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留學黨生活費的真相:1萬隻能含淚哭

2020-12-11 放鬆放鬆再放鬆x

這兩天,一個有關「大學生活費」的話題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事情源於某大一女生在網上抱怨母親「想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被拒絕」「每月20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高中補課隨便花掉好幾千,大學怎麼不給了呢?」

大學裡每月2000元生活費到底夠不夠?你的大學生活費有多少?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其中有部分小夥伴表示理解,認為在物價飛漲的時代4500元是一個可接受的價格,可能人家家裡就是有錢呢?但大部分小夥伴表示自己拿著1500甚至更低的生活費都很感恩了,做人不要太攀比。

看到這裡,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和老母親們都哭了:每個月只花4500生活費這也太美好了吧!能把生活費控制在1萬以內的都是拼命節約出來的,我們實在是太難了。

那麼,留學生們每月的生活費需要多少?大家都有什麼省錢秘笈?升本君調查了一圈身邊在美國(包含東部、中部、西部)、英國、澳洲和歐洲留學的小夥伴們,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1

美國:600-2500美元(不含房租)

我們都是吃過1美元漢堡的人

就像北上廣和中西部城市消費差異大,生活在美國東、西海岸大城市真的要比中部村裡花費多太多了!

非常昂貴的海岸大城市:紐約、波士頓、加州

1300-2500美元(折合人民幣9200-17800元)

Alex同學所在的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屬於宇宙中心的地段好,也是超出地表的消費貴。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25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78萬),這還是除去房租成本的費用(房租一般在1500-2500美元)。

小R同學是紐約大學大二的學生,她媽媽給她制定的生活費是13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9200元),不過即使不買貴的衣服不吃高級餐館,她也幾乎都會超標。

小魚同學所在的東北大學位於美國另一個名校雲集(非常燒錢)的城市波士頓,這裡的花費一點也不低。她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是15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1萬多),為了省錢,她租的房子是相對便宜的客廳,也要11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7千8)。小魚說她是朋友中花的最省的那一個了,這真的只是日常開銷,最多也就買點居家小玩意兒。

我們知道南加大學費是出了名的貴,那麼生活費呢?剛從在該校著名的Annenberg傳媒學院研究生畢業的L同學表示:自己每學期4萬刀左右的生活費真的是非常節省了。

畢竟

不過也有來自伯克利的小夥伴表示,每個月只吃四五百美元也沒有問題

後來,L同學搬到了相對中部的愛荷華州,她表示:這裡的幸福感實在是太高了!中部和村裡真的會比較便宜嗎?答案是絕對的。

相對實惠的村裡:玉米地、某村

600-1000美元(折合人民幣4200-7100元)

在升本君對美帝求學幾乎失望的時候,來自康奈爾大學的robby同學給了我們一絲希望。

因為,康村的生活成本真的太低了,除去每學期3000美元的meal plan(用餐計劃,也就是打包出售的食堂飯錢),平時一個月只要花400-500美元的樣子(折合人民幣2800-3500),此處必有掌聲啊!

美國中部玉米地人民的生活也是相對幸福的,Jason是某大學大四的學生,他算了一下自己的生活費,即使加上房租,每個月1500美元也是足夠的(折合人民幣1萬多)。不過他也曾吃麥當勞漢堡。

美國村裡和城裡的生活成本差別到底有多大,從密西根州立大學轉到波士頓大學的M同學最有發言權,她告訴我以前每個月能花掉1000美元(折合人民幣7100元)已經可以過的非常嗨,但如今在波士頓每個月2000美元(折合人民幣1萬4)只能是打底的。

也許你會發出靈魂的拷問:大家會為了省錢去中部玉米地或村裡上學嗎?對此,很多赴美留學生的內心是拒絕的,畢竟沿海城市資源、機會都更多。

2

英澳:1萬左右軟妹幣

不攀比,理性消費

那麼,在英國和澳洲的小夥伴們會比美帝花的少嗎?升本君分別採訪了在劍橋和墨爾本大學讀書的小夥伴。

阿連是劍橋大學的博士生,她一個月的費用在1000-1100英鎊的樣子(折合人民幣8600-9500元),她沒有說具體的房租費用,只告訴我們佔了比較大的比重。

在阿連看來,只要不攀比,總是能省下錢來的

不過,前文提到的Alex同學也曾在英國倫敦讀書,他告訴我們倫敦的生活費還是比較貴的,需要2000英鎊(折合人民幣1萬7)。

Q同學如今生活在澳洲墨爾本,在她看來,一個月1萬人民幣左右的生活花銷是比較正常的,其中包括租房、養車、食物等。當然,生活費也因人、因城市而異,會有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不過身邊的同學們都還算是理智消費。

3

歐洲:300-500歐元(不含房租)

反正我們連學費都不要

相比於英美澳,留學歐洲真的是太良心了,畢竟人家連學費都不要(德國、法國、西班牙等)。

說起德國的生活成本,剛剛從柏林工業大學畢業的shu同學表示比國內還便宜。他目前每個月的生活成本在1000歐元(折合人民幣7800元),其中已經包含了500歐元的租房費用。

說起德國的物價,shu同學本人都不敢相信

說起德國物價低,在法國讀書的Echo可不服,因為她基本上每個月的生活費只要300歐元(折合人民幣2300元),簡直和國內讀大學是一樣一樣的。此外,對於沒有收入的學生和收入低微的實習生,法國政府還會根據情況給房租補貼,簡直不要太人性化!

