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兩年半英語啟蒙之路

2021-02-19 Mamapapason

每個媽媽都是超人,在育兒教育方面都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借鑑,我覺得自己英語啟蒙方面會比身邊的媽媽多一點體會,藉此分享以下。

雖說我自己是英語專業的,但對於娃的英語啟蒙我都是碰巧開始的。我娃從6個月開始在家英語啟蒙,沒上過培訓班,我也沒有系統的給孩子訓練,因為我不是那種善於總結和系統教學的人,靠的是自己的一些老本,兒童繪本,英語視頻,公眾號的分享。現在很多公眾號都推崇英語啟蒙,一搜一堆資料和方法,什麼APP,在線英語,就怕你不用。我想,自己又不是什麼大咖,分享啥經驗?但是細想想,每個家庭具體有不一樣的方法和實踐效果,好或者不好的,都可以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到目前英語啟蒙時間2年半,娃現在三歲4個月,常英語溝通可以,水果顏色動物形狀等詞彙量也可以,吃飯,玩耍,拉屎拉尿會說,可以說完整幾句話,表達感受等;但發音不是特別正,沒有特別好聽,哈哈。起碼啟蒙這個目的做到了。

正文開始前,還想多囉嗦幾句,身邊有些媽媽說自己英語不行,發音不好,或者根本就不懂,怎麼教。當然我自己懂英語,教起來會容易點,但是我們學的英語是死的,我可以說我都是跟著我兒子學習最日常的英語嘛?以前我真的拉屎拉尿都不會說(對,每次別人問起,你學什麼專業,我都不好意思說是英語的,而且這麼多年,英語跟中文都在退化)。所以,我們就當跟孩子一起學英語,一起進步。如果主要擔心發音不好,我們可以少說一點,讓孩子通過音頻視頻或者點讀學習(但是簡單的什麼wash your hands, dinner time ,bed time,我們還是可以說的嘛。其實也不用太擔心的,舉個例子,像我爸媽說粵語,有很重的鄉音,但我沒有,完全沒有被我媽影響,雖然沒有廣州人香港人講粵語那樣純。

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分享,方便閱讀:

從英語兒歌開始磨耳朵,融入生活

從繪本和視頻在磨耳朵的基礎上提高興趣,融入生活

APP/公眾號獲取免費資源,借鑑經驗,

在生活中talk talk talk

思考與總結

1. 從英語兒歌開始磨耳朵,融入生活

首先,英語啟蒙是源於家裡買了個小米盒子,有一天碰巧看到有「英語慢速兒歌」, 那時娃才6個月,正好是我離開娘家自己帶娃的時候。那是兒歌視頻,雖然說這麼小不能看電視,但是我有時要做家務,只能讓他「聽」了。這個兒歌是有魔力的,押韻非常容易記住,很快上口,我非常喜歡,那個動畫也做得好看。娃是很喜歡啦。用兒歌練語感是很有效果,我兒子2歲多前都不怎麼開口說 (應該說2歲多都不怎麼會說話),2歲後就突然會唱了,說話英語比中文厲害,所以證明,小孩一直都在輸入的,輸出需要很長的時間,不能著急,突然一天就會給你驚喜。

英語兒歌有很多系列,我平時看的就是以下(歌基本一樣,都是動畫/歌詞/聲音會有不同,可以根據孩子的偏好選擇,一般騰訊視頻,Aiqiyi視頻都可以搜到,喜馬拉雅APP也可以直接搜英語兒歌,資源很多):

*Super simple songs (簡稱SSS)(https://supersimpleonline.com/)

 

*Little baby bum (http://littlebabybum.com/)

*pinkfong (碰碰狐,韓國的幼教品牌,最近好火,我也是在找視頻時發現的,動畫做得不錯,11月在深圳看到他們做品牌推廣活動,多說幾句這個品牌,也有中文版兒歌,有多款APP)

我跟娃特別喜歡以下幾首歌:

*one little finger (學習身體部位)

