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1-02-18 樸樂館

當你品出野菜清香勝於山珍海味,便覓得 " 清歡 "。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 "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然後自己讚嘆著:" 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

" 清歡 " 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 " 清淡的歡愉 ",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裡體會到了比鑽石更吸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能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多的感動,或者甚至於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 " 清歡 "。

"清歡"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 清歡 " 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於李白的 "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那樣的自我放逐;或者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那種盡情的歡樂。它也不同於杜甫的 "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 這樣悲痛的心事,或者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 那種無奈的感嘆。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文天祥的是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他的壯懷激烈。歐陽修的是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我們很能體會到他的綿綿情恨。納蘭性德的是 "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 ",我們也不難會意到他無奈的哀傷,甚至於像王國維的 " 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可是 " 清歡 " 就難了!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今日不消說 " 清歡 ",連 " 歡 " 也難尋。

你說什麼樣是清歡呢?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嘯而過,一天裡,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如果運氣更壞,會遇到呼嘯而過的飛車黨,那時所有的感官電路走火,不要說清歡,連歡也不剩了。

我們到館子裡,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是杳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的特色,端出來時把人嚇一跳。

我們有時沒有什麼事,心情上只適合和朋友去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總是嘈雜的,而且難以找到一邊飲茶一邊觀景的處所。到假日的時候,走路都很難不和別人推擠,更別說坐下來喝口茶。

俗世裡沒有清歡了,那麼到山裡去吧!到海邊去吧!但是,山邊和海邊也不純淨了,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

要找清歡就一日比一日更困難了。

" 清歡 " 實為生命的減法,回到本真。

人們以為放逸的生活是歡樂,想起來毋寧說是可悲的。為什麼現代人不能過清歡的生活,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愈來愈無味了。

