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東方資訊】;
2019年,《時代》雜誌評出了年度全球100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我國內地僅有兩地上榜。缺少海量明星級旅遊目的地,難道是因為中國缺少旅遊資源?從小橋流水到大漠孤煙,從竹徑林海到雪山海濱,從古典園林到皇家御苑,地域遼闊的中國富有自然盛景和人文景觀。我們缺少的並不是美景,而是如何讓美景得到宣揚。
疊加經濟趨緩,文旅產業在逐步復甦的同時,也面臨產業轉型升級、走向精細化運營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更好地發掘文旅資源、講好品牌故事,塑造富有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是每一個區域都在熱情探索的課題,也是中國作為旅遊資源大國需要思考的問題。金氏世界紀錄見證過的諸多文旅之最,很多已成為網紅打卡聖地,它們或者成為了區域新地標,或者為傳統文化產業賦能做出了貢獻,或者為拉動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助力。今日,且看金氏世界紀錄如何加持山水田園、助力地方旅遊走向更廣闊舞臺。
每一個地方都需要一顆最閃亮的星
成為特色地標是每一處旅遊景點的理想,因為最亮的星總是引領大批熱愛探索的人們前來相會,和景點一起編織夢想,沉澱美好的記憶。而金氏世界紀錄的使命,就是和人們一起找到、點亮那顆星星。
投入巨資精心打造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承載著大灣區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的使命。作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長隆海洋王國在2014年通過努力獲得「最大的亞克力板」、「最大的水族館」、「最大的水族箱」、「最大的水族館展示窗」、「最大的水底觀景穹頂」五項金氏世界紀錄榮譽稱號,來凸顯其海洋主題和資源特色,這極大地提升了度假區在大灣區的影響力。在引入新科技、打造全新娛樂體驗方面,長隆海洋王國也進行了諸多創新,在2014年至2015年間,廣州長隆國際馬戲大劇院和長隆海洋王國5D城堡影院依次又獲得了「面積最大的永久性馬戲建築」 「最大的永久性投影屏」「最大的3D立體投影」金氏世界紀錄殊榮。目前,長隆海洋王國已成為拉動周邊區域文旅發展的重要引擎,並進一步提升了珠海作為旅遊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錦繡河山,豈止縱目遠眺才能飽覽,穿山越嶺,「滑」在其中豈不更加有趣?同樣是依山而建,浙江縉雲普化源生態休閒度假項目充分融合了當地自然山水的優勢,以一條環繞山體的超長水滑道,為人們打造了奇幻的森林之旅。2019年,「最長的山體水滑道」金氏世界紀錄榮譽稱號更是讓這新奇的漂流方式逐漸為世人所知,山體水滑道連同周邊的梯田觀賞區、漂流區,合力打造了區域生態旅遊標杆項目,成為人們心中的奇幻漂流聖地。
沉澱在文化記憶裡的符號需要煥活
海洋、山川、河流,是自然饋贈給人們用於修煉自我的珍貴禮物,而人們徜徉其中,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傳統。它們源遠流長,已經沉澱在人們的記憶深處,成為待發掘的精神財富和旅遊資源。
能歌善舞的人們最快樂,也最容易給更多人帶來快樂。作為青藏高原藏文化發祥地之一的果洛州,格薩爾文化傳統與壯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是了解藏族文化的熱土。第五屆瑪域格薩爾文化旅遊節,以四百多人同舞、贏得「最大規模的羌姆舞」吉尼斯榮譽稱號的方式,將果洛草原的魅力聚焦、放大,使人們透過熱情的節拍和舞步,感受這片土地的熱情。
生活在貴州冊亨縣的布依族人們,同樣用舞蹈秀出真我風採。在2014年的布依文化年活動上,身著民族盛裝的布依族同胞翩躚起舞,爭得了「最大規模的竹鼓舞」、「最大規模的轉場舞」的金氏世界紀錄榮譽。時任冊亨縣縣長的鄧啟鵬介紹說,「布依族鄉親能歌善舞,金氏世界紀錄讓世界、世人都知道布依族優秀的文化,我深感自豪。我們將繼續挖掘傳承布依族文化,打響布依族文化旅遊品牌,讓更多的賓客了解布依族,讓布依族的文化走出深閨,走向世界!」
載歌載舞,亦當有華服相扮。黎錦多用於婦女的筒裙,製作精巧、色彩鮮豔,是黎族表達自我審美觀的重要方式。如何讓這一絕技為世人所知,進而了解黎族文化?2017年,海南東方市號召數千名黎錦技藝傳承人,聚集於「三月三」文化生態公園,向「最多人同時織布」金氏世界紀錄榮譽稱號發起衝擊。整齊又不失活潑的織布現場,讓前來觀看的人們對黎錦之美、技藝之工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將「黎錦」與東方市建立起了記憶上的強關聯。
舌尖上的美食不能辜負
除了歌舞、技藝,美食傳統也是不能忘卻的文化記憶。有多少種美食,就有多少個關於美食的故事,它們也讓一方山水被銘記。秭歸,是關於粽子的城市,也是關於屈原的城市。為了讓人們記住秭歸、了解屈原文化,秭歸縣於2019年6月召集了近萬名選手,以製作臍橙粽子的方式,成功挑戰「最多人一起包粽子」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秭歸萬人包粽子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榮譽稱號,進一步打開了秭歸知名度,提升了秭歸旅遊、秭歸臍橙的影響力,也為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助力。」 秭歸縣縣政府當年的縣長楊勇說道。
如果說大眾化的粽子,常見於街市,唾手可得,那麼,油茶這種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眾珍饈」則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需要用心尋找,認真發掘。恭城瑤族自治縣是油茶之鄉,但鮮為外人所知。為此,當地在2019年6月精心組織了一次油茶文化旅遊節,並邀請兩千多位瑤族同胞一起用傳統的方式打制油茶,向「最多人一起打油茶」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發起挑戰。凝聚著瑤族人們汗水和智慧的油茶終於邁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用世界之最的榮譽繼續完善了恭城油茶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