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護士長的武漢抗疫記

2020-12-17 平安天津

個子不高,身材瘦弱,她對自己對別人要求都很嚴格,平時同事們都有點怕她;在武漢並肩戰鬥的戰友們都說,她總是提醒我們做最嚴格的防護,確保萬無一失,這種嚴厲讓我們心安;醫療隊領隊也說,出發前第一眼從名單上看到她的名字,就感覺放心。

她就是全國衛健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進個人榮譽獲得者,有著32年護理經驗的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主任護師王瑩。

第一批到武漢 第一批進紅區

3月3日,天氣漸暖,武漢市青山區委黨校,天津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駐地,當大多數醫護人員從緊張忙碌的紅區值班中歇下來集中休整的時候,王瑩和幾名護士長仍在忙碌——總結過去一個月紅區值守的經驗,以便為後續的救治工作留好第一手資料。

「上班的時候大家都很辛苦,也沒有時間。現在休整期間正好梳理一下,包括從醫療角度、護理角度進行總結,需要完善的部分已經完成,現在就是在做最後的校對工作。」王瑩告訴記者,這次疫情對醫護人員來說,既是一次艱苦的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回顧和總結,要把好的經驗提煉出來。

1月26日晚,王瑩和137名戰友登上了天津飛往武漢的專機,抵達江城後開始對湖北新冠肺炎患者展開救治。連續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之後,醫療隊於2月28日開始休整。

疫情發生後,選派赴武漢支援隊伍成為天津醫療系統的一件大事,尤其是第一支隊伍,代表著天津醫療領域的形象和水平,第一仗只能打贏不能失敗。派誰去?怎麼選?標準很明確:要派那些經驗豐富、水平高的,派那些經歷過考驗能打勝仗的,派那些處變不驚穩得住陣腳的。

綜合考量之後,王瑩進入第一批名單。大年三十中午,剛剛吃完飯,王瑩接到了醫院護理部主任的電話:「做好去武漢的準備,而且可能要做護理這部分的帶隊人!」醫院醫政處長的囑咐則更直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護師只有您一個,咱一定要派撐得住局面的人去。

其實對於王瑩來說,不用上級點將,也會主動報名,作為參加過非典疫情防控的老護士,王瑩覺得自己當年的經歷對這次疫情防控會有參考價值。

1月27日,進駐當地幾個小時之後,作為醫療隊感染防控組和護理組兩個組組長的王瑩和領隊陸偉、醫療組組長史東升以及其他3位同志共6人進入武鋼二院,進行最初的情況了解。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武鋼二院傳染科病房,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所建,之後除一樓外整個二、三、四樓長時間廢棄著,裡面隨處可見灰塵、雜物,甚至有的窗戶連玻璃都有缺失,醫院常用的氧氣帶等設備設施都不能使用。

王瑩在武鋼二院檢查「紅區」醫護人員的防護服。

更讓人著急的是,當時醫院裡面已經開始收治病人,醫療隊面臨兩難境地:進入,醫療基礎設施不具備,無法開展正常救治;不進,裡面的病人望眼欲穿。緊急會商之後,醫療隊做出決定,進!邊清理環境邊進行治療!

1月28日10:30,天津醫療隊第一次正式進入武鋼二院紅區開展工作,這也是整個天津支援隊伍第一次進入武漢的紅區。經過綜合考慮,總計16名醫護人員作為第一組進入紅區,其中王瑩是整個護理隊伍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也是隊伍的帶頭人。

她的嚴格與細心都體現出責任感

醫療隊進入之後,雖然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很難分清誰是誰,但對焦急等待中的病人來說,聽到陌生的天津口音就是莫大的安慰——救援隊來了,我們有人管了!