*the wheels on the bus (非常經典了。坐巴士都會跟他一起唱)

*ice cream song (他非常喜歡吃雪糕,每次吃雪糕必唱)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現在3歲多,基本可以唱下來,有時看到星星就會唱)

*Johnny Johnny, yes Papa (我會改為Tommy, Tommy, Yes Papa,我娃叫Tommy,2歲多可以唱下來)

*Rain, Rain, go away (每到下雨天就會唱)

*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 (萬聖節的歌,很好玩的,一天聽N次,即使是ghost,monster動畫都是可愛的形象,不可怕,也許這就是他不怕萬聖節鬼怪的原因把)

*Rock, scissors,paper (鍛鍊手指精細動作,學習用手指做動物形狀等,互動性非常強)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每次在床上跳我就說會像five little monkeys那樣,我偷偷地錄了一小段)

可見,這些兒歌都跟生活很貼近的,學會了就能運用到生活中,而且你其實不用去翻譯,我都沒有翻譯的,他通過視頻和生活運用就自動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兒歌的玩法很多,每個家長都可以玩出新花樣,我自己的做法只是最普通的,就是跟他一起跟著視頻跳舞,照著做動作,平時唱的時候,也一定會配上動作,做誇張的表情,很有利於加強記憶。

2. 從繪本和視頻在磨耳朵的基礎上提高興趣,融入生活

除了聽兒歌,我還開始有無止境的買書,最喜歡買繪本,因為繪本是打開低齡小孩的閱讀大門,這不僅僅幫助於學英語,是一生受益的。針對英語啟蒙,我一開始買的是基本看圖說單詞那種書,什麼水果,動物,我覺得挺乏味的,可是想不到娃很喜歡,天天翻,還讓我 指著圖讓他說單詞。後面買過一系列的那種,最喜歡的都是來自英國的peppa pig和maisy mouse,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兩個繪本是有相關的動畫,這樣學習起來會學習得深入一點,記憶也深,生活性更強。

看過一些公眾號推薦,也是說peppa 和maisy非常適合英語啟蒙,peppa更是家庭教育的指南啊。我娃很喜歡一集peppa goes to the aquarium, 可以一直重複看,一邊看一邊笑,然後一直說I want to go to the aquarium to see Miss rabbit. (Miss Rabbit穿著潛水服在水池裡清潔浴缸,浴缸很髒,只看到Miss Rabbit黑色的輪廓,Daddy Pig就說這是以條Rabbit Fish, 這對於娃來說是很好的笑點)。

還有一集是play bubbles, 因此我也學了用英語怎麼教娃玩bubble,娃就是George那樣不會吹的,Mommy Pig就教:First, dip the stick into the bubble mixture, and lift it up and then wave it around!.我就是這樣跟娃說的,不用解釋,就懂了。

娃最喜歡Maisy mouse的一本書是Maisy makes ginger bread。講做ginger bread的過程。我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睡覺後跟他講這個故事,我不是完全自己講, 而且我說一句,他說一句,或者問問題,讓他說。除了這樣,我還特意跟他一起做cookies,材料和過程跟做ginger bread基本是一樣的,這就很好的還原了這個故事。(PS: 兩歲多的視頻,當時他發音不是很準的,特別他發的sugar好搞笑,剛開始我沒怎麼糾正,怕磨滅學習的興趣,現在大了,我就會糾正說的不好的地方)

我還跟風買了一套Face 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克(Mark Elliot Zuckerberg)給他女兒啟蒙的量子力學繪本(雙語版),我是理科白痴,所以也想給娃在理科方面啟蒙,書其實很簡單的,我都能懂。娃可是很喜歡的哦,也是天天要我讀,還是有點效果哦,問他,if the fuel goes out, the rocket ship will ? 他回說:goes forward,還是做向前衝的手勢。

