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購物能否「乘風破浪」

2020-12-20 中安在線

不管是走在商場,還是在菜市場,都隨處可見「掃碼付款」;大型超市內,人工收銀臺越來越少,智能化收銀成為趨勢;手指一點,送貨上門,網絡購物已走進千家萬戶……對年輕人而言,這些場景司空見慣,但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可能是購物路上的「絆腳石」。

數位化時代,老年人購物面臨哪些難題?如何幫助他們順心、安心、放心購物?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學不會、怕被騙,鮮有「銀髮族」選擇行動支付

家住合肥市蜀山區合作化南路社區的王正芳,每天生活都很規律。 「早上6點半起來,鍛鍊1個小時,再回家吃早飯,然後和老伴一起去買菜。 」12月9日,記者見到81歲的王阿姨時,她正準備去買菜,「我們一般都在超市買菜。每次付錢的時候,收銀員都會問一句,掃碼還是現金,手機裡也有錢,但是我覺得掃碼支付不安全,不敢用,付現金才放心。」

王阿姨告訴記者,前幾年,老兩口就買了智慧型手機,也會在微信上跟舞蹈隊的姐妹、家裡的孩子們聊聊天,有時候還會收到微信紅包,「我每次都把紅包裡的錢轉到銀行卡,不會直接使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談及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等涉及財務功能的網際網路應用,很多老人有一個共同的擔憂——「怕被騙」。

「學不會」也是阻礙老年人觸網的一大難題。 71歲的安慶市民周萍,去年兒子給她新買了部手機,但是除了打電話、發簡訊以及勉強會用微信,別的功能基本不會。

「我知道手機可以付錢,在店內買東西,商家也常常建議大家手機支付,不用找零很方便,後面排隊的人也覺得付現金太慢了,但是我不會啊,還是付現金好。 」對於周阿姨來說,智慧型手機最重要的功能還是打電話,「有時候也想學學,但是孩子教了一次兩次,我很快就忘了,越來越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了」。

不管是在城市的繁華街區,還是在農村的小賣部裡,收款碼常常被擺放在顯眼的位置。而在大型超市內,人工收銀臺也越來越少,自助收銀設備越來越多。

近日,記者在合肥市蜀山區一家大型超市內看到,半個小時裡,使用自助收銀的老年人僅有1人,其他都是年輕人。「自助收銀能夠提高支付效率,也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但是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習慣,我們仍然保留了人工收銀渠道,滿足老年人需求。 」該超市工作人員表示。

宅生活、享折扣,一些老年人嘗試「觸網購物」

「餃子皮1斤半,豬前腿肉2斤,胡蘿蔔3斤……」12月10日,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的陳阿姨習慣性地點開微信小程序,下單買菜。次日,購買的食品、日用品就將送到固定的取貨點。

每天早上送完孫女去幼兒園,再步行到超市買點新鮮肉菜和生活用品,這是年過六旬的陳阿姨之前的習慣。不過,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這一切,由於不能天天外出採購,小區業主群裡有人推薦手機下單,超市會派人配送到小區門口。陳阿姨也試著入群,成為網上買菜族中的一員。

新冠疫情加速了社會的全面數位化,也影響了此前「數字經濟聚光燈」之外的群體。

阿里巴巴發布的 《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顯示,疫情以來,中國60歲以上的銀髮群體加速擁抱數字生活,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淘月活躍度同比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高出整體29.7個百分點。老年群體消費金額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9%,疫情期間消費增速位列第二,僅次於「00後」,消費潛力不容小覷。

「這是我前兩天買的雞爪,超市裡17塊錢一斤,網上買的兩斤才25塊多錢。你看,我一下子買了兩大箱。看到網上的一些好東西,我就禁不住想買。 」這兩大箱雞爪可不是王正芳一個人的,她告訴記者,「我跳舞隊的老夥伴們,看到我會網購買東西,她們也想要,覺得網上買東西便宜,所以,我幫著她們一起買。 」

