地了。大概是逃不過異地的考驗,選擇那個艱難的答案,那個破碎的肯定。
信任就是一張紙,揉皺了再怎麼展開都有痕跡。時隔一年看到這些,手仍然是不可控制的顫抖,大概也只是鼻子酸酸的。看懂了他的話,但再來一次結局依舊如此。
could u tell me what's lost and found in my life?
2019年4月的某一天,群裡滿屏的祝她一路走好看得我淚如雨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離去般的五味雜陳,不知該如何說。
「幸得識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願她依然愛笑,依然美麗,願她所有的牽掛都平安幸福。這是在學校讀書時她送給學生們的聖誕禮物,此後的所有考試,它都默默地陪伴著她,就像她最敬愛的輔導員一樣。
被摔了不知多少次,筆尾也不知掉了然後拿強力膠粘上過多少次,終於這次是這的掉沒了。它陪了我兩年,是陪了我兩年的同桌借我的,一借就是兩年,畢業時終於他說,送我了。嗯,謝謝陪伴啊。
時間一點一點轉呀轉,它不回頭,對面的你,過的還好嗎!(希望你和你的小女友長長久久鴨嘻嘻)藍黑的墨水,順滑的筆尖、厚實的筆身,總讓人回想起那段時間,想起那時候的緊張的課程,好多好多的試卷,單純地心裡只有學習,還有我對面同樣在奮鬥的你。無數個日夜呀....總是會淡淡的想起。
過去的日子我很感激,希望我們也都能有自己所喜歡的未來。
這是男朋友第一次做的手工禮物,和男朋友在一起四年半,我們高中三年同班同學,也經歷了一年半的異地戀。從重慶到武漢中的路程遙遠,異地戀也真的超級辛苦,但是他總是會給我許多小驚喜。
這是一位老師對學生的辛勤的付出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
記得從大二開始跟吳老師讀書,或周日、田家炳;或周五、說乎齋。兩年一直在這兩個地點切換,經歷了春夏秋冬,走過晴雨風霜,任路旁銀杏黃綠交替,不覺感慨時間過得真快,書中的筆記記錄老師講的待人接物處事的道理,記錄了老師的學習讀書的方法,記錄了個人的心得啟發,現在看來都是那麼的難看。
雖然兩年來不斷地努力,但離老師的要求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幸好還有研究生的時光繼續學習完善自己,努力達到老師的要求,因此選此書來感謝我的導師吳老師,請允許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大概是從初一開始嘗試寫詩,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經常是課外寫,課上也寫,中學時代亂七八糟寫下的那一摞稿紙,現在還堆在家裡,也沒有打理過。
上大學後這個愛好依然沒有減弱,有所想所感,就趕緊寫下來,就像是一個偷靈感的蜜的偷蜜賊,一有機會就迫不及待的偷嘗一點,生怕下一秒靈感就扇動翅膀飛走了。
作案工具也從中學時代藏在課桌抽屜裡的稿紙和筆記本變成了手機Word。每回Word寫得太長,就會新建一個,四年來存下五六個文檔。不過也沒打算從事詩歌事業,無非抒懷遣興,可以說是寫著玩玩,又寫得不好,還懶,所以雖然頗有幾個朋友建議我把自己寫的編一個集子,但我一直沒有這個意思。
我有時想,倘若我三生有幸,最後竟能寫出那麼幾首還不錯的作品,那麼在晚年,我回首往事,會編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贈給幾位親朋和好友,以為念想。幾百年後,若有人偶爾發現,以前還有過這樣一個有趣的靈魂——就像陶淵明,那就是極好的了。這當然不能說是詩人最好的命運,卻不乏是一種有詩意的命運。
但前幾天與新詩研究所一位同是今年畢業的學姐吃飯,臨別相送,各自談起前程舊事,無限感慨。與學姐是在之前一次新詩所餘暘老師的講座上偶然認識的。
作為學計算機的理工狗,上大學來,經常有點遺憾沒能去學文學。後來去聽餘暘老師的講座,很受啟發,就想去新詩所蹭課,但因為課多加上懶,也沒去成。不過卻因此認識了幾位新詩所的學姐學長。
上次與學姐吃飯,突然就想畢業前把自己寫得亂七八糟的東西遴選整理一下,挑選幾首自以為還行的小詩,敬請學姐惠存和指正,當然算不得什麼禮物了。所以也在封面上印下「惠存」二字,算是名字吧。
我以為我的心很平靜,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的多情,在就要離開的時候,回憶自己的大學,發現滿是遺憾。而我就要離開這地方,今後也許再不回來,幾年之後,不知自己會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怎樣的心情,收到這份記憶。
大學四年,有許多個珍貴的回憶,但考研歷程卻是一段令我動容的徵程,從下決心考研到與導師見面籤約,一路上許多親友的鼓勵和幫助深深印在心中。
這份資料是我考前一天在教室裡整理的,喜歡那種靜心專注的感覺,希望自己在以後也能潛心專注,不驕不躁。
2017年2月,我選擇前往新疆奎屯市的一所中學實習,4個月的生活讓我這個南方姑娘對新疆和這裡的學生有了深深的感觸,一張課表和大寶送給我的信,是新疆給我的送別禮物。
我知道您要離開我們了,我不知道跟您說什麼,你沒有來之前是盧老師叫教我們的,後來您來教我們了,我剛開始不太喜歡您,但是後面跟您接觸中,我發現您很好,而且發現您很活潑、可愛,尤其是上次跳舞的時候,感覺您很像一個小孩子,我們相處的快一點了,時間過的好快呀!跟您相處了那麼久了,我學到了很多,我真的很捨不得您,我希望您在以後的日子裡能一帆風順、順順利利,謝謝您,為我們做的一切事,老師,對了,我特別謝謝您,您上次給我教了「胰」字,我才沒有在考試上寫錯,如果,沒有您的細心教導,我生物就不一定進步,在我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好好學生物,謝謝老師,希望您不要忘記我!
