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 只 斑 鳩
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榆樹,另一棵還是榆樹。榆樹生得很高大,葉冠如傘,直伸到臨近的房屋上去。春夏之際,茂密的枝葉裡經常有鳥聲,嘰嘰咕咕,嗚咽嗚咽的,不知是什麼鳥藏在裡面。直等到秋冬季節,樹葉落盡,便會看到時常有麻雀、喜鵲立在銀灰色的枝幹上,且只是靜靜地站一會兒,然後撲稜著翅膀飛到別處去。
初春的午後,在窗邊經過,往外一搭眼,忽地看見一隻土灰色的鳥在榆樹的枝椏上落著,頭小、頸細、嘴短、尾長、趾狹,整個身體呈土褐色。以為是鴿子。待要離開,一抬頭,又看見另一棵榆樹上還落著一隻同樣的。不覺好奇,遂喚來隔壁房間的人一齊來看。就有人拿出手機拍照,然後去百度搜。原來是斑鳩呃。
兩隻斑鳩落在我們院子裡的榆樹上,聽不到它們的叫聲,或是隔著窗聽不到吧?百度裡說斑鳩的叫聲很低沉,如雲「coo coo—co coo coo」,重複叫好幾次,據說繁殖期中鳴叫更為頻繁,屆時,可以傳錄下來作為樂曲。我又驚詫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叫聲呢?我向來愚鈍,想像力也淺薄,實在不知道「coo coo」是什麼樣的聲音,可以例如什麼,可以像什麼。
這時,倒有頑皮的人推開窗戶,響亮地「啵」了一聲,試圖讓這斑鳩飛起來,也好看看它們的翅膀是不是好看。第一聲「啵」的時候,第一隻斑鳩扭頭看了看我們,不動。第二聲「啵」出來的時候,它沒有絲毫前奏地就展翅飛起來,果然肩羽露出紅褐色的羽緣,連下體也是葡萄酒樣的紅褐色。
這一隻飛走了,也不飛得很遠,就落在七八米外的灌木旁,悉悉索索地走路。剩下的這隻依然不動,木木地站著,睡著了一樣。這樣子就顯得無趣了。我們在窗前停留了一會兒,也各自散去了。下班前從那裡路過,再趴在窗戶上看,餘下的這隻也不見了。
黃昏了,陽光正在慢慢下沉,微紅的光暈照在榆樹的枝幹上,折射出光亮。這是春天裡即將發出新葉的兩棵樹。我躲在屋子裡,忽然看到手邊李漁的《閒情偶寄》中說「鳥聲之最可愛者,不在人之坐時,而偏在睡時.」這一段大致是說鳥鳴最可愛的地方,不是在人坐著的時候,而偏偏是在入睡時。鳥叫聲為何清晨聽起來最為悅耳?是因為作為一隻鳥,隨時都要防備有人用彈弓打它。早晨卯時以後,人們都起床了,鳥看到人走來走去的,就會感到不安,這時候叫出來的聲音也不好聽。而晨時人還沒起床,即使起來的也很少,鳥看不到人影,沒了防備心,自然就拿出全部的本領來叫。且因為憋了一夜,心中技癢,涉嫌賣弄,因此「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李漁大概是鳥們的知音,我或許不是,或許不敢是,因我總是聽不出一切的弦外之音,連鳥聲都時常捕捉不到,更何況這兩隻不知從何處飛來的,只是偶然落腳在院子裡的斑鳩了。但我聽不到或者聽不懂斑鳩的叫聲也不足為怪吧?這世間,總有很多的人聲、物聲在我們的背後隱隱約約地鳴叫著,我們聽不到,有時也是不想聽到罷。——這樣想的時候,我忽兒地就釋然了。