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香港男星都是從廣州西關大屋走出來的名符其實的西關大少

2021-01-10 騰訊網

西關,顧名思義是因為地處廣州古城西牆而得名,為如今廣州荔灣區舊稱,範圍包括現在荔灣區大部分地域。是聞名古今、享譽全國的廣州商行「十三行」,百年商街「上下九」等地的所在地,同時也是昔日廣州的頂級富人聚居地。當時「西關人」便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西關大屋裡面住著的基本上都是非富則貴,地位顯赫的家庭。下列小編為大家盤點從西關大屋走出來的香港娛樂圈中的西關大少。

一,胡楓

胡楓於1932年1月18日出生於西關柔濟醫院,住址位於廣州西關拱日路,具體即是現在的和平中路85-1號。據胡楓透露,他媽媽懷著他的時候是在香港,而他爺爺不想他出生在殖民地所以才回到了西關出世。胡楓的家族是做古董生意,廣州、上海、香港等地都有他家族的物業。抗日戰爭結束後他隨家人定居於香港,產業也隨之陸續轉移過去。所以到了香港後的胡楓仍然過著富公子般的生活。1953年他隱瞞著家人報考大成電影公司而開展了他的演藝生涯。胡楓在娛樂圈的成就不算特別高,然而張學友、黎明、林憶蓮等十多個明星都是他的乾兒子乾女兒。胡楓在他80歲、86歲期間都在香港紅館開了演唱會,成為紅館開演唱會年齡最老的人。即便胡楓講話都有點漏風,但不要緊,演唱會有他那班乾兒子乾女兒做嘉賓就行了。

二,「許氏四傑」

香港演藝圈著名的許氏四兄弟(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同樣也是西關人。許冠文出生於1942年,許冠武出生於1944年,許冠英出生於1946年,許冠傑出生於1948年。許氏四兄弟的爺爺是番禺潭山村一個大地主,同時從事商行生意。他們父親許世昌是一名業餘樂師。母親李倩雲是歌劇界人士,同時也是家世顯赫的西關小姐。他們的西關大屋位於現在的多寶路,離黃霑家不遠。許氏兄弟於1950年移居香港,並定居於香港鑽石山。因為家道中落,到了香港後的他們日子可謂苦不堪言,還好後來卻成了香港赫赫有名的明星家族,大哥許冠文是香港第一代喜劇大師、第一個金像獎影帝,老四許冠傑更是香港歌神,另外老二許冠武為攝影師、編導,老三許冠英也是演員、歌手。

三,吳宇森

吳宇森於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關。吳宇森在自述中透露,他爺爺在廣州從事各行貿易生意,家大業大,然而經過多年的戰爭洗禮,生意變得蕭條,到了他父親的時候家產雖然充實但已經不大豐厚,不幸的是,在吳宇森3歲的時候全身長滿毒瘡,每天都痛到難以入眠,他父親為了幫他治病而訪遍各地名醫,很多醫生都說他沒得醫了,然而他父親沒有為此放棄,直到遇到了一個從德國留學回來的醫生才治好,吳宇森父親為此也變賣了所有家產。到了1951年,因為家道中落還有特殊原因他們全家搬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後日子更加艱難,他們住在臭水溝上面搭建的木屋,吳宇森父親為此也感染了肺病,到了吳宇森中學時,他父親也去了世。從一個西關大少到一個特困戶,一生中經歷無數痛苦的吳宇森也因此特別渴望和平,所以他的電影基本上都會出現象徵和平的鴿子。