進入紅區之後不久,王瑩就對裡面值守了近十個小時的武鋼二院醫護人員下了一道命令,「都站在原地不要再動!」那一刻,這位在ICU值守了32年的老護士感到心疼。由於條件限制,這些武漢本地醫護人員有人已有部位處於暴露狀態,王瑩說:「大家必須讓院感人員看著出去脫防護衣,如果出去時再不注意,很容易會被感染。」

在武鋼二院「紅區」,王瑩每天

都「全副武裝」地投入戰鬥。

在醫療救治期間,王瑩曾經發過一次脾氣,差點拍了桌子,讓人領教了她的嚴厲。

武鋼二院傳染病樓共有四層,其中一樓安放各種檢查設備,沒有病人,二樓和三樓的病人分別由天津第一批和第二批醫療隊負責,當地計劃開闢四樓醫療區,但缺少足夠的護士,想要一步步將護士補齊,但沒能通過王瑩這一關。作為資深護士,王瑩比誰都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她堅持32名護士必須一步到位,統一培訓,合格上崗。也許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許是因為王瑩堅決的態度,第二天當地派來的護士如數到達。

加入了隊伍就都一視同仁。王瑩按照醫療隊統一要求,採用「人盯人」的方式,對每一位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都要有感控專業人員嚴格監督操作流程。從第一天開始,王瑩便親自在四樓病房監督大家,並觀察大家的穿著熟練度;她安排醫療隊的院感專家高斌主任每天站在門口盯著,看著每一個人穿。「必須要保證當地醫護人員跟天津一樣的標準。」王瑩說。

在武鋼二院院內,停著一臺消防車,這也與王瑩關係密切。一天夜裡,睡夢中的王瑩突然驚醒,一個問題蹦了出來——醫院原有設備設施不到位,裡面包括電源等都存在隱患,尤其是當時經常下雨,通過外牆滲透的水痕清晰可見,病房中有接線板,有氧氣瓶,如果出現疏漏後果難料。

立刻,馬上,現在!王瑩連夜聯繫上當班護士長:「一定要大家注意,要檢查所有的氧氣,要注意不要有火,不要有病人吸菸,要檢查所有的接線板。」

第二天一早的聯席會議上,王瑩就把這件事提了出來,大家都覺得非常重要,由領隊陸偉找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經過消防評估,武鋼二院完善了一些消防設施,並有一臺消防車24小時在醫院待命。

護士長的護士長 關注年輕人成長

武鋼二院天津醫療隊,有一個數字可能很難有人打破——那就是護士長的數量比例。作為天津第一批援助醫療隊伍,共有138名人員,這些醫護人員來自天津32家醫療機構,每個人都是各醫院的精英和主力,其中護士長就有40多人。作為醫療隊護理和感控組負責人,王瑩就是這些護士長的護士長。

從1988年參加工作至今32年,王瑩一直堅守在重症醫學科,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護工作者。在武漢,除了考慮病人的救治,王瑩想的就是如何帶好年輕人,讓大家在這場戰鬥中磨鍊意志,提升能力。

王瑩(右)在評審工作中。

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護師閆廣汛向記者介紹了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件事。一天,閆廣汛所在的總醫院領導從天津發來一條微信:「廣汛,聽說你在前方工作很給力,繼續加油!」接到鼓勵的閆廣汛一臉疑惑,自己也沒和單位同事說過工作的事,千裡之外的領導是如何知道的呢?原來,是武漢前方護士的主管人王瑩將他的工作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把情況告訴了後方。

不只是天津援助醫療隊,對武鋼二院的醫護人員,王瑩更是盡心盡力,希望能夠讓大家學到東西。她說:「我跟武鋼二院的人說,醫院的這些人,通過天津醫療隊的培訓和督導,一定是醫院未來的財富。」

「嚴厲是從專業角度說的,如果不是從專業角度來講,大家都覺得我挺隨和的。」對於大家所說的嚴厲,王瑩笑著對記者解釋,「我們在重症監護室工作的人,專業上是不允許有疏忽的。」

事實上,工作上的嚴厲並不是王瑩的全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其他支援人員對此最有發言權。

作為天津重要的醫療機構,從第一批人員開始,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先後多批次派出人員支援武漢,對後幾批人員來說,大家有個共同的優勢就是,有王瑩在前面給大家「蹚路」,有問題隨時都可以打電話向王瑩諮詢。就這樣,一項項制度規範,一段段操作視頻,傳授給天津其他醫療隊、傳授給同行、傳授給接班者……

