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強冷空氣發起的最後一波總攻已經過去,但今天清晨氣溫仍將維持較低水平。
軍營村村道旁,一片兩人多高的斜坡完全被冰覆蓋。
高海拔地區隨處可見冰掛現象。
軍營村村民高建設家的水塔結冰嚴重。
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 通訊員小吳)昨日清晨6時57分,狐尾山上的市氣象臺本站測得的氣溫為0.1℃,這刷新了廈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記錄。島外高海拔山區的氣溫也創造了新低,出現了傳說中的酷寒天氣。氣象部門預測,今天清晨廈門氣溫仍然偏低,明後天氣溫顯著回升,但晴好天氣也同時結束,廈門將陷入陰雨天氣中,降雨將一直持續到下月初。
這還是那個常年無冬的廈門嗎?昨日清晨,廈門人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冰寒徹骨的感覺,全市各地包括島內都出現了結冰現象,這在廈門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島內最低氣溫跌到了0.1℃,而此前的記錄是1991年12月29日創下的,當天的最低氣溫為1.5℃。昨日島外更是寒意迫人,特別是高海拔山區遭遇「冰封模式」。清晨6時46分,蓮花鎮軍營村的氣溫墜至-8.8℃,這也創造了同安地區的新低溫記錄。
雖然強冷空氣發起的最後一波總攻已經過去,但餘威猶存,今天清晨氣溫仍將維持較低水平。今晨市區最低氣溫可達2℃-4℃,島外高海拔山區仍將低於-4℃,霜和冰凍仍將持續。今天廈門為晴轉多雲的天氣,白天市區最高氣溫將升至13℃。
明天,冷空氣離境,廈門氣溫回升的同時雲層開始明顯增多,雨水接踵而至。明天廈門為多雲轉陰、有陣雨的天氣,白天市區最高氣溫將攀至15℃,清晨最低氣溫也將回升至9℃。後天雨勢越發明顯,廈門將普降中雨,氣溫持續攀高,在12℃至16℃之間起伏。到29日、30日,廈門將出現中到大雨。
【廈門天氣】
4℃-13℃
白天:晴轉多雲
夜間:多雲轉陰天,有陣雨
東北風2-3級
溼度:40%-95%
明
9℃-15℃
全天 多雲轉陰天,有陣雨
風向 東北風2-3級
後
12℃-16℃
全天 陰天有中雨
風向 東北風2-3級
廈門市氣象臺昨日22時發布
【現場篇】
同安隨處可見冰凌冰掛
島內也有多處陽臺屋頂結冰
【島外】
在軍營村,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
島外高海拔地區,植物上的冰結得非常厚。
軍營村村民家的水管上掛著冰凌。
見圖1
-10℃!昨日上午8時18分,軍營村村民高水銀把溫度計搬到室外,測得實時溫度達到-10℃(見圖1),比市氣象臺測得的-8.8℃還要低。
不僅軍營村出現0℃以下的低溫,同安雲頂山、水洋、尾林等幾個高海拔地區都出現了-4.5℃至-6.7℃的低溫情況,樹木、花草、屋頂等出現了多處結冰現象,冰凌、冰掛的美景隨處可見。
水結成冰,還把水管給擠爆了。昨日上午8點半左右,軍營村村民高建設發現,自家樓頂的水塔、牆體、地板結冰嚴重,冰從水塔上方結到地板,「3.2釐米粗的水管爆裂,冰凌高的約有4米,就像水簾洞一樣」。(記者吳耀東 盧漳華)
【島內】
圖2
圖3
昨日早晨,西潘社、禾祥西路、沙坡尾、機場等多處結冰,網友將結冰的照片發在網上,掀起了一股「曬冰」潮。記者統計發現,結冰處大多出現在屋頂、陽臺等空曠位置,地點幾乎遍及島內。
網友蘇先生住在西潘社一小區,早晨7點半,他到5樓的樓頂上晾衣服,看到樓頂地面上的積水竟然結冰了(見圖2)。
孫女士住在禾祥西路一小區10樓,在自家陽臺上種了些菜,平時備著好幾個盆子裝水用來澆菜。昨天上午8點多,孫女士去給菜澆水,但拿起陽臺上盛水的塑料盆,發現水並未晃動,原來上面結了一層冰,約有3毫米厚(見圖3)。
