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這話我只同意一半

2021-02-14 拉闊時光


拉闊時光微信公眾號:live_moments

文 | 張十巴仙

考前之夜,腦中無貨的學生開始挑燈複習,真是驚心動魄;上周就通知今天下班前要交的年終總結,到今早還沒動筆,下班前非得憋一篇出來;下周要出國旅遊,今天才開始去辦籤證。

這種老虎追在屁股後面的滋味,好不好受

這樣做的人是一類「膽大者」。他們得知deadline(死線/最後期限)後,不急於應付(例如繼續安逸或玩耍),直到deadline前夕再卯足了勁兒趕工。往往天縱「膽大者」,他們竟能趕在deadline前把任務完成。「Deadline是第一生產 在這種情境下似乎找到了正解。

人們普遍認為在deadline的壓力面前會更有動力,從而有效地趕進度過關。這種不到「死」不做事,做了事又不用「死」的經歷,讓人覺得刺激,會不會還上癮呢?

「膽大者」雖往往能得逞,卻也面臨風險,計劃趕不上變化。複習當夜,萬一要陪發燒的「另一半」去看醫生,那第二天豈不是要裸考了?要是當天老闆指派事情做,年終總結豈不是沒空寫了?要是大使館辦籤證出乎意料地磨嘰,那旅遊計劃豈不是完全打亂了?

Δ 把事情都壓在deadline前做,猶如飛機低空飛過,勉強過關,風險其實很大

也許是怕這些風險,或是怕來不及,就會出現一群「保守者」。他們也贊同deadline對人的鞭策作用,而心裡的危機感卻會強烈很多。在得知deadline後,他們會立刻加快腳步、相對「勻速」地趕工,務求多利用時間、穩紮穩打地完工。

「膽大者」和「保守者」孰高孰低,一言難以蔽之,能在deadline前把事情搞定就是王道。(即為:複習到有把握,寫完年終總結,拿到籤證)

三國時期,周瑜有心刁難諸葛亮,讓他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識破詭計的諸葛亮竟不要求寬限時間,反而提出三天就可完成。結果,他果真在第三天才動手「造」箭,即用計騙曹軍送了他十幾萬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諸葛亮不是犯賤地想用短一點的三天來逼自己爆發小宇宙,造出十萬支箭來,而是他熟知天象,深知曹操多疑,有信心在第三天夜裡起霧時讓曹操上當。

諸葛亮敢提前deadline,堪稱胸有成竹的殿堂級「膽大者」(千萬別亂學他)。周瑜自愧不如,因為他覺得就連十天期限還給少了呢(笑)。

「膽大者」相比,有一種「淡定者」也不遑多讓。他們就算沒按時完工,也有辦法hold住後果。

電影《一代宗師》原定於2012年12月18日上映,可導演王家衛有點慢勁頭(其實是慢工出細活),臨近上映前還在反覆剪輯,發現來不及交貨後就將上映期延到翌年1月8日。王家衛很淡定,對趕deadline很隨緣,且一言不合就延遲deadline(這部電影不止一次延期了)。

Δ 《一代宗師》從2009年底開拍,2013年初才上映,弄了三年多(加上籌備還不止),不怕得罪人,不想著快點收回成本,原定的12月上映也推遲了,製作方是有多淡定

這麼說來,「膽大者」自信能在deadline前趕完任務,即敢於和deadline在「軍事」上正面交鋒;「淡定者」能設法延遲deadline,即有資格與deadline在「政治」上談判協調。

就怕有人沒法延遲deadline,卻無端地自信能在被deadline追到前搞定事情。這麼做不是有勇氣,不是飆情商,而可能是無知者的無畏和莽撞。

也怕有人在得知deadline後,儘管擔心無法按時完成任務,卻還犯著「拖延症」或「注意力缺陷障礙綜合症」。也許他們真被deadline逼近到無退路時才能短暫性治癒。

Δ 「膽大者」和拖延症什麼的,都是這麼安排時間的(圖片來自網絡)

如此緊卡deadline做事,等於是孤注一擲,急工出粗活的弊端還是其次,完不成活才是「致命」的。沿著deadline(死線)走的人,也算是line walker(走在「死活」邊緣的人)吧。弄不好,過了deadline就讓人go die(狗帶)了。

Δ 《使徒行者》的英文名line walker意指「走在黑白邊緣的人」,當臥底不好受啊。同理,在deadline邊緣走的line walker也不會怎麼好過

如此處事既無「膽大者」的爆發力(只得其形),也無「保守者」的耐心穩重,更無「淡定者」的延期魄力。這樣的「三無」人員,要有自知之明。

看看那些在deadline面前還被內外因掣肘的可憐人吧。

有時deadline來得緊,他們根本沒機會喘息,被逼即刻忙起來。例如老闆今天才通知你明早講個報告,那還不加班加點?

