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長沙舉行《基層兒科醫生必讀》發布
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暨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創立大會現場。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正式成立。會上,《基層兒科醫生必讀》編委劉瀟詳細介紹了該書情況。今天,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暨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創立大會在長沙舉行。會上,全國首本《基層兒科醫生必讀》正式發布,國內著名兒科專家易著文帶頭髮起《橘洲倡議》,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兒童健康,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全面提升全省兒童健康水平。
-
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在長沙舉辦 成立湖南首個兒科專科醫生集團
湖南首個兒科專科醫生集團在論壇上成立,並發布了醫生集團首屆理事會名單,醫生集團組織架構等。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長沙分站記者 賀衛玲)今日,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暨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創立大會在長沙舉辦,發布了全國首本基層兒科醫生培訓實用教材,成立了湖南首個兒科專科醫生集團。湖南首個兒科專科醫生集團在論壇上成立,並發布了醫生集團首屆理事會名單,醫生集團組織架構等。目前已經有上百名醫生加入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破解兒科醫療資源緊缺
陳鵬介紹,醫生集團不是挖大醫院的「牆角」,而是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根據市場需求,利用網際網路信息平臺,既能讓醫生更快捷、更放心實現多點執業,提升兒科醫生、特別是基層兒科醫師執業勞動價值和報酬。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醫院就診現狀,實現分級診療。據悉,醫生集團主要任務是以兒童健康管理為核心,兒科醫生為患兒提供一對一的預約服務,保證醫患之間充分的醫患溝通時間。
-
湖南省首家兒科醫生集團成立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戴仲輝 通訊員 謝小虎)為提高基層兒科醫生專業水平,解決基層兒科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近日,湖南省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唯嘉兒科聯合成立湖南省首個兒科醫生集團——唯嘉兒科•著聞兒科醫生集團,吸引了來自湖南省多家公立醫院、私立醫院上百位兒科醫生加入。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 吸引上百名兒科醫生加入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謝小虎 彭真) 今天上午,我省首個兒科醫生集團在長成立,吸引了來自省內上百名兒科醫生加入。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醫生多點執業、創業,一批民營兒科醫療服務機構湧現,一些兒科醫生嘗試著走出體制,開始了自己的多點執業、創業之路。
-
集兒科專家集體智慧 助基層兒科提升能力——復旦兒科「小布AI醫生...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天有教授認為,目前,兒科醫生緊缺,各地兒科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基層和邊遠地區的兒科醫生接觸病種、病例較少,臨床經驗不夠豐富,檢驗檢查設備相對不完善,容易發生誤診、漏診。「小布AI醫生」的核心功能是在初診過程中提供輔助診斷意見,這對基層兒科提升診療質量十分有利。即使是在專業細分很強的兒童專科醫院,它也能提供跨學科方面的輔助診斷意見,甚至能幫助醫生診斷疑難病罕見病。未來,它還可衍生病歷的內涵質控、醫生診斷質量的定量分析等。
-
廣東:產科與兒科醫生緊缺 基層醫院吸引力提高
產科與兒科醫生緊缺 20日,2018年春季廣東省粵東西北地區醫技護類人才專場招聘會在廣東藥科大學赤崗校區舉行,47家粵東西北地區升級建設的中心衛生院提供了超過2400個崗位。應聘者許某稱,隨著政策對基層醫院的傾斜,她願意嘗試在粵東西北工作。 不少醫院招聘負責人介紹,產科與兒科醫生較為緊缺。「我們醫院一年分娩量約4000多,但總共只有15個產科醫生。」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廖偉說,該院在逐步提高待遇,以吸引招錄人才較為緊缺的科室醫生。
-
「兒科醫生荒」調查
倪鑫介紹,自2016年國家發布《意見》以來,全國已擇優遴選兒科(含兒外科)專業基地586個,近三年累計招收培養兒科專業住院醫師1.3萬人;中西部地區累計有6688名醫師經轉崗培訓合格後增加兒科執業範圍。
-
