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鐘樓:打造「江南數谷」 「一園雙雲」賦能建設長三角「智造...

2020-12-12 蘇州新聞網

國家智能化系統集成應用體驗驗證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兩大國家級平臺落戶;創新打造「智慧健康雲」「常州工業雲」兩朵行業專有雲;中國電子、北自所、戴爾、百度等一大批龍頭企業集聚……當前,常州市鐘樓區正積極搶佔大數據產業發展制高點,深耕工業、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努力打造全市標杆、長三角重要支點、國內有影響的「江南數谷」。

「一園」:常州大數據產業園產業集聚「燈塔效應」

落戶於常州鐘樓區的常州大數據產業園產業載體22萬平方米,目前已招引入駐大數據關聯企業12家,是鐘樓區依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國家智能化系統集成應用體驗驗證中心兩大國家級平臺,重點打造的大數據產業專題園區,將通過助企業上雲、聚企業用數、為企業賦智,招引龍頭企業,培育重點企業,吸引高層次研發人才,打造數字經濟新生態,加快建設大數據產業生態示範區。

目前,依託園區布局的大數據產業基礎已初成規模並率先形成「燈塔效應」。在總投資16億元的常州大數據產業園內,8萬平方米的主樓已經正式投用。目前,園區已有工業網際網路、交通大數據、智能視力檢測、泛娛樂、網絡科技等十多家企業、超1000名辦公人員入駐。

園區企業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研發出國內首款全國產化工業AI算力機,實現對國外同類產品替代。COO侯大為介紹:「工業網際網路真正地跟落地實體深度結合,在全國都是個難題。工業雲是怎樣深度賦能本地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鐘樓區委區政府和微億共同做了很好的示範,這個效益非常明顯,一定會形成燈塔效益,這個燈塔的輻射力一定會走出常州、走向江蘇、甚至走向全國。」

當前,鐘樓區在穿戴設備、汽車電子、智能家居和機器人等領域已形成良好的產業基礎,未來將把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產業作為先進位造業的發展方向,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為引領,做大做強「兩新一智」主導產業。鐘樓區代區長周慶說:「我們將打造長三角的先進位造業高地。對標智能製造發展方向,促進工業網際網路、雲大物智移等新技術與集群發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質量特色產業集群。重點打造一批主業突出、實力較強、規模優勢顯著、引領全市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強、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的細分行業小巨人企業。同時,聚焦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各項惠企政策,研究制訂區級政策,重點支持企業智能化升級、綠色化改造、創新發展。」

「雙雲」:「智慧健康雲」「常州工業雲」拓展「應用前景」

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數據是關鍵。常州大數據產業園立足大數據產業上遊的數據存儲基礎,重點打造「智慧健康雲」和「常州工業雲」提升大數據產業中遊數據分析與服務能力,拓展大數據行業應用。

「智慧健康雲」是鐘樓創新打造的兩朵行業專有雲之一。它是東部中心定製研發的國內首個區域醫療行業集醫療政務雲、行業專有雲於一體的高安混合雲,面向全省的「政、醫、企、民」提供規模化的雲服務。目前,已承接省衛健委300億條臨床數據、市衛生信息中心35.6億條數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數據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對口支援湖北黃石,東部中心和共建單位常州電信緊急跨省調動資源,僅用了16個小時就在常州「智慧健康雲」上開通了「江蘇-黃石遠程醫療服務平臺」。

另一朵行業專有雲——「常州工業雲」,則在企業復工復產中大放異彩。在精研科技智能質檢車間,10臺無人值守自動化檢測設備24小時持續運轉。該設備利用外觀缺陷智能檢測系統,1小時可檢測9000個零件,效率比人工提升近10倍。在這背後,所有檢測數據通過上傳常州工業雲平臺進行智能化分析,幫助企業真正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常州工業大數據云平臺由鐘樓區政府、中國移動、微億智造聯合打造,能有效幫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耗。預計到年底,該平臺接入設備將達到1500臺,工業數據處理規模達到3000TB。

鐘樓區商務局局長王旭表示:「接下來,我們將依託大數據產業園,不斷提升『兩朵雲』數據運用,強化產業鏈招商,重點招引科技型、服務型、應用型大數據優質企業入駐,打造長三角區域的大數據產業高地。」

