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華燈初上。夜幕下的江南水巷,燈影搖曳;金雞湖畔,交響樂團和芭蕾舞團玩起「混搭」表演;千年古鎮,青年手作人迸發創意火花,刺繡、緙絲、核雕等中國傳統技藝在夜色下散發時尚光彩。
這兒有喧囂的集市,有絢麗的聲光秀;這兒有太湖碧螺春,有松鼠桂魚,有七彩霓裳和璀璨燈火;這兒是地處長三角都市圈核心、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的「不夜城」蘇州……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造成巨大衝擊,蘇州加快推動夜經濟發展,顯示出復工增產、消費回補的蓬勃動力。
蘇州的夜晚,散發出生活的味道。
始建於宋代、因古寺玄妙觀得名的觀前街,在夜幕中呈現迷人面孔。街上的老字號仁昌順糕點鋪,人氣又旺了起來。67歲的「老蘇州」顧招娣說,晚飯後沿古巷散步,順便來上半斤定勝糕、襪底酥,滿滿的兒時記憶。
從蘇式生煎饅頭、蟹殼黃,到棗泥拉糕、桂花雞頭米,船行古運河,茶香繞指尖……蘇州連鎖小吃店鑫震源推出的古運河「臻膳夜遊」亮相以來,吸引市民、遊客捷足先登。
「眼中有風景,耳畔有評彈,披著月色,在船上品嘗新鮮出爐的蘇式生煎饅頭還是頭一次。」一位寧波遊客體驗後,連稱「有新意」。
據鑫震源掌門人林波告訴記者,「臻膳夜遊」自4月底啟動以來,生意越做越好,夜經濟為餐飲業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中國知名的開放之城,借鑑、融合國外先進經驗而成的新元素、新點子、新創意,讓蘇州夜經濟推陳出新。
「不僅局限在酒吧、餐飲等單一娛樂消費為代表的傳統領域,更日益拓展到藝術、文化、演藝等更多領域,使生活與藝術的魅力在『夜姑蘇』模式助推下更奪目。」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說,以「夜巴黎」模式著稱的法國夜經濟,給予蘇州啟示和思考。
蘇州被譽為「園林之城」,市內諸多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的私家園林,是這座城市享譽全球的名片,拙政園、留園等古典園林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眼下,2000多歲的蘇州園林在夜經濟拉動下,散發濃鬱的人文氣息。踏著青磚石板,走進蘇州園林滄浪亭,實景版崑曲《浮生六記》在夜晚上演。「綠水繞園外,儂音入古宅。」觀看演出的上海遊客許遲告訴記者,古老的愛情故事在月色下多了繾綣味道。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曾說過,「僅僅鼓勵消費無益於商業,因為困難不在於刺激消費的欲望,而是供給消費的手段。」
蘇州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景點布局經營與文化產業創新,通過延長營業時間、增加劇場夜間演出場次、博物館夜遊、延長地鐵運營時間等方式推動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夜經濟。
「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便是案例之一。蘇州設立專項資金池,探索線下購物退貨政府先行支付制度,為民眾放心消費提供保障。
在蘇州高新區獅山天街,市民李女士僅花3分鐘,就將購買的童裝退給商戶。「免了口舌之爭,少了後顧之憂,消費更舒心。」李女士說。
統計顯示,「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啟動1個多月來,蘇州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商戶超過9000家。其中,在大型商業體(商場)與商家直接溝通完成退貨的達2100多起,涉及金額超過170萬元。
夜間文旅生態持續優化,夜間消費環境逐漸提升,拉動蘇州夜經濟加快甦醒。
繁華姑蘇文創品牌負責人趙妍說,平時晚上10點鐘幾乎沒什麼人,夜經濟啟動後,10點成了一個高峰期,銷售情況得到改善和提高。
蘇州人民商場總經理助理謝雄飛表示,夜經濟為商圈帶來人流,為商家帶來商機。節假日期間,夜間消費佔比從以前的20%提高到30%。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蘇州等中國不少城市的夜經濟由早期的燈光夜市轉變為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在內的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
專家認為,隨著5G、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與跨界融合,中國將在場景、內容、功能、業態等方面呈現更多的「東方不夜城」。(記者劉巍巍、陳聖煒)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夜幕下的江南水巷,燈影搖曳;金雞湖畔,交響樂團和芭蕾舞團玩起「混搭」表演;千年古鎮,青年手作人迸發創意火花,刺繡、緙絲、核雕等中國傳統技藝在夜色下散發時尚光彩。
