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個有關「大學生活費」的話題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事情源於某大一女生在網上抱怨母親「想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被拒絕」「每月20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高中補課隨便花掉好幾千,大學怎麼不給了呢?」
大學裡每月2000元生活費到底夠不夠?你的大學生活費有多少?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其中有部分小夥伴表示理解,認為在物價飛漲的時代4500元是一個可接受的價格,可能人家家裡就是有錢呢?但大部分小夥伴表示自己拿著1500甚至更低的生活費都很感恩了,做人不要太攀比。
看到這裡,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和老母親們都哭了:每個月只花4500生活費這也太美好了吧!能把生活費控制在1萬以內的都是拼命節約出來的,我們實在是太難了。
那麼,留學生們每月的生活費需要多少?大家都有什麼省錢秘笈?升本君調查了一圈身邊在美國(包含東部、中部、西部)、英國、澳洲和歐洲留學的小夥伴們,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1
美國:600-2500美元(不含房租)
我們都是吃過1美元漢堡的人
就像北上廣和中西部城市消費差異大,生活在美國東、西海岸大城市真的要比中部村裡花費多太多了!
非常昂貴的海岸大城市:紐約、波士頓、加州
1300-2500美元(折合人民幣9200-17800元)
Alex同學所在的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屬於宇宙中心的地段好,也是超出地表的消費貴。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25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78萬),這還是除去房租成本的費用(房租一般在1500-2500美元)。
小R同學是紐約大學大二的學生,她媽媽給她制定的生活費是13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9200元),不過即使不買貴的衣服不吃高級餐館,她也幾乎都會超標。
小魚同學所在的東北大學位於美國另一個名校雲集(非常燒錢)的城市波士頓,這裡的花費一點也不低。她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是15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1萬多),為了省錢,她租的房子是相對便宜的客廳,也要11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7千8)。小魚說她是朋友中花的最省的那一個了,這真的只是日常開銷,最多也就買點居家小玩意兒。
我們知道南加大學費是出了名的貴,那麼生活費呢?剛從在該校著名的Annenberg傳媒學院研究生畢業的L同學表示:自己每學期4萬刀左右的生活費真的是非常節省了。
畢竟
不過也有來自伯克利的小夥伴表示,每個月只吃四五百美元也沒有問題
後來,L同學搬到了相對中部的愛荷華州,她表示:這裡的幸福感實在是太高了!中部和村裡真的會比較便宜嗎?答案是絕對的。
相對實惠的村裡:玉米地、某村
600-1000美元(折合人民幣4200-7100元)
在升本君對美帝求學幾乎失望的時候,來自康奈爾大學的robby同學給了我們一絲希望。
因為,康村的生活成本真的太低了,除去每學期3000美元的meal plan(用餐計劃,也就是打包出售的食堂飯錢),平時一個月只要花400-500美元的樣子(折合人民幣2800-3500),此處必有掌聲啊!
美國中部玉米地人民的生活也是相對幸福的,Jason是某大學大四的學生,他算了一下自己的生活費,即使加上房租,每個月1500美元也是足夠的(折合人民幣1萬多)。不過他也曾吃麥當勞漢堡。
美國村裡和城裡的生活成本差別到底有多大,從密西根州立大學轉到波士頓大學的M同學最有發言權,她告訴我以前每個月能花掉1000美元(折合人民幣7100元)已經可以過的非常嗨,但如今在波士頓每個月2000美元(折合人民幣1萬4)只能是打底的。
也許你會發出靈魂的拷問:大家會為了省錢去中部玉米地或村裡上學嗎?對此,很多赴美留學生的內心是拒絕的,畢竟沿海城市資源、機會都更多。
2
英澳:1萬左右軟妹幣
不攀比,理性消費
那麼,在英國和澳洲的小夥伴們會比美帝花的少嗎?升本君分別採訪了在劍橋和墨爾本大學讀書的小夥伴。
阿連是劍橋大學的博士生,她一個月的費用在1000-1100英鎊的樣子(折合人民幣8600-9500元),她沒有說具體的房租費用,只告訴我們佔了比較大的比重。
在阿連看來,只要不攀比,總是能省下錢來的
不過,前文提到的Alex同學也曾在英國倫敦讀書,他告訴我們倫敦的生活費還是比較貴的,需要2000英鎊(折合人民幣1萬7)。
Q同學如今生活在澳洲墨爾本,在她看來,一個月1萬人民幣左右的生活花銷是比較正常的,其中包括租房、養車、食物等。當然,生活費也因人、因城市而異,會有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不過身邊的同學們都還算是理智消費。
3
歐洲:300-500歐元(不含房租)
反正我們連學費都不要
相比於英美澳,留學歐洲真的是太良心了,畢竟人家連學費都不要(德國、法國、西班牙等)。
說起德國的生活成本,剛剛從柏林工業大學畢業的shu同學表示比國內還便宜。他目前每個月的生活成本在1000歐元(折合人民幣7800元),其中已經包含了500歐元的租房費用。
說起德國的物價,shu同學本人都不敢相信
說起德國物價低,在法國讀書的Echo可不服,因為她基本上每個月的生活費只要300歐元(折合人民幣2300元),簡直和國內讀大學是一樣一樣的。此外,對於沒有收入的學生和收入低微的實習生,法國政府還會根據情況給房租補貼,簡直不要太人性化!
Jim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留學,在他看來,西班牙就是一個再使勁兒都花不了多少的地方。她在馬德裡的房租是220歐元(折合人民幣1700元),生活費300歐元(折合人民幣2300元),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在馬德裡的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生活費太便宜怎麼辦?省錢去旅遊啊!
這麼一比較下來,歐洲留學在實惠上絕對是贏了,看的升本君自己都有點心動了呢!
我們都說,大學生活費要理智安排,不能盲目攀比,留學目的地也是一樣。
畢竟,每月300歐元和2500美元之間可是差了不止1萬5的人民幣啊!
父母賺錢都不容易,孩子們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忘。大部分出國留學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省錢方式,甚至還可以通過勞動來貼補貼補昂貴的生活費呢。
食堂難吃、夥食太貴
自己燒飯能省很多錢
留學生生活費裡,吃絕對是個大頭,然而學校裡的食堂難吃,叫一次外賣20多美元,除去吃一頓普通餐館更要40多美元(折合人民幣285元)的巨額消費實在是讓普通留學生承受不起。
於是不少留學生都練就了一身做飯好本領,畢竟錢就是靠省出來的啊~
畢業於塔夫茨大學的Jessie說她也見過極致省錢方式,比如去學生活動中蹭飯,不買一件衣服等等。
食堂、實驗室、甚至做代購
留學生打工很平常
欣欣的大學布林茅爾學院位於賓州,為了節省開支,她不僅在食堂吃飯,還在食堂打工,一個月能賺200-300美金的樣子(折合人民幣1400-2100元),這基本上能cover掉自己吃上面的支出。
大多數留學生的打工也僅限於校內,食堂、圖書館、助教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很多國家學生出校園工作是違法的吶~
總結留學省錢法則:多做飯、不攀比、適當打工。
這樣一來,你收穫的不僅是大學裡的知識、美好回憶,還有滿滿的技能和亮眼廚藝哦~
你的大學生活費是多少?又有什麼省錢秘籍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