四,盧海鵬

盧海鵬於1941年出生於廣州西關逢源北街,弟弟盧海潮同時也是廣東著名演員。父親是廣州赫赫有名的紡織業大亨。盧海鵬小時候居住在一棟幾百平方大的三層西關大屋中。就讀於位於西關的仁威廟小學、十二中、廣州二十九中。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為他們特殊的家庭背景全家人都被下放到廣東各地,到了1970年的某天,盧海鵬從深圳灣赤身遊泳過了香港。在這裡不得不佩服盧海鵬的水性,小編的家鄉同樣有一個地主背景出身的人也試過遊泳過香港,據他回憶,下水時他先是背一個救生圈的,結果才發現背著救生圈根本遊不遠,於是脫下救生圈赤身遊,但是遊了不到十分便體力不支了,於是大喊救命,結果邊防人員發現才開船過去把他救了上來。據盧海鵬小時候玩伴香港演員蔡國慶透露,他和盧海鵬從小便在珠江河中來回暢遊,這也難怪他水性那麼好了。

盧海鵬西關舊居

五,夏雨

夏雨原名叫黃成志,,於1946年1月11日生於廣州市西關一個家世顯赫的資本家庭。祖屋在海珠北路」植蔭裡」,曾就讀於廣州市第二十八中學。他的爺爺是當時廣州著名的紅棉捲菸廠和紅棉餅乾廠的創辦人。夏雨的爺爺一共娶了四房太太,夏雨的父親是二房所生。同時,夏雨母親也是出於西關名門的大家閨秀,夏雨的外公是當時廣州四大律師之一。他基本上是和盧海鵬同樣的遭遇和經歷,六十年代,夏雨偷渡過了香港,和盧海鵬不同的是夏雨是從深圳到香港粉嶺、上水等一路翻山越嶺過來的。之後報讀了邵氏的「南國實驗劇團訓練班」,邊讀邊做臨時演員,後期加入麗的映聲,改藝名為夏雨。

六,黃霑

黃霑原名黃湛森,於1941年3月16日出生在廣州西關一個大資本家、大地主家庭。具體位置是如今的廣州市荔灣區寶華路16「甫」東四巷14號,黃霑故居現在已經改造成了一家幼兒園。昔日黃霑家中擁有幾百畝地的大農場,而且還經營了各種貿易生意。黃霑出生時他父親已經55歲了,雖然他是家中的長子,但是卻是他父親的三太太所生,也就是庶出子。黃霑的父親對於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新政府頗具同情,於是捐出大部分家產後於1949年攜帶家人移居於香港,現在黃霑西關故居中仍然掛著「光榮之家」的牌匾。黃霑早年入讀喇沙書院,1960年他考入香港大學中文系,後來成了我們熟識的大詞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黃霑西關故居

