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無限」貞豐返鄉創業發展協會:根植家鄉熱土 創業帶富鄉鄰

2020-10-25 金州財經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堅持「根植家鄉熱土、創業帶富鄉鄰」理念,以整合優勢資源和抱團取暖發展的模式,吸引大批在外貞豐籍創業者返鄉創業,協會通過推進黔貨出山、招商引資、愛心幫扶等舉措,助力家鄉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金秋十月,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喀斯特廣場、世紀城街道廣場,兩場熱鬧的農產品展銷會分別舉行。在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牽線搭橋下,來自貞豐縣魯容鄉魯容村的羅榮祿將自家種植百香果帶到這裡參與展銷,僅兩天時間就賣出近5000斤百香果。

  貞豐縣魯容鄉魯容村村民 羅榮祿:我們是帶了百香果過來,通過協會介紹,我們在這邊主要是把百香果帶出來參加這個「黔貨出山」,魯容這邊我在裡秀村有幾百畝基地,就是想把百香果帶出來賣出去。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積極發揮自身職能作用,通過與省內外多家商會合作,為「黔貨出山」做好牽線搭橋,不斷向省內外推介貞豐農特產品。作為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本地農特產品銷售的莫長華,外部市場對貞豐農產品的青睞讓他印象深刻。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莫長華:資源整合和對市場的重新認識,真正打開了大門,真正了解了市中心跟縣城的經濟差異,和消費水平的差異,所以我們產品一定要走出去。

  協會還通過抱團發展的形式,積極引導更多在外務工和投資的有志之士回鄉創業發展。協會成員蔡挺曾經從事鋼材銷售,在看到家鄉旅遊業發展後,他決定創辦旅行社,希望在自身創業發展的同時,向外推介貞豐旅遊名片。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常務副會長 蔡挺:在旅遊這塊,我是想把我們貞豐所有的景區連接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個名片,做出我們自己的產品。

  據了解,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成立於2015年12月,旨在吸引更多在外貞豐籍企業家回鄉創業發展。目前,協會與貴州省上海商會、貴州省農產品產業商會、貴州省糧油流通商會、貴州省茶葉商會等20多家省內外商協會及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致力在黔貨出山和精準扶貧方面為家鄉做好服務。同時協會還積極投身家鄉脫貧攻堅事業和公益活動,調動社會資源力量參與家鄉建設。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會長 王本華:現在我們返鄉創業發展協會裡面有會員100多人,其中有近40家會員單位,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我們的會員都積極的在返鄉創業發展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作為小微企業帶動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在逐漸去創業,去鼓勵成立公司進行發展。

