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與恐怖分子"親密接觸"

2020-12-17 人民網

北京時間5月18日至22日,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分成兩個梯隊,乘坐聯合國包機回國歸建。

在過去的372個日夜裡,在撒哈拉大沙漠的邊緣,中國維和軍人直面生死、不懼挑戰,用血性與責任在異國建功鑄魂。

危險:暴恐襲擊405起,傷亡917人

「任務區就是戰場,行走在生死邊緣,稍有疏忽就有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句話對於警衛分隊裝甲車駕駛員萬金鵬來說,用感同身受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2017年4月27日下午,萬金鵬奉命隨隊護送聯馬團民事人員到加奧機場。行進時,他發現以往每天在路邊放牧的當地人不見蹤影,遠方灌木叢中有人影躥動。他減緩車速,同時加強對周邊環境觀察。

不遠處,一個被麻袋覆蓋的箱子依託路邊灌木躺在路邊。他立即停車,在戰友掩護下進行偵察,發現箱子附近是新挖的土。他立即向車隊指揮官姜睿上報。姜睿當即命令車隊停止行進,做好戰鬥準備,同時派出無人機對不明物品進行遠距離拍照取證,並向聯馬團上報情況。

當晚,聯馬團安全通報稱,這個箱子設置有反坦克地雷和裝有大量TNT炸藥的IED(簡易爆炸物),爆炸當量足以炸毀裝甲車隊。

工兵分隊戰士郝長青忘不了與恐怖分子的那次「親密接觸」。

當搬遷至加奧超級營地後,郝長青承擔了超級營地外圍兩處警戒哨位。一天中午,他發現當地的孩子跑向正前方的阻絕壕後又跑開,如此反覆多次。

「阻絕壕可能有人!」郝長青隨即將分析判斷結果上報分隊作戰值班室。指揮長董榮強派遣無人機抵近偵察:一男子手持長刀和槍枝,趴在阻絕壕內藉助偵察器材對我哨兵進行窺探,並不時做出據槍瞄準動作。無人機拍照取證後,我方通報聯馬團安全部門,這名男子被抓捕,並在其居住地發現大量手榴彈和TNT炸藥。

「我從未感到威脅如此之近!」郝長青感慨道。

這一年,聯馬團安全部門通報640餘份,累計發生暴恐襲擊405起,傷亡917人。一年裡,中國維和部隊處置汽車炸彈和曲射火器襲擊5起,預警恐怖襲擊威脅20餘次,驅離武裝人員偵察30餘次,妥善處理涉外問題10餘起。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軍容嚴整的中國維和部隊被譽為聯馬團的「王牌」。

繁重:390名官兵,執行任務2.6萬人次,執勤36萬小時

3月2日,一名警察子彈貫穿傷,一級監護;3月7日,前往巴馬科前運傷員……這是中國維和二級醫院護士長楊麗敏維和日記的一個片段,是執行30餘項急難險重任務、200餘次前送等各類任務的縮影。

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的馬裡局勢,對醫療分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他們每天冒著感染梅毒、愛滋等疾病的危險,累計接診4100餘人,收治住院患者170餘人。

提到中國維和工兵,聯馬團官員總是讚不絕口。梅納卡獨立駐守的尼日戰鬥營更是忘不了那些創造奇蹟的中國工兵。

今年3月16日,應尼日戰鬥營請求,中國維和工兵分遣隊38名官兵深入恐怖襲擊高發的梅納卡地區執行聯馬團營地建設任務。梅納卡超級營地現場,各類防禦工事已有一半殘破,防禦能力直線下降。還有2個月就要回國了,如此工程量,按照聯馬團工程部門計算至少要3個月以上。

「不能留下半截子工程。」中國工兵冒著高溫,每天堅持全副武裝作業10餘個小時,利用40多天時間高標準完成11套39間板房架設任務,並初步完成供電供水線路規劃,初步實現新建營地「拎包入住」。隨行聯馬團民事工程處主管史密斯稱讚:「這樣的奇蹟只有中國工兵才能實現!」

中國警衛分隊是加奧地區唯一一支獨立駐守的安全部隊,負責聯馬團民事人員的安保工作。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隨時恐襲威脅,全體官兵均做到「3秒識疑、10秒設障、遇險立即規避」。

任務期內,警衛分隊人均日執勤近6小時,巡邏累計出動兵力1.4萬人次,護衛巡邏裡程1.1萬公裡。

標準:390名官兵全部授予二級和平榮譽勳章

「有車輛遭襲擊,1人重傷!」5月6日,加奧中國二級醫院接到戰區通報。

1分鐘,裝甲救護車直奔事發地,二級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嚴陣以待。

止血包紮、緊急輸氧、心電監護、腎上腺素注射……顧不得擦拭沾染在身上的血跡,軍醫董玉書迅速帶領隨行人員對傷員緊急救治,使其傷情逐步穩定。

「把傷病員送到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是最好的選擇!」提起維和醫療分隊,柬埔寨排爆連軍醫莫妮卡讚不絕口。一年來,中國醫療分隊共接收批量傷員6次38人次,組織急重症搶救155人次,搶救成功率100%。

