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七公子讀書,每天一篇小短文,為您演說一個漢字。
一
首先請大家看圖:
這是一個甲骨文,是一個會意字。不過畫的是什麼還是大致能分辨的。它最上面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以前茅草屋的屋頂?下面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一個跪坐的人?
再來看看這幅圖:
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猜出來了。下面我們就依次來看看它的演變過程:
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隸書和楷書。這就是「安」字。
房屋裡一個女子,就是「安」字。有房有家眷,就可以稱之為家,可以安穩居住了。從這個古字的形象來看,它是表示女子在屋內、在家裡很安全,體現了家庭對女子的保護。
這個字非常有意思,它雖然產生於3000多年前,但是卻正暗合了咱們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向標。
「安」上一個寶蓋頭,本來就代表房屋、家,屋下一個女子,則代表「安」。也就是說,這家的氛圍,跟家裡的女人有很大關係,甚至可以說由她們掌控著。
一個家庭裡,女人知書達理,則家庭溫馨和睦;女人刻薄多事,則家裡雞飛狗跳。
當然,男人脾氣不好,家也難安。畢竟時代不同了,講究男女平等。那蹲在屋子裡的小人兒換成男的,也是可以的!
這個古老的漢字,很巧合地揭示了一個道理,想要家庭和睦幸福,就要做到這一點:安。家安則家和。
家庭和睦之秘訣就在這一個「安」字!
二
看完了演變過程,接下來看看「安」字的含義。
「安」的本義是「平安」。例如《詩經·小雅·棠棣》:「喪亂既平,且安且寧。」不過《詩經》裡的這句格局更大了,它已經由個人上升到國家了。這裡「安」和「寧」相應,表示安穩。比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風雨不動安如山」,取的就是這個意思。
家安,人才安。國安,家才安。有國才有家!
當然,「安」還有另外一個引申義,比如這個句子:「富貴有天命,安貧士之常」,還有一個成語叫做「安貧樂道」 。這時候的「安」是適應某種環境的意思。
三
最後,依然來讀幾首意境相通的詩詞:
1、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
這是宋人馬遠的《題踏歌圖》。大豐收,人們走在田埂上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這才真的叫安居樂業。生活安定,心情也美麗。
2、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是宋朝大詩人陸遊的《遊山西村》。農家臘月豐衣足食,自釀的米酒,肥美的走地雞和土豬……不說了,要流口水了……
3、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是唐朝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元宵夜京城解除宵禁,男女老少紛紛走上街頭看燈。那些掛起來的各式各樣的燈飾,仿佛開在樹上的花。明月照人,影逐人動,珊珊可愛。
國泰則民安,這幾首詩裡雖然沒寫一個「安」字,但是我們分明看到了老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
參考文獻:《圖說漢字》《說文解字》
(原創圖文,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