在王正芳眼中,網購的魅力除了方便,還有實惠;但線下手機支付一方面鮮有優惠,另一方面陌生的二維碼讓她頗為擔心。 「聽說過一些二維碼有病毒,老太婆怕掃碼支付弄錯了,網上買東西,孩子們教了我好多次,我也試過幾次,還能在付款環節讓孩子們幫我付錢,方便得很。 」現在,王正芳在網上購物已輕車熟路,「上個月,我在網上花了1000多塊錢呢。 」

跟王正芳一起跳舞的胡阿姨調侃:「網上能買到便宜的好東西,看到老王買得歡,我也想學著買呢! 」

等一等、扶一把,讓老年人跟上「數位化時代」

不想做飯,手機上點外賣,很快美食就能送到家;去餐館吃飯,沒有團購軟體,可能要多花十幾塊錢;買運動服,線上專賣店可能比線下實體店要便宜一些……網際網路時代,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造就了一條無形的護城河,把一些老年人攔在了城外。

有了電梯也還要有樓梯,裝電燈的同時也要備有手電筒。幫助老年人更好適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生活,除了在技術開發中更加注重其需求和習慣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方面,也要為無法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提供多元選擇和替代方案。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對老年人常去的一些購物場所,如沒有智慧型手機導致無法掃碼登記健康信息,可以在工作人員幫助下登記身份證、電話、住址等信息;買單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助收銀,也可以選擇人工服務;可以選擇現金付帳,也可以選擇掃碼支付。

「社區要構建常態化幫扶機制,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建立可持續的數字反哺機制。一方面,社區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興趣課堂、技能培訓等活動,為老年人講解各類新媒體使用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建立常態化的志願服務體系,讓社區居家老年人可以通過電話或面對面的方式,尋求志願者幫助。」合肥市合作化南路社區黨委書記王國臣說。

服務意識做「加法」,智能應用也需做「減法」。據了解,2018年2月1日,淘寶上線了「親情帳號」,用戶可以通過添加親情帳號,實現長輩的流暢溝通和便捷支付。截至目前,淘寶親情帳號綁定長輩人數已超2000萬;今年上半年,為老年人定製的支付寶「關懷版」訪問量同比增長6.6倍。

「政府、社會關愛我們老年人,我們自己也要與時俱進,勇於接受和學習新生事物。我80多歲學會了網購,也打算慢慢嘗試掃碼支付。我相信其他老年人也能破除對新科技的恐懼,逐步融入智能化時代的新生活。 」王正芳說。(記者 何珂 吳量亮)