七,許紹雄

許紹雄於1948年出生於香港,出生後不久便隨母親回到了廣州西關高第街居住。說到家世那就真的厲害了,他的家族是被譽為西關第一名門望族的」高第街許氏「。他的太公是全國第一大鹽商許拜庭;曾祖父是慈禧太后的乾兒子、官拜一品、獲賜可在宮中騎馬的許應騤;叔公許崇智是有份創立黃埔軍校的粵軍總司令,另一位叔公許崇清則為廣州前教育局長,姑婆是民國第一大文豪魯迅的妻子許廣平。他的爺爺同樣也是在廣州甚至全國都有產業的富商,他父親是擁有多家玉石珠寶店的大富商。許紹雄於1960年隨家人移居香港,中學畢業後,他在父親的玉石店裡呆了幾年當太子爺,1972年,許紹雄在第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加入無線電視。他是無線第一個開Benz上班的藝人,就連當時tvb眾多高層都被這個剛畢業的綠葉演員嚇呆,他也因此得了個花名「Benz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廣州文化拾遺】解讀西關大屋,品味西關建築文化精髓
    大洋網訊 庭院深深深幾許,經過腳門、趟櫳、正門,從兩側繞過前天井和中天井,在層疊的木屏風後,是清末民初西關大戶的生活場景。西關文化,是廣州文化的縮影,而西關大屋,則體現出西關建築文化的精髓。西關民俗館復原的西關大屋裡的正廳。再往內走,正廳後用屏門圍隔成的小房間叫頭房,是家中最年長的長輩居所,頭房後是二廳,是家人用膳之處。
  • 「西關大屋」收納環衛工具?
    原標題:「西關大屋」收納環衛工具?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仿古青磚、趟櫳門、滿洲窗——這是新的西關大屋?近日,陳家祠地鐵站天橋底冒出兩座「西關大屋」,吸引路人駐足圍觀。記者走訪後了解到,這兩座「西關大屋」,其實是荔灣區城市管理局設立的環衛工具房,用以存放垃圾桶等設備,同時也為環衛工提供休憩的空間。
  • 從前廣州有一種「豪門」叫西關大屋,外國人:低調奢華、光照不足
    在廣州,如果你不知道「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劇,肯定會遭人白眼。從2000年到2020年,拍了20年,直到現在仍在熱播!這部長篇情景劇,講述的是一個三代同堂家庭的生活瑣碎中的點點滴滴和家長裡短。他們居所則是廣州最具特色的建築——西關大屋,其拍攝背景和地方也是取材於荔灣區古老的西關大屋。
  • 最具有老廣州風情的地方在哪?2017廣州千年老街西關旅遊攻略
    由於在此居住的富商特別多,大戶人家集中,風氣開化,所以早就有「西關大少」、「西關小姐」之說。  晚清的西關小姐不少接受過西洋教育,是當時廣州最時髦的女性。西關小姐喜歡逛街,身後會跟著貼身丫環和求愛的西關大少、東山少爺,花團錦簇,帶動了西關第十甫路成了一條飲食街,老字號蓮香樓、陶陶居等茶樓酒肆生意興隆。
  • 廣州西關幼兒園綠瓦花窗滿庭蘭桂(組圖)
    :「在廣州,還能保存著這樣的西關風味,真太難得了。」圖:祠堂大屋的天井成了孩子們親近陽光和嬉戲的好場所。  幼兒園原是百年祠堂  幼兒園的林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所在地原為西郊蔡家祠堂,佔地面積568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50平方米;已經有近百年歷史,解放後不久便被改作為幼兒園。據老人們介紹,剛改作幼兒園時,裡面甚至連祖先牌位都還在,老師們上課便用一塊紅布把牌位蓋起來。
  • 廣州,越南,香港,溫哥華——一個西關小姐的遷徙路線
    走在大街上,幾乎一模一樣的亞洲面孔,我很長時間都傻傻分不清誰是中國人,誰是越南人。與中國華僑一樣,大量的越南人也定居在溫哥華。在他們恬淡寧靜的生活背後,卻折射著往昔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我的鄰居妙姨,就是這樣一個好例子,只是她的經歷更曲折一些。
  • 大匠精工巧作 中信西關海銷售中心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本案以大匠精工之理念,秉持苛求空間的人本奢華,採用現代中式風格設計,使古典與現代元素實現有機結合,以現代人特有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空間,對傳統西關大屋的建築藝術予以合理的繼承與發展。
  • 原來粵語都有分種類的,你的廣州話,是西關口音,還是東山口音?
    廣州人,你說的是東山口音,還是西關口音?快來檢測一下吧!!或許有些人還會疑惑,都是粵語,有區別?很多人說,在西關聽廣州話才體會得到老廣州。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而廣州話又以西關口音為標準。但那時,西關更受達官貴人的青睞,很多富人喜歡在那建別墅,即現存的西關大屋。久而久之,西關口音便成了富人的標誌,帶西關口音之人非富則貴,曾一度被公認為廣州話的貴族口音。
  • 食在廣州,盤點老西關必吃清單
