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臺灣各地的蔣介石銅像接連出事,繼臺北中正紀念堂蔣銅像20日遭潑漆「染紅」後,臺灣中山大學內的蔣介石銅像22日也被拆除。臺媒稱,有該校學子眼見蔣銅像的遭遇,對此調侃:「老蔣轉學了?」「老孫,怎麼只剩你一個啊?小蔣呢?」
據臺灣《聯合報》7月24日報導,在位於高雄的中山大學,校圖書館前有孫中山坐像和蔣介石立像。校方針對兩座銅像去留問題成立了處理委員會,4月進行了投票。
依投票結果,校方決定,將孫中山銅像留在原地,把蔣中正銅像移至校內其他地方。
在7月22日,蔣銅像被拆除移並被移動到庫房。而學生和校友則網絡上討論此事:「老蔣轉學了?」
也有人想起蔣介石當年在臺灣的戒嚴政策,對其表達思念:「戒嚴容易,戒你難~」「再怎麼行戒嚴,也戒不掉我對你的思念!」
此外,據《聯合報》報導,有中山人看著銅像處調侃:「老孫,怎麼只剩你一個啊?小蔣呢?」「怎麼還沒拍到照,就搬走了?
另據親綠臺媒《自由時報》報導,有學生認為,銅像的人物歷史價值及引發師生省思,遠比安置地點重要。
在2017年「2·28」當晚,中山大學的蔣銅像曾遭人潑漆。校方隨後成立「銅像處理委員會」。經過一年時間,該校2018年4月舉行「銅像拆不拆」網絡投票,決定銅像去留。
投票者可分別對兩座銅像選擇「留置原地」、「搬到校內其他位置」、「搬到校外」三種處理方式。全校共10862名師生,投票的投票率為45.54%。結果顯示,全部4947票中2311票(46.72%)贊成蔣銅像留在原地。
根據投票規則,如果支持「留置原地」的票數高於全體投票數50%,銅像留置原地;低於50%則從原地搬離。
若「留置原地」與「搬到校內其他位置」兩個選項票數相加後高於全體投票數50%,銅像則搬至校內其他位置;低於50%則搬至校外。
因此,雖然有高達46.72%的投票者支持蔣銅像留在原地,但因為比例未能過半所以銅像必須移動。
然而,仍有869票(17.57%)認為銅像只需搬離至校內其他位置,二者總和佔總票數約64%,超過一半,所以蔣銅像按規則可以留在校內。
這一投票結果於4月20日公布,在臺灣社會引起關注。當時有眼尖的臺灣民眾仔細看蔣介石銅像發現,銅像左眼下方的線條在陽光中像是淚痕,感嘆蔣銅像是不是因為最後要搬遷的結果「在流眼淚了嗎?」
在蔣介石銅像拆除當天,工人用半天時間拆銅像並修復基座底部銅面。銅像目前已被暫時移置庫房,至於之後的命運,中山大學總務長薛憲文表示,後續處理將再進行會議討論。
另外,事後也有網友反映,既然蔣銅像移走了,建議孫中山銅像可以移到「中間」位置,不然看起來有些不舒服。但校方說,因為銅像中間和基座還有鋼筋固定,若要把孫中山銅像移到正中間,可能還要再花很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