相關焦點

  • 吳玉磊:外出經商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吳玉磊的家鄉清水河鄉屬於黃河灘區,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歷史上黃河決口多次。也正由於種種自然和歷史原因,企業很少考慮到這裡投資。作為從這裡走出去的灘區娃,2013年年初,吳玉磊萌生了用實際行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的想法,於是,他放棄在鄭州的生意,回到老家清水河鄉嶽莊村,在自家小院裡辦起鞋廠,吸引了本村及周邊村留守婦女前來打工。
  • 在希望的田野上|汝州:80後白領返鄉創業帶富鄉鄰
    在陵頭鎮深山溝裡長大的朱帥奇是典型的「鳳還巢」創業者。2000年,19歲的朱帥奇背起行囊到沿海發達地區打工,在外漂泊12年,聰明勤奮的他從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長為某大型球類產品出口企業管理人員。「雖然工資還可以,但家裡的老人孩子都照顧不到,我也不能一輩子打工。」2012年,朱帥奇經過一番思索,決定返鄉創辦自己的球類加工廠。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
    「當時我就明白,大學生是養殖產業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姬永鋒說。近幾年,一座座現代化養殖場、肉羊屠宰加工車間拔地而起。現代養殖業的興起,讓許多像姬永鋒一樣的「燕子」爭先恐後地「歸巢」。2019年,姬永鋒發起成立環縣大學生養羊產業協會,把有志投身農業的大學生們聚攏在一塊,協會辦起「放羊班」,幫助更多大學生回鄉就業、創業。
  • CCTV《創響中國》鼎力支持返鄉創業,助力新農村蓬勃發展
    2015年上半年連續4個月,國務院頒布了5份文件,鼓舞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2016年6月,國務院再發紅利,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農民工提供低息貸款補助。黨中央不斷釋放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利好,在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層面,給了返鄉創業者充份的政策扶持。
  • 一封「家書」召喚 大同眾多青年企業家返鄉創業
    當前,在全國上下掀起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熱潮的背景下,大同市各級共青團組織開展了以「文化認同·鄉情故土」為主題的青春興同行動,召喚在外鄉的大同籍青年企業家返鄉創業發展。眾多返鄉青年企業家認準了大同的發展前景,在文旅、能源、農業、電商等產業以及扶貧領域積極貢獻青春力量。
  • 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
    新華社重慶9月11日電題: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返鄉創業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勇、徐旭忠、趙宇飛在大巴山深處的重慶開州區關面鄉姚程村,村支書張步億一大早就出了門,沿著梯田仔細查看中藥材的長勢。
  • 方立榮:在家鄉創業更有底氣
    近日,石黃鎮返鄉創業人士方立榮在忙碌著,與該鎮雙龍村村民一起丈量流轉土地,為正在實施的生態農牧業項目做前期準備。在深圳打拼20年,方立榮一直對家鄉懷有濃濃眷戀。他說: 「這是我第二次創業,選擇農牧業雖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較長的培育期,但我相信一定會成功,因為在家鄉創業我更有底氣。」事業單位幹部辭職「下海」方立榮是石黃鎮雙龍村人,今年49歲。
  • 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3日電 題: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作者 張瑾嫻  「城鄉天地寬,在哪兒都能奮鬥。」兩年前,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生張嘎在這樣的理念下,決定返鄉。至於回去幹什麼,他並沒有確定的打算。
  • 武陟縣湧動返鄉創業潮
    本報訊(記者李夢露)「創業一定要有一技之長,你要麼得經驗豐富、知識完備,要麼得有資源優勢。」1月10日,在阿里雲創新中心武陟基地裡,返鄉創業青年趙作霖侃侃而談。    趙作霖參加的是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事跡報告會,武陟縣及周邊地區的7個返鄉創業青年典型在報告會上做了經驗分享。    這群創業者大多是80後、90後,過去幾年,他們在農業、輕工業等領域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縣長申琳的帶領下,我們縣2019年新增返鄉創業人士1472名,比2018年增長約62%,帶動就業4000餘人。」
  • 扶貧工廠開進村 針線「繡」出好日子——農家姑娘返鄉創業戰貧記
    農家姑娘侯佑林今年26歲,家住雲南省富源縣富村鎮新店村委會龍馬山村。返鄉創業三年來,她的21個村級扶貧工廠相繼紮根各村委會,帶領家鄉1000餘戶貧困戶3000多名留守婦女,一針一線「繡」出了好日子。侯佑林做刺繡虧本的消息在村裡傳開,家裡人勸她放棄,村裡人也勸她安分在家帶孩子。面對虧損和大家的勸說,侯佑林內心糾結萬分。看著整日愁眉不展的她,丈夫肖斌首先站出來,支持她繼續踏上艱難的創業路。
  • 我的「十三五」故事:家鄉這麼美 我堅定了返鄉創業的信心
    日前,鹽亭縣富驛鎮返鄉創業人士劉海周正在藤椒地裡和農戶們一起修剪藤椒,提到家鄉的變化,劉海周抬頭望向雨過天晴後的碧藍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氣,微笑著說:「家鄉這麼美,我堅定了返鄉創業的信心。」
  • 貝儂.人物 |靖西龍邦街第一書記農春刊;嶽圩「十佳黨員創業帶富標兵」盧朝剛
    176435364@qq.com粉絲Q群:374272504加TA微信:gbn520zg中印邊境附近一橋梁過重型裝備時垮塌廣州一路面塌陷,現14米大坑(南都) 嶽圩鎮:中越邊境「80後」黨支部書記返鄉創業帶富
  • 壽寧縣下黨鄉:返鄉創業路更寬
    壽寧下黨村民王光棟通過返鄉種植茶葉,創辦民宿、餐館等,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路更寬東南網7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範陳春 通訊員 吳通華)揉捻,發酵,烘焙,復焙……近段時間,身兼車間主任和制茶師的王光棟在壽寧縣下黨鄉的夢之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一直忙碌著,不厭其煩地重複這些制茶工藝
  • 江西註冊大學生創業人數達1.6萬 近兩年32.4萬人返鄉創業
    殷美根在致辭中表示,抓「雙創」就是抓發展,謀「雙創」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江西把創新創業作為一項事關全省發展的重要決策、重點工程、重大戰略來抓,在16.69萬平方公裡的贛鄱大地上掀起了支持「雙創」、參與「雙創」、推動「雙創」的新熱潮。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杭州臨安這場論壇喚醒返鄉青年綠色創業夢
    在「黨建領航、共話夢想」2019清涼峰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創新論壇活動上,臨安區委組織部、區團委、鎮黨委政府等負責人和100多位回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青年,齊聚在秋天的田野中,共話返鄉創業。臨安區清涼峰鎮位於浙皖兩省交界之地,是臨安的西大門,也是「浙西門戶」。
  • 吐魯番小夥返鄉創業:直播帶貨為家鄉發展盡力
    從今年年初開始,直播為本地農戶帶貨鮮食葡萄、葡萄乾等產品,是他的主要工作。今年,他和他的團隊已銷售了價值800萬元的農產品。 艾貝都拉 · 吾木爾在瓜地為農戶直播帶貨哈密瓜。
  • 【脫貧之星】貧困大學生返鄉創業引領一方發展
    【脫貧之星】貧困大學生返鄉創業引領一方發展 2020-12-14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鄧州張村鎮:靳小良返鄉創業帶鄉親脫貧
    映象網訊(記者 申連偉 通訊員 鄧波 孫光旭 聶興旺)從2000年回到家鄉,流轉600畝土地栽下苗木,到2010年第一批苗木出售5200萬。他就是鄧州市張村鎮西河村靳莊返鄉創業青年、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靳小良。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2013年,澄邁縣在全省率先開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622萬元,扶持154名返鄉大學生創業,拉動創業資金近1億元。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要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大學生加快成長,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領村民致富,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的確要糾正大家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看法。」平燕表示贊同,一直關注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她,今年帶來了《關於進一步鼓勵年輕人返鄉參與鄉村振興的建議》。  「我所在的夏履鎮有家鄉鎮紡織公司,目前掌舵人是一名新加坡留學回歸人才,叫沈偉潮,他謝絕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頂級酒店的管理高層職位邀請,毅然回鄉創業。」平燕說,沈偉潮曾這樣解釋,外出闖蕩為的是增長見識,自己的根是在夏履鎮,回來帶動家鄉發展是義不容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