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的兒子剛上幼兒園,入園第一天她送完哇哇大哭的孩子,自己一人回到家中開始給老師編輯簡訊:老師,他睡覺需要默默臉陪伴一下。老師,麻煩提醒他多喝水,他喝水少了會流鼻血……
期間她也不知道自己發了多少文字,知道班級群傳來老師發的照片:孩子們哭了,孩子們笑了,孩子們吃飯了,孩子們睡著了……
一顆懸著的心慢慢的落地了,雖然孩子和自己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但是寶寶可以獨立在園吃飯,睡覺,和老師、小朋友們生活一整天,她覺得很欣慰。
老師說不管孩子怎麼哭怎麼鬧一定堅持送,不管孩子怎麼哭怎麼鬧一定交給老師就走。就這樣,孩子第一天大哭滿地打滾還打老師,第二天大哭但是開始接受要上學的事實,第三天小聲的哭,第四天不哭了,很冷靜的跟著老師進班,第五天會回頭跟媽媽說再見了。
其實孩子真的比我們想像的更能幹,更難適應的是家長。習慣了家裡吵吵鬧鬧,雞飛狗跳,突然孩子上幼兒園了,一下子安靜了很多。唯一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就是老師發來的照片了。
當孩子們慢慢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老師也跟家長說了第一周是擔心家長放心不下孩子所以每天分享了寶寶在園的照片。第二周開始要全心照顧孩子們,而且小班的寶寶自理能力比較差,換鞋子換衣服都需要老師幫忙,老師帶班的時候就沒辦法看手機了。
雖然表示理解,但是閨蜜還是忍不住跟老師反饋了一下作為家長的心裡,希望能了解寶寶在園的情況,學了什麼,跟同學們玩的怎麼樣。
我覺得閨蜜這樣的作法很不錯,自己想不通或者無法接受的事情可以找老師溝通,也許老師有自己的難處或者說出了你還沒想到的點子。都是衝著解決問題去的,結果肯定比一直悶在心裡,不配合老師工作強吧。
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沒有什麼不能說的。經過溝通,老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說了:幼兒園工作期間是不能看手機的,為了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等班上常規好一點、孩子自理能力強一點,比如吃飯不用老師餵飯了,睡覺不再鬧覺了,老師就會多一點時間分享寶寶們的照片的。但是因為家長的要求,老師可以保證一周至少一次的照片分享。
如果很久沒看到寶寶的照片,你是否也這樣想?你寶寶的幼兒園每天都有上傳照片嗎?你覺得老師多久發一次照片合適?
我是九年幼教一線工作者,家有三半歲萌娃小久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