    西關的老酒家,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豐腴與雍容,而西關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地道美味。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 廣州"新西關小姐"學藝經歷
    雖然不是廣州人,但現在的劉雨璇對廣州西關的文化、民俗都能侃侃而談。她告訴記者,早在半年多前,她對廣州的了解僅限於去過「上下九」和「北京路」逛過街。周一到周五,她就利用課餘時間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廣州歷史知識、民俗文化的資料,然後縮印出來,六七頁,她每天放在自己的書包裡,下課看、走路看,重複記憶。
  • 食在廣州 西關傳統小吃/毋米粥/艇仔粥
    >>>廣州西關傳統小吃 非吃不可?有人說:「西關小吃,非常不可」,按照美食攻略,我們(同行的是搜狐汽車的厲楠)的第一站來到了廣州西關。所謂西關,就是現在的荔灣區別稱,也是明清時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早在明末清初就曾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通商口岸,附近的沙面曾是英、法租借區。既然是商貿發達之處,傳統美食也就分外多了。比較有名氣的美食有:南信雙皮奶、銀記腸粉、林林牛雜、豬腳姜醋蛋、寶華麵店的麵食。由於肚子容量有限,一一品嘗是不現實的,那我們吃到了什麼呢?
  • 清末民初廣州城,長堤碼頭西關豪宅
    【長堤】廣州長堤指珠江南北兩岸2·5平方公裡範圍,包括海珠區、東山區、荔灣區、越秀區段,是昔日廣州十裡洋場的發源地和中心地,曾經繁衍了廣州最有名的酒家、銀行、戲院等一大批著名的「老字號」。逢年過節,東南亞、港澳地區的達官貴人回廣州都要攜家帶口到這裡來採購用品、吃喝玩樂。
  • 以前西關小姐的顏值竟然這樣高!
    可以看看他自己做的一個公眾號:Sohogz1,也是圍繞廣州寫文章,吃喝玩樂也有,文化內涵也不落下,也許是你的菜噢。廣州有句俗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這裡的東山少爺不是想像中的遊手好閒之輩,他們其實是三十年代廣州的青年才俊。而西關小姐呢,就是地道的大家閨秀。如果說一杯紅茶、一個壁爐、一棟洋房,是一個僑歸東山少爺的典型生活。
  • 和東山口這些店說再見,改天約西關老騎樓下飲啡
    從地鐵站出來就是署前路,直到東山百貨大樓,遇見分岔路口,一邊是廟前直街,一邊是廟前西街,許多不錯的咖啡店、酒吧、服飾店,都是 mars 習慣駐腳的好去處。因為新地鐵 10 號線的建設,這些熟悉的街和店即將消失,要跟我們說再見了。
  • 廣州荔灣區西關培正小學簡介及招生地段劃分
    西關培正小學簡介西關培正小學,創建於1931年,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有著優良傳統的學校。  1998年發揮名校效應,合併薄弱學校恩寧西街小學。今天的西關培正在先賢的育人理念的引領下,在上級的領導和關懷下,成為一所佔地面積6234平方米、建築面積7555。
  • 2017廣州第十屆西關美食節在哪裡舉行?怎麼去?
    2017廣州第十屆西關美食節在哪裡舉行?怎麼去?  2017年廣州美食節暨第十屆西關美食節將於12月1日下午2:30-4:30在御景壹號江景廳舉辦。屆時,美食大咖蒞臨現場,分享他們的美食故事,開始新一屆的美食之旅~參加美食節是需要報名的喲~   大咖降臨! 一起探索西關美食的奧秘  嘉賓黃愛東西將在現場跟大家暢談西關美食的「前世今生」,聊聊西關美食的未來發展。
  •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裡的老味道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 秘傳300年的廣州「西關正骨」,手法精奇有良效!
    西關,是以前廣州最繁華的地方。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年幫派火拼,武師爭鬥時有發生,因此大量骨傷科名家聚集於西關,行醫謀生。據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孫振全介紹,這些武術名家和武師,因為他們也有祖傳的跌打技藝,所以慢慢地形成了一種文化,就是醫館、武館同時存在。
  • 不僅有「巨無霸」車站,還有最地道的西關...
    ,不得不提的就是 西關大屋啦! via 荔灣博物館 博物館內的西關大屋 再現了傳統西關大屋的典型模式
  • 西關套色玻璃刻畫定格舊時光影 嶺南地區的「獨門絕技」
    這就是清末民初最早出現於廣州,曾經在西關大屋上煥彩生輝的套色玻璃刻畫。  記者請到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館長黃海妍等專家,一起來解密這一中西合璧、唯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獨有的建築裝飾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