——奴爾依許瓦克
一個帶有藍色圖案的玻璃杯,一個留存回憶的杯子,記憶了我高中最後的那段時光。
雖然我已經不記得是高中什麼時候買的了,但是有一點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時的我,自從有了它以後,原先不愛喝水的習慣也慢慢在改善了。說實話,我很感謝它,感謝它讓我賞心悅目,感謝它給我補充了很多的水分,感謝它陪我走完高三的那一段青蔥歲月。我想,如果沒有它的話,我的高中生活應該會缺失些什麼吧……因為對我來說,它已經不再是杯子這件物品了,它被賦予了別樣的蘊涵。
現在的它,外表早已褪去了當初的美麗,陳舊、斑駁,破損、灰塵,都成了它如今的模樣。然而,在我的心裡,它依然是最美的,是我至今為止最喜愛的一個杯子。
你在或不在,我就在這裡,在你的心裡,在我的腦海裡,從不曾離去……
從大一就帶過來的藿香正氣液,走之前媽媽特意去買的,怕軍訓的時候中暑,因為重慶這邊的確太熱了。可能因為身體還好吧,一直沒用上,一年一年前,偶然間發現已經過期了,卻沒有捨得扔掉,或許這裡面包含著母親那平凡而細微的愛吧。即將畢業了,這一次又離家更遠了,去了比重慶更遠的地方工作,在外漂泊,更想家了。這盒藿香正氣液就讓它留在這吧!
2018年國家把免費師範生政策改為公費師範生,協議有效期也從十年改為六年,於是這張「十年賣身契」成了舊物。
之所以叫賣身契,是因為它意味著幾年大好青春又要葬送故鄉,它代表著你沒有選擇的自由,那是對一眼望得到頭的人生恐懼。剛進入大學半年我就動搖了—我不想回去,我要違約!比起與父母的爭論,與自己的鬥爭才是最艱難的,我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錯過退免機會的懊悔,轉專業失敗之後的嚎啕大哭,無數個深夜我在思考著這張「賣身契」對我的價值。
可當走過大學生活的兩年時光,我發現自己不該違背初心,選好一條路就該篤定走下去,左顧右盼是走不好的。
我愛上了老師,愛上了歷史,每次聽完歷史教育的課就像洗禮一般,對這個職業懷著高尚的敬畏。其實那些猶豫不決是一個年輕的心對世界的浮躁不安,原來我是愛教師的!
協議從十年改為六年,如今對我已經沒有多大變化,因為我想在這個崗位上做一輩子,教書育人、立德立言。
第一場馬拉松比賽的獎牌,雖然只是半馬。但是留下了我的汗水。
2017年開始減肥,減肥四個月瘦了10多公斤,也跑了很多路,從原來的1公裡不到就喘到,每天十公裡都能堅持,再到後來半馬成功。自己還是很感動的!現在在準備全馬的路上了!加油,也祝我減肥能最終成功!
這是一本自己在大學裡製作的一本書,西瓜不是瓜是本人的微信名,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因為我認為世間許多事情都是不確定的,西瓜不一定是瓜,但普遍思想認為西瓜就是瓜,和我們一樣,我們需要自我認識且努力,說不定會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這是我高中用的手機,雖然他現在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但他還是陪我走過了這三年的風雨。高一的時候他屏幕已碎的不成樣子,我修好之後,它已經不靈敏了。
高三,也到了2017年1月,它徹底失靈,除了我再也沒有人能操控它,即便它現在可能一百塊都不如,我也不會 放棄它,它承載的是我目前為止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有我高一給我的教訓,高二時的平淡和高三的珍貴,那群難忘的人,那三個重要的人和那一個特別的人。
你,是否記得
我凝視你的理由?
因為你帶給我的陪伴、溫暖、與感動。
你,是否記得
我守護你的理由?
