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高考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往小了說,決定一個人考哪所大學,往大了說,決定人生未來。
正因為知道高考的重要程度,所以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都非常重視高考,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考一個好成績,上一所好大學,但是有些學生,就是不擅長學習,不管怎麼努力,成績都沒有提升,想要考大學只能「另闢蹊徑」。
「藝考」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有的人是從小在藝術方面有天賦,父母加以培養,早早就下定決定走藝考這條路,考藝術院校。
有的人是到了高中後,發現學習成績跟不上,通過正常的高考很難考上大學,想辦法學一門快速的藝術,然後走藝考之路,畢竟藝考對於文化課的分數要求不那麼高。
所以大眾對於藝考生的文化課不那麼認可,認為他們都是有藝術天賦,但在文化課方面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
那麼是所有藝考生都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高考數學150分總分711分,這個「狀元」是藝術生
2020年高考因為疫情的原因,被稱為「最難的一屆高考」,但是考生們不畏困難,砥礪前行,考出了不錯的成績,各省也是高分頻出。
2020年是山東省第一次施行高考改革,施行3+3新的高考模式,所以是不分文理科的,對於考生們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不過2020年山東高考狀元卻讓人驚喜,總分711分,數學滿分150分,語文125分,英語145分,物理98分,化學97分,地理96分。可以說每一科都很優秀,沒有弱點,成為大眾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練練引人讚嘆。
原以為這樣一個711分的狀元,一定是高中三年全神貫注投入到學習上的大學霸,學霸沒毛病,但是卻不是一個「專一」的學霸。
2020年山東狀元孟令昊其實是一個「藝術生」,從小學習大提琴,早早通過了大提琴10級,也早已定下走藝考這條路。高一高二前兩年孟令昊兼顧文化課和專業課,文化成績並不拔尖,藝考結束後,把所有心思放到文化課上,開始突飛猛進。
總分711分的狀元竟是一個「藝考生」,讓人對藝考生刮目相看。
什麼樣的高中生適合走藝考這條路?
一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
雖然藝考生文化課成績不一定都很差,但是藝考生的分數線卻是真的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差生到了高中開始走藝考這條路的主要原因,藝考確實能成為差生的捷徑。
二是有藝術天賦的學生
有的孩子就是「老天賞飯吃」,在藝術方面擁有天賦,例如3歲能畫出分鏡漫畫,5歲能彈出第三鋼琴協奏曲,7歲能大提琴就能考級,這就說明孩子在藝術方面有天賦,既然發現了天賦就一定要加以培養,走藝術道路,進入藝術院校,進行高等教育培養,成為專業人才。
三是對藝術方面有追求的學生
有的學生就一心想考表演專業,或者是導演專業,從事這方面工作就是畢生的夢想,那麼家長也沒必要阻攔,去參加藝考走藝術道路,嘗試過就不會後悔,也許夢想就成真了呢。
藝考生怎樣兼顧專業課和文化課?
大眾對藝考生有一定的偏見,認為其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不然,事實證明藝考生也能考出優異的成績,山東考生孟令昊即使藝術生也是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進入更高級的藝術團。
遠的不說,就說大眾舒適的明星張新成,當年是北電、中戲、上戲、軍藝四校第一,高考成績560分,就是典型兼顧藝術和文化課的超強考生。
那麼這些絕對優秀沒缺點全能的考生,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是合理安排規劃時間,時間是海綿,擠一擠總會有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比如說吃飯時候背單詞,睡前背古詩詞等等。
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找到好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
三是不要給自己刻板化印象,很多藝術生明明有學習能力,但是因為外界的偏見,也認為自己沒實力考高分,從而就放棄就不學了,這是最致命的問題,一定要相信自己,且為證明自己付出努力。
事實證明,藝考生也能考高分還能成為狀元呢!
對於「藝考生成為狀元」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