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天空)
關於寵溺問題已經寫過多篇文章,最近親子教育諮詢中孩子由於極度寵溺而帶來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原來我說過「一寵生百病」,現在我想說的變成了「一寵毀一生」,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能深刻明白寵溺的極度可怕後果。
一、人是由模式控制的,模式是由後天的教育建構的。
人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說出來的理由90%都是假的!這些解釋都是表面的、意識層面的理由,真實的理由(或原因)一定是隱藏在潛意識之中的!而90%的人在90%的時候是看不見自己的潛意識的。換言之,絕大多數人對自己行為的解釋都是錯誤的,完全是自欺欺人的,更直接地說就是:當你解釋自己行為的時候,90%的可能你的解釋是錯誤的。
可以說人是由模式控制的,也可以說人的行為是由習慣、慣性控制的,而這個模式或慣性是後天的教育塑造處理的。假設孩子有一對視錢如命的父母,他就一定會形成同樣的視錢如命的觀念,而且很可能會比其父母更嚴重!一旦形成了這個觀念,那麼一切不能帶來金錢的事情就都不可能給他帶來快樂,他的快樂源就會極大地縮減。
或者如果孩子得到的從來都是打壓、否定、嘲諷、批評……他就一定會形成自卑、退縮、被動、緊張甚至恐懼、過度敏感、孤僻、神經質……的模式,成年後,不管他擁有多高的學歷,擁有多少金錢,擁有多強的能力,他都依然都是自卑、退縮、緊張、恐懼、孤僻、神經質……的。
人一旦形成模式就非常難以改變,尤其是因得寵、打壓形成的模式!
二、好東西都會上癮,並形成模式。
一切令人感到舒適的事物都會讓人上癮!比如任何好吃好玩的,令人愉悅的表揚肯定讚美,別人都順著自己、繞著自己轉等等事情,一旦上癮就意味著成為了「癮君子」,形成這種模式之後,這些好吃好玩、表揚肯定的事情就猶如毒品就成了「必需品」,它讓人完全無法沒有它,這些「毒品」的須臾缺失都會讓人痛苦不堪!真正的藥物毒品缺失引發的毒癮發作是口水鼻涕一起流,而這些心理毒品缺失引起的「毒癮發作」則是心理上的反應輕的就是抓狂、痛苦、自責……重的則是絕望、憤怒、仇恨、攻擊(或向內自我攻擊或向外攻擊)、毀滅……
得寵的孩子「受害」,實際上就是對「好東西」上癮!這些「好東西」一旦缺失,立馬就「毒癮發作」!更可怕的是這個時候這些受寵的孩子絕對不會反思自己!他們只會責怪外界怎麼能不順著我?!
三、寵溺的過程及後果
大多數寵孩子的父母都不會承認自己寵孩子,他們也意識不到自己在寵孩子!寵溺孩子的常見表現有:1. 對孩子的需求有求必應,不問對錯,一律想辦法盡力滿足。2. 對本該由孩子自己負責的事情大包大攬,替他負責,代他決策和執行,做不好了就幫他「擦屁股」。3. 見不得孩子難受,孩子難受了,比如哭了傷心了(不管何種原因)、委屈了、被嘲諷了、被欺負了、挫折了……大人比孩子難受一百倍。4. 心疼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永遠不要孩子做事,比如家務事。
大人寵溺孩子的過程一般都是這樣的:上學前(大概7歲前),由於一個正式的比較標準,沒有社會、學校提供的統一的評判指標,不需要對比不需要比較也沒有比較,小孩之間看不出什麼太大的差別,因此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比較自然,對孩子的要求比較松,部分爹媽(有得寵長大的爹媽、安全感缺失的爹媽、不獨立的爹媽、完全不思考的爹媽……)在沒有社會、學校壓力的條件下,往往就會表現出對孩子的寵溺,孩子由此形成了諸多非常不好的品質,如自我、不認真、吃不了苦……
當孩子帶著這些非常不良的心態、習慣開始學校生活,他們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孩子的智商天賦很好,那問題還不會那麼多,很可能也表現得不那麼明顯,如果智商天賦平平甚至很差,問題就會非常明顯,最大的表現就是學習成績不理想,這個時候那些曾經寵溺孩子的父母就開始著急,也開始了對孩子的教育、批評、責罵,甚至棍棒伺候,但之前的寵溺已經使得孩子對教育、批評非常抗拒、反感、反抗,更不用說責罵和棍棒了。
慢慢地,父母發現無計可施,先是升級責罵、棍棒的強度,但發現依然無效,於是很多爹媽就無奈地選擇了放棄,有一些可能會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可即使心理諮詢介入,改變依然是非常困難和非常漫長的!