2016年5月31日,中國維和工兵營區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1名戰士犧牲,多名官兵受傷。

受襲後的營地,遍地殘骸,四處瓦礫。官兵們迅速展開恢復士氣、恢復防禦、恢復營區、恢復裝備的重建家園工作。不到5天,遭襲營區全面恢復正常。

接到聯馬團命令搬遷至加奧超級營地後,短短2個半月,一座標準化、規範化、人文化、特色化「最美中國營」拔地而起,成為聯馬團首屈一指的樣板營地。

2016年11月18日,加奧機場遭受汽車炸彈襲擊,這個加奧與外界最安全的交通樞紐成為一片瓦礫,是中國維和工兵連續奮戰幾天恢復了運營。

2017年1月28日,一場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77人死亡、115人受傷,中國醫療分隊第一時間派出醫務人員到現場進行緊急醫療救助。

維和期滿,390名官兵全部授予二級和平榮譽勳章,三名指揮長、三支分隊獲得聯馬團最高褒獎。提起中國維和軍人,加奧軍民無不交口稱讚。(黎雲、向勇、楊大為)

(責編:邱越、黃子娟)

相關焦點

  • 維和在馬裡 - 中國青年報
    2019年8月17日,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赴綠洲靶場組織哨位協同實彈射擊演練。掃一掃 看視頻數百米高的沙塵暴鋪天蓋地襲來,大風裹挾著豆大的紅泥雨點傾瀉而下,整個加奧超營被沙塵暴吞沒,監控視頻上很快顯示不出任何畫面。
  • 加拿大軍事考察團訪問中國赴馬裡維和醫療隊
    加拿大軍事考察團訪問中國赴馬裡維和醫療隊來源:國防部網作者:趙子權 田競責任編輯:劉上靖2016-09-27 16:59趙子權 攝當地時間9月25日下午,加拿大馬佐準將率領的軍事考察團一行11人專程訪問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醫療隊,稱讚中國軍隊醫護人員素質過硬、技術精湛,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地區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 譯聞|一名赴馬裡維和的軍事翻譯的心路故事
    (一)能代表230萬中國軍人出國維和,更是再幸運不過了。軍校四年所學的英語和法語讓我畢業後走上了翻譯崗位,如今又讓我有了機會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國軍人。2015年春節剛過,單位幹事的電話就打來了:「馬裡維和,需要翻譯,想去不?」我真的是一丁點猶豫都沒有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 中國赴馬裡維和醫療隊首次舉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培訓班
    中國赴馬裡維和醫療隊首次舉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培訓班來源:國防部網作者:李雪玉 趙子權責任編輯:高麗萍2016-08-25 08:21中國維和醫療隊代表與馬利克先生合影當地時間8月23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在中國赴馬裡維和醫療隊駐地舉辦人道主義救援理論培訓,前聯合國駐剛果金戰區司令官、前塞內加爾陸軍副參謀長馬利克
  • 通訊:架起和平友誼的「漢語橋」——記中國第17批赴黎維和部隊開設...
    新華社貝魯特8月23日電 通訊:架起和平友誼的「漢語橋」——記中國第17批赴黎維和部隊開設中文培訓班  張貴傑 楊雙權  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司令部,中文教員羅世棟正把一張紙放在嘴前,展示著送氣和不送氣發音,在場的學員們也都用心觀察著
  • 中國日記|待命救援,他們是中國赴黎維和部隊!
    8月5日,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證實,一名在黎中資企業的中國公民,在爆炸中被碎玻璃劃傷,目前已接受救治。中國赴黎巴嫩維和部隊迅速組織官兵掌握事故情況,清點物資和機械,確保接到救援命令後能立即出動。應聯合國要求,中國政府自2006年起向有「中東火藥桶」之稱的黎巴嫩派遣維和部隊,累計派出維和官兵6100餘人次。
  • 一身戎裝為和平丨閃耀在UN城的「維和之星」
    維和之星——常文壇常文壇,中國第5批赴馬裡維和部隊警衛分隊三中隊隊長,2001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常文壇隨中國第3批赴馬裡維和部隊遠赴西非馬裡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在海外維和戰場面對恐怖襲擊頻發、蚊蟲疾病肆虐、沙塵暴天氣時有發生等緊張局勢和危險環境,他與戰友堅守戰位、不畏艱險、不辱使命,圓滿完成聯合國賦予的各項維和任務,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2017年5月16日,常文壇隨中國第5批赴馬裡維和部隊重返馬裡任務區,第二次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 維和戰士還原爆炸現場:犧牲戰士當時正在站哨
    ——6月1日凌晨,聯合國駐馬裡維和部隊遭遇恐怖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4人受傷。有消息稱,犧牲的中國戰士叫申亮亮,29歲,上士。有戰友寫下這句紀念他的文字。馬裡襲擊當晚到底發生了什麼?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此次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的知情人,他向記者講述了當天晚上的慘烈景象。
  • 結婚四周年紀念日,我們在馬裡度過
    位於馬裡北部加奧地區的聯合國馬裡穩定團(簡稱聯馬團)中國二級醫院,候診區已經坐滿了等待就診的各國維和人員。在這裡,中國二級醫院是聯馬團東戰區唯一一所二級救治醫院,擔負著為6000多名維和人員醫療保障的任務。朱姝與護士曹文雯為患者注射藥物。「Morning sir.Can I help you?」
