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2020-12-13 超凡博弈

大聰明的人,小事弊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真正聰明的人,在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總是表現得比較糊塗;真正愚蠢的人,在小事小非上總是狐疑不定精明異常。所以,小事精明是愚蠢的根源,而小事糊塗則是聰明的淵源。

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絕大多數人也都希望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得到人們的認可。

可是事實上,世上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幾乎是沒有的,而本不聰明卻要自作聰明的人,卻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一則笑話說:有個人,天天閒得無聊,抓了幾粒稻子吃起來,覺得又扎嘴、又苦澀。

他想:如果把稻子去掉皮殼,再煮熟就是非常好吃的米飯;如把煮熟的米種到地裡,將來收穫時不更好吃了嗎?

於是,他煮了一鍋米飯,撒到地裡。結果可想而知,這便是自作聰明的結果。

三國時期,楊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楊修卻處處耍小聰明。

例如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蓋好,並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麼含義,楊修見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並說:「這『合』字是叫一人吃一口啊!」

還有一次,建造相府,造好大門後曹操親來察看了一下,沒說話,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

楊修一見,就令工人把門改窄。別人問為什麼,他說門中加個「活」字不是「闊」嗎,丞相是嫌門太大了。

這樣一來,曹操就討厭楊修每次都猜出自己的心意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進軍定軍山,他的大將黃忠殺死了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曹操親自率軍到漢中來和劉備決戰,但戰事不利,前進則困難重重,撤退又怕被人恥笑。

一天晚上,護軍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雞湯,就順便說了「雞肋」,楊修聽到以後,便不等上級命令,教隨從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撤退,影響了軍心。

曹操知道以後,他還辯解說:「魏王傳下的口令是『雞肋』,可雞肋這東西,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正和我們現在的處境一樣,進不能勝,退恐人笑,久駐無益,不如早歸,所以才先準備起來,以免到時慌亂。」

曹操一聽,大怒道:「你小子怎敢造謠亂我軍心!」於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斬首,並把首級懸掛在轅門之外,警戒三軍。

對於曹操斬楊修,一般人們會認為是曹操心眼小,藉機殺人。其實關鍵是楊修聰明過頭。

世上有真聰明與假聰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屬於假聰明,卻並不自知,其結果可想而知。

楊修就是這樣,經常不看場合,無視別人的好惡,只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結果自然越來越遭人討厭和憎恨,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雖然曹操事後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論,楊修之死也確實罪有應得。

試想兩軍對壘,是何等重大之事,怎麼能根據一個口令,就賣弄自己的小聰明,隨便行動呢?

即使真的撤軍,也要用正面的語言和行為來表達,不然會軍心大亂。

而軍心是軍隊的命根。這是最起碼的軍事常識,但楊修違背了,豈不是自尋死路?

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不難看到類似的情形。

每個人都想表現得很聰明,但如果一個人老耍小聰明就成了一種愚蠢。建議你在面對人生際遇時,切勿自作聰明,而要學學糊塗。

所以,充分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能力,面對問題冷靜判斷,量力而行,這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

如果你真的想表現得比其他人更聰明一些,那麼你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自知之明,沒有必要總是要向他人強調自己的聰明,更沒有必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以及不可利用的機會向眾人表現你的聰明。

曾國藩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國荃也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們就因為精明吃過不少虧。

對於讀書人,曾國藩還能以誠相待。

他說:

「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久之則偽者亦共趨於誠矣。」

但是對於官場的交接,他們兄弟倆卻不堪應付。

他們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懷著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碰壁。

這是很自然的,你對人誠懇,人也對你誠懇;你對人詭秘,人也對你詭秘;你對人一肚子不合時宜,人也會對你一肚子不合時宜。

而曾國藩的朋友迪安有一個優點,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雖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的話,但他卻一味渾含,永不顯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無恙。

而曾國藩兄弟卻時時顯露,總喜歡議論和表現,處處顯露精明,其實就是處處不精明。

曾國藩提醒曾國荃說:「這終究不是載福之道,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災難。」

到了後來,曾國藩似乎有所領悟,他在給湖北巡撫胡林翼的信中寫道:「惟忘機可以消眾機,惟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遺憾,他未能身體力行。