Jim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留學,在他看來,西班牙就是一個再使勁兒都花不了多少的地方。她在馬德裡的房租是220歐元(折合人民幣1700元),生活費300歐元(折合人民幣2300元),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在馬德裡的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生活費太便宜怎麼辦?省錢去旅遊啊!

這麼一比較下來,歐洲留學在實惠上絕對是贏了,看的升本君自己都有點心動了呢!

我們都說,大學生活費要理智安排,不能盲目攀比,留學目的地也是一樣。

畢竟,每月300歐元和2500美元之間可是差了不止1萬5的人民幣啊!

父母賺錢都不容易,孩子們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忘。大部分出國留學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省錢方式,甚至還可以通過勞動來貼補貼補昂貴的生活費呢。

食堂難吃、夥食太貴

自己燒飯能省很多錢

留學生生活費裡,吃絕對是個大頭,然而學校裡的食堂難吃,叫一次外賣20多美元,除去吃一頓普通餐館更要40多美元(折合人民幣285元)的巨額消費實在是讓普通留學生承受不起。

於是不少留學生都練就了一身做飯好本領,畢竟錢就是靠省出來的啊~

畢業於塔夫茨大學的Jessie說她也見過極致省錢方式,比如去學生活動中蹭飯,不買一件衣服等等。

食堂、實驗室、甚至做代購

留學生打工很平常

欣欣的大學布林茅爾學院位於賓州,為了節省開支,她不僅在食堂吃飯,還在食堂打工,一個月能賺200-300美金的樣子(折合人民幣1400-2100元),這基本上能cover掉自己吃上面的支出。

大多數留學生的打工也僅限於校內,食堂、圖書館、助教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很多國家學生出校園工作是違法的吶~