有時deadline之前百事纏身,他們無暇做正事兒。例如同事請假,老闆讓你做替工,你本來忙著趕本職工作的進度,卻要分神照顧「兼職」。

有時條件或能力不足,他們即便分秒必爭、全力衝刺,也沒法在deadline之前達到要求。例如比武前武功平庸的人再怎麼練習,也難以取勝強勁的對手,除非偶遇武林秘籍。

相比這些可憐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deadline情況下還是有得選的。我不認為「保守者」佔據什麼戰略制高點,不過他們不忽視deadline前的餘裕時間倒是值得借鑑。為了不在deadline越追越近時讓自己「身犯險境」,從而發出「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嘆息,你懂怎麼做的。

「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我只同意一半。我不是質疑它做生產力的資格或是排第一的名次,而是覺得它有時追不死你累死你,生產完不成還攤上事兒

往期類似文章

去你的毒舌技能!我準備退出玻璃心協會了

你有空閒就能遊,他沒想好不肯走 | 旅遊侃談

俗人要怎樣不害羞地談論境界

不「熟」、不一起玩,也可以是不錯的朋友

就算童心未泯,也不敢「童言無忌」

沒上幾年班,也好意思談工作 

被需要的感覺真好

忙著趕路,忘了出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截止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eadline,能夠督促我們更加高效地工作,倒計時幫助我們更加享受過程。很多人常常開玩笑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不過,這句玩笑還真不僅僅是玩笑。
  • Deadline 才是第一生產力!
    距離你成為準研究生還有8天,而距離我研究生論文開題還有12天!哎呦,包子先和大家吐槽一波。月底就要開題了,而我這周才開始著手準備,哎喲,真的是不到最後不著急。這兩天給我忙的是不可開交,更難以想像的是,我還有時間在這裡和大家聊天,屬實是心大。
  • 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截止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eadline,能夠督促我們更加高效地工作,倒計時幫助我們更加享受過程。很多人常常開玩笑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不過,這句玩笑還真不僅僅是玩笑。deadline存在的意義截止日期經常讓人感到壓力巨大,但它是提高一個人生產力的關鍵所在。
  • 【精選】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導讀:很多人常常開玩笑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不過,這句玩笑還真不僅僅是玩笑。
  • 【夜讀】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導讀:很多人常常開玩笑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不過,這句玩笑還真不僅僅是玩笑。截止日期的確是提高個人生產力的關鍵所在。研究表明,隨著最後期限的臨近,焦慮情緒會引發身體分泌腎上腺素並釋放到血液中,讓我們更加拼命、節奏更快地工作學習。除了來自迫在眉睫的截止日期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達到最佳的喚醒狀態呢?
  • 每周沉思|ddl是第一生產力……嗎?
    哦吼大家好我是饅頭醬呀!ddl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饅頭醬從小就深信不疑並且一直奉行至今小時有太多比學習有吸引力的人事物那時寧可在屋簷下看雨也不願翻開一頁作業本提心弔膽地玩到周日晚上心裡不停地默念「三點一定要起來」然後心驚膽戰地睡去等到三點便真的茫然醒來了那時也沒有鬧鐘,第二天的生死全憑運氣
  • Deadline 是第一生產力?小心吃太多高熱量食品
    時間通常被認為是稀缺資源,特別是在信息爆炸時代,被各種設備和應用分散注意力後,我們更是難以專注高效地做事,因此有了「Deadline 是第一生產力」的調侃。
  • 年輕人的第一生產力竟是deadline,是時候和拖延症告別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eadline卻是你的第一生產力,這著實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早上起床睜開眼都已經困難,更不要提晚上臨睡前放下手機,辦了張健身卡健身房倒閉跑路了也沒去過幾次,考試前的一周圖書館總是一改常態人氣爆棚……人類拖延行為大賞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默默地膝蓋中箭。
  • 【視點】為什麼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01 Deadline存在的意義 截止日期經常讓人感到壓力巨大,但它是提高一個人生產力的關鍵所在。這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研究發現,你最好讓自己選擇第一項。 這個結果來自一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對自己的學生所做的研究。在某一學期,他同時給兩個班級講授同樣的課程。課程的作業內容也相同:學生都需要在一學期中完成三篇論文。 唯一不同的就是交稿日期的要求。
  • 你的Deadline拍了拍你
