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2021-01-09 大洋網

  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49號)

  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19年10月29日通過的《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業經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於2019年11月29日批准,現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9年12月3日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的決定

  (2019年11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查了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請批准的《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該條例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不牴觸,決定予以批准,由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第一條  為了促進母乳餵養,提升母親和嬰幼兒健康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母乳餵養促進活動。

  第三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倡導和促進科學母乳餵養,為母乳餵養提供支持和保障。

  市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母乳餵養促進工作的監督管理,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母乳餵養促進工作的監督管理。

  教育、科技、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建設、交通、商務、文化、旅遊、市場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母乳餵養促進工作。

  市、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母乳餵養促進工作。

  第四條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應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母乳餵養促進工作。

  第五條  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推行純母乳餵養,但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的除外。對六個月到二十四個月內的嬰幼兒,在為其補充其他食物的同時,鼓勵母親繼續進行母乳餵養。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幹涉和歧視母親進行母乳餵養。

  第六條  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和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網站和諮詢熱線電話、制定指導手冊、發布宣傳片和開展專項宣傳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母乳餵養宣傳工作,向社會提供母乳餵養知識、母乳餵養諮詢、母嬰室分布等信息。

  本市電視、廣播、報刊、網站、微信、微博等大眾傳播媒介和社區公共宣傳欄,應當積極開展母乳餵養公益宣傳,普及母乳餵養知識,營造有利於母乳餵養的社會氛圍。

  鼓勵和支持建立公益性的母乳餵養促進組織,開展公益宣傳活動,為產婦提供母乳餵養技術支持服務。

  鼓勵孕產婦及其家庭成員參與促進母乳餵養的活動,積極學習母乳餵養知識,支持母乳餵養。

  第七條  衛生健康、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支持和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等,開展母乳營養、母乳餵養方式、哺乳期安全用藥等科學研究。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予以資金支持。

  第八條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促進母乳餵養的工作制度;

  (二)每年定期對全體醫護人員開展母乳餵養知識和技能培訓,將母乳餵養知識和技能培訓納入新入職工作人員的崗前培訓;

  (三)配備專業的母乳餵養指導人員,通過舉辦孕婦學校、發放母乳餵養指導手冊等多種方式,對孕產婦普及母乳餵養的知識與技能;

  (四)指導和幫助產婦在住院期間儘早給嬰兒哺乳;

  (五)實行母嬰同室,但產婦需要與新生兒分離救治或者護理的除外;

  (六)協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產婦、嬰兒出院後的母嬰保健服務工作,向母乳餵養促進組織提供技術支持;

  (七)設立母乳餵養諮詢門診,為孕產婦提供母乳餵養支持服務。

  前款規定以外的醫療機構應當將母乳餵養知識納入婦科、兒科、乳腺外科、藥劑科、預防保健科等科室的崗位培訓內容,每年定期對這些科室的醫護人員進行母乳餵養知識和技能培訓。

  第九條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向育齡婦女、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母乳餵養和預防嬰幼兒疾病、合理膳食、促進嬰幼兒智力發育等科學知識和技術指導。

  第十條  哺乳期婦女患病就醫時,醫生應當科學指導其母乳餵養和使用哺乳期安全藥物。

  第十一條  禁止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向孕產婦及其家庭成員宣傳、推薦母乳代用品,或者在不符合醫學指徵的情況下,建議產婦及其家庭成員使用母乳代用品。

  禁止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接受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免費提供的母乳代用品,或者接受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以推銷為目的有條件提供的設備、資金和資料。

  第十二條  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不得向醫療機構免費提供母乳代用品,或者以推銷為目的有條件地提供設備、資金和資料。

  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母乳代用品銷售區域設置提倡母乳餵養或者宣傳母乳餵養優點的提示語。

  第十三條  下列公共場所建築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過一萬人的,應當建設母嬰室:

  (一)醫療機構;

  (二)火車站、軌道交通換乘站、長途客運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等公共運輸運輸場所;

  (三)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市民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體育場、購書中心等公共文體服務場所;

  (四)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

  (五)綜合公園、專類公園、旅遊景區等旅遊休閒場所;

  (六)商業經營場所。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兒科專科醫院應當建設母嬰室。

  新建前兩款規定公共場所的,母嬰室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交付使用。已建公共場所應當建設而未建設母嬰室的,應當補建。

  鼓勵本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以外的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

  第十四條  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建設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獨立設置,滿足通風採光的要求;

  (二)配備專用哺乳椅、嬰兒護理臺、嬰兒安全保護椅等設施;

  (三)哺乳區域採取必要的隱私保護措施;

