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託斯:我又回來了!你還記得那個令希臘諸神害怕的斯巴達嗎?

2020-12-15 娛視一片

導讀: 奎託斯是SCE遊戲《戰神》系列的主角,斯巴達民族,頭銜「斯巴達之魂」,為了妻女報仇而對抗阿瑞斯後成為戰神。往後他被宙斯取去神力,於是他將目標放在宙斯身上,即使後來得知...

2005至今《戰神》系列在遊戲領域陸陸續續發售了6部作品,PS2、PSP、PS3、手機平臺均有涉及,之後又公布了官方漫畫版以擴充劇情。無論何種形式,都是官方認可的劇情,所以可認為是發生在同一世界觀的故事,並且前後遊戲劇情發展並不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所以這裡把奎託斯的經歷正序說明。

在正傳的《戰神》三部曲中,奎託斯的敵人是北歐眾神,包括它的父親——眾神之王宙斯,在前三部曲中奎託斯受盡折磨,不僅失手誤殺了妻女,而且被眾神戲耍,最後奎託斯走上了弒神的道路,但是這一切並不是那麼容易,最終,他成功了!

最後,奎託斯殺死了宙斯,用奧林匹斯神劍釋放了神力,希臘三部曲宣告結束。但是!那個我們喜歡的奎託斯又回來了,只是這次不一樣了,他不是來復仇的,他只是來給妻子的骨灰送回家的,但是,奎託斯還是帶著兒子開啟了北歐的進程,殺了太眼神巴德爾,那麼下一部《戰神》,奎託斯會和誰結下梁子呢?

