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走到尾聲,對於中國而言,這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奮進的一年。儘管今年經歷了種種波折和考驗,但中國經濟也藉此向全世界展現了其驚人的韌性。在這其中,國內巨大的需求和消費能力功不可沒。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浦發信用卡順勢而為,主動加碼分期業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以充分激發內需動能,進而為中國經濟復甦添一把火。
拉動消費,分期助力民生需求
隨著近些年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民收入水平及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提升,消費需求以及消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同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在逐漸發生轉變,尤其是分期付款這一消費模式,近兩年有了明顯的需求增長。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與普及,消費者的消費場景也日趨多樣化,從最基礎的消費分期、帳單分期,到個性特色的旅遊分期、教育分期、醫療分期,再到專項支持的汽車分期、家裝分期等,都極大滿足了人民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所以,從某種程度而言,分期付款不僅彌補了消費者的資金缺口,幫助消費者解決了燃眉之急,更能幫助消費者靈活運用資金,更好地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每到歲末年初,消費市場往往會再迎來一波高漲。藉此機遇,各類金融機構開始以分期業務為抓手,幫助市場進一步釋放今年年初被壓抑、凍結的消費潛力,通過細分大眾的消費需求,靈活調整方案,實現精準營銷,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的同時,全面賦能正在復甦的消費市場。
挖掘場景,滿足細分消費市場
有調研顯示,今年以來,旅遊、數碼、汽車等市場分期付款的普及度在快速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變化得益於銀行深入挖掘場景資源,細化服務市場,打造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以真正滿足用戶的真實消費需求,讓普惠金融落到實處,實現金融機構、實體產業與消費者三方的共贏。
汽車分期就是這樣一種產品。汽車分期產品的出現,使得消費者購車的門檻降低,也給予了消費者更多購買的選擇,有力地推動了汽車產業的發展。
「一直想有一輛自己的車。現在汽車分期這麼方便,讓我這個夢想終於能提前實現了。」消費者周楊表示。
隨著經濟逐步回暖,今年一度沉寂的汽車市場再度回到正軌。而分期對於消費者的資金助力,無疑將加速點燃歲末年初的市場熱情。
2020年11月12日至2021年1月31日,浦發銀行信用卡就針對汽車分期,為持卡人送上了三重實惠好禮。
活動期間,通過浦發銀行信用卡辦理汽車分期業務並批核成功的客戶,可根據放款金額獲得對應的刷卡金獎勵,最高獲1588元。
獲得一重禮的達標客戶,還能獲得228元定向刷卡金,可以購買浦發銀行信用卡指定的權益產品等,其中包含多項洗車護車權益,幫助持卡人貼心呵護新車。
這還沒完,如果獲得一、二重禮的達標客戶辦理汽車分期的渠道為「小浦買賣車」平臺,還可以再疊加獲得500元的刷卡金。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小浦買賣車」平臺所有品牌車型都適用,包括別克、大眾、斯柯達、雪佛蘭、凱迪拉克、奇瑞新能源、吉利、特斯拉、大眾、比亞迪、領克等,幾乎做到了全品牌車型覆蓋。
分析人士稱,浦發信用卡的這一活動從微觀層面為消費者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優惠,不僅將加強其在汽車分期領域的影響力,還能聯動其信用卡多個平臺的發展,從宏觀層面更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於中國汽車產業甚至整個製造產業鏈的幫助。
主動讓利,激活真實消費需求
除了場景化的打造,信用卡分期還提供了多種類型供用戶選擇,包括帳單分期、消費分期、現金分期等,多維度地滿足了用戶資金周轉需要。
「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分期。分期讓我更有能力為興趣買單,也更有動力為了興趣工作。」90後持卡人宣瑩表示。
調研顯示,在分期期數加長和分期手續費優惠的前提下,更多消費者傾向於選擇分期服務。而分期手續費的高低,則成為了消費者是否選擇分期的關鍵。
有鑑於此,在2020年10月27日至12月31日,浦發信用卡選擇主動讓利,進一步激發持卡人在歲末年初的消費熱情。
活動期間,收到活動邀請簡訊的浦發信用卡主卡持卡人,申請辦理已出帳單分期、全帳分期、自由分期或自由分期付,可使用分期手續費折扣或分期優惠券,享受分期手續費優惠,手續費低至5折起。
這樣的直接讓利,無疑將吸引更多消費者嘗試分期業務,享受資金的靈活配置。不僅在短期內將真正拉動歲末年初的消費熱情,從長期維度更將幫助消費者形成理性的分期理念和習慣。
事實上,分期消費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其模式已經極為成熟,許多用戶也因其靈活性與便利性在購買家庭大件時將分期消費作為首選消費方式。此次,浦發信用卡通過汽車分期活動和分期優惠政策幫助用戶培養新的消費習慣,不僅真正為持卡人帶來了有價值的回饋,並且有效地在年末歲初時節激發了消費者需求潛力,進而為各行各業帶來了發展。可以說,這是一場三贏的市場活動。
浦發信用卡相關負責人表示,內需是構建國內大循環的基石,在新發展格局下,浦發信用卡的交易分期活動將從消費者實際需求出發,在助力持卡人消費升級的同時,引導大家理性消費,真正激發內需潛能,為中國形成新發展格局貢獻出一份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