昨天上午8點半,餘先生到沙坡尾藝術西區上班,發現一個油桶上面的水結了冰。這塊冰直徑約半米多,厚度約6毫米,像油桶的蓋子。(文/記者李沛 程午鵬 圖/網友提供)
【影響篇】
同安2.7萬畝農作物受寒
農漁業技術人員已到一線指導
農民看著枯萎的黃瓜,心情低落。
霜凍後的西紅柿全蔫了。
連日來的寒潮低溫給廈門帶來了難得一見的冰雪奇觀,然而對農民來說,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天災。
記者昨日從同安區農林局了解到,作為廈門的農業大區,同安區有2.7萬畝農作物在這次的寒潮中受災,預計造成產量損失3.82萬噸、直接經濟損失1.42億元。其中,有2800畝四季豆、西葫蘆因處於苗期被凍死而絕收。損失最嚴重的是茄子,受災面積達1.2萬畝,減產2.16萬噸,直接經濟損失達8640萬元。此外,馬鈴薯、黃瓜和西紅柿受災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都超過1000萬元。
損失還有可能更嚴重。茄子菜農說,如果這兩天再來一次霜凍,受損的茄子就徹底沒救,連一向耐凍的芥菜也可能「扛不住」。
史上難得一見的低溫,是造成災害最主要的原因。同安區農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受災比較嚴重的地方,多是一些處於風口或者水流附近的農田,因為這些地方的溫度相對更低。(記者吳耀東 盧漳華 通訊員 陳嘉新)
記者昨日從市農業局種植業管理處了解到,目前島外已推廣大棚等設施的農業產區基本不受本次寒潮影響,但部分普通農田則受災較重。目前,農業技術人員已下到一線農田進一步指導農民做好農作物抗寒工作,並正在對種植業具體的受災情況進行統計調查。
相對於種植業,廈門的水產品養殖業基本算是平安過關。記者昨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了解到,目前廈門約有2萬多畝淡水養殖池塘,本期養殖品種主要有白對蝦、牛蛙等。這些品種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寒潮基本不會對其帶來災害性影響。目前,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已組織資源養護技術人員深入集美區灌口養殖片區、海滄區吳冠村和翔安區劉五店鎮親蝦場向養殖人員了解情況,並指導防寒減災工作,做好防凍保暖。據說,經驗豐富的水產養殖企業也已都提前通過加高養殖池水位等方式避免水產品受到霜凍傷害。(記者林雯)
菜價普遍上漲
昨日,記者從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獲悉,和寒潮前相比,這兩天蔬菜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水葉菜基本上漲了200%,黃瓜、茄子、西紅柿等在寒潮中受損嚴重的蔬菜價格也都有上漲。
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黃瓜的批發價從3元/公斤漲到7元/公斤,茄子從5元/公斤漲至7元/公斤,而包菜也從1.8元/公斤漲至3元/公斤。
「預計三天內,這些蔬菜的價格漲幅還不會太大。」工作人員說,寒潮到來,這幾天菜農一般都會抓緊搶收不耐寒的農作物,但等這些蔬菜搶收完後,新的蔬菜還沒法及時上市供應,接下來的菜價還將繼續上漲。(記者吳耀東 盧漳華)
豬肉小幅漲價
往年的這時候豬肉價格比較低迷,但最近一個月來卻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尤其是最近幾天,豬肉價格每斤上漲了2元。
根據市商務局最新的統計結果,最近一個月,生豬收購均價為17.12元/公斤,環比上漲3.08%,同比上漲23.03%;統肉批發均價為20.83元/公斤,環比上漲1.64%,同比上漲23.30%。
