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數字時代重構了我們的城市,數字智慧的理念滲透到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區塊鏈則是建設中國數字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近日,雄安新區區塊鏈底層系統(1.0)在雄安區塊鏈論壇上發布,這標誌著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開發完成投入使用。
區塊鏈思維融入城市基因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要「明確產業發展重點,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等技術研發及試驗。」在區塊鏈應用落地上,雄安新區一直在先試先行。
從2017年年底開始,雄安新區已經推出10多項與政務相關的區塊鏈應用,且服務對象多針對民生領域。在雄安,區塊鏈與城市作業系統一樣,作為智能城市的基礎設施嵌入到數字雄安建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而隨著區塊鏈應用落地項目逐漸增多,最後整合在一個底層系統上就形成了一個生態。
這次公布的雄安新區區塊鏈底層系統(1.0)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搭建起了一條「核心鏈+應用鏈」多層鏈網融合的新型區塊鏈底層架構,並在吞吐量、跨鏈協同、數據可信交換、安全等痛點問題方面實現創新突破。1.0版本的TPS不低於1000,明年將達到1萬以上,均屬國際領先水平。融入區塊鏈基因的雄安,走在了全國甚至全球的前面。
區塊鏈技術如何幫助治理城市
區塊鏈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技術上已經體現出深入支撐產業融合特徵。區塊鏈產業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向著服務實體經濟邁進。
在建設數字智慧城市方面,區塊鏈至少能做到:利用區塊鏈天然具有的價值傳遞和不可篡改特性為數據確權,促進基於數權的數據共享/租賃,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在信用信息採集、評信、用信等環節,可以支撐社會信用體系重構,進而有助於數字治理、數字金融等快速發展;最後,將規則與制度設計到基於區塊鏈的信息工具之上,利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和隱私保護技術,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水平的同時,也能提升網絡空間治理水平,並且實現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自主地交流溝通和價值傳遞。
雄安新區就將區塊鏈運用到了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當前已有工程建設資金區塊鏈信息管理系統、徵遷資金區塊鏈平臺、財政非稅收入和電子票據區塊鏈等系統和對接場景應用場景落地實踐。今年以來,區塊鏈資金支付系統已撥付徵遷安置資金、工程建設者資金、大宗原材料資金超120億元,系統上線以來累積撥付資金近300億元,充分挖掘出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潛力。
區塊鏈已經成為各地政策熱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隨後,全國各地的區塊鏈專項政策競相出臺。
光是近期就有多地建議將區塊鏈寫入十四五規劃,比如海南省在制定十四五建議時提出要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點,培育打造「區塊鏈+金融」產業集群;湖北省建議十四五要著力建設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基礎設施;江西省則建議十四五實施「區塊鏈+」工程,積極推進區塊鏈與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區塊鏈已然成為各地數字經濟競爭的新高地。
雄安新區區塊鏈底層系統是全國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也是一個好的開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省市選擇使用區塊鏈搭建城市底層架構。可以預見到,區塊鏈將成為整個數字社會的可信基礎設施,通過與其他技術和產業交叉融合、互動並進,最終呈現出人人互動、物物互聯、數數智能的數字智慧城市新樣貌。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