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影視基地之一,而TVB藝員訓練班輸送了眾多熠熠生輝的影視巨星。
從TVB訓練班畢業的香港演藝巨星有: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青雲、梁家輝、吳君如、吳鎮宇、吳孟達、任達華、古天樂等等。
還有TVB的臺柱們:歐陽震華、關禮傑、陶大宇、呂良偉、湯鎮業、苗僑偉、鄭伊健、周海媚、黎耀祥、馬國明、林峰、楊怡、葉璇等等等
包括轉內地發展的:鍾漢良、劉愷威都是畢業於藝員訓練班。
雖然"TVB"藝員訓練班巨星輩出,但事實上「星光無限」的TVB藝員訓練班其實是一個「演藝速成班」。
訓練期只有半年,頭3個月學習,後3個月實習;學制:半年,收費:免費;上課的學員會貼補交通夥食費用,如果在劇集裡跑龍套的會給學員按集算酬勞。
並且入門條件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中五畢業(內地高中水平。)
周潤發、梁朝偉入學之前是推銷員、周星馳是文員、杜琪峯是郵差,古天樂是刑滿釋放........
「只要你有個性,不需要一定是俊男靚女」
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娛樂巨星,大都非科班出身,沒有受過系統的理論學習、高深的表演訓練。
為何卻有這麼多人成為了演技派巨星?
因為藝訓班雖然速成,但那只是一個起點,跑龍套才是重點;他們卻接受過最苦最累最持久的地獄式訓練。
(《無雙譜》中飾演山賊的梁家輝,劉德華。)
從早年的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到後來的馬國明、楊怡,都有豐富的龍套經驗,林峰這樣的富二代,一樣得從《創世紀》裡的小獄警做起。
(《創世紀》中林峰飾演的獄警。)
選美出身的「港姐」們,雖然少了龍套的經歷,但導演的要求是一樣的——一樣熬夜開工沒得睡覺,一樣要「飛紙仔」(邊寫邊拍)。
(1980年苗僑偉和黃日華在《上海灘》中跑龍套,苗僑偉有一句對白,黃日華是作為背景板存在的。)
按照無線電視臺的規矩,一般演員要跑兩三年龍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機會,往往得有五六年時間。
(1982年《天龍八部》中龍套周星馳。)
對於薪水不高的無線年輕藝員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熬不住就轉行了,而堅持下來了人大多會有出頭之日。
但非常難熬。
TVB視後胡杏兒回憶最難熬的時候,一天拍二十幾個小時,連續一周如此。
佘詩曼出道時曾因為遲到十幾分鐘和沒帶劇本(只有一句對白)被導演當眾羞辱,阿佘強忍著淚水,拍完戲才偷偷回車裡哭。
1976年,周潤發曾給伍衛國跑龍套,1980年黃日華給周潤發跑龍套,1983年周星馳給黃日華跑龍套,最後周潤發成了「發哥」,黃日華成了「郭靖」,周星馳成了星爺。
「跑龍套」和演配角對一個演員演技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背景深厚的任達華也是龍套出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沒有數年龍套經歷,哪裡會有影帝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吳鎮宇、劉青雲等。
沒有數年龍套經歷,也沒有日後的周星馳。
在一批批TVB演藝速成班出來的年輕人,且經過數年地獄式龍套和配角生涯淬鍊出來的演技派支持下。
TVB製作的電視劇,一直影響著香港和全球華人社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成為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郭富城跑龍套。)
為何香港那些起初為了混口飯吃去演戲,去跑龍套的人的演技反而完爆現在一批科班出身的流量明星?
因為他們都有數年的龍套和配角經驗。
(用力過度的吳亦凡)
(嘟嘴的鄭爽)
(不忍直視的黃子韜)
(楊穎)
難道演藝圈真的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