  • 「00後」女軍人執行維和掃雷任務
    7月10日上午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在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舉行成立暨出徵大會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將於北京時間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分兩批飛赴黎巴嫩與正在黎巴嫩的第18批維和部隊進行輪換執行為期一年的掃雷排爆、「藍線」栽樁工程建築與維護、醫療救治
  • 從維和指揮長到閱兵方隊長——記維和部隊方隊方隊長、陸軍第81...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題:從維和指揮長到閱兵方隊長——記維和部隊方隊方隊長、陸軍第81集團軍某工化旅旅長王星黎雲、王淏田2017年3月8日,是王星一生的痛。此時,距離回國還有8個多月的時間,作為第13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分隊的最高指揮官,他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已經不是王星第一次帶隊執行維和任務了。2008年4月,王星作為維和工兵分隊的副大隊長,赴西非賴比瑞亞執行維和任務。
  •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維和醫療隊向聖瑪麗醫院捐贈物品
    學生列隊歡迎維和官兵。馬青峰 攝中國軍網訊(肖樹文 姜大雷)當地時間12月19日上午10時,聖瑪麗醫院的學生身著校服,哼唱著歌曲,跳著傳統舞蹈,熱情地歡迎中國維和部隊的到來。維和部隊官兵為他們贈送了文體活動用品、藥品和物資,並就下一步進行技術交流和基礎設施援建達成一致意見。
  • 恐怖的反步兵跳雷:中國維和士兵不慎踩地雷幸運獲救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82期】據2015年4月19日的《解放軍報》一則報導,在今年的1月份,中國駐馬裡維和部隊發生了一次觸雷事故,但經戰友解救,成功脫險,沒有發生傷亡。通常來說地雷被士兵踩上去以後會立即爆炸造成傷亡。
  • 為了和平,我願意再赴戰場
    張永進/攝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迷彩戰鬥著裝的維和部隊方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天安門受閱,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偵察營營長李慶昆忍不住熱淚盈眶。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前不久,李慶昆作為中國第六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快反中隊中隊長,剛剛從紛飛的戰火中完成任務回國。這已是他第二次赴馬裡執行維和任務。
  • 維和生活是什麼樣子?他的一天這樣度過……
    是黎以臨時邊境「藍線」雷場上中國女掃雷手謹慎作業的身影還是在西非馬裡紛飛戰火中武裝分子用槍口對準李慶昆胸口的驚險一刻身處維和戰場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在異國他鄉維和勇士們的每一天都如何度過?今天請隨鏡頭一同走進中國第七批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透過普通維和戰士劉學平凡的一天感受不一般的維和生活△劉學 高嵩 攝時刻準備練為戰天未破曉,警報驟然響起,維和官兵們迅速穿戴裝具,全副武裝奔向各自的戰位。
  • 走哪種哪,中國維和官兵在非洲打造開心農場
    這不,近日,遠在非洲南蘇丹的中國維和工兵分隊,就在非洲南蘇丹的營區開闢了塊「開心農場」——維和我們是專業的,種菜我們也是認真的。看視頻,感受下維和官兵種菜的快樂。據央廣軍事12月23日報導,遠在非洲的南蘇丹常年高溫,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高可達50℃,12月下旬這裡已經進入旱季。
  • 解放軍官兵馬裡維和時不慎踩地雷 戰友冒死排雷
    在馬裡執行維和任務的孫寶瑋(上圖1前一)與馬向前(上圖2)。    「炸我就一條腿,炸你可就全沒了……」電影《集結號》裡,老兵穀子地冒著生命危險為踩到地雷的趙二鬥排雷,最終化解了險情。這個電影裡的情節,在我赴馬裡維和部隊參謀馬向前和孫寶瑋身上,曾真實上演。
  • 中國維和醫療分隊連續獲兩任聯黎部隊東區司令嘉獎
    新華社貝魯特5月20日電(張鵬 劉偉)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東區司令安東尼奧·羅梅羅·洛薩達20日籤發一封嘉獎信,對中國第17批赴黎維和醫療分隊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謝。這是該醫療分隊在一年任務期內收到的第二封聯黎部隊東區司令嘉獎信。
  • 安全形勢不斷惡化,我維和官兵將如何應對?
    王迪 攝聯馬團檢驗我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防衛能力給予高度評價中國軍網馬裡加奧9月11日電 張東、謝啟春報導:當地時間9月10日,聯馬團總參謀長馬爾克·奧利埃準將對我第5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進行防衛能力檢驗。
  • 1天學1個單詞 我國赴剛果維和部隊整裝待發(組圖)
    冬日溫煦的陽光下,頭戴聯合國維和部隊「藍色貝雷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列隊整齊,身後塗成白色的各種車輛上,黑色「UN」英文字母格外醒目。  24日上午,即將赴剛果(金)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某工兵旅工兵連175名官兵在營區迎來了來自57個國家的75名駐華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