豬肉價格上漲和這次寒潮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由於天氣寒冷,市民對肉類的需求明顯增長。「今天看到賣新鮮的蟲草花了,準備買兩斤瘦肉回家燉湯。」正在購買精瘦肉的劉女士說,天氣寒冷,燉點湯品還是必要的。
據分析人員預計,天氣寒冷,節日將至,在後市供給偏緊、消費增加的市況下,豬價將繼續呈小幅上漲趨勢,春節前豬價將在高位區間震蕩運行。(記者沈彥彥 王元暉 通訊員 曾凱威)
【相關】
雲霄烏山 首次飄雪
昨日,記者從雲霄縣和平鄉和烏山景區獲悉,24日凌晨3時起,烏山飄起雪花,白皚皚的雪花飄落在山路、巨石、樹葉上,連原閩南地委機關所在地、電臺處、軍械所等10多處革命史跡也雪花覆蓋,構成了烏山獨特景觀。雪花持續下到24日早上7時。據當地文史資料,烏山沒有下雪的歷史記載。(文/圖 特派記者 黃樹金 通訊員 戴園笙)
華安「好漢坡」 現霧凇奇觀
記者從漳州氣象臺獲悉,昨日上午,華安縣馬坑鄉福田村「好漢坡」仍有霧凇和冰塊奇觀。樹上亮晶晶的水珠,開滿了一團團、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花朵,構成了一個絢麗無比的童話世界。
「好漢坡」 全長約五公裡,海拔1376米,是牛古侖山西面一條連接著福田村至東面和春村的兩村古山道。這裡每年春節左右都會看到霧凇、冰塊奇觀,小雪紛飛,雲霧繚繞,自然景觀奇特。(文/圖特派記者 黃樹金 通訊員 李金城)
動物取暖
昨日下午,記者在廈門市動物園看到,工作人員用電暖器等設備為蟒蛇、鬣蜥、赤猴等等怕冷的動物取暖。(記者姚凡 攝)
【相關】 0.1℃ 島內氣溫昨創歷史新低
軍營村的山裡出現了冰凌美景。記者 陳雅玲攝
昨日,泉州德化城關氣溫達到-4.8℃,賴先生家的寵物龜也被凍住了。
寒潮導致農民種的茄子被凍壞。記者 董春輝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其翔)冷空氣大軍前晚吹響最後總攻的號角,向廈門發動了這輪冷空氣過程中最猛烈的進攻廈門。市氣象臺監測到的昨天早晨最低氣溫0.1℃,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
昨島外各區均跌破0℃
昨日6點57分,天剛蒙蒙亮,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到,東渡本站最低氣溫為0.1℃,這也打破廈門氣象臺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據悉,原最低氣溫記錄是1.5℃,出現於1991年12月29日。
除了東渡站的0.1℃以外,昨日海滄大橋、現代碼頭、植物研究所、萬石植物園等地的最低氣溫都低於2℃。
昨天島外四區均有站點氣溫低於0℃。據海滄監測站的數據,所有站點氣溫都低於2℃;翔安的大帽山最低氣溫到了-2℃,集美杏林在昨天早上溫度跌至-0.3℃。廈門「冷極」出現在同安,軍營村自動站測得最低溫-8.8℃。
今天白天開始「解凍」
昨天夜間到今天清晨的氣溫仍維持較低水平。廈門市氣象臺昨天發布低溫預報,受持續冷空氣影響,預計今天清晨氣溫仍較低,市區最低氣溫可達2℃—4℃;島外地區可達0℃—3℃;島外靠山地區可達-1℃—1℃;高海拔山區仍將低於-4℃。
好消息是,「冰箱模式」今天白天開始就會「解凍」,白天氣溫回升明顯,最高溫將達13℃,明後天氣溫還會繼續上升。但是要提醒大家,從27日開始,天氣逐漸轉為陰雨模式,主要降水時段將出現在本周五和周六,這次降雨將一直持續到下月初。
【分析】
寒潮為何這麼猛
2015年是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11月平均氣溫還打破了歷史高溫紀錄。專家曾預計可能會出現「暖冬」,為何2016年伊始就迎來寒潮?