「數谷」:「產業對接」「人才雙創」「互聯驅動」助推「全面啟航」

打造「江南數谷」,鐘樓區在破解土地緊缺難題和加快人才招引力度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近三年來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近萬畝,創建了一批創新創業園區,並積極與長三角城市開展產業對接。當前,總投資15.5億元的思源電氣「柔性輸電及智能變壓器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該項目投產標誌著鐘樓區輸變電產業產值正式突破100億元。

產業升級帶來人才集聚,陳翠紅是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主要負責公司的「硬體」部分,即光學、機電等領域的研發工作。她說:「跟隨微億一起落戶鐘樓的,不僅有省內高端人才,還有來自上海多達150人的軟體工程師團隊。據了解,目前鐘樓全區共有院士工作站2個,省「雙創團隊」1個,省「雙創人才」22名,省「雙創博士」23名。前不久,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喜入選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鐘樓區代區長周慶介紹,接下來鐘樓將打造長三角的「江南數谷」。搭平臺匯數據方面,重點支持常州工業雲和智慧健康雲「兩朵雲」建設,招引更多行業大數據平臺,完善常州工業雲「底座」,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完善基礎設施方面,依託科技街和華東雲計算基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升產業發展所需的網絡和硬體基礎水平。推動產業數位化方面,以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為抓手,分行業推動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深入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強化大數據、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

