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之人,必有厚福,做到這五點,福報自來!

2020-12-19 國學雜談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易經》上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神,就是效法天地之德,一個人的德行要像天地那樣渾厚,才能載得了物,德行越積越厚,福報才能越來越多。否則,如果一個人只知道求取福報,而不知培養自己的德行,那即使來了福報,也未必能守得住,甚至還會帶來災禍。那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厚德呢?首先要做到以下五點,德行有了,福報自然也就來了。

一,不揭別人短處,不給人難堪。

老話經常說「口下留德」,要想積德,就要先從嘴巴開始。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我們中國人都講究一個「面子」,即使看到別人犯了錯,或者知道人家的短處,都不能當眾揭穿,給人難堪。否則,你雖然一時嘴巴痛快了,人家不但不會接受,還會懷恨在心,總想著報復你,這就等於給自己找了個仇人。所以為人處世,要內方外圓,做人做事要懂得善巧方便,講究方式方法,別人有錯誤有缺點,可以私下指出,不能一根筋,當眾讓人出醜,更不能出言不遜,諷刺別人、侮辱別人,這樣人家才能接受,才能心悅誠服,才能解決問題。

二,不佔別人便宜。

常言說:「佔小便宜吃大虧」,在日常生活中,誰也不喜歡和佔小便宜的人打交道,這樣的人只看見眼前一點小利益,久而久之,就沒人搭理了。所以越是想佔便宜的人,就越佔不到便宜,不想佔便宜的人,反而會有厚報。不佔人便宜,也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比方說,歷朝歷代其他國家給我們進貢、送禮,我們都會加倍還禮,還要熱情招待人家。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被稱為禮儀之邦,就是因為崇尚禮尚往來,不佔人家便宜。

三,尊師重道,知恩報恩。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也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我們之身,老師養我們之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基本的道德修養。除了父母、師長,所有有恩於我們的人,都應該常常感念,常常記著報答人家的恩德。忘恩負義這個詞,永遠都是和小人連在一起的,歷來為人所不齒。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就是一種厚道精神。

三國時期的蜀國,諸葛亮主政時期,本來可以廢掉昏庸無能的後主劉嬋而自立為王,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忠心輔佐劉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也正因於此,諸葛亮才更加受到後人的敬仰。

四,包容別人、凡事不計較。

包容別人,也是培養自己的德行,量大才能福大。子貢曾經問孔子一個問題,有哪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呢?孔子告訴他,那應該就是「恕」了吧。「恕」就是寬容、包容,就是不斤斤計較。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誰也會錯誤,學會包容別人,也是做人的美德之一,我們都應該終身奉行。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三國時期的蜀國,諸葛亮去世後,蔣琬主持朝政,他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不愛言語。就是蔣琬和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別人看不下去,就跟蔣琬說:「楊戲如此怠慢大人,實在太過分了!」蔣琬微微一笑說:「人嘛!各有各的脾氣秉性,楊戲是一個耿直的人,讓他當面說讚揚我的話,他說不出來,那不是他的本性;要是當眾說別人的不是,他又覺得會讓我下不來臺,所以才不吭聲了,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從這件事看來,蔣琬確實是心胸寬廣,肚大能容,不愧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五,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矛盾、衝突,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如果大家都能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那人與人之間就只有禮讓,而沒有矛盾了,社會也就和諧美滿了。

像我的母親,因為姥娘死的早,兩個舅舅、兩個姨姨都是由母親帶大的,不管遇到什麼事,母親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弟弟妹妹,從來不為自己考慮,所以舅舅姨姨們對待我的母親,就像對待親娘一樣,沒事了就過來看望一下母親,關心備至,兄弟姊妹幾個,親密無間,感情非常深厚。