其他繪本,就是可以參考」網紅的吳敏蘭書單「,brown bear系列,我覺得我買的英語書不是特別多,一來因為有時一本書我娃可以看一個月,天天看,拿別的給他就是不要,二是像Maisy我買了有20本,Peppa也有20多本,也可以看很久,三是,過一段時間我又把很久沒看的書拿出來,他也會喜歡。

後面接近3歲了,英語有一定基礎了,就跟著公眾號買了一些科學類的書, 暫時娃不是特別有興趣,就先不說了。

視頻方面,除了視頻兒歌,Peppg Pig, Maisy,還有藍色考拉Penelope(貝貝生活日記,都是女孩子),也是適合低齡的,圍繞幼兒園和家庭生活展開的,娃也很喜歡。

零散看過英語版的超級飛俠(super wings),Caillou (卡由,講述剛好上幼兒園的小卡由的生活,主角是人物不是動物,感覺真實點,很有代入感;Dora (朵拉,這個國內也很受歡迎了,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可以看雙語,這樣小孩看起來也不會完全懵逼,我娃看得不是特別多,也不是特別喜歡,就不多說了);Frozen(冰雪奇緣,但沒辦法堅持看完一部電影,看到唱完let it go就不看了,就是很喜歡let it go這首歌);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了,看完後每次都說要去海洋館看Dory.

大V公眾號還推薦過科自然記錄片的視頻,例如BBC的Blue Planet 2 和Penguins Spy in the huddles.但我覺得沒英語基礎的聽起來有點苦難,如果撇開英語,那就是非常有趣的,畫面美,用來科普教育就非常好了。

3. APP/公眾號獲取免費資源,借鑑經驗

APP

現在APP/公眾號當道,少不了關注一堆。比如公眾號,接觸到粉筆英語,斑馬英語等。

當時粉筆和斑馬英語都在推廣期,就有接近免費的禮包和試聽課。粉筆英語。當時好像是9.9元就可獲得一個大禮包和5節在線課程,用幾個手機號就可以買多幾個禮包和課程,那個禮包好豐富,有一本手帳本,幾個貼紙和膠帶,幾本書;試聽課是外教為主講,講得還可以,表情和語感/動作都到位,小孩喜歡,特別喜歡一點是的會放大老師的嘴型,便於更好的發音。斑馬英語也是差不多的模式,1元就有禮包材料和5節試聽課程。 其他付費的課程我都沒買過。

兩個APP都有免費的資源,例如繪本,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以下是粉筆啟蒙APP和斑馬英語APP界面對比,內容要比斑馬英語多一些。

喜馬拉雅APP和牛聽聽:都是用來給娃找聽力材料的,主要用於磨耳朵,喜馬拉雅資源還很多,牛聽聽就最好要買它的燻教機資源會多點和少點限制。我最後還是用回喜馬拉雅。主要用於睡覺哄睡和叫起床。

微信公眾號

我關注的關於教育的公眾號幾乎都有英語啟蒙的資源和文章,材料書本玩具等團購,我跟著也看了好多,買了好多書,我關注的主要公眾號有:

*常青藤爸爸 (常爸很出名了)

*憨爸在美國 (這兩個爸爸公眾號好相似,我經常搞混,但感覺常青藤爸爸涉獵的範圍多一些,)

*墩兒媽生活日誌 (家庭英語啟蒙做得很好的榜樣,還自己搞了一個英語啟蒙繪本小程序,同時她還是好幾家公司的老闆,只能說好厲害,不過最近文章沒怎麼更新)

*陪伴札記 (不是很出名的大V,無意中關注到,但非常走心,寫了兩百篇英語啟蒙原創文章,都是她給她女兒啟蒙的經驗分享,她還分享到給她女兒開始法語啟蒙了,只能說厲害厲害了。)

4.在生活中talk talk talk

學了還是要儘量在生活中運用。我娃說話說的晚。接近3歲。普通話不怎麼會說,平時跟我們講粵語和英語,但上了一個月幼兒園後,普通話特飛猛進 (英語嘛,相對退步了),開頭說話就是普通話,我跟他講粵語或者英語他都說普通話。這下我發現要保持英語輸出,就得保持一定的英語環境和輸入。