項目引領,人才集聚,互聯驅動,「江南數谷」全面啟航。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常州鐘樓:城市型經濟邁向高質量
    在常州鐘樓企業精研科技的智能質檢車間裡,智能質檢機器能同時檢測1個零件的6個面上不同位置的33種缺陷,一小時檢測9000個零件,比人工一小時檢測2000個零件的效率要高3.5倍,將漏檢率從0.5%-1%降低到0.1%以內。「外觀檢驗一直是中國製造業乃至全球製造業的痛點,實現大規模生產,精準檢測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坎』。」
  • 常州大數據產業園在鐘樓開園
    位於古運河畔的常州大數據產業園本報訊 5月18日上午,常州大數據產業園在鐘樓區開園,5G雲能力中心項目、物流大數據平臺項目等24個項目在開園儀式上進行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73億元。近年來,鐘樓區以「大數據帶動轉型升級、大數據推動提質增效、大數據驅動創新發展」為方向,以常州科技街、華東雲計算基地為依託,圍繞「一園兩平臺多中心」的總體發展框架,建設常州大數據產業園,2020年5月被江蘇省工信廳授牌為江蘇省大數據產業園。
  • 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12月18日,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發布儀式舉行。
  • 匯聚「智造」高地 ——記峽山中鐵國駿智造谷項目
    近日,記者在峽山中鐵國駿智造谷項目現場看到,塔吊矗立,車輛穿梭,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據中鐵國駿智造谷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在建生產車間年底前將全部建成交付,研發運營中心10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計劃於明年交付使用。
  •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恆尼智造打造智能無菌可視化工廠
    青島新聞網12月24日訊(記者 陳志偉)你能想像戴上一個口罩,相當於給皮膚做了個面膜?近日,由恆尼智造(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海藻纖維抗菌潤膚星期八口罩」引發社會關注,它解決了過敏膚質人群長時間佩戴口罩引發的不適問題,除了具備KN95口罩防護功能以外,還增加了舒適透氣,保溼護膚等功能。
  • 【湘潭市】高新區:「科技範」扮靚「智造谷」
    這些具有「科技範」項目的落地,將為湘潭高新區打造中部「智造谷」注入強大活力。同時,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引進各類專家和人才20多人,為智造聚才,向發展聚力。  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新松機器人產業園、阿里巴巴菜鳥物流園、京東產業園、智造湖南3D列印等一大批科技項目紛紛落地開工。
  • 「智造」賦能,百濟神州生物製藥產能與生產工藝雙升級
    中國財富網訊(雨天)12月16日,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第二工廠正式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這一階段性成果是廣州生產基地在產能和生產工藝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全新階段。
  • 鴻碩智能加碼工業富聯晉城智造谷
    工業富聯在晉開闢新業,以國家「新基建」戰略為背景,以科技服務賦能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研究開發、應用示範、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為基本方針,推進「兩中心一基地」項目落地,通過產學研圍繞新材料、智能裝備、高新技術孵化、教育體驗+人才培養一體化等產業打造國家產業轉型示範區。
  • 破圈打造生態 融出多彩生活——從「多彩雲」看貴州「智」造政務...
    兩年多來,「多彩雲」平臺以「融媒體、融服務、融商務」為發展思路,聚合多彩貴州網旗下多彩寶、電商雲、政務雲、文旅雲、眾望新聞、多彩黔行等平臺資源實現協同賦能,形成力量整合、應用聚合、服務融合為一體的新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讓信息技術發揮真效能,推動媒介融合走實、走深,「智」造新時代政務民生服務,「融」出多彩新生活。
  • 對外開放新高地:德國製造感受「中國效率」 常州智造走向「國際...
    江蘇常州堅持以經濟國際化促進「內外雙循環」,持續深化產業鏈招商和重大項目招引,大力吸引、集聚高能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型機構,深入推進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引導企業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優化全球資源要素配置。同時,大力提升開放載體平臺,提升各類開發園區核心競爭力,推進城市國際化功能建設,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為「智造」時代賦安慶動能——安慶市參加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綜述
    為「智造」時代賦安慶動能——安慶市參加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綜述 2019-09-24 08:55:4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長沙:打造「智造之城」 推進高質量發展
    張迪 攝紅網時刻記者 熊曉宇 長沙報導梅溪湖及繞城高速西南、西北段等區域,無人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每日穿行測試;三一重工、夢潔家紡、博世汽車等車間廠房裡,各類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各顯神通;長沙工業雲、三一根雲等雲平臺上,企業隨心「選購」所需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嶽麓山下
  • 「智造寶雞 科技賦能」 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11月20日,以「智造寶雞、科技賦能」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展覽會在寶雞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共設置智能製造及機器人展區、智慧生活展區、機器人大賽三大展區,展覽面積達15000平方米。共匯集120餘家企業參展,秦川集團、中信重工、航天科工、庫卡等行業龍頭企業攜明星產品亮相展會。
  • 華為和華制智能發布用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智造雲」
    據報導,華為和深圳華制智能公司聯合發布一款針對製造業的解決方案「智造雲」,整合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以提升工廠的生產效率。 本次的「智造雲」產品中,華為負責提供基礎設施及雲計算,華制智能開發了工業物聯網平臺和5種應用服務,統一企業的數據平臺和雲作業系統。
  • 華為雲: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集群式創新
    產業雲積極踐行國家「新基建」的方針政策,2020年在全國超過30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開展近150場工業類主題論壇,為各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提供專家諮詢、技術賦能、產業生態等支持。華為雲是華為的雲服務品牌,專注於雲計算中公有雲領域的技術研究與生態拓展,將華為30多年在ICT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放給客戶,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賦能應用、使能數據,推進實現「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
  • 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流程智造...
    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流程製造科技創新論壇」召開與會領導、專家合影12月13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資本賦能,智造未來: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暨跨院校友聯誼活動
    1月14日晚,2020第14屆創業周「資本賦能,智造未來」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暨跨院校友聯誼活動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舉行。近年來,學校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不斷取得進步和成績,在無人艇、高精度顯示、智慧機器人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同時高度重視跨學科的融合發展和在多個領域的產學研一體化合作與精準對接。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論壇應運而生。
  • 爭當表率 常州譜寫文旅休閒明星城建設新篇章
    這一年來,常州聚焦建設文旅休閒明星城,統籌抓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勇爭一流,恥為二手」,致力於創新創造,補短板、強弱項、增效能成果顯著。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與行業困境,常州文旅多措並舉促進旅遊消費,打出刺激市場復甦「組合拳」。不僅交出常州文旅復甦指數全國第三、信心指數全省第三的成績單,常州還首次躋身長三角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
  • 科技賦能K歌娛樂產業,魅鳥科技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
    12月22日, 「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正式舉行,現場頒布了「年度5G創新應用獎」、「年度創新推動者大獎 」等多項榜單,字節跳動、華碩、魅鳥科技、科大訊飛、方太、雲米技術等多家企業上榜。其中,魅鳥科技作為國內智能K歌領域的創新型科技企業代表,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成為行業內唯一入榜企業。
  • 淄博市博山區建設「一園一站一基地一中心」 搭建引才育才平臺
    近年來,淄博市博山區以「一園一站一基地一中心」為抓手,不斷完善引才育才平臺建設,為人才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支撐。「一園」建成投用「魯中人力資源產業園」,採用「政府主導、行業引導、市場化運營」的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優質服務,打造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