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風蕭瑟橫掃落葉的時候,當寒露即至百花凋零的深秋。你律動著鏗鏘的脈搏,揚起生命的歌喉。當雪沃原野北風凜冽的時候,當寒凝大地漫天飛雪的三九。你含蕾吐豔,盎然怒放,將璀璨寫滿枝頭。
這是誰?這便是「臘梅」,也是我們身邊的榜樣——新時代贛鄱先鋒、2019年江西最美醫生、產科主任醫師餘臘梅、
抗疫前線的「臘梅花」
2020年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給整個中國甚至世界籠罩上一層陰霾。疫情發展之快,令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我是產科醫生餘臘梅,作為一名有著19年黨齡的老黨員,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是我的神聖職責……我懇請組織批准前往武漢抗疫一線,與我的同學們再次並肩共戰,服務湖北的孕產婦。」要知道,她參加江西省第23批援突尼西亞醫療隊,在遙遠的北非支援突尼西亞整整一年,回國才剛剛3個月!和家人相聚的時光還來不及回味,然而餘臘梅並沒有沉浸在以往的榮譽中,也沒有在久別的家庭中偏安一隅,而是再一次棄小家,顧大家,在第一時間向黨組織遞交了這份飽含熱忱的請戰書。她說任何時候只要黨和國家需要,她都應該挺身而出,義不容辭地奔赴「戰場」。得知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她心急如焚,毫不猶豫向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並堅定地按下自己的手印。
兒子說:「媽媽,你把回家當渡假嗎?你才回來不久,怎麼又要走了?」即使說起兒子,她臉上心裡一萬個內疚甚至情到深處不禁潸然淚下,有誰不想常伴父母孩子呢?再堅定的人,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兒女啊!即使不小心扭傷腳,只能坐著做手術,面對科裡批她休息幾周回家養傷,但閒不下來的她還是堅持來科裡上班。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針對孕產婦這個特殊群體,積極撰寫疫情防控科普知識,拍攝孕期產檢科普小視頻,傳播科學防控知識,引導大眾正確認識疫情。受省衛健委婦幼處的委託,在產科主任鄭九生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她還承擔參與編寫《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孕產婦管理策略(試行第一版)》及《江西省孕產婦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技術指引(第一版)》的任務,並利用空閒時間參加免費在線義診,為廣大市民提供健康諮詢服務。餘臘梅仍然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多,她想盡己所能為武漢疫區提供更多幫助。2月11日,餘臘梅隨江西省對口支援隨州市醫療隊火速奔赴湖北。她說:「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在武漢生活了5 年,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的許多同學都奮戰在抗疫一線,現在我要去和他們並肩作戰!」在餘臘梅心裡,始終有一個不變的信念,「因為我是個醫生,醫生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
2月12日晚上抵達隨州後,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入住的酒店沒有空調,天氣寒冷,餘臘梅聯繫華中科技大學南昌校友會愛心接力,輾轉聯絡,國網隨州供電公司為江西對口支援隨州的醫療隊贈送132床電熱毯和生活用品,讓每一位援隨隊員感受到了一份溫暖。南昌校友會還專門籌款為江西醫療隊捐贈了300套防護服。
餘臘梅被任命為第二批援隨醫療隊黨支部書記,被安排在隨州中心醫院產科工作,負責指導危重症孕產婦搶救及新冠肺炎會診工作。援隨第一天,科室一個四次剖宮產史合併瘢痕妊娠的患者清宮不成功,需要開腹手術,隨州的黃主任請她搭臺幫忙,雖然手術粘連嚴重,但是第一次的贛鄂醫生手術合作很順利。
2月14日下午16時16分,湖北省隨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內,一個3公斤的男寶寶呱呱墜地,這是江西省對口支援隨州市醫療隊幫助當地醫院行剖宮產接生的第一例新生兒。據悉,這個男寶寶也是江西省在疫情期間支援湖北醫療隊接生的第一個新生兒。這就是臘梅,我們身邊的那朵臘梅,在疫情最兇險的前線,依然綻放的那朵臘梅。
盛開在非洲「臘梅花」
2018年11月,餘臘梅主動請纓加入江西省第23批援突尼西亞醫療隊,開始了她的援非之旅。她所在的突尼西亞梅德寧大區氣候條件惡劣,高溫乾燥,常年風沙,飲用水無法保證,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同時,這裡是典型的缺醫少藥地區,醫療基礎設施薄弱,而婦產科病人卻很多,年分娩量近5000人次,平均每月有400多個新生兒出生。當地沒有婦產科醫生,餘臘梅和另一名中國醫生承擔起所有的婦產科查房、B超、門急診、產房、手術等工作。每周工作87個小時,「兩班倒」成為他們日常工作的常態。面對困難和挑戰,她迅速轉換角色,調整心態適應陌生的環境。手術沒有醫生助手,她膽大心細帶著護士做手術;手術室設備陳舊、醫用材料缺乏且血源嚴重不足,她儘量縮短手術時間,控制術中出血量,學會使用老舊器械完成手術操作,做到「又快又好」。她在國內長期承擔產科教學工作,在援非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在當地醫院開展床旁查房、病案討論、培訓授課,悉心向當地護士普及最新醫學知識。她利用休息時間,手繪解剖圖,傳授護士基本臨床知識和操作技巧。在她的帶領下,梅德寧醫院的產房掀起了學習熱潮,助產士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進行新生兒窒息復甦,怎樣讀懂胎心監護報告這些最實用的技巧。從「輸血式」援非向「造血式」援非轉變,餘臘梅的有益探索,給突尼西亞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精兵隊伍」。遠赴非洲執行援外醫療任務,立下"赫赫戰功":接診病人3000餘人,手術800臺。這是她在國內工作量的2-3倍。她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以高度的責任心及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受援國醫院和當地群眾的稱讚。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以及多家自媒體先後刊登了她的援非事跡,「盛開在撒哈拉沙漠中的臘梅」受到廣泛關注和讚譽。
平凡崗位上的「臘梅花」
其實,她說她就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所做的,無非是一名普通產科醫生力所能及的。誰都知道那句話,累死累活婦產科!是的,產科工作沒有白天黑夜、沒有周末節假日,勞動強度外人無法想像,但無論多麼辛苦,餘臘梅從來都不抱怨,堅持以最飽滿的熱情對待每一位患者,以樂觀積極的狀態,全力以赴地完成工作目標。剛參加工作時,餘臘梅深知「救死扶傷」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每天充分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堅持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臨床上碰到不懂的問題,她總是用隨身攜帶的小本記錄下來,虛心向前輩求教,及時查閱文獻解答。用她的話說「我只是每天堅持比別人多走了一小步」。然而就是這「一小步」,成為了改變她命運的「一大步」!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她逐漸從工作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科室的業務骨幹。現在的她是「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基金會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網絡建設項目」江西地區的主要聯絡人,是江西省首個「胎兒醫學門診」「雙胎門診」「胎兒醫學多學科會診組」的發起者與參與成員之一,填補了省內「胎兒醫學」的諸多空白。
那朵臘梅花的赤誠之心
她說,一個人,不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退縮,選擇安逸。這世界上就是因為有那些不畏艱辛的逆行者、先行者,才能在黑暗當中撕出一道亮光。餘臘梅用無私無畏的勇氣踐行了醫生的承諾,無論行醫的條件如何艱難,任務如何艱巨,對待困難從不退縮,對待生命她始終不離不棄。「因為我是醫生啊,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啊」質樸的語言透著那顆臨寒開放的赤子之心。
她說,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