3歲前,我買的說基本都是英語,少數是中文(沒上幼兒園時不會講普通話,如果我用普通話讀書,他會抗拒的),即使是中文書我也會用英語說,到上幼兒園後,慢慢多讀一點中文書(現在是反過來,有時候更願意我講中文)。這也是好事的,畢竟語文博大精深,得語文者得天下。到時我娃語文和英語都一樣好,那多好(畢竟再大一點,要開始正式學語文,英語可以不擔心了)。

日常生活的英語滲透例如從起床刷牙開始:

Time to get up! You are getting late!

Brush your teeth and wash your face.

Dinner time. Please wash your hands

It is bed time. 

刷牙時可以唱/播放: This is the way we brush our teeth這樣的兒歌

洗澡可以唱/播放:This is the way we take a bath ...

玩了玩具要收拾了:Clean up song

坐公車 或者汽車:The wheels on the bus

在生活中還原繪本或者視頻:

***Peppa Pig有一集是Peppa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我們去超市就是扮演這個遊戲,我們要去找shopping list上的東西然後買單。我也是簡單的畫圖案,講以以下我們要買什麼,挺好玩的。

***我做了個日期/天氣記錄手工,每天讓孩子判斷當天的天氣,記得今天是星期幾要什麼,如圖:

***前部分提到的Maisy makes ginger bread這個繪本,在生活中就是做曲奇餅乾/cup cake/蛋糕/麵包等

***無限可能

5. 思考與總結

 也有其他聲音說可以等母語比較熟練了再去學外語,但我覺得自己能在家啟蒙的也挺好啊,有孩子也因為母語處於強勢的地位,對外語的興趣不大,學起來覺得難就不太願意去學;早點打好基礎,以後上學可以花多點時間學習語文和科學嘛(我覺得語文和科學比英語難多了)。

英語啟蒙還有兩個很重要的的就是自然拼讀(Phonics)和分級閱讀

我還沒開始,打算把接近4歲再系統一點,一般建議4歲開始自然拼讀。分級閱讀其實可以開始了3三多,只是上幼兒園後閱讀時間變少了,我變懶了,然後分級閱讀的要開始有系統有計劃的,我都沒認真研究,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See you!