相關焦點

  • 老年人購物能否「乘風破浪」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不管是走在商場,還是在菜市場,都隨處可見「掃碼付款」;大型超市內,人工收銀臺越來越少,智能化收銀成為趨勢;手指一點,送貨上門,網絡購物已走進千家萬戶……對年輕人而言,這些場景司空見慣,但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可能是購物路上的「絆腳石」。  數位化時代,老年人購物面臨哪些難題?如何幫助他們順心、安心、放心購物?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韓國老年人市場潛力龐大,商家推出專門的老年人購物網站
    老年人用品市場潛力無限,同時上網購物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韓國各大零售商絞盡腦汁,採取各種手段吸引老年消費者。有些公司推出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購物網站,此類購物網站界
  • 手機購物看病 老年人搞不掂
    對於老年人來說這似乎有些難度,為此在自助結帳區年輕人居多,老年人基本都會選擇人工收銀通道。「在人工收銀通道結帳心裡更踏實,萬一用手機支付時遇到什麼問題,有收銀人員幫忙。」一位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店購物的老人說。記者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店的收銀臺前注意到,即使人工收銀通道排隊的人較多,可幾位老年購物者還是選擇在此排隊。
  • 公共汽車青島成了老年人的愛,去購物,去市場
    隨著交通的日益便利,跨區域旅行日益頻繁,最具代表性的公交線青西快線成為「銀髮族」人的最愛,老年人成群結隊地旅行,乘坐青西快線購物、購物、遊玩非常方便。青島青西快線是連接青西的最長公交線路,全長46公裡,這是典型的大型車站快車。
  • 日本這家購物中心專做老年人生意,他是怎麼做的?
    在娛樂室中,還有一些男人在分組下圍棋……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中老年人,而這家購物中心就是永旺購物中心東京葛西店。對於每3個人就有一名65歲以上老年人的日本來說,持續加劇的老齡化趨勢讓商業運營者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銀髮群體」,因為只有關注新的細分市場、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項目才能得以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 營嘉羊奶健康家 乘風破浪為家人健康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全網,30+的姐姐們,美貌和狀態都很讓人羨慕。在這裡消費者能體驗到奶粉、美食、日用、美膚用品一站式購物,還能體驗集烘焙、花藝於一體的多元化生活。為家庭健康考慮,營嘉羊奶專營店還為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提供基礎健康體檢,全方位引領家庭健康生活,打造營嘉羊奶健康家。
  • 華潤萬家會員購物收銀小票電子化,環保了老年人卻犯愁了
    最近,作為華潤萬家超市會員的張牧北(化名),在該超市成都金牛萬達店購物付款後,收銀員沒有提供收銀小票,而是讓他掃碼獲取電子小票,並稱電子小票保存期限只有4個月。不會使用這類手機軟體的張牧北犯了愁,「如果產品有問題或者需要保修,我用什麼憑據去找商家,即便有了電子小票,4個月後出了問題又憑什麼去維權?」在智能時代,老年人又將如何適應?
  • 老年人如何去宜家家居購物,跟著我來,不會迷路
    長沙宜家家居在去年年底開業了,宜家家居除了賣家具及家居用品外,還可以讓大家吃喝玩樂逛全方位體驗,特別適合全家一起來逛逛,我和孩子們一起去過幾次,除了受疫情影響外,去年年底和今年5月份以後,生意都非常火爆,預計長沙宜家薈聚購物中心今年國慶會開業的,到時候更是會熱鬧得不得了。
  • 在線教育綁定短視頻+直播,能否「乘風破浪」?
    當「短視頻+直播」敲響在線教育的大門之時,一直不溫不火的在線教育市場會因此而乘風破浪嗎?1「短視頻+直播」帶課是藍海小馬哥曾說過,下一個千億級美元產業,可能出現在教育和醫療。但事實是,這幾年,在線教育經歷了暑期燒錢大戰、巨頭入局等爭奪事件後,市場依舊被線下培訓機構牢牢地攥在手裡。
  • 姐姐們乘風破浪,國貨美妝麥吉麗能否一樣強勢破局
    逆齡選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即火,在流量小鮮肉橫行的當下,姐姐們卻當仁不讓,順利再度抱團出圈,要說近來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有哪些,「浪姐」們無疑要有一席之地,姐姐們悉數拿出看家本領,強勢「C位出道」,在更多人追求「少女感」的當下,「逆齡女團」卻有點出乎意外的火了起來,大屏幕前,30+女藝人呈現出來的獨立成熟、自信坦然、從容灑脫著實夠slay!