  (四)使用節能環保和具備安全防護功能的材料;

  (五)指示標識應當規範、完整、清晰、醒目,不得出現母乳代用品的圖案、文字或者宣傳內容。

  第十五條  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設哺乳室,配備母乳儲存設施。

  鼓勵寫字樓、工業園區等場所統一建設哺乳室。

  第十六條  母嬰室和哺乳室的建設責任人應當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保持清潔、安全和可用。

  母嬰室和哺乳室是專用設施,單位和個人應當愛護和合理使用,不得損毀、佔用。

  第十七條  衛生健康、交通、文化、旅遊、林業園林、體育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醫療機構、交通運輸場所、公共文體服務場所、旅遊休閒場所和商業經營場所等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建設和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母嬰室和哺乳室建設補助資金,納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具體補助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  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應當建立健全母嬰室建設和服務評估制度,對母嬰室的建設和服務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第十九條  鼓勵和支持有條件、有需要的醫療機構設立母乳庫,向社會採集母乳,用於臨床救治和科學研究,供有需要的早產兒、病重患兒等使用。

  鼓勵有條件的哺乳期婦女向母乳庫捐獻母乳。

  設立母乳庫的醫療機構負責對母乳庫進行維護和管理,不得向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提供捐獻母乳。醫療機構應當為母乳捐獻者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和安全、衛生、便利的捐獻條件,可以發放一定的營養補貼。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為母乳庫的建設、運行和管理等提供經費保障。母乳庫建設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市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條  女職工按照規定享受產假和獎勵假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女職工工資,不影響其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第二十一條  對哺乳未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其安排一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天增加一小時哺乳時間。用人單位應當將女職工哺乳時間視同正常勞動時間,並支付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

  女職工產假期滿,確有實際困難的,經本人申請,用人單位批准,可以請哺乳假至嬰兒一周歲。哺乳假期間的工資待遇由雙方協商決定。

  第二十二條  市、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主管機關責令改正,對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未按照規定做好母乳餵養宣傳工作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按照規定對母嬰室建設、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

  第二十三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由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醫療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由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以警告。

  醫療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由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向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提供捐獻母乳的,由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市場監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市場監督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公共場所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建設母嬰室的,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純母乳餵養,是指不餵給嬰兒除母乳以外的其他任何食物;

  (二)母乳代用品,是指以嬰幼兒為對象,部分或者全部代替母乳的其他乳或者乳製品、飲料等配方食品;

