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沒找到工作,25歲考上了普通一本的研究生,這樣的研究生讀出來有用嗎?
「本人男,2017年畢業後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在社會上混了兩年,然後報了上海的一所211,複試被刷,調劑到了一所普通一本院校,我今年25歲了,讀研三年下來就28了,一無所有,聽別人說只有985、211的研究生讀出來才有用,很迷茫,不知道普通一本的研究生有沒有必要去讀?」
題主的困惑是目前沒有好的工作,也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加之如今本科學歷在社會上的競爭力越來越低,所以想去考研,結果複試被刷,調劑到了雙非,而且覺得自己年齡有些大了,所以很艱難,不知作何選擇。
其實我覺得本質是題主對學習並沒有多少興趣,甚至是很不想讀研,否則當年在大四時就選擇考研了,但如今也是步履維艱,在社會上沒有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算是被迫來考研的。近幾年高齡研究生是越來越多,有些甚至30多了,孩子都上小學了,還去讀研的,所以題主25歲不是很大,至少是可以接受的。我一表哥當年也是25歲讀的研,看看他對自己的讀研生涯怎麼說:
「我是25歲去讀研的,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讀研的收穫。我覺得首先讀研是代表一個層次的轉變,結交了一幫學友,置身一種氛圍,接受文化的薰陶和知識的化育。現在我有點後悔,當時沒有讀博士,我覺得學業上的提升是收穫的一方面,更多的是融入一個層次、接觸高更素質的人,體味成長的快樂,感受厚重的感覺。
目前,與很多讀博士的人相比,感覺自己總是少點什麼,或者有點小自卑。第二個方面,當然是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我的導師對學生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也是經過了一定的學術訓練,讀的書比以前多了,更專業了,也算是對業內有一定的了解。第三個,是學會了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成為了朋友,贏得支持和尊重。最後,通過所在高校或者自己研究生的學歷,在一線城市謀得了一份工作,算是改變了自己的一份命運。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來時的路,我覺得讀研是我人生比較重要的一個選擇,也是說我當初的選擇沒有後悔,自己的努力,加上一點點的幸運,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表哥如今也是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從他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他很感謝自己的讀研經歷,甚至還為沒有讀博而有一絲遺憾,所以他肯定是覺得讀研是很有必要的。
讀研,是一次自我系統的全面升級
雖然本科畢業工作,三年內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但都是零零碎碎的,不系統,而且學歷也不會升級,私企還好一些,尤其是國企或者是考公,學歷的加成不可小覷,所以如果以後想有更好的發展或者是成就,讀研都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了,也有一些同學是因為喜歡讀研而去考研究生的,比如下面這位:
「我26歲去讀的研究生,畢業29了,不過是一所985大學,畢業去了一個國企,沒意思,然後辭職到私企,做一枚程序猿也挺開心。我當初讀研的初衷是喜歡,去讀一個研究生,拿一個文憑,至於研究生能給你帶來多大利益和前途,這個就不一定了。在我的世界裡,喜歡的事情就去做,和年齡無關。人一輩子不長,做到不後悔就可以了,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與學校好壞並無直接關係,看自己內心需求,如果喜歡名校再努力一年考一個好的唄。不存在浪費不浪費時間的問題,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所以我們的結論很明顯了,那就是這個普本研究生還是有必要去讀的,有些普本的個別專業也是很有優勢的,加之研究生的學歷再怎麼掉價,那也比本科生值錢,其次是題主目前也很彷徨,沒有好的就業規劃,可以利用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重新認識自己,復盤一下過去的經歷,給自己一個明朗的職業規劃或方向。
最怕的就是晚上睡覺前想好了要讀研的,結果一覺醒來又想去找工作,每天都是不斷地變換決策,拿不定主意,到後邊只會越來越焦慮,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堅定信心,選好方向就不動搖,最好是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三年後你將會煥然一新。
如果換做是你,25歲,普本研究生,你會去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