戰神和他年邁的老父親

相關焦點

  • 奎託斯和阿特柔斯的樂高方頭仔
    樂高Brickheadz系列方頭仔最近十分受玩家喜愛,樂高moc玩家將戰神4遊戲中的奎託斯和阿特柔斯的方頭仔拼了出來。奎託斯(Kratos),是動作冒險遊戲《戰神》系列的主角,出身希臘的斯巴達民族,在族人裡擔任指揮官的軍銜,善戰勝敵的他被綽稱「斯巴達之魂」。
  • 斯巴達300勇士是怎麼幹掉波斯的一百萬大軍的呢?
    斯巴達300勇士被後世徹底神話,簡直比奎託斯(戰神奎爺)還厲害。就算這300人天生神力並擁有聖戰士外加野蠻人一般的戰鬥技能,也不可能幹掉百萬大軍。那些驍勇善戰的波斯士兵並非《真·三國無雙》中的韭菜兵,站在那裡不動,讓你打開無雙絕技隨意收割。
  • 斯巴達:古希臘的一朵奇葩
    女祭司告訴斯巴達人,阿波羅神說呂庫古是「諸神所鍾愛的人」。這位神的寵兒,奠定了斯巴達之後幾個世紀的制度與社會生活,甚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斯巴達的最終命運。呂庫古周遊列國之後,為斯巴達制訂了為數眾多的法令,開啟了「呂庫古改革」。呂庫古之前的斯巴達只有慣例,沒有可稱之為法律的東西。呂庫古的改革實質上為斯巴達制定了「憲法」,不僅明確了斯巴達的國體,還規定了斯巴達人的生活方式。
  • 這就是斯巴達!《文明6》希臘第二領袖歌果介紹
    Firaxis在今天公布了希臘的另一位領袖 —— 來自斯巴達的歌果女王,這也證實了之前《文明6》會和四代一樣恢復一國多領袖的選擇。如果你慶幸希臘之前的領袖伯裡克利是個種田友好人士的話,那麼遇到歌果時你就得把劍磨的更加鋒利一些。 儘管我們對她的幼年時期所知不多,歷史上記錄著在公元前5世紀嫁給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這就是斯巴達!)的歌果王后,是個聰明的政治家與能幹的統治者。
  • 歷史的真相是《斯巴達298勇士》
    在公元前480年,他集結了大約50萬大軍(這個數字未必準確,我覺得是後來希臘學者們杜撰的可能性居多),誓要踏平希臘。薛西斯為什麼要遠徵希臘?是要證明他自己比老子更強,自己才是王中王?亦或是他為了完成父親的遺志,一血「馬拉松戰役」之恥?還是覬覦希臘的繁榮與富庶?或者是兼而有之?當然,這些也並不重要。
  • 尋找斯巴達人
    亞里斯多德曾經推測早期希臘世界本來是騎兵的天下,可當你從伯羅奔尼撒回來後一定不容易苟同這個觀點。希臘的群山幾乎都被碎巖覆蓋,以致有人說,上帝把世界上最多的石頭留在了希臘。我們的汽車離開科林斯衛城後,沿著伯羅奔尼撒西北海岸的盤山公路開往埃皮達羅斯,那是個擁有著名劇場和古代醫院的城邦。山谷中遍布的大小碎石像陽光下愛琴海的波光一樣晃眼。零星的土壤種植著無精打採的低矮橄欖樹。
  • 斯巴達的三百勇士,決死統帥決死士兵!
    《斯巴達300勇士》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影片,這部影片講的是波斯國王率大軍大舉進攻希臘,希臘的小城幫不敢應戰,繳械投降。但是,面對強大的波斯軍隊,斯巴達並沒有投降,而是選擇應戰。在沒有獲得議會允許的情況下,斯巴達國王親自率領300哥勇士進行抵抗。經過激烈的戰爭,最後,斯巴達被出賣。300名戰士全部陣亡。
  • 軍國主義斯巴達和希臘的宗教、文化
    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是希臘諸城邦中最為強大的一個。斯巴達城邦的建立者是崇尚軍事、作戰勇猛的多利亞人。根據斯巴達人的說法,來庫古是斯巴達城邦初建時的偉大領袖。他宣稱自己從阿波羅神諭中得到啟示,創立了後世稱為《大瑞特拉》的制度性文件。
  • 美塞尼亞戰爭:令不可一世的斯巴達人一度絕望的惡戰
    假如這是一款戰略遊戲,而你站在斯巴達的角度,第一步肯定會選擇向西擴張,西面正是美塞尼亞(Messenia)。 美塞尼亞的民族成分與拉哥尼亞相差較大,大概是之前原住民人口基數較大的原因,這裡並沒有被多利亞化,原住民與多利亞人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既然非我族類,矛盾自然多些,但這並非斯巴達發動戰爭的首要原因。
  •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300人擊潰波斯50萬人?伊朗總統:不符史實
    斯巴達的名氣,得益於《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的宣揚。這個古希臘城邦知名度相當高,在古希臘諸多勢力當中,斯巴達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其戰力相當強悍,電影中表現的「溫泉關戰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 歷史上有種勇士叫做斯巴達
    為了這次遠徵能夠成功,薛西斯勵精圖治,準備了整整4年時間養精蓄銳,期間還派人勸降希臘的諸城邦。但是勸降的使者因為索要水和土地而被斯巴達人投入井中。這裡說下溫泉關,這道關口矗立在希臘的摩比勒隘口,非常狹窄,易守難攻。
  • 歷史上有種勇士叫做斯巴達勇士
    為了這次遠徵能夠成功,薛西斯勵精圖治,準備了整整4年時間養精蓄銳,期間還曾派人勸降希臘的諸城邦。但是勸降的使者因為索要水和土地而被斯巴達人投入井中。 這裡說下溫泉關,這道關口矗立在希臘的摩比勒隘口,非常狹窄,易守難攻。但是儘管佔據地理優勢,由於種種因素處於劣勢的希臘聯軍只能延緩波斯大軍的入侵(PS:而且令人感到奇葩的是都這時候居然還舉行奧運會,FGO玩家:醒醒,宙斯救不了希臘!快去加勒底請咕噠子修正人理!)
  • 《戰神》系列中的希臘神話元素(五十二):雅典娜
    雅典娜讚賞了奎託斯完成的偉業,她告訴奎託斯,現在的世界已經脫離了奧林帕斯的束縛並歷經混沌的洗禮,此時的人類已經做好了準備來聆聽她傳達的神旨。雅典娜並不關心奎託斯接下來的行為,她只對一樣東西感興趣,那就是奎託斯身上的希望之力。潘多拉魔盒中的希望之力是雅典娜放進去的力量,隨著奎託斯打開魔盒這份力量也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 《戰神4》奎託斯對阿特柔斯的10條教誨,做家長的來了解一下!
    「他跑進那個古廟了,」他說,「但媽媽不許我進到那裡面去。」你猜奎託斯說什麼?「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孩子。不要找藉口了。」哇,你這話說的也太扎心了。雖然看得出奎託斯是想讓阿特柔斯更為堅定,但這麼無視前妻的教誨真的好嗎。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這次希臘軍隊的集結規模之大空前絕後,總共10萬多人,這大概包括希臘能夠上戰場的所有青壯年男子。希臘聯軍主力當屬斯巴達軍團,一共4萬5千人,包括威名遠揚的斯巴達重裝步兵5千人,斯巴達盟友拉科尼亞重裝步兵5千人,以及斯巴達的希洛奴隸軍(黑勞士)3萬5千人。雅典出動7千重裝步兵和1千弓箭手,由阿里斯蒂德率領。其他希臘城邦出兵數百到數千不等。希臘聯軍一共有重裝步兵3萬8千餘人,輕裝步兵7萬人。
  •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中)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希臘神話》《眾神的樣子》《極簡世界神話》上篇請關注回看……>三、諸神的傳說第一代天神厄洛斯被稱為愛神,誕生於塔耳塔洛斯之後,是愛欲、生育、性慾的化身,促生了諸神的生育相愛,他是一切愛欲的化身(包括同性、異性),古希臘的中年男人都喜歡和年輕貌美的青年男子做朋友,其中的基情一般不為外人所道,這個大家知道就好。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斯巴達區別於其他希臘士兵最大的不同,是身披鮮紅色的披風,這一點在史載中是真實存在的。當然,與大家印象中的斯巴達步兵不同,歷史上真實的斯巴達士兵,當然不會像傑拉德·巴特勒和他的300個基友兄弟一樣裸體作戰,這在以文明著稱的希臘人看來是野蠻人的做法,斯巴達人通常身著青銅胸甲,部分還裝備腿部脛甲,這一點在遊戲中得到很好的還原。
  • 希臘首都雅典:諸神故鄉,奇蹟城邦,一鍵了解!
    言】希臘語 【氣候條件】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雅典衛城,宙斯神廟 【城市名片】西方文明的搖籃 雅典(希臘語:Αθνα;英語:Athens)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20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佔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義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
  • 雅典和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摧毀希臘的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戰,最後斯巴達獲勝。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整個當時希臘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