因為我想給你我的陪伴、溫暖和感動。
——給在小孔遇見的所有人和事
開學之後加入學院的孔儒社工協會,大一做幹事,大二做部長,是心態和角色的變化,也是個人的成長。非常珍視這一段歲月,以此一物,作為珍藏。
這兩年半年換一個地方,搬來搬去,一直以來帶著的實物只有筆記本。帶著的原因也是因為一直要整理,已經寫了五六個本子了。
我有積累每天詩詞的習慣,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會記錄。一些想法,工作安排和閱讀的摘抄都會記在這個本子上,包括一些帳號密碼,想法也會寫下來。這就是個記憶雜貨鋪。
我和本子的故事特別隨性,本子不是日記,不是手帳,它只是我的回憶,我多年後找回當時自己的線索。同時,本子也幫我勵志,幫我推演未來,提醒我該辦的事情。到目前為止,我一學期基本會寫完兩個本子。
希望各位也能從本子中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加油!
這件衣服是2016年10月6日國足在參加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坐鎮西安的助威服,當晚國足0-1負敘利亞,這對於全國球迷來說都是一個打擊,因為我們的對手還是一支國家都不太平的球隊。
我為敘利亞的精神而鼓掌,但更為我的國家隊而感到悲傷、惋惜,如果我想,下一屆世界盃,2022年,中國隊也要去卡達,不是2022年之前,剛剛好是在2022年11月-12月,我一直充滿希望!
男朋友還在西大的時候每天為我折一朵紙玫瑰 ,我和他在一起之前知道即將異國,還是選擇了在一起。沒有因為會痛苦或者沒結果就放棄開始,花裡有他每天的碎碎念,我捨不得拆開,因為我折不回去。
我想他,我愛他。
這兩條綬帶是上海總決賽時候的接力帶,比賽結束後,每個人都有一塊獎牌,而這兩塊獎牌我們特意刻上了西南大學長跑協會。
今年六月我就要畢業了,最近老在收拾東西,看到它們,萬般思緒又湧上心頭。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獨行者,喜歡一個人跑步,曾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因為不知為何奔跑而流淚,也在越野的山間因為前路漫漫而流淚,孤獨得就像長跑這項運動。後來,在朋友們的支持下成立了西南大學長跑協會,還組建飛行國度。大家一起訓練,一起參加高百接力,在這樣的氛圍裡真的很開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一篇當堂作文中寫到做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 十年後的今天我踏上歸程去實現當初金燦燦的綠色沙鄉夢想,未來十年的今天期許與陶行知先生紀念館路上有緣的石頭再相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之約,不見不散!
凌晨6點,綿綿細雨斷斷續續中浸潤著這個城市,北方的小城,獨處的我,剛剛熬夜看完NBA球賽,行走在上班的路途中,雨水不斷滴落在抬起的臉龐上、清涼,心緒開始蔓延,再次回憶起以前,無比想念。
那是2018年6月份前的大學生活,生活那麼近也變得那麼遠,一有空,早起6點半,前往射藝場,聽著悅耳的鳥叫聲,開始一天的習射、一把弓、一個靶、一個我、四支箭、在西南大學射藝場度過了好多個清晨和夜晚,射藝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也告別了很多人。
不過在師父的教導下自己堅持了下來,天資雖然愚鈍,但好在有些堅韌。射藝路上也遇到很多困難,前期光動作就練了三個月,期間臉、胳膊被弓弦打的青一塊,紫一塊。後期修心難度最大,遇到嚴厲的師父,遇到一起練箭的小夥伴,遇到最美的西南大學射藝場。
道義兼修,德禮並重,文武雙全,身心一統!這是人生的格言,亦是一生的印記!
教室裡的高考倒計時牌飛速遞減,他在時間的沙漏中意外停留,得到一本《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他在緊張的五月憧憬著未來,甘之如飴地暢享書中描述的世界。時隔四年,當他再次帶著當年的目光回望往昔,這本書亦於他的生活中熠熠生輝。他就是來自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部的黃宇,寄存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改變了他的四年,在最迷茫的時候指引他,在困惑之河中作他的溯航燈,它是他黃金四年的第一位老師。
16年學校校慶之時,來自1944-1950級校友聯名給校友會寫的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平凡人的付出才成就了整個系統的成就普通人,關注平凡人,改變歷史的是名人,偉人,但推動歷史進步的更多是平凡人」,希望與你共勉。
記憶雜貨鋪長期徵集實體物品,寄存一段記憶,不被時間和生活湮沒。
如果你想寄存物品,成為「入鋪人」,請按照以下入館流程:
1.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儲存信息表」。
2. 我們會儘快聯繫您,並拿取物品與故事。
3. 物品與故事將會在此公眾號上分享與儲存。
轉發並附上你想說的話,截圖發送至公眾號
抽取213名讀者,贈送一年的慢遞信
編輯:蘇聰文等25名物品存儲者
攝影:張渝
排版:姜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