3月5日,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發布了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王瑩名列其中。在接到大家的祝賀時,王瑩說:「成績不是個人的,榮譽都是集體的,這是我的真心話,沒有每一個人的付出,我們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感謝醫療隊的每一個人!」

相關焦點

  • 「硬核」護士長陳靜:「疫」線巾幗綻芳華
    ,她通過分享自己在武漢抗疫的難忘經歷,為現場聆聽的全體畢業學員上了一堂生動的畢業教育課。  在武漢抗疫一線,陳靜的嚴厲、絮叨、苛刻、事無巨細,全部化作了對護理工作和防護措施的一絲不苟,這位火神山醫院的「硬核」護士長,給每一個接觸過她的患者、同行都留下至深的印象。  「腳下如生風,嘴上講不停。」
  • 武漢抗疫一線的吉林護士長:在哪工作都是第一線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抗疫一線的吉林護士長:在哪工作都是第一線中新網長春2月11日電 (柴家權)「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無論在哪裡工作都是第一線,我們要為大家守好這道線,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王豔軍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護理部內科護士長。大年初二那天,她隨吉林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飛往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也是93名護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去往武漢的前一天,王豔軍接到單位電話通知:所有醫護人員到崗集合。當時她隱約感覺到:肯定是武漢疫情嚴重,需要各地支援。
  • 陳靜:火神山醫院「硬核」護士長
    平時挺和氣的她,一到重症病房,這位47歲的「大姐大」立馬不苟言笑,被姐妹們親切稱為「硬核」護士長。01白衣戰士「我沒有你們說的那麼高大完美,就是一個有31年軍齡的兵。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何況我是一名軍人?」陳靜入伍31年,在腎內科血液淨化中心當護士長18年,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假期。
  • 這位火神山醫院ICU的「硬核護士長」,獲得上海護理工作者最高榮譽
    陳靜是上海長徵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兼腎內科護士長。在武漢執行任務期間,她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負責管理長徵醫院此次抽組的其他47名護士。在火神山醫院任務展開期間,她又被任命為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護理團隊是由來自不同軍種的50名護士組成,管理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這些『90後』姑娘,比我女兒都大不了幾歲,還都是孩子,平時看見只老鼠都嚇得直掉眼淚。
  • 真巾幗偏向虎山行——記登封市中醫院抗疫一線護士長李慧娟
    2020年1月20日,登封市中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了,隨著發熱門診改造就緒,對於武漢歸來人員的特殊發熱門診,應該交由誰來負責呢? 這裡是與武漢歸來人員直接接觸的地方,是最接近新冠肺炎病毒的地方。這個人必須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這樣才不會被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嚇倒!必須要有過硬的防護技能,才能避免被隨時可能出現的病毒感染!還必須要有過硬的溝通技巧,才能為門診工作人員做好培訓,並安撫好驚魂未定的發熱病人!
  • 遼寧公安兩名抗疫護士歸來受表彰——記一等功一獲事業編
    來源:遼瀋晚報「歡迎公安白衣天使,抗疫英雄劉莎、劉琳琳回家!」歡迎的條幅在瀋陽瑪麗蒂姆酒店門前擺了一層又一層。與其他歡迎的人群不同,一群穿著警服的歡迎隊伍格外顯眼。為了迎接瀋陽公安醫院出徵武漢,在雷神山醫院奮戰52天的劉莎和劉琳琳,瀋陽警方派出了包括20名警花在內的40名警力。
  • 嫻靜少言 不慕榮利——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
    新華社武漢2月29日電 題:嫻靜少言 不慕榮利——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黎雲、賈啟龍、孫國強從賴比瑞亞抗擊伊波拉病毒回來,陳靜以為這輩子再也不會驚心動魄。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平靜的生活,陳靜再次衝到一線。這一次,她成為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
  •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發布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為愛硬核,肯德基全國馳援一線防疫抗疫人員
    心繫一線防疫抗疫人員的肯德基,於1月27日開始,以武漢為起點、輻射全國,向醫院、社區防疫點等一線單位開展「硬核戰疫,愛不打烊」免費送餐行動。肯德基全國的志願者用溫暖美食支持「抗疫天使」,成為一支硬核又有愛的「後援隊」。  硬核又暖心的支持:請吃飽再戰  「加油!請吃飽再戰!」這是肯德基員工給前線醫護人員送餐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 付守芝等抗疫「逆行者」走進高校 分享一線抗疫心得