所以,為學不可不精,為人不可太精,還是糊塗一點兒的好。 「聰明」是相對的,是對某一具體的方面、具體的人而言的。

你在這個人面前很聰明,而在另一個人面前,很可能就不怎麼樣。

所以,聰明還是不「聰明」並不是什麼做人的資本。根本不值得賣弄。 自作聰明,總會上當吃虧。

只有當你擁有真才實學時,你才能真正的永久的擁有智慧。

擁有聰明的人只會快樂一時,擁有快樂的人才會幸福一生。

相關焦點

  • 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是人大腦裡的一隻魔蟲。它拱得越勤奮、越賣力,你就越靈光、越高明。其實,把人生所有的聰明事例收集起來,曬乾了用碾子碾碎,再用篩子過一遍,你最後會撿出一句真諦:「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濰坊老知縣鄭板橋,曾感慨萬端地用力寫出「難得糊塗」四個耐人尋味的大字,一直被很多仁人奉為至理明言。但神奇的「聰明」如出巢蝗蜂,一刻也沒有停止嗡嗡蟄人。聰明,應是人類極為心愛的敵人。
  • 「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聰明」的人,都很「傻」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何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 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對於人生的幫助,就是讓一個人能夠更快速地找到成功的路徑,只有達成了這樣的結果,那麼聰明也就是發揮了他的效用,也自然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否聰明了
  • 港澳媒體:蔡英文訪日有玄機 或聰明反被聰明誤
    港澳媒體:蔡英文訪日有玄機 或聰明反被聰明誤 2015-09-30 13:00:27但可能會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澳門《新華澳報》30日刊文《蔡英文訪日從時間到地點安排都有玄機》。文章稱,蔡英文這次日本行,無論是對日期和地點的安排,還是宣布其訪問日本日程的時間點,都蘊含著深厚算計心機。但可能會是「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文章稱,在對蔡英文訪問日本的時間安排上,有幾個時間點是必須綜合考量的。
  • 聰明反被聰明誤,郭臺銘現在已沒有退路了
    聰明反被聰明誤,郭臺銘現在已沒有退路了。當初敲鑼打鼓的赴美投資,不想壯志未行,M國領頭選掉了,自然那些優惠條件也沒戲了,投資巨資到了印度,印度竟然沒有加入RCEP。這次可真是踩了雷,無解了。
  • 世人皆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前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非常精華!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的人確實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人優秀,但是人無完人,聰明人也會犯錯誤。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意思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所耽誤或坑害。曾國藩曾說過,做人不能太聰明,否則就容易做兩件事,這兩件事容易招來大禍,行事之人最後很容易吃大虧。第一就是喜歡投機取巧,第二就是獨斷專權。這個俗語是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是又誰知道前半句才是我們現在更應該去學習,並引以為戒的呢?「 愛兒不得愛兒憐,聰明反被聰明誤」。
  • 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智若愚走向通達人生
    [二]成年人的世界裡★做人不要太精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在《紅樓夢》第五回裡面裡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因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明代.洪應明所著《菜根譚》中: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 盤點《小花仙》中最傻的五位,庫庫魯上榜,第一聰明反被聰明誤!
    今天貓就大家盤點《小花仙》中最傻的五位,庫庫魯上榜,第一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位 芬妮芬妮本是王族公主,出身優越,受到萬千寵愛。由於黑暗毀滅了她的家園,作為唯一的倖存者被古靈仙族所救。王子庫庫魯把她當做妹妹一樣寵愛,並且發下誓言願意守護她一生一世。
  • 《勝算》大結局:劉翻譯官聰明反被聰明誤,錯信福原,自食其果
    劉翻譯及軍師李樹軍雖然聰明,但是卻被權力蒙蔽了雙眼,面對方廳長一口一個老方的叫著,把之前的託家恩人唐飛更是拋到腦後。聰明反被聰明誤,終將自食其果。唐飛對劉翻譯也徹底失望,精心策劃了一個局,把劉翻譯和李樹軍送到了回家路上。劉翻譯官不得不出處決的幾個原因。
  • 聰明人,從事這三類工作,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早知早受益
    畢竟她在公司裡的自己還是很聰明的,總覺得和親戚在一起合作,一起配合,能夠非常的順心,可是現在她卻覺得自己做了一件荒唐事。近年來,在進入職場以後,有很多員工以為自己佔了公司的便宜,所以便沾沾自喜,可是當他們以聰明的方式在公司裡工作或者執行任務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經常自以為聰明,在公司領導面前刻意的表現自己,那麼領導也會讓這些聰明人去從事一些非常繁瑣的工作,尤其是以下這次在三類工作,在單位裡能夠擔任非常重要的崗位,執行非常繁瑣的任務,可是在領導眼中卻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人選