做到以上五點,才算是一個厚道的人,人有了德行,福報也就自然來了。

相關焦點

  • 做個好人,必有好報; 為人厚道,必有厚福!
    一味用手段謀好處,算人錢財和利益,誰能看不清晰?不去揭穿,是因為重感情;不說出來,是因為讓著他。可這種人就是不厚道,把你的好當成他自己的資本! 做人,要厚道!你若為人著想,人也替你考慮;你若對人幫助,人也對你援手。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在中華民族自古就倡導厚道的歷程中,褒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已成為全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風尚。 因此厚道從根本上不僅成為了人們一種道德修養,也成為了人們對人對事的包容,接納,海涵和尊重。 自古至今,凡厚道之人,一定是海納百川,馳騁四海,以德服人的人。
  • 【詠詩】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詠詩欄目第九十九期由縉雲縣人民檢察院詠詩團成員呂律,為大家帶來《厚道之人,必有厚福》,大家要是覺得好聽,請在文末點亮「在看」!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4點
    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評估一個人,厚道,也是關鍵詞之一。而不厚道的人,就如同海水暗流一樣,表面上看似平靜,可是當你接觸到的時候很容易被拽下深淵,讓人防不勝防,跟不厚道的人相處,就容易讓你栽跟頭。難麼,怎麼看出一個人厚不厚道呢?厚道的解釋是:為人善良,不刻薄,當然,也可以參考下面四點。
  • 老祖宗教誨,明白這五句話,越來越順利!福報自來!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事,有苦有甜、有好有壞、有起有落,能在順境時不張狂、不丟失自我,能在逆境時不失落、不沮喪。同時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一切,來加油努力,那就是更加可貴的了,古代的聖賢們,寫下了這五句話,可以幫助大家,人生之路,越來越順利!福報自來!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深度)
    ——韓嬰歌德有句名言: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何為「做人之道」?我想再多的方法,也比不過內心的厚道。厚道,概而言之,就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努力做好自己,與人為善,懂得寬容與感恩,修煉自身的品德,這樣的忠厚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的福報。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契訶夫曾說過:「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
  • 一個人是否厚道,是看得出來的,就看這三點!
    人活著要明白,人生到最後,拼的是人品,厚道就是最好的人品,是最高尚的品德。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之人,必有厚福。一個人是否厚道,是看得出來的,就看這三點!1、厚道之人心存善念,存善心,行善舉心存善念,為人寬容,存善心,行善舉,就是厚道。
  • 厚道,厚德,然後有厚福!
    行厚道《道德經》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真正有貴氣的人,立身敦厚,不居於淺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古人治家與教育子女,多以「厚道」為先。朱子治家格言講,「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 「夜讀」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而厚道,看似樸拙,卻是最高級的聰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底牌。前段時間想買口罩,在附近藥店逛了逛,發現一個現象:街頭的那家藥店好評如潮,街尾的那家呢冷冷清清。問了幾個顧客才知道,原來,這兩家店的經營之道截然不同。街尾的那家藥店,口罩的價格比平日裡貴了幾倍,顧客有怨言,老闆卻擺出一副概不議價、買不起可以到別家的姿態。
  • 晚安·西安|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而厚道,看似樸拙,卻是最高級的聰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底牌。「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有的人因為過於精明、急功近利,凡事只想到自己,佔了一時便宜,反倒摔了大跟頭;有的人卻因為厚道,掙得了源源不斷的好運。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你為人是自私自利,還是真心實意,不言而喻。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厚道」的人,守得住福報
    不過後者卻不知道,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智慧其實是厚道。一個真正厚道的人,不僅做事踏實,而且為人真誠。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可以放下心裡的包袱,付出的真心也能贏得相應的回饋;所以,若想人際交往順心如意,不妨與厚道的人建立真摯的友誼。
  • 「人若厚道,必有福報」:厚道的人,福報會發四個暗號,悄悄來到
    究其原因,就算因為這些人心機過重,因此,「失道寡助」,就漸漸地失去了福報。相反,有一些人,為人善良厚道,這樣的人,福報總是會突然來到。只是,這些福報突然來到之前,往往會有一些暗號發出,我們要懂得及時接收,才能讓自己的福報及時來到我們的身邊啊。
  • 80歲父親告訴兒子: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有人覺得踏著一路的清寒,在高山之上看一場日出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有人卻覺得熬著歲月的悽苦,去看那些虛幻的事物就是對不幸生活的殘酷,可有時候,我們去做某些事情並沒有懷著任何的目的或是期待,僅僅是因為自己認為那是對的事情,就像老人們想說的那樣,厚道之人,必有
  • 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都是善良之人,都有慈善之心,不僅做人敦厚老實,而且誠實守信,不僅做事腳踏實地,而且盡心盡力,厚道不是愚笨,厚道不是無能,,所以,必能事事順利。厚道之人,不會精於算計,不會佔人便宜,是一個人最善良的品質,寧可吃虧也讓利,是一個人最難得的修養,寧願委屈也讓步,不會當面刁鑽
  • 做人要厚道,厚道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
    做人要厚道,厚道的人,做人做事無愧於心,無愧於人,站得直立走得正,在哪裡也頂天立地,也能站得住腳,也能吃得開,也會有朋友,有好的人緣和人氣,厚道的人一定會福報深厚,有好的命運和前途。厚道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四點!
    厚道的人,會多包容、寬恕他人,自己厚道的人,對別人少一份責難,多一份寬容,同時也是遠離負面結果的最好方法。厚道的人,必有後福,厚道是是河水深層的潛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一個人的厚道既煉成一種品格,更是一種高尚和可貴的心態。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四點!
  • 鬼谷子:人生不可違背的三條天規,順天而行,福報自來!
    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從古到今,世人一直探求趨利避害的方法,這就是古人感懷天地,總結的禍福之道。人生變幻,旦夕禍福,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做一件善事很容易,但是一輩子做善事很難,誰能夠做到,一定會受到大家的由衷欽佩。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傷害別人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能做,得利只在一時,樹敵越來越多,惹來的禍患無窮無盡。想要一輩子平安,就要大開方便之門,多做讓眾人獲利的事情,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回報。
  • 這五大《心經》名句,值得反覆讀誦,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看破一切,放下一切,虛空都在胸中,人才能得到升華。即便是不信佛的人,也都聽說過佛教的這麼一部經典:《心經》,此部經典總共260字,句句是真理,段段皆徹悟。接下來就給大家摘抄5個心經名句,值得大家反覆讀誦,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 你若厚道,自有好報;你若善良,福報自來
    人一生的福報、錢財,命數,其實都是註定的,要想積累一生的好運,就要做好這三件事情,會福報自來。1.會孝敬父母曾有人說,父母就是你一生的佛陀。很多人,對別人很好,對老婆很好,卻對生育自己,養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一點都不好。
  • 不厚道的人,有這幾個特徵,一定不要深交
    「不厚道」的人,常有這三個表現,發現一個敬而遠之。言而無信,謊話連篇。言不輕信,故人不負我;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誠信是立身之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信之人,難行天下。做人沒有誠信寸步難行,而做事沒有誠信的話,必將一事無成。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誠信,為人不靠譜,到最後終將被拋棄,他身邊的人也會逐漸淡出視線,最後背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