    央廣網北京12月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曾和它一起並肩作戰,真是倍感榮光!」11月30日,由全國婦聯、教育部等聯合舉辦的「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示範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拉開帷幕。
  • 民營醫院踴躍參與武漢抗疫
    中國日報武漢2月19日電(記者吳勇 蘇峰 李定澱) 今天下午來自瀋陽的21名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式向武漢市商職醫院報導,參與到新冠肺炎戰鬥的前線。該院目前收治200多位新冠肺炎患者。來自瀋陽的21名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式向武漢市商職醫院報導,參與到新冠肺炎戰鬥的前線。
  • 記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總護士長陳靜
    使命召喚從不遲到,任務面前從不缺席——記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總護士長陳靜【奮鬥強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除夕夜,我們踏上抗疫戰場;畢業季,你們即將建功海疆……」7月17日下午,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行的「抗疫英雄故事會」上,護士長陳靜一登場就獲得全場掌聲,她通過分享自己在武漢抗疫的難忘經歷,為現場聆聽的全體畢業學員上了一堂生動的畢業教育課。
  • 無懼感染病毒 新加坡華人護士長自薦前線抗疫
    無懼感染病毒 新加坡華人護士長自薦前線抗疫 2020-08-25 10:1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梁異 責任編輯:梁異
  • 「出站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淚了」 安徽護士長重返武漢:送娃上大學!
    李從玲,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護士長,作為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半年前離開武漢時曾在華中科技大學留影以鼓勵兒子。如今夢想成真,一家四口也在李從玲拍照的地方再次拍照留念。援漢護士長:一進武漢就激動哭了昨天上午10:20,餘宗璽和爸爸、媽媽、奶奶抵達武漢火車站。「出站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淚了。」李從玲激動地告訴記者,上次去武漢心情是沉重、緊張,這次則是開心、喜悅,「與當初冷清空蕩的城市相比,武漢變得更美更熱鬧了。
  • 武漢抗疫話劇《逆行》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11月21日晚7時30分,由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創作的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逆行》,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開演。首都觀眾隨著劇情起伏數次爆發熱烈掌聲,不少觀眾落淚。有觀眾看完演出發朋友圈表示:一定找機會去看看武漢。
  • 瀟湘家書|抗疫護士長給父親的生日祝福
    自古家國兩難全,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刻,無數的醫務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勇敢踏上徵途馳援武漢,甚至來不及與親人告別。湘雅三醫院支援武漢同濟醫院醫療隊的護士長劉豔就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今天是她父親的七十大壽,她不能回來給父親祝壽,也不能在隔離病房裡視頻通話,她特地提前寫好了一封家書,寄給家鄉的父親。
  • 護士長陳靜:如果連我都害怕,那誰來救患者
    「如果連我都害怕,那誰來救患者」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圖為陳靜(右)與患者交流。 本報通訊員 吳浩宇 攝□ 本報記者 廉穎婷□ 本報通訊員 孫國強 吳浩宇做事果斷、雷厲風行,工作中的陳靜令人印象深刻。
  • 「硬核」護士長:我是一個護士 我是一個白衣戰士
    從除夕夜赴武漢支援以來,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始終紮根臨床護理一線,用豐富的傳染病防治經驗護理病患。這是今年1月27日記者在漢口醫院第一次見到陳靜時記錄下來的影像,她不斷地提醒大家做好防護措施。視頻發布到網絡上後,網友們親切地稱她為「硬核嘮叨」護士長。
  • 處處做榜樣的護士長 記王店人民醫院護士長沈明芳
    處處做榜樣的護士長 記王店人民醫院護士長沈明芳 jx.zjol.com.cn 2006年03月06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區優秀青年人才、區優秀護士、區十佳巾幗建功標兵、抗擊非典先進工作者、群眾滿意十佳醫務人員……她,就是沈明芳,王店鎮人民醫院副總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