    開學近兩個月,學期進程也快過去一半了。不知道你是氣定神閒的時間管理達人,還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的趕場人士呢?前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為什麼我們老是喜歡把事情都堆到deadline前兩天才開始做?deadline 可以理解為截止日期,也可以理解為「時間標記」。時間標記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突出的獨特事件,包括了兩個大類:個體親身經的事件和對個體有重大意義的事件、由社會生活構建和共享的各類時間表中的參考點。我們平時生活中的deadline更傾向於第二個類型的解釋。
  • 職場英語: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給拖延症重患者開的五個方子
    圖片來源網絡   滬江小編:網上瘋傳一段子「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有大把時間可以完成任務,偏偏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手,美其名曰「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親,你已經是拖延症重患者了!
  •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這不禁讓我想到早些年在上海迪士尼,一男孩故意摸年輕女子的臀部,女子和其母理論,其母說出的話驚人的相似,「你不就是讓人摸的嗎?」「你沒有被人摸過嗎?」當母親洋洋得意,自認為吵了一場勝戰,卻沒有看到在一旁看著母親為了自己和別人爭吵的孩子。6歲的孩子應該知道男生不能進女廁這種基本的社會常識,但他還是這麼做了,說明他就是想搞惡作劇。
  • 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你的拖延症有多嚴重?
    有人說,當代年輕人的第一生產力不是KPI,也不是花唄帳單,而是Deadline。拖延症晚期的人,更是對Deadline深惡痛絕。因此,在Deadline來臨之前,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逃避當下,獲得短暫的快樂和自由。
  • 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你的拖延症有多嚴重?
    有人說,當代年輕人的第一生產力不是KPI,也不是花唄帳單,而是Deadline。拖延症晚期的人,更是對Deadline深惡痛絕。因此,在Deadline來臨之前,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逃避當下,獲得短暫的快樂和自由。
  • Deadline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這是申鶴公眾號的第106天的第106篇原創文章我現在就是一個每天活在deadline上的人。比如每天寫文章,deadline是晚上11點59分,寫了這麼多天之後,已經基本評估出來了一個寫作時間規律,每晚10點是我的開始寫作時間,一方面可能養成了肌肉記憶,只有到這個時候才會文思泉湧;也可能就是被兩個小時的硬性寫作時間倒逼,就一定能出來東西。
  • 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大白電將現高光時刻
    「我想買個冰箱,還是等雙十一吧!」「我現在已經開始往購物車放東西了,但最近不會下單。」「美的空調最近降價很大,雙十一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國慶剛過,雙十一的導火索即將點燃,在這兩大促銷節點之間,表面上大家都選擇按兵不動,而其實消費端和渠道端已經在為蠢蠢欲動。
  • 【虎哥談留學】你對deadline的一無所知,真是嚇到了我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看見沒,第一輪ddl是4月15日,但看下面我紅框圈中的注釋文字,看懂了沒,實際上意思是說在4月15日前為rolling制,而4月16日再提交就沒用了,理解了吧。你要真等到4月14日再交,就gg了。這麼「婊」,怎麼甄別,萬一我沒留意到下面那行小字怎麼辦?有一個適用於大多數情況的技巧(難免有漏網之魚),就是看這個日期具體是多少。
  • 40年40個瞬間|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中美貿易戰過程中,美國肆意針對中國「中興通訊」公司發動技術制裁,結果導致這家千億量級的中國公司付出慘重代價。
  • 深度學習先驅Bengio:AI頂會論文的Deadline是時候取消了
    如今,一個博士生在畢業前發表的論文數量,比二三十年前的博士生多了一半不止。 所以說,表面上看,我們的生產力更高了,但是這種迫於壓力的「生產力提高」對論文質量和內容深度造成了破壞。許多可能包含錯誤、不夠嚴謹或者只是做了簡單的增量提升的論文都趕在 Deadline 之前提交了上去。而在過去,這些論文可能都不會提交。
  • deadline讓孩子快速寫完作業
    02做作業一拖再拖,是因為沒有deadline有人戲言,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我很喜歡買線上的課程,最近一個課程是一個心理學的,買的時候我有一點很不滿意,就是有使用限期。這個課程不像一般的課程一樣,可以永久無限回放,只能當周上完。到了截止時間,我收到了課程deadline提醒,想到畢竟是花了錢的,因此我就趕緊空出時間把課程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