  • 下半年老年人能否免費乘公交車?如何申辦​兒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
    下半年老年人能否免費乘公交車?如何申辦​兒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非營利性)?: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老年人出行問題
  • 巾幗雲創客 | 乘風破浪的朱阿姨
    巾幗雲創客 | 乘風破浪的朱阿姨 2020-07-02 0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十多歲老人能否吃蜂王漿?老年人喝蜂王漿有好處嗎?
    八十多歲老人能否吃蜂王漿?老年人喝蜂王漿有好處嗎?蜂王漿是市面上常見的蜂產品,也是一種介於食品與藥品之間的高級滋補營養品,有些人會吃蜂王漿滋補身體,那八十多歲老人能否吃蜂王漿呢?八十多歲的老人通常身體各部分機能已經減弱,蜂王漿具有一定延緩衰老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中老年性常見病和並發病,首先表現在通過人體的神經系統的滋補,促使衰老機體的代謝功能較快地恢復和協調起來,進而改善和恢復造血和循環系統的代謝功能,使人體的各部分組織細胞的作用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增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和抗病能力,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益處。
  • Costco購物又出新規!減少老年人購物時間,停售美國人最愛的蛋糕
    疫情爆發以來,Costco針對不同情況頒布了不同的購物政策
  • 「乘風破浪」瓜瓜龍
    瓜瓜龍能否一如綜藝的名字一般乘風破浪?來源|多知網文| 馮瑋圖片來源| Unsplash「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一口氣籤下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有消息稱《乘風破浪的姐姐》單體品牌合作費用已達1.5億元)、《妻子的浪漫旅行4》、《奇妙小森林》三檔節目——瓜瓜龍高歌猛進的勢頭,像極了當年GoGoKid籤約「國際章」(曾有業內傳聞稱合作代言費達4000萬元)、強勢進攻地面廣告的樣子。
  • 【地評線】南方網評:搭把手、拉一把,幫助老年人搭上「數字快車」
    然而,不少老年人卻沒能跟上信息化的步伐,被擋在了便捷之外。出門遊玩時,疫情防控的電子「健康碼」成了「攔路虎」,看病就醫時,網絡掛號、自助繳費就是「絆腳石」,買菜購物時,「掃一掃」「付款碼」卻讓人「兩眼一抹黑」……如今,不少老年人被現代社會進步帶來的脫節感、疏離感所包圍,還停留在「無G時代」的他們,在這個「5G時代」裡,顯得格外無助而窘迫。
  • 旅居養老:老年人休閒居住的新模式
    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已經成為了度假旅遊的主力軍。然而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旅遊產品還是以傳統的觀光團為主,文化型、養生型的休閒旅遊仍十分缺乏,不能滿足多元化需求。旅居養老作為老年休閒居住的新模式,漸漸受到老年群體的關注。  近日,「家合緣養生旅居」蘇州東山天境頤養公寓開張,引起社會頗多反響。
  • 又雙叒和老年人say no?告別冰冷算法,「數字經濟」才更有人情味
    筆者認為,冰冷的算法讓老年人群體在面對數位化生活時,從「不便」到「無法生存」,只有打造「有溫度」的網際網路,才能讓數字經濟更具人情味。 隨著網絡的普及,邁入數位化生活人群的比重與日俱增,依託於各類數字時代的算法,他們獲得了工作、學習、娛樂、購物等全方位的先進服務。 數字鴻溝的兩端,一端是數位化人群享受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與豐饒,另一端則是傳統人群的不適和無助,他們仍然使用現金,去實體商超、菜市場購物,去醫院排隊掛號看病。
  • 老年人網購也要「擦亮眼」
    七旬老人網上購物掉「陷阱」同樣物品售價較其他平臺貴兩三倍之多「看著這些手機上彈出來的購物信息,上面的物品都挺有用的,沒想到買回來後一比較卻還買貴了。」就在上個月,家住市區的盧大爺遇到了這麼一件「煩心事」。
  • 乘風破浪的「瓜瓜龍」,思維鍛鍊與素質教育能否兩全?
    作為後起之秀,瓜瓜龍品牌在投放中選擇了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據數據顯示,浪姐的觀眾年齡分布集中在20-39歲,覆蓋了大量年輕媽媽群體,有效的綜藝植入,將產品與目標人群相匹配,不僅滿足了大多數媽媽啟蒙育兒年輕化需求,更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生活化素材。節目播出中間,辣媽黃聖依向好姐妹藍盈瑩推薦瓜瓜龍英語的使用場景,並進行親身教學試用等,就是非常生活化場景的轉移,讓觀眾記住瓜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