  • 網友:聰明反被聰明誤!
    網友:聰明反被聰明誤!《鶴唳華亭》昨天又更新了。這次的更新幾乎全是「硬核劇情」,大反派中書令李柏舟被誅滅三族,終於領了盒飯。但卻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陸英父子在無罪釋放前被張陸正以李柏舟妻族斬首,這真是「人在牢中坐,鍋從天上來」,整個劇感覺陸英父子的戲份基本都在監獄裡了,陸英父子為何會莫名躺槍?
  • 梅雨季後電熱毯烘被子 好心婆婆聰明反被聰明誤
    梅雨季後電熱毯烘被子 好心婆婆聰明反被聰明誤 2013年07月02日 05:29:58   浙江在線07月02日訊這事你會大跌眼鏡吧。昨天下午,太陽那個火辣辣啊。可是這35℃的高溫天裡,居然還有人用電熱毯?還因為使用不慎引發了一場火災。
  • 現實生活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大致都有這些因素造成
    二、孤立無援一個人假如特別聰明,那麼他從小就容易離群孤立,對思維比他慢的沒有耐心,更不屑與別人合作,並用自己的聰明拒絕他人的經驗,排斥接受他人的經驗,長期以來自己便大事不妙了。三、不計後果聰明人總在思考:「我的下一個高招是……」因為他們老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因此都喜歡行險招,結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 諸葛恪從小就聰明有才,結果卻非常悲慘,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中國古代有許多孩子,雖然談不上是「神童」,但絕對算出類拔草的聰明。三國時,吳國的諸葛恪也是這類的聰明童子。三國時代,吳王孫權身邊大臣諸葛瑾的大兒子諸葛恪,聰明過人,很小的時候就出了名,大家都愛出點難題,故意考考他。而諸葛恪自己也喜歡在眾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華。有一次孫權召集群臣議事,會議還沒開始。
  • 聰明反被聰明誤!球隊申訴避重就輕難成功
    聰明反被聰明誤三場比賽兩場因為裁判原因,一場1分輸掉比賽,一場加時險勝,一向脾氣火爆著稱的史琳傑自然是得理不饒人。可悲的是,有理的江蘇方法欠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 買「兩頭票」坐高鐵: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這位男子用他的「聰明才智」換來了2日的拘留,也印證了那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  購買「兩頭票」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故意買「兩頭票」究其根源就是一種不誠信的欺騙行為,再用其編造的各種理由、各種原因,拒不履行補票義務。用僥倖,用小聰明去挑戰法律的尊嚴,用編造理由去欺騙群眾,視制度於無物,視法律如兒戲,這樣的人最終都要為自己愚昧的行為而付出代價。
  • 電工想靠「關係戶」升遷,誰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卻被老闆辭退
    老周他們也是一陣歡呼啊,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終於能擺脫。最後小編想說:那些想動歪腦筋,投機取巧的電工,趁早還是打消這個念頭,還不如把時間用在提升自己的技能上,依附別人,早晚會靠不住,還不如靠自己。只要技術過硬,去哪都吃香。你們認同嗎?
  • 4歲男童耳旁長出「聰明孔」,奶奶好奇一擠,隨後反被聰明「誤」
    導讀:4歲男童耳旁長出「聰明孔」,奶奶好奇一擠,隨後反被聰明「誤」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歲男童耳旁長出「聰明孔」,奶奶好奇一擠,隨後反被聰明「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曾國藩:別耍小聰明,智者都明白這3個道理,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
    曾國藩曾經說在生活中喜歡,做一些小聰明的人最終會害了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的聰明人心裡明白三個道理,從來不會耍這種小聰明。一、小聰明是細節、近觀,裝飾。生活中有些喜歡耍小聰明的人是,很容易被人察覺到的。
  • 為美國大選左右逢源的蔡英文,小心機聰明反遭聰明誤
    機關算盡的蔡當局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若是被川普發現「人未走茶已經」之後,是否會展開血腥報復便不得而知!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兩岸向來屬於中國家事,蔡當局一再勾結海外勢力,若是一再不知悔改,解放軍的警告也絕不是一句空話,玩火者必自焚。
  • 網友:聰明反被聰明誤
    而看到孩子這樣搞怪,我們在好笑的同時也開始為孩子擔心:孩子這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這樣的孩子聰明不用在學習上,反而用在一些歪門斜道上。而孩子這樣子,家長也有責任。孩子愛不愛學習,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這樣做,讓娃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