氣象專家孫軍表示,這次寒潮主要是受北極渦旋南下影響,而這又和造成今年暖冬的極強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由於極強厄爾尼諾的出現,大西洋的海水溫度升高,洋面上溫暖的空氣被推送到北極,北極上空的寒冷空氣無處安放,其中一部分選擇在東亞安家,逐漸形成了強大的寒冷渦旋,南下影響大半個中國。
【同安】
低溫再破紀錄 多處水管爆裂
昨日8點18分時,同安軍營村村民高水銀家的溫度計顯示,室外溫度接近-10℃,打破了前晚-8℃的低溫紀錄。此外,同安雲頂山、水洋、尾林等幾個高海拔地區都出現了-4.5℃至-6.7℃的低溫,樹木、花草、屋頂等出現了多處結冰現象,冰凌、冰掛的美景隨處可見。
結冰太重也傷透了不少村民的「心」,比如水管爆裂、蔬菜結冰嚴重等。
昨日8點半左右,軍營村村民高文團、高建設發現,自家樓頂的水塔、牆體、地板結冰比較嚴重,冰從水塔上方結到地板,「牆體的冰凌有二十多根,冰的高度約有4米,就像水簾洞一樣」。此外,高建設家還出現了水管爆裂、水結成冰的情況。「3.2釐米的水管爆裂,水往上四處飛濺,加上低溫才結冰。」高建設說道。
尾林小學的一處水管也發生爆裂,水往外流了十多米。村民楊銘樹說,水流到了村部廣場的道路,村道也結了冰。
芥菜是高山耐寒的農作物之一,但昨日,軍營村不少芥菜幾乎被冰給全部覆蓋了。「菜被凍熟了,也就壞了。」村民老高說,估計接下來很多市民就吃不到軍營村的芥菜了。(記者陳雅玲)
2.7萬畝農作物受災 損失達1.42億元
昨日,同安區西山村頂土樓村民老洪向記者反映,全村的茄子因寒潮而凍死,損失較大。同安區農林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低溫對同安農業造成廣泛影響,直接經濟損失達1.42億元。
昨日13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西山村,在老洪家的大棚裡,茄子頂部的枝葉蔫蔫的,一排排的茄子因凍傷而死亡。不僅是茄子,大棚外的芋頭、部分蔬菜也因為寒潮而凍死。
據老洪介紹,昨日7點多,他到地裡想摘些茄子去賣,卻發現茄子全部凍死了。「當時溫度很低,大棚外的水還結著冰,太陽出來後,受凍的茄子全部枯萎死亡,這是十幾年裡的頭一遭。」
老洪告訴記者,家裡種了6畝茄子,如今全部絕收,「目前連一半本錢都沒收回來,損失至少六萬元。村裡有人種了二三十畝,損失更大」。
據西山村副主任洪天津介紹,西山村有1600多畝農田,而近1000畝用來種茄子,其中絕大多數使用的是簡易大棚,導致茄子凍死。「這是十幾年來村裡遭遇的最嚴重的農作物凍死情況,全村損失至少一千萬元。」
同安區農林局向記者透露,目前,低溫造成同安2.7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茄子(大棚)的受災面積為12000畝。同時,2800畝四季豆、西葫蘆因處於苗期被凍死而絕收。眼下,包括蔬菜、水果、糧食在內,預計造成產量損失3.82萬噸,直接經濟損失1.42億元。(記者董春輝)
【翔安】
寒潮又快又狠 大棚果蔬扛不住
寒潮讓山上的果蔬「元氣大傷」,果農猝不及防。昨日,記者從翔安區氣象局得知,大帽山氣象監測點於昨日凌晨4時許監測到-2℃,該溫度為2010年大帽山設立氣象監測點以來出現的最低溫度。
寒潮讓大帽山上的大鵬果蔬都扛不住了。昨日,大霧山果蔬專業合作社朱惠貞告訴記者,自家種在大帽山的20多畝大棚果蔬被凍壞了。「西紅柿、火龍果和草莓,我們都採用大棚種植,但此次寒潮來得又快又狠,我們臨時加溫控燈也來不及。」朱惠貞嘆息道。
在大霧山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大棚內記者看到,西紅柿的葉片和根莖上長出了「白毛」,猶如蒲公英,融化後變成水滴滴落。「這些白白的是霜,把20多畝西紅柿和大棚果蔬都凍壞了。」朱惠貞說。(記者陳曉青)
【集美】
百畝白菊變黃 葉子凍得發黑
昨天凌晨,集美的許多地方氣溫跌破零度,來勢洶洶的霜凍使集美的許多農作物受災。
記者從廈門市氣象局了解到,昨天7:06,杏林溫度跌至-0.3℃,6:57,集美許莊氣溫降到-0.13℃。「一些山上可能更冷,-4℃左右。」集美區農林水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受到霜凍影響,後溪鎮許多地方的農作物都不同程度受災。」
後溪鎮政府附近的琴鷺菊花園有百畝待採的觀賞菊受凍變黃、變黑無法出售。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棚裡的菊花含苞欲放,但是經過一夜的冰凍,白色的菊花瓣被凍成了黃色,葉子也被凍得發黑萎縮了。
據張先生介紹,菊花園裡被凍壞的菊花一共有100畝。「還有300畝菊花剛剛結出花骨朵,如果三四天後沒有接著長大開花,就表示也凍壞了。」
據農林水利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集美坂頭水庫周邊的香蕉也受災嚴重,香蕉葉都被凍萎了。此外,茄子、空心菜等也受到霜凍影響,凍死了不少。(記者陳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