總結留學省錢法則:多做飯、不攀比、適當打工。

這樣一來,你收穫的不僅是大學裡的知識、美好回憶,還有滿滿的技能和亮眼廚藝哦~

你的大學生活費是多少?又有什麼省錢秘籍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直擊留學黨生活費真相:每月1萬隻能哭
    今天這篇文章直擊留學黨生活費的真相,能把每月生活費控制在1萬以內的都是拼命節約出來的,實在是太難了。 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臺 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這兩天,一個有關「大學生活費」的話題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 留學黨生活費何解
    對於大學生來說,生活費一直是一個討論焦點,但是對於普通的海外留學黨來說,更要面對生活費上的難題.01 1197元生活費你夠花嗎?在大學生活費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圖圖認為其實關於生活費的標準並沒有具體的定義,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條件、教育觀念、消費理念等都會影響消費習慣。所以一定不要因為生活費不同而攀比哦。
  • 留學党家境大調查
    如果以家庭年收入來判斷家境的好壞,來看看不同家境的留學黨都是怎麼出國的?《小別離》中黃磊家就是這個代表,劇中他和海青的年收入加起來50萬左右,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留學費用基本可以完全自費,不用考慮其他渠道,留學黨在國外也會過得比較輕鬆點,基本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 留學党家境調查,顛覆你認知
    出項很簡單,就是兩大塊:學費+生活費。學費拿英美澳為例,美國基本 1~3萬 刀/年;英國基本1-2.5萬英鎊/年;澳洲基本 2~4萬 澳幣/年。這幾個目的地算是比較貴的第一梯隊。學生D:我11年4月來日本留學,今年是第四年,總共花了父母15萬(這15萬等於是從父母手裡借的,之後會還),除此之外都是自給自足。
  • 生活費一個月 600,大學生活怎麼過
    這些年,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討論話題一直有增無減,物價在上漲,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變,但生活費究竟多少才叫合適? 那些覺得生活費總是不夠花的孩子,到底把錢花去了哪呢?
  • 直擊拍制電影背後的真相,這個電影厲害了!
    直擊拍制電影背後的真相,這個電影厲害了!準備一部電影需要做什麼?拿下版權究竟有多難?我們都不知道。但,他知道——《大夢想家》直擊爭取改編權的種種背後故事,告訴你不一樣的真相。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劇情中的他們吧。艾瑪·湯普森奧斯卡女主角英國演員、劇作家。
  • 縣郊農民靠校吃校,每天在縣學校門口擺攤1小時,賺點生活費
    光影記錄百姓故事,圖文直擊社會人生。百家號「圖文直擊」歡迎讀者朋友們關注閱讀!如今,農民們都很有經濟頭腦,都知道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賺錢了。早上包括下午放學時,大約1個小時。這所學校是一所既有小學又有中學的學校,有近5000多名學生,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消費隊伍,因此,雖然只有1個小時,但農民們也能掙到錢;雖然靠此發不了大財,但賺點生活費補貼家用是不成問題的,有的生意好的攤點,一年下來也能掙3萬多元。讀者朋友們,你們那裡的學校門前是這種情況嗎?
  • 中日學生的生活費對比!日本大學生1年生活費高達12萬人民幣?!
    日本私立大學的大學生生活費高達191萬2020年6月19日,日本學生服務組織(JASSO)宣布了「 2018-2020年學生生活調查」的結果(該調查每兩年進行一次)。從細目看,大學(日間)增加了29,000日元,達到191萬日元;短期大學(日間)增加了40,000日元,至163萬日元;碩士課程增加了25,000日元,至179萬日元,博士課程增加49,000日元至230萬日元,專門學校課程減少44,000日元至229萬日元。除博士課程外,私立較國公立的學生生活費用都較高。
  • 大學生4年花11萬買火車票,每月生活費只有1500,男孩說出背後原因
    男孩利用大學4年時間走遍了全國600多個城市,光買火車票就花去11萬,而他每月的生活費只要1500元,男孩說出了背後的原因,引眾多網友點讚。網友評論:不過也有網友提問:「不用寫作業?」還有網友稱:「600個城市如果是有據可查的,我估摸著就是指火車站點」(原標題:大學生4年花11萬買火車票 每月生活費只有1500 男孩說出背後真相)來源:綜合@海客新聞、網友評論流程編輯:u010【來源:北晚新視覺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廣州重金公派"菁英"出國留學 每月生活費過萬
    今年「菁英計劃」資助經費包括差旅和生活費兩方面,每人資助經費從15.6萬到78.8萬元不等,資助費用共計1779.5萬元,比去年增加400多萬元。網易教育訊 據羊城晚報報導 留學並非只能自掏腰包,假如您符合「公派留學」的條件,也可以用納稅人的錢助您出國鍍金。
  • 思樂智Fetrex 頭皮檢測儀——銳眼檢測,直擊真相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思樂最新資訊 > 正文 思樂智Fetrex 頭皮檢測儀——銳眼檢測,直擊真相
  • 留學黨: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點擊播放 GIF 1.3M這些早就不是留學生的專屬權利了。國內的文藝青年和小資青年,也擁有這樣的生活習慣。所以,當留學黨遇到外國人只會說英語時,能夠流利地講出對方的母語,便會成為留學的高光時刻之一。另一方面就是寫作能力。英語聽說讀寫四項中,寫作可以說是相當有難度的一項。
  • 孩子上大學,老媽一次只給500元生活費。得知真相,網友吵翻了
    孩子上大學,老媽一次只給500元生活費。得知真相,網友吵翻了大學開學季,特別是對於大一新生,每月給多少生活費,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事。按理說,生活費多少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孩子大學所在城市不同,消費水平不同,生活費標準自然不同。再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同,孩子上大學的花費也會有不小的差別。一般而言,大城市、沿海城市,消費水平高,孩子的生活費相對較高,每月2500元左右,也不一定寬裕。
  • 雅思託福的區別,留學黨到底選哪個?
    那留學黨該如何選擇呢? 根據題型的差異選擇: 1、託福和雅思聽力對比 託福聽力是先聽後做題,做題前看不見題目。聽力內容是記在幾張白紙上,託福聽力需筆記能力要好,把握對整個聽力內容整體脈絡結構。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帖子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這位學生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學費一年3萬,平時花錢多。她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不夠花,不能理解為何向父母提出4500元的生活費會被拒絕,畢竟,高中時父母支持她上4000、6000元的補習班連眼睛都不眨。
  • 樓道姐弟後續:在新加坡的山東人包了弟弟上學的生活費,每年1萬
    12月19日,河南商報暖冬關於張旦(化名)姐弟照顧病母的報導發出後,兩天內,社會愛心人士自發捐款助力,籌集善款2萬多元。除了向姐弟倆送來善款和物資,這些人還給姐姐介紹工作,還打算合夥給她們租個房子。他們用愛溫暖著母子三人的寒冬,卻不願留下名字。
  • 韓國留學生活費知多少
    韓國留學生活費是多少?可能很多準備赴韓留學的學生們都會迷茫,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韓國留學的生活費大致狀況。首先給出大家一個區間:韓國留學生活費:首爾地區:約人民幣1500~2300元/月(20萬韓元~30萬韓元/月)其他地區:約人民幣800~1500元/月(10萬韓元~20萬韓元/月)韓國留學住宿費:韓國大學都有宿舍
  • 調查:日本大學生2016年度生活費增至69萬日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共同社4月3日報導,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日前透露,2016年度日本大學生(不含夜校生)年均生活費為6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萬元),較2014年度的上次調查增加了2萬日元,自2012年上上次調查以來,再次出現增加。支援機構表示「增幅不太大,有必要關注今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