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2021年1月1日,在這個舉國同慶的元旦慶典裡,哈爾濱舉辦了一場漫展活動。主題是二次元文化相關,不少未成年人涉獵其中。本以為這只是一場興趣愛好的交流,卻隨著一些照片流傳,在民眾中掀起了輿論的驚天波浪,只因流出的現場照不太合適。
說來無奈,這類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
去年,廣州漫展上驚現未成年少女衣著暴露,風波尚未過去多久,上海漫展又有jk少女在公共場合塌腰撅屁股。這接二連三的負面行為已經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不少家長對孩子參與二次元文化感到憂慮。而這次在哈爾濱漫展上發生的事件更過分,參與人數更多、孩子年齡更小,更讓人擔心了。
不少網友發出質問,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麼了?又或者說,二次元文化怎麼了?
對於「二次元」一詞,想必各位家長並不陌生。我們的童年也曾與二次元黑白動漫相關,從海賊王到火影忍者,我們的回憶因為它們的存在而豐盛不少。
記憶裡,屬於我們的二次元還是一個小眾群體,動漫並不佔據生命的全部,他們只是我們學習之餘的一種消遣方式而已。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會把二次元的文化套用到現實當中,我們也都能分清虛擬世界和社會生活的區別。
可隨著社會變遷,二次元文化不再小眾,它們遍布95後群體。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66%的95後都對二次元文化有所涉獵,超過三成以上將生活的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二次元活動中。其中,就包括哈爾濱漫展上的cosplay,當漫展也開始在中國的大地上慢慢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參與,二次元終於開始三次元化,二者間的生活界限徹底被打破了。
可家長們卻對此一無所知。
於是,有專家站出來呼籲,二次元負面影響擴大化!面對二次元文化,家長必須做好最後一道把關工作,那就是對孩子的信息選擇進行篩選。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沉迷二次元以及家長如何應對。
前兩天,我曾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對方講述了他年僅13歲的妹妹在接觸二次元文化後的性格變化。
據了解,他妹妹剛上初中,正是為了學業而緊張的年齡,卻沉迷動漫。記得小時候我們看動漫,往往是從中獲得更強大的力量,然後將其應用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可現在的孩子卻不是這樣。
或許因為二次元文化的「曲高和寡」,質量不如當年。又或者是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信息碎片化,讓孩子們在接觸二次元文化時更容易被負面消息所吸引。反正,網友妹妹沒有從中獲得任何正能量,反而日漸墮落。原本成績優秀的孩子,接觸二次元後,看待問題的角度越發非黑即白,缺乏基本的寬容。
這讓網友很是焦慮,想要了解妹妹沉迷二次元文化的原因。其實答案很簡單,孩子沉迷二次元文化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受周圍小夥伴的影響
對於孩子來說,若同齡人都在沉迷二次元文化,孩子便會愛屋及烏去接觸,然而網絡信息三教九流,若沒有家長作為把關員,孩子很容易被錯誤的信息所吸引,從而釀成大錯。
孩子缺乏大人的關心
當一個人在現實中缺乏存在感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從網絡上尋找慰藉,尤其是孩子。
舉例來說,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便是如此。他兒子曾沉迷網絡網際網路遊戲數年,直到馬雲的太太辭去在阿里的工作,全身心地陪在兒子身邊,才讓孩子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
現實中,很多沉迷於二次元文化忽略現實生活的孩子也是如此,因為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愛,他們只能將情感寄托在虛擬世界當中。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答案很簡單,就是了解孩子所在的二次元世界。
比如,我曾經在兒子的同意下查詢他的網際網路歷史記錄,以此來確保孩子所接觸的信息不是負面低級的。同時經常就社會問題與他進行討論,發現孩子三觀有所偏移時,及時進行耐心正確的引導。
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強行切割孩子與二次元文化的聯結,在叛逆階段,強行割裂反而會讓孩子心生叛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吊橋效應,家長該做的是尊重,只有讓孩子慢慢感受到現實世界的美好,他才會離開虛擬世界。
最後,你家孩子經常去漫展嗎?如果可以的話,請陪他一同前往哦。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