一次增強基層兒科接診能力的教學模式探索
全國兒科醫師培訓項目的目標是提升基層兒科醫生和全科醫生針對兒童患者的基本診療能力,幫助他們承擔起基層兒童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為兒童分級診療提供基礎。而培訓班則是為推進該項目培訓未來的老師,齊建光解釋說:「培訓培訓者。」2016年12月14日,該項目的專家論證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
-
兒科醫生不足?基層全科醫生吸引力不強?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
兒科醫生不足?基層全科醫生吸引力不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尤其是鄉村醫師隊伍建設,儘快建立一支人數眾多、遍布城鄉、經過正規醫學教育、接受過規範培訓的全科醫生隊伍。建立健全全科醫生制度,是對現行醫生培養制度、醫生執業方式、醫療服務模式的重要改革。
-
鄉鎮醫院為何缺少兒科醫生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孫菁在接受大眾日報和大眾網記者聯合採訪時呼籲,重視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尤其要重視農村的下一代,讓孩子們享受到完善的醫療服務。 「你看,我調查的80多個鄉鎮醫院中,大約一半根本沒有專門的兒科醫生。」孫菁拿著一份調查統計表對記者說,「有的醫院一年的兒童門診量是2000多人,竟然一個兒科醫生都沒有。這可怎麼得了?」
-
破解兒科「醫生荒」 四川提高兒科醫生薪酬待遇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招生向兒科專業傾斜,全省補錄調劑時,優先滿足兒科專業,到2020年累計招收培訓兒科專業住院醫師1000名以上。鼓勵、支持和引導已轉到其他崗位的兒科醫師返回兒科崗位,加強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 《意見》還提到,「十三五」期間至少完成400名轉崗培訓任務,使其熟練、系統掌握各類兒科專業知識和技能。
-
省政協委員、華西附二院兒科醫生母得志:四川應在更多大學開設兒科...
如何破解「兒科醫生荒」?省政協委員、華西附二院兒科醫生母得志:四川應在更多大學開設兒科專業近日,天津海河醫院貼出的一則通知刷爆了朋友圈,這所醫院三名兒科醫生因為超負荷工作,全都病倒了,造成該院兒科不得不停診。
-
兒科醫生有前途嗎 要不要學兒科 兒科醫生有多缺
「近15年,我們學校一共培養了兒科方向畢業生3000餘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院長李秋看到記者對這個數字不以為然,她又接著說,「近15年,按照每年的招生計劃,全國醫科院校培養兒科方向畢業生只有6000餘人,我們佔了一半。」記者愕然。 「科班」出身的兒科醫生為何這麼少?
-
探究兒科超負荷運轉背後:兒科醫生荒不是「小兒科」
1月7日,天津市海河醫院兒科的一張通知更令人揪心: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尚不能確定,特此通知,請理解見諒!《法制日報》記者探訪發現,綜合型醫院兒科建設乏力、基層醫療衛生水平不高以及患者就診觀念等,或成為致醫院兒科「超負荷」運轉的深層次原因。
-
半月談|兒科「病人荒」,醫生心慌慌
兒科「病人荒」,醫生心慌慌半月談記者 徐弘毅安徽省宿松縣人民醫院兒科10名醫護人員,因績效考核過低,以科室名義聯名打報告,要求集體轉崗,引發輿論關注。有兒科醫生反映,基層兒科醫生多年老問題仍然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又疊加「病人荒」的新情況,令績效收入本就不高的兒科醫生境遇「雪上加霜」。
-
兒科醫生緊缺,將來誰給你的孩子看病?|兒科|流失率|工作量...
基層醫療機構流失率最高。城鄉35歲以下兒科醫生流失率最高,佔所有年齡段醫師流失的55%。17.8%,平均每萬兒童擁有6.2名兒科醫生,與同時期我國每萬人擁有職業(助力)醫生數27.7人相比,兒科醫生數仍明顯不足。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系列報導
也就是說,目前約433個國民能配比一位醫生,而平均1803個兒童才能有一個兒科醫生。《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科醫生缺口已經超過20萬人。 「金眼科、銀外科,千萬別幹小兒科。」醫生間流傳的這句調侃之語揭示了無數兒科醫生的艱辛。 兒科醫生往往面臨著「累」「險」「窮」的職業困惑。
-
兒科診所行業報告: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 民營兒科連鎖診所興起
近來年,連鎖兒科診所在一二線城市不斷出現。以兒童保健和疾病預防為特色、裝修童趣十足、接納聯合了體制內醫生資源的私立兒科診所正在迎來爆發。近日,探針資本針對該領域製作了年度行業報告,由動脈網獨家發布。一、需求旺盛兒科需求不斷上漲,是這些年的顯著趨勢。
-
AI兒科「助理醫生」上崗:秒讀骨齡,精度達資深兒科專家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我國6-17歲的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已超過8%。但與此同時,由於缺乏系統、科學的兒童生長發育測評體系,中國的兒童生長發育測評指標長期局限於身高、體重、第二性徵等淺層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