相關焦點

  • 我同兒子兩年的英語啟蒙之路
    凱7歲一年級小豆包一枚 5歲英語零基礎啟蒙至今為止能聽讀原版初章書(Chapter Books) 會主動和媽媽英語交流 會寫英語日記Ps從未上過英語培訓機構回顧兩年英語歷程:我們如何入門 如何學習以及使用了哪些英語資源我本身也不是英語專業的,英語純粹是校園應試級別,和一些英語高水平的媽媽相比我的口語 、寫作都是非常一般的的
  • 從「聽」到「說」,這是我為女兒系統計劃的英語啟蒙之路…
    小花生網友@Ground在女兒4歲時,開始了系統的英語啟蒙之路。
  • 自然拼讀--英語啟蒙之路
  • 淇娃的英語啟蒙之路(下)---RAZ &海尼曼
    一個4歲娃的媽,英語專業本碩,二外法語、英語教學經驗10年+,總結了一套娃的英語啟蒙路線,希望在雞娃的路上越🐔越勇。除了英語外,也會和大家分享其他方面的娃學習內容,比如識字、數學(老爹是小學數學老師、奧數名師)、樂器、法語、運動、擇校等等。感謝各位支持~~重頭戲來啦,今天終於要來說下大名鼎鼎的英文分級讀物了!
  • 兒童英語啟蒙之路 文字直播課堂通告
    「各大英語培訓機構都在宣傳自己的理念,到底哪個才是適合自己孩子的?」相信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父母。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在最適合的年齡段,快樂地接受英語,學習到地道的英語,並在享受英語帶來的樂趣的同時,為他們未來的競爭力打下基礎?針對這些困惑,「啟蒙之路」將為父母們送上「兒童英語啟蒙」的系列文字課堂,五周聯播!
  • 英語啟蒙之路
    我的,普媽一枚,本科學歷,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特長,不是100%耐心,也不會100%急躁。總結就是,普媽帶著普娃慢慢雞娃的一個故事。先說閱讀啟蒙吧,說真的,最開始注意繪本閱讀也是因為我的小外甥天天,比墨墨大了2歲、性格很像的哥哥。因為看到了天天對於閱讀的濃厚興趣,讓我這個新手媽媽跟隨著我姐的腳步,慢慢的注意到了閱讀對孩子的影響。
  • 家有安妮娃/Jack的英語啟蒙之路
    安妮娃Jack的英語啟蒙之路—2018/08/31/
  • 從零基礎走向橋梁書,淺談我們的英語啟蒙之路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晚都在重複,我也突然意識到,我家的這個普娃,英語水平在我的小火慢燉中逐漸有了起色。我想,我也該總結經驗,分析現狀,思考下一步的英語學習之路了。雖然一直以來,我分享的數學啟蒙經驗比較多,但其實英語是我們啟蒙中堅持最好,最久的一門學科。
  • 女兒的英語啟蒙之路
    沒想到女兒卻能隨機應變,完全對應小朋友的臺詞,讓我這個老媽很是欣慰。我們是一個二線城市的普通家庭,女兒從3周歲3個月開始學英語,在一線城市不算早的,現在女兒還有1個月就滿6周歲了,今天有時間和心情記錄一下女兒的學習之路,與大家共勉。
  • 二娃經濟又實惠的英語啟蒙之路
    關於英語啟蒙的一些想法在閱讀了一些心理學和英語啟蒙書籍的建議後對英語啟蒙做了以下的總結:1. 儘量早的開始,英語早啟蒙有利於孩子掌握純正的英語,2~8歲是非常好的敏感期。2. 雙語學習本身的好處超過了語言本身,例如能夠提高孩子的轉換能力、抵抗誘惑的能力。
  • 二娃經濟實惠的英語啟蒙之路
    關於英語啟蒙的一些想法由於自己的學習經歷加上蘭州大多數孩子英語啟蒙都比較晚,所以大娃英語啟蒙比較晚,小學二年級才開始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學習英語。在後續學習中娃雖然英語學的還不錯,但明顯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
  • 英語啟蒙一年半,家庭啟蒙如何超車雙語幼兒園
    跟著我一路走來的讀者也好,現在願意去翻看我的往期目錄也好,你們都知道,一年多以來,我一直持續在做一件事,就是家庭英語啟蒙。英語思維能力很不錯,可以和我們用英語交流好轉身馬上用中文跟老人再說一遍,思維題或者加減法運算用中英文的計算速度並無明顯區別,但是總體來說肯定還是中文母語要好得多。這一年半多,我們沒有上過任何機構課,最主要就是在家和孩子一起讀原版書,一起在生活中講英語,家庭啟蒙的優勢其實非常明顯,就是針對強,浸潤深,因為父母總是最了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時間最長的。