這兒有喧囂的集市,有絢麗的聲光秀;這兒有太湖碧螺春,有松鼠桂魚,有七彩霓裳和璀璨燈火;這兒是地處長三角都市圈核心、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的「不夜城」蘇州……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造成巨大衝擊,蘇州加快推動夜經濟發展,顯示出復工增產、消費回補的蓬勃動力。
蘇州的夜晚,散發出生活的味道。
始建於宋代、因古寺玄妙觀得名的觀前街,在夜幕中呈現迷人面孔。街上的老字號仁昌順糕點鋪,人氣又旺了起來。67歲的「老蘇州」顧招娣說,晚飯後沿古巷散步,順便來上半斤定勝糕、襪底酥,滿滿的兒時記憶。
從蘇式生煎饅頭、蟹殼黃,到棗泥拉糕、桂花雞頭米,船行古運河,茶香繞指尖……蘇州連鎖小吃店鑫震源推出的古運河「臻膳夜遊」亮相以來,吸引市民、遊客捷足先登。
「眼中有風景,耳畔有評彈,披著月色,在船上品嘗新鮮出爐的蘇式生煎饅頭還是頭一次。」一位寧波遊客體驗後,連稱「有新意」。
據鑫震源掌門人林波告訴記者,「臻膳夜遊」自4月底啟動以來,生意越做越好,夜經濟為餐飲業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中國知名的開放之城,借鑑、融合國外先進經驗而成的新元素、新點子、新創意,讓蘇州夜經濟推陳出新。
「不僅局限在酒吧、餐飲等單一娛樂消費為代表的傳統領域,更日益拓展到藝術、文化、演藝等更多領域,使生活與藝術的魅力在『夜姑蘇』模式助推下更奪目。」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說,以「夜巴黎」模式著稱的法國夜經濟,給予蘇州啟示和思考。
蘇州被譽為「園林之城」,市內諸多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的私家園林,是這座城市享譽全球的名片,拙政園、留園等古典園林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眼下,2000多歲的蘇州園林在夜經濟拉動下,散發濃鬱的人文氣息。踏著青磚石板,走進蘇州園林滄浪亭,實景版崑曲《浮生六記》在夜晚上演。「綠水繞園外,儂音入古宅。」觀看演出的上海遊客許遲告訴記者,古老的愛情故事在月色下多了繾綣味道。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曾說過,「僅僅鼓勵消費無益於商業,因為困難不在於刺激消費的欲望,而是供給消費的手段。」
蘇州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景點布局經營與文化產業創新,通過延長營業時間、增加劇場夜間演出場次、博物館夜遊、延長地鐵運營時間等方式推動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夜經濟。
「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便是案例之一。蘇州設立專項資金池,探索線下購物退貨政府先行支付制度,為民眾放心消費提供保障。
在蘇州高新區獅山天街,市民李女士僅花3分鐘,就將購買的童裝退給商戶。「免了口舌之爭,少了後顧之憂,消費更舒心。」李女士說。
統計顯示,「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啟動1個多月來,蘇州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商戶超過9000家。其中,在大型商業體(商場)與商家直接溝通完成退貨的達2100多起,涉及金額超過170萬元。
夜間文旅生態持續優化,夜間消費環境逐漸提升,拉動蘇州夜經濟加快甦醒。
繁華姑蘇文創品牌負責人趙妍說,平時晚上10點鐘幾乎沒什麼人,夜經濟啟動後,10點成了一個高峰期,銷售情況得到改善和提高。
蘇州人民商場總經理助理謝雄飛表示,夜經濟為商圈帶來人流,為商家帶來商機。節假日期間,夜間消費佔比從以前的20%提高到30%。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蘇州等中國不少城市的夜經濟由早期的燈光夜市轉變為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在內的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
專家認為,隨著5G、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與跨界融合,中國將在場景、內容、功能、業態等方面呈現更多的「東方不夜城」。(記者劉巍巍、陳聖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