  (三)母乳庫,是指為特別醫療需要收集、檢測、運送、儲存和分發母乳的公益設施。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一審 母乳捐贈者有望獲補貼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一審 母乳捐贈者有望獲補貼 2019-07參與互動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一審通過
    這次捐獻,讓徐靚與促進母乳餵養行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志願者到宣傳者再到立法推動者,她的身影不停閃現。6年後,一場旨在促進母乳餵養的立法活動在廣州迅速推進。2019年1月,74名人大代表在廣州兩會期間聯名提交了《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5月底,該議案正式進入立法程序。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系全國首部相關地方法規
    原標題:《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昨日通過,系全國首部相關地方法規立法推動者:讓媽媽有尊嚴地母乳餵養受訪者供圖每日客流量過萬的公共場所不設母嬰室要罰錢;女職工產假結束後可與用人單位協商,再次申請哺乳假;捐獻母乳者可以獲得補貼……10月29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下稱《促進條例》)。依據《廣州市地方性法規制定辦法》,《促進條例》應在15日內報請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之後方能實施。
  • 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母乳餵養 立法促進
    然而,3年後的2019年,還是在這個城市,母嬰室的數量超過900間,並且還出臺了全國首部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這個城市是廣州,這部地方性法規是《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2019年10月29日,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 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廣州市公共場所設置的「母嬰關愛室」。蔡 君攝廣州市促進母乳餵養的公益組織在開展宣傳活動。蔡 君攝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母乳餵養 立法促進(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地方立法新實踐④)一個城市,曾經想評選十大最美母嬰室,主辦方連候選名單都難以湊足。
  • 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今日通過,讓媽媽有尊嚴地母乳餵養
    ……今天(10月29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下稱《促進條例》)。依據《廣州市地方性法規制定辦法》,《促進條例》應在15日內報請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之後方能實施。據廣州市人大代表、律師雷建威介紹,《促進條例》是中國首部與母乳餵養相關的地方法規。為此,新京報記者與雷建威及廣州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劉梅進行了對話。
  • 我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有望落地廣州,母乳庫規定成亮點
    我國首部針對母乳餵養的法規條例有望今年內落地廣州,將為女性哺乳權提供法律保障。8月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aer.cn)從2019促進母乳餵養國際高峰論壇上獲得上述消息。作為這部條例的主要推動者,同時也是廣州市人大代表、律師的雷建威接受澎湃新聞採訪,詳細介紹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草案)》中的亮點以及部分條款被刪減的遺憾。7月30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已對《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草案)》及《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草案修改建議稿)》(下稱《條例》)進行一審並通過。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全文 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2019年10月2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2019年11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  >第一條 為了促進母乳餵養,提升母親和嬰幼兒健康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 條例制定者:提供一個友善溫暖的哺乳環境
    近日,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這也是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10月31日,條例制定者的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立法倡導母乳餵養並非幹涉母親的哺乳選擇自由,希望給媽媽們提供一個友善、溫暖的哺乳環境。此外,有兩位市民告訴記者,近幾年能感覺到公眾場所母嬰室、哺乳室數量的增多,但很難找到相應的位置,她們表示,廣州通過的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能夠引起她們共鳴。
  • 我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落地廣州!亮點在這裡
    大洋網訊 想要堅持母乳餵養,僅僅有媽媽的意願還不夠,更需要家人的關愛、用人單位的保障和社會軟硬體的全面支持。今日(29日)上午9時許,《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經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將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查批准後正式實施,這是全國範圍內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明年3月1日起實施 六類公共場所需建...
    羊城晚報訊 記者羅仕報導: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日公布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記者獲悉,《條例》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廣州六類公共場所應當建設母嬰室,未按規定建設逾期不改正的,將被處以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條例》規定,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推行純母乳餵養,但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的除外。
  • 人民日報:地方立法新實踐——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然而,3年後的2019年,還是在這個城市,母嬰室的數量超過900間,並且還出臺了全國首部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這個城市是廣州,這部地方性法規是《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2019年10月29日,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 愛博恩響應《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首個母乳媽媽身心支持公益...
    「母乳餵養」是兒童和母親應享有的基本權利。12月11日下午,一場響應《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公益項目啟動儀式 ——「餵愛守護母乳媽媽身心支持計劃」在廣州愛博恩婦產醫院舉行。項目由愛博恩公益基金捐贈12萬元人民幣,全方位支持母乳餵養倡導、母乳公益課堂以及母乳庫運營等實際行動。首個企業響應《條例》公益行動,看見母乳媽媽真實需求愛博恩公益基金自2017年12月24日正式啟動以來,一直圍繞「守護婦兒健康」的宗旨開展公益行動。
  • 廣州制定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
    南方網訊 10月2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根據法定程序,該《條例》需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正式實施。今年1月,74名廣州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至《條例》表決通過歷時9月餘。
  • 廣州立法促進母乳餵養,距離全國普及還要多久?
    廣州先行一步,做出示範,10月29日,廣州十五屆人大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這是中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按立法程序,這份條例將在提交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議進行審查,有望在明年初實施。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明母乳餵養是對嬰兒最有利的餵養方式,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建議,嬰兒出生後至6個月齡應當堅持純母乳餵養。
  • 廣州或將立法 促進母乳餵養
    若想查詢您家附近的母嬰室,請戳二維碼    昨日下午舉行的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廣州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報告了對《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的審議結果,該委員會經調研後認為,立法促進母乳餵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會議對該議題進行了審議。    2019年1月,雷建威等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聯名提出了《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
  • 廣州臉譜|促進母乳餵養,徐靚七年來堅持「出圈」
    廣州在去年年底已建成963間母嬰室,成為全國第一個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的城市,而《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已經在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徐靚笑了,因為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源於對孩子的愛」 。
  • 全國首創,廣州立法促進母乳餵養
    中國6個月以下嬰兒的純母乳餵養率不足30%,遠低於43%的世界平均水平。缺乏家庭支持、包容的職場環境、社會和政策環境、公共設施等,都會增加純母乳餵養的難度。徐靚在廣東電臺做了多年節目主持人,被前同事竇文濤戲稱為「小話癆」的她在職場上春風得意,各類重要獎項拿到手軟,可是生完孩子的她卻突然感覺,「餵個奶怎麼就這麼難」。
  • 廣州為促進母乳餵養立法背後凝聚幾多合力推動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這是中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廣州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這是中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按立法程序,這部條例將提交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進行審查,有望在明年初實施。
  • 廣州出爐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
    廣州出爐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  六類公共場所應建母嬰室  想要堅持母乳餵養,僅僅有媽媽的意願還不夠,更需要家人的關愛、用人單位的保障和社會軟硬體的全面支持。昨日上午,《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經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將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查批准後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