" 清歡 " 實為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相關焦點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麼呢?
  • 王盛記·新中式丨人間有味是清歡!
    你心裡有什麼,你看到的就是什麼。一個人內心恬靜,摒棄了世俗繁瑣醜惡,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也是美好的。王盛記·新中式紅木家具告訴你:人間有味是清歡!即使行到了「水窮處,還有「坐看雲起時」的閒情,心中有佛,眼裡萬物皆為佛。
  • 初中作文,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問是清歡。」這也是蘇軾在《浣溪沙》中寫下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說得便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總會有同學蹦出幾句玩笑,同學們忍俊不止,雖偶爾換來老師的提醒,可大部分時間我們笑老師也笑了。 粉筆是老師的寶貝,老師總捏著粉筆在黑板間來回穿梭,一筆一畫寫下了流年,流去了時間。黑板上的一筆一畫,遇上了同學們的讀書聲,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般,立刻鮮活起來,像孩童一樣具有靈性。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黑板上,為這一面「非黑即白」抹上了一筆色彩。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丁人間為什麼要跳河自殺 安清歡結局包養丁人間?
    翟至味知道安清歡和秦臻有過節,他讓安清歡辭職,並給她指明出路,讓她絕地反擊,反客為主。翟至味的話看上去漫不經心,卻讓安清歡陷 入了沉思。翟至味在父親那裡取得了支票便匆匆離開,安清歡來到翟總辦公室,還沒等安清歡開口,翟總就同意她去新店面工作,安清歡大吃一 驚。 林月正在和同事開會,中介卻打來電話通知她房子不給她預留。
  • 《人間至味是清歡》翟至味是誰演的 安清歡和翟至味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正在熱播,該劇是由陳喬恩佟大為主演的,講述了大時代下不同生活際遇的丁人間、安清歡、翟至味等人自我實現與追求愛情的故事。劇中安清歡是高級白領,那翟至味是誰演的?安清歡和翟至味結局是什麼?一起看看。
  • 【雅琴朗誦】|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 點擊綠標,收聽朗誦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者:林清玄我從小學時代就愛讀蘇東坡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
    安清歡是一位職場白骨精,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性格鮮明,是一位職場的女強人,但是在生活中確實一個傻白甜,而她在遇上IT男丁人間的時候,丘比特愛神之箭射向了他們,在不斷地誤會、衝突、了解以後,慢慢地兩個人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
  • 最喜人間有味是清歡
    東坡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醇香味美,東坡總是吃不夠,還創作過一首《食豬肉詩》,就可知蘇東坡有多麼好吃豬肉了。其實東坡居士有另一首詞更有味道。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水蓼|「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原型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是蘇軾在經歷了人生挫折,迎來仕途轉機的背景下創作的,他的心情輕鬆愉悅,心境自然不一樣,粗茶淡飯也是人間至味。千百年來,這首詞的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成了後人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和思考。蘇軾食用的「蓼茸」就是小時候我們經常在水邊看到的一種野草——水蓼。水蓼,一年生蓼科草本植物,高可達70釐米。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清歡」何意?讀上一句,才知它有多美
    考「君子乘人之美」的下一句,有學生填「小人奪人之愛」;考「東邊日出西邊雨」,有學生填「床頭打架床尾合」;考「問君能有幾多愁」,有學生填「恰似一壺二鍋頭」。很多人以為這都是段子,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真的有學生這樣填。至於他們是怎麼想到的,不得而知。
  • 人間有味是清歡@瑞士盧森地板D2431實景案例
    一座小房子就能承載世間最多的美好走了越來越多的路看了越來越多的風景最美的風景,還是你我的家白牆,木地板,原木家具摯愛自然木色一蔬,一飯,一花,一茶盞品味人間清歡瑞士盧森實景案例之清羽設計作品《人間有味是清歡》【 玄 關 】素雅的白牆,木色地板,原木家具乾淨清爽,無拘無束的生活空間陽光,開闊,自然,簡單,美好如此這般【 客 廳 】入戶,左轉是客廳,右轉是餐廳無論怎麼看,這都是方雅致所在原木色,是自然,是時尚也是還原古樸的浪漫與溫情
  • 飲黑眼豆豆奶茶,品人間有味是清歡
    古人語: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充滿哲理的話,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大致意思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正如這杯黑眼豆豆奶茶,在豆乳融合茶香的濃鬱中品嘗出平凡中簡單的快樂!讓我們飲一杯黑眼豆豆奶茶,感受人間有味是清歡,帶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笑對人生!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一棵會開花的樹
    網上看到「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譯文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清晨醒來的第一縷陽光,午後咖啡店的一份甜點,睡前的一杯熱牛奶,春日裡一隻南歸的燕,炎夏裡的一支冒著冷氣的冰棍兒,秋風裡飄著桂花的味道,寒冬手裡捧著的一杯熱可可。
  • 濃到極致平淡,人間有味清歡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厥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裡的蓼菜、茼篙、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蘇軾的詞這麼接地氣
    生活當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如「一將功成萬骨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愛江山愛美人」,這些句子很多都會被當成俗語俚語,實際上它們都有自己的出處,只不過其中單獨一句成了名句,其他語句反倒是默默無聞,讓人誤以為它們只是一句俗語。
  • 十首描寫清的古詩詞,詩家清景在新春,人間有味是清歡
    山色空濛,歌聲清越,蘇軾悠然地唱,「人間有味是清歡」;獨清獨醒,淡淡倦意,李商隱落寞地嘆,「未妨惆悵是清狂」。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為有源頭活水來。賞析: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城東早春 唐代: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 青梅煮酒,青柑泡茶,人間有味是清歡
    唇齒之間,驀然如嘗到一種清甜,好似人間的喜樂。不期而遇,無為清歡。一場雨,憶起外婆家的小院,院子裡種著幾棵青梅樹,每年初夏便會結出果實,摘下一顆顆飽滿的青梅,泡入高度酒中,然後靜靜等待著梅子與酒的味道相融。
  • 人間有味是清歡:10首經典詩詞,走近多情的蘇軾
    十年來,自己飽受波折,嘗遍人間冷暖。作者撫今追昔,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祿。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我行我素、瀟灑坦然,有一種不懼坎坷、豁達不羈的超然情懷。人生的風雨、波折猶如自然的風雨,有雨就有晴,順其自然就好。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提起蘇東坡那是家喻戶曉,蘇東坡是北宋中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全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人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北宋時期的「食神」。蘇東坡不光喜歡詩詞,書畫,更喜歡人間美食,在他所作的詩詞中有數十首都是和美食有關的。並且不單單是喜歡吃美食,還喜歡創造發明美食。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被世人熟知,在他的詩作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