  • 重要的是我們都在成長進步——媛寶的英語啟蒙進階之路
    , 直到媛媛1歲多, 有一天在同事的推薦下看了一本寶寶學英語的書, 才再次燃起了我要給媛媛英語啟蒙的熱情。於是上網查如何給寶寶進行英語啟蒙, 各種論壇方法資源, 相信啟蒙過的媽媽都知道我想要描述的話, 總之資源太浩瀚了, 面對各個前輩的看似都不錯的各種方法, 我有些無頭緒了, 像無頭蒼蠅一樣, 這種尋找合適方法的過程真的花費了我不少時間。我決定自己先開始在生活中進行親子英語, 因為我想做一件事情「開始」很重要, 以後再調整吧。
  • 低幼小神獸的英語啟蒙
    小神獸出生後我就思考過英語學習的開始時間,之前聽到過一個概念,多語言孩子的語言發育會比較晚,所以我與隊友商量,中文學好後再開始英語學習。但在一個半月前,也就是小神獸一歲五個月的時候,老母親刷頭條看到了英語啟蒙的文章,文章提到0歲開始英語啟蒙並不會影響孩子的中文學習。老母親頓時頭皮發麻,擔心會不會錯過了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機!
  • 說說孩子5歲半開始英語啟蒙那些事
    5歲半,在專家眼裡已是過了英語敏感期的年齡,可我卻偏不信邪,執拗的用當時流行的方法對兒子進行了英語啟蒙。根據兒子的情況實時調整方案,快樂的學習,一步步地把兒子從懼怕英語課程轉變到對英語運用自如。最喜歡看的繪本就是關於託馬斯的、小毛人的還有米奇妙妙屋的,搞笑幽默的情景和豐富多彩的畫面,吸引著孩子一點點進入英語的世界。我英語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也能給孩子讀,不怕發音不準,只要孩子能接受就不怕。畢竟有好多繪本是帶音頻的,讀完,再通過原版音頻來糾正,孩子的發音也沒有被帶偏。
  • 【經驗分享】全國冠軍的英語啟蒙之路
    《The pigeon wants a puppy》,如需欣賞視頻,可以回復「 經典092」。昨天分享中印象最深的是Ronnie媽媽對親子閱讀的堅持,從孩子2歲多就開始堅持進行親子閱讀,而且保證一定的量,每天3~5本,從而讓Ronnie從一開始只是聽慢慢過渡到自主閱讀,到現在6歲能夠閱讀羅爾德達爾的書,夏洛的網,哈利波特等。就如Ronnie媽媽最後分享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專屬ta的英語啟蒙路線圖。
  • 純乾貨從母語學習,反思英語啟蒙之路
    今天,我們就從母語學習開始,談英語啟蒙。每個孩子體內,都有一種神秘的本能,促使他們既渴望說話,又具有潛在的能力!這是神造的,我也不知道這種本能從何而來,但真的存在!雖然有這種神秘的本能,但如果孩子放入狼群,人竟然學會的是狼嚎,而不是人類語言!這說明,這種本能其實不是學習某種特定的語言,而是為了適應環境的需求!因此,環境是激發孩子語言啟蒙的重要因素!
  • 無意開始的英語啟蒙之路
    每個媽媽都是超人,在育兒教育方面都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借鑑,我覺得自己英語啟蒙方面會比身邊的媽媽多一點體會,藉此分享以下。這是我公眾號2019年的文章。,但對於娃的英語啟蒙我都是碰巧開始的。我娃從6個月開始在家英語啟蒙,沒上過培訓班,我也沒有系統的給孩子訓練,因為我不是那種善於總結和系統教學的人,靠的是自己的一些老本,兒童繪本,英語視頻,公眾號的分享。現在很多公眾號都推崇英語啟蒙,一搜一堆資料和方法,什麼APP,在線英語,就怕你不用。我想,自己又不是什麼大咖,分享啥經驗?但是細想想,每個家庭具體有不一樣的方法和實踐效果,好或者不好的,都可以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 一個普媽對小娃的英語啟蒙之路,跟著做就對了!(4~6歲小娃)
    昨天,聽了某教育機構校長講小娃(4~6歲)英語如何啟蒙的講座,反觀自己對Ocean的英語學習之路,總結出了幾條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 走過中文強勢,英文巨浪來襲——6歲8個月聰聰的英語啟蒙之路
    今天我們再次重溫一遍聰聰媽媽是如何陪著聰聰走過中文強勢,迎來英文巨浪。> 童伴同行司令部本期【親子英語】實踐篇的主角是6歲8個月的一年級小男孩聰聰。聰聰當前水平: 閱讀方面可以自主閱讀牛津5-6級的書,口語方面可以達到日常簡單交流。媽媽的英文水平: 算中等吧!發音是中式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