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晚7點,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該排名基於13個經過精心校準的績效指標,用于衡量機構在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視野中的表現。
今年有創紀錄的1527所高校進入排名,覆蓋了93個國家/地區,比2020年的1397所增加了9%。
排名指標
績效指標分為五個方面:教學30%(學習環境); 研究30%(數量,收入和聲譽); 引文30%(研究影響); 國際視野7.5%(員工,學生和研究); 和行業收入2.5%(知識轉移)。
(圖片來自泰晤士報官網)
教學(學習環境):30%
聲譽調查:15%
員工與學生比例:4.5%
博士與學士的比例:2.25%
博士學位授予學術人員比例:6%
機構收入:2.25%
研究(數量,收入和聲譽):30%
聲望調查:18%
研究收入:6%
研究生產力:6%
引文(研究影響):30%
國際展望(員工,學生,研究):7.5%
國際學生比例:2.5%
國際工作人員比例:2.5%
國際合作:2.5%
行業收入(知識轉移):2.5%
排名亮點
前十名
中國高校表現
今年共有91所中國大陸高校入榜。中國大陸今年共有破紀錄數量6所高校進入前100名,分別是清華大學(並列第20位)、北京大學(第23位)、復旦大學(並列第7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列87位)、浙江大學(並列第94位)和上海交通大學(第100位)。而在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進入前一百的高校僅三所,清北復。
在Times的調查中,雖然中國的頂級大學與美國的頂級大學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位屬中國中級(排名201-300)的大學正在極速上升排名,拉開與美國的差距,在近5年內逐步超越了美國的中級大學。
Times還稱中國42所一流大學在這次疫情中並沒有遭受太大影響,因為中國政府進行了慷慨的投資。
而與之相對的,美國大學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冠狀病毒在美國的持續流行導致美國高等教育部門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況,大學收入和支出的減少,以及教學人員裁員,這些都影響了他們的研究生產力和機構聲譽。
所以此次中國有力的新冠應對措施,也出其不意地造成了縮小中美學術差距的效果。
世界前200名
各國家/地區排名
亞洲
美國
英國
澳洲
加拿大
德國
ref: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眾號&泰晤士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