無疑,寵溺的後果是非常非常可怕的!關於這個問題我已經專門寫過文章,為了讀者朋友的閱讀方便,這裡再作一些羅列,寵溺的後果就是孩子形成了非常非常多的不好品質,包括:自我自私、唯我獨尊、只能順不能逆、只能表揚、受不了批評、愛表現、沒有理性、吃不了苦、不認真、不講理、不守規矩、凡出了問題都是別人的錯、絕不反思反省、窩裡橫、獨佔欲超強、不會也不願分享、無法低調謙卑、無法放低姿態求人、需要高高在上鮮花簇擁、忍受不了被冷落無視、譁眾取寵、承受力差、很多時候會疑神疑鬼……
四、父母寵溺孩子的根源及對策
父母寵溺孩子的原因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在這裡羅列幾種情況。
1. 「我一定要讓孩子幸福!」的錯誤觀念。具有這種觀念的父母一定是寵溺孩子的,因為這種觀念必然導致捨不得孩子吃苦、見不得孩子難受,這些父母必須把育兒觀念改變「我一定要讓孩子成長!」
2. 不懂得孩子成長的規律。實際上大多數父母對孩子成長規律都是漠不關心的!因為不知道孩子成長的規律,就不會想到寵溺必然催生孩子的各種「毒瘤」,只想著讓孩子開心的同時,也能讓自己開心。
3. 被寵溺長大的父母。可能大家沒有想到,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從自己的父母那裡copy過來的,而且大多數copy得就像「原件」一樣!因此被寵溺長大的父母,大概率地會成為寵溺孩子的爹媽。
4. 不獨立的父母。並不是所有不獨立的父母都會寵孩子,那些不獨立並把孩子看出自己的整個人生意義的父母,對他們來說,一定是沒有了孩子就不能活的,這些父母很可能會成為寵溺孩子的父母。
不再逐一羅列,需要指出一點:很多寵溺孩子的父母其實都是因為自己自私的需要而寵溺孩子的。你問他們為什麼要寵溺孩子,他們大多數都不會承認自己寵溺孩子的事實,退一步說,即使承認了,回答的理由也一定是冠冕堂皇的,比如「孩子還不懂事,長大了就好!」「孩子大了就不可能再有這樣的快樂了,所以……」「我不想那麼多的,只要孩子開心就好……」這些是說出來的理由,他們寵溺孩子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因為寵溺孩子,孩子會開心,而孩子的開心可以極大地滿足自己;寵溺孩子可以讓孩子更依戀、依賴、喜歡自己,而這可以顯示出自己的重要,滿足自己「我是重要人物」的需要;寵溺孩子可以讓孩子更依戀、依賴、喜歡自己,而這樣可以很好得滿足我消除安全感缺失的需要和消除孤獨感的需要……
五、改變寵孩子的大人難度肯定不小
大人寵溺孩子分爺爺輩和父母輩,不管是爺爺輩還是父母輩,要改變他們都是困難的,尤其是爺爺輩,俗話說隔代親,我的看法是改變爺爺奶奶是絕無可能的!父母輩的改變相對爺爺輩難度小一些,實際上也非常困難!除非他們有強烈的改變願望、足夠的理性、堅定的意志。
關於這個問題不做分析了,只列出我的觀點。
你喜歡和欣賞這篇